香港1968(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23

“知了大佬,现在出版公司由你话事!”莫福成看大哥答应心里一喜,要不是资金不够,吃不下这么大的订单,他也不会把稳赚的买卖便宜给莫福明。
......
伍连德皱着眉头,思虑着霍耀文所说的话,如果这笔政府拨款的教材书订单真的是对外公开招标的话,出版社标中的几率还是有的,毕竟是香港大学下属的出版公司,如果借助大学的一些人脉倒是有希望,只是现在出版社总共就两台印刷机,财务方面更是一塌糊涂,想要竞标中订单太难太难了!
伍连德看了一眼面前的霍耀文,神色阴沉道:“社长不是我说丧气的话,但你的胃口未免太大了吧,我虽然不知道教育署招标的事情,但听你讲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订单,我相信全港最少有九成的出版公司都会知道这个消息从而去竞标,无论他们标不标的中,我们的胜算都太低了,就算标中了,拿什么出来完成订单的量?”
“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我心里有了点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了。”霍耀文从知道这件事情开始就一直在谋划着,只不过之前一直找不到人帮忙,这会儿有了伍连德这位出版界的前辈在,想来应该是可以标中的,而且就算标不中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大不了就继续按照最初的计划,先从大学的教材书开始,然后出版一些课外辅导书同其余学校合作。
第113章
lak哥的请柬
伍连德作为出版界的前辈,不提人脉如何,最少说出名号来,很多人都知晓,反观他霍耀文却是个无名小卒,顶天了就是写过两本书略有薄名罢了。
所以竞标订单的时候,霍耀文虽然会到场,但绝对不会以他的名义去竞标,打着香港大学和伍连德这位前辈的旗号,最少在教育署那边也能留个名,不至于到最后对方看自己无名连竞标的机会不给。
霍耀文目光灼灼道:“我知道伍老认为我痴心妄想蛇吞象,但我有个熟人在教育署工作,从他那我知道教育署最近财政情况比较困难,这次实施六年免费教育计划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所以我想这次竞标跟出版公司的实力与否关系不大,最主要的是看谁标的价格低,谁标的价格是最低,谁就能拿到订单!!”
本来按照教育署和总督府还有布政司署先前商谈的结果,是在明年才会慢慢小范围的实施这个条例,可前不久新闻上报道的劫金案或许是让我们的总督大人脸上无光,不得不提早实施这个条例,来以此挽回他在公众的形象,
但现在港岛的经济不景气,教育署那边虽然对外宣布未来几年将拨款总额两亿港元用作全港免费教育计划,但现在能拨款出两千万用来建设九龙官立小学,这几乎已经耗尽了教育署大部分的资金,这次选择公开招标就是因为没钱,否则按照正常情况,都是那些教育署的鬼佬内部交易的。
伍连德不太明白霍耀文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皱皱眉问道:“就算与出版公司的实力没关系,那我们也很难吃的下这么大的订单,如你所说八九月份就会正式实施免费教育,最少要几十万本教材书吧?现在靠我们那两台印刷机累死累活几个月都未必能够印刷那么多的书。而且价格标的低,那我们就几乎赚不了什么钱诶。”
“这个我知道,只要不赔,就算按照出厂价格哪怕一分钱不赚我都能接受!至于印刷设备的事情,我想到时候找银行贷款解决,有了教育署的订单,再加上香港大学做担保,应该会有银行乐意贷给我们的。”霍耀文根本不在乎这笔订单是否能为他赚钱,因为他的目标虽然是标中订单,但更多的是想着与九龙各个小学有个联系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课外辅导书通过学校卖出去。
“一分钱不赚?那社长你竞标干嘛?”伍连德看着霍耀文的脸,心里不明白他到底想干嘛,标中订单不就是为了赚钱吗?一分钱不赚难不成是发善心?但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发善心啊!
“可以一分钱不赚,但如果标的价格够低又没有人竞标跟抢的话,能赚我自然想赚。”
霍耀文双手环抱胸前,靠在椅子上继续话道:“老实同伍老你讲,我标教育署的教材书订单就是为了卖我们编制好的辅导书,我卖辅导书不是放在书店去卖,而是通过各个学校去卖。就好比现在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家长,我同你讲要买一本辅导书能够提高孩子的成绩,这本辅导书是香港大学教授和老师共同编制,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未来还有很大程度能够让你的孩子考上香港大学,这本辅导书的价格也不是很贵,只需要十几块钱,伍老你是选择买还是选择不买?”
伍连德没想到卖辅导书还能这么卖的?一脸惊讶的同时也是思索着霍耀文刚刚的那番话,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思路去想的话,绝对是有很大,不,不是很大,而是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都会选择购买辅导书,十几块钱又不是很贵,买来也是给孩子提高学习用的,又不是买来玩的,而且又是香港大学的教授编制的书,怎么想都不吃亏。
“伍老你是买还是不买?”霍耀文看着伍连德笑问道。
“买,肯定要买!”伍连德不是个迂腐的人,这个卖书的方法看上去是在压着学生家长买,但也是看家长自己的意愿,而且在他看来,选择买辅导书的家长肯定有很多很多,一本辅导书又不是很贵,中国人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往往是最认真也是最舍得花钱的。
霍耀文放开双手:“是啦!我想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买的,现在教育署又实施了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上学以及正常的课本费用都由教育署和财政署共同承担,政府解决了这大部分的上学所需的费用,想来家长们都会很乐意送孩子去读书,所以未来会有大量的适龄孩童读书,这样一来就会能卖出更多的辅导书。”
这种方法在后世很常见,但现在还没有人把目光瞄到这方面来,霍耀文在调查了一下香港各类教育书籍的情况后,也是确定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辅导书只要卖的不贵,然后让出一部分利益,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老师帮忙向学生推广这些辅导书。
而且除了卖给小学外,还有各大中学的市场可以挖掘,以香港大学名号的出版社所出版的辅导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的选择权,就好像黄钢提纲一样,为什么买的人多?因为黄钢中学的升学率是全国最高的。
现在香港只有两家有政府颁发大学证书的学校,就是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其余的书院虽说也是有授大学课程,但没有拿到教育署的大学资格,毕业的学生是拿不到大专学位的。
这也是为什么霍耀文考上香港大学一直被慈云屋邨的邻里街坊羡慕的原因,所以以香港大学出版社名义出版的辅导书,会是很多想要考大学的学子们必然所要选择的辅导书!
这事既然已经同伍连德聊开了,霍耀文也没在怎么隐藏,现在伍老担任总编,出版社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交给他来处理,这事也需要个人去运作一下,伍老就是个最佳的选择,不仅对出版行业精通,再加上自己的计划,想来执行起来会很顺利。
...
又同伍老聊了几句,霍耀文便起身告辞,他还要去一趟印刷厂那边,同姑父谈谈印刷校报的事情。
从伍连德的办公室出来以后,霍耀文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叫上霍婷婷和张婉君一块坐车去印刷厂的时候,出版社前台文员何唻娣匆匆的走了过来:“社长外面有人找你。”
“找我?边个?”霍耀文皱皱眉,自己这出版社又没有对外弄过业务,怎么会有人突然造访?
何唻娣摇摇头:“不认识,那人大约六十多岁,我问他有没有预约,他说没有,但他自称自己叫昌叔,也话出了社长你的名字。”
“昌叔??人现在在哪里?”霍耀文听到这个陌生的称呼皱皱眉,自己似乎不认识对方。
何唻娣指着出版社外面的走廊,回了一句:“我喊他一块进来,他说在外面等社长你就好。”
“嗯,我知道了,你去忙吧。”霍耀文想了想他便决定出去见一见这个昌叔,既然能说出自己的名字那就肯定认识自己。
等霍耀文走出了出版社,到了外面的公共走廊,却是注意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正盯着自己看,这老人的双目有些浑浊但很锐利,直勾勾的似给人一种能看穿人心的错觉。
霍耀文虽然有些不太喜欢这老人的眼神,但还是走近过去带着疑问道:“不知道老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听到霍耀文的话,昌叔那锐利的目光很快就柔和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封请柬:“你好霍先生,我是雷老爷的管家,你可以叫我昌叔,我受老爷的吩咐,邀请霍先生到雷家一叙。”
雷老爷?
霍耀文刚想问雷老爷是边个的时候,只听昌叔话道:“哦,我家老爷别人喜欢称呼他为lak哥。”
雷洛!
霍耀文眉头大皱,雷洛找自己做什么?似乎除了上次跟在马如龙后面去丽池饮酒的时候碰到过对方外,自己同他根本没有一点交际,为何会无端端的约自己?
昌叔明显是不太想道出他家老爷约霍耀文是想做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道:“霍先生放心我家老爷无恶意,只是有些话想跟霍先生聊聊,到时候请务必到场。”
霍耀文不清楚雷洛找自己搞咩,但听面前昌叔的意思,好像是私人的事情,自己一没钱二没权的,他找自己有什么私事好聊的?
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雷洛都派人亲自过来约了,还很郑重的下了个请柬,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去一趟的,霍耀文点点头答应道:“好,跟雷老爷说一声,我会准时到场的。”
昌叔面上礼貌的笑了笑,说了一句告辞的话,便转身按下电梯按钮离开了。
等人走后,霍耀文这才打开请柬,带着疑惑匆匆的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无非是邀请他去雷府一聚,时间是二月一日,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实质的内容,正准备合上请柬的时候,突然注意到落款下面的地址“白加道16号”。
霍耀文微眯着眼睛沉吟良久,他总觉的这个地址很眼熟,似乎在那见过,还不等仔细琢磨,却听身后传来了细妹的抱怨声:“阿哥你不是说就一会儿的吗?怎么我跟表姐在你办公室等了好久你都没来的,还跑外面来干嘛。”
忽然想到什么,霍耀文猛地一回头,直直地盯着细妹问道:“婷婷,上次我送你去素贞家,她家地址是不是在半山别墅区的白加道16号?”
“是啊,当时你还说她家很富贵,居然住的起半山区的白加道。”霍婷婷脑袋一歪,看着面色不对劲的霍耀文,疑惑的问道:“哥你怎么了?你找素贞有事吗?”
“没有。”霍耀文摇摇头,朝着细妹道:“婉君呢?去喊她出来吧,我们开车回去了。”
“哦。”霍婷婷也没太注意刚刚他的问题,点点头转身进了出版社叫表姐张婉君去了。
望着细妹离去的背影,霍耀文陷入了沉思,吕素贞和雷洛?一个姓雷,一个姓吕,两人有什么关系?总不能吕素贞是雷洛的女儿吧?
雷洛的女儿?
一想到这个可能,霍耀文心里倒是明朗了几分,难怪当初自己送细妹去的白加道16号,吕素贞是以主人的身份出来迎接,还话自己老豆给她办了个成人礼,现在雷洛又按照这个地址约了他过去,想来两人应该就是父女了。
至于雷洛为什么要让自己女儿姓吕,不过也无非就是怕别人知晓吕素贞是她的女儿,或者有一些其他的隐情。
霍耀文同雷洛没有交际,对方约他过去又聊的是私事,想来应该是吕素贞有关,难不成是……
第114章
你是不是同我小女拍拖?
几日后。
废弃的制衣厂经过长达大半个月的整修,内部基本上已经全部修整好,该填补的坑洞也已经填补上,里面又重新粉刷了一遍白漆,破碎的玻璃窗和大门也都全部换上了新的,厂房后面的水槽已经把污水排干,敲碎里面腐朽的泥砖,重新铺上了一层新的水泥,只是这几日香港的天气不是很好,太阳一直没有出来,阴沉沉的,快一个星期了,里面的水泥还没有彻底凝固干透,还无法蓄水。
截至目前制衣厂改修印刷厂的工程已经完工大半,剩下的工程就是在“印刷厂”围墙内搭建一个新的货仓,用来储备书籍和印刷材料,之前商谈好是直接用红砖搭一个毛坯房的,但张志德提议还是在外墙涂上一层水泥,避免雨水打进去,虽说买的材料有些不足,可霍耀文还是答应下来,又把之前从东方日报那拿来的稿费给填了进去。
在工厂翻修的过程中,香港大学方面也有派人过来视察,黄主任作为学校跟出版社联系的代表自是亲自过来了一趟,对霍耀文翻修整个制衣厂的进度很满意,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黄主任坐在印刷厂的休息间内,捧着茶杯吹了口气,缓缓的喝了一口,朝着坐在正对面的霍耀文话道:“校长已经同英国伦敦大学沟通好,哲学系和法学系的教材书会以低价把版权交给我们出版社,要不了几日应该就会有人带相关的印刷资料和书籍来港,到时候我会安排人送过来的,再过五六个月两个系就要招生开课了,今年学校计划哲学系和法学系对外扩招三百人,所以你们提前要按照三百人所需的课本来印刷。”
休息室距离隔壁印刷间虽然有些距离还隔了两堵墙壁,但里面的油墨味道依旧飘散到了这里,霍耀文闻着油墨特有的臭味,忍不住耸了耸鼻子:“既然已经确定了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那等黄主任派人送来资料和书籍模版后我们就直接安排工人们开工的,只是其它系的教材书是否需要印刷?”
黄主任将手中的茶杯放回桌面上,摇摇头说道:“学校之前有跟别的印刷厂签订合约,要到明年才会到期,所以其它系的教材书就不需要印刷了,不过平时要是有印刷需要的话,倒是可以交给社里来印刷。”
不需要印刷别的科目教材书对于霍耀文来说反倒是个好消息,现在社里面就两台印刷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开工也只能稳定在一千本左右,这马上就要竞标教育署的订单了,能少点工作也为后面印刷教育署的订单做准备。
霍耀文点点头,想到另外一件事问道:“那校报交给学生会负责的事情,黄主任觉得如何?”
因为跟香港大学签署合约的时候,学校把早先出版社倒闭而当作废铁存在学校仓库里的三台旧式铅字印刷机,准备一股脑的甩给霍耀文,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霍耀文是想着用这三台铅字印刷机来印刷校报,之前校长乐品淳也已经答应下来,但出版社现在根本腾不出人手来排版文章制作校报,所以霍耀文是准备聘用学校学生会里的一部分人,来充当审稿和编排美工的工作。
黄主任道:“我跟几个院系的主任商量了一下,校报毕竟是校内的报纸,报道的内容大多也都是校内的情况,或者是学生们投稿的文章,所以交给学生会来负责美工和审稿编排的工作很合适,而且校长也已经同意会给参加校报无偿工作的学生计算少量的学分。”
一听答应免费劳动力的事情,霍耀文咧嘴一笑:“那就好,最近出版社也很忙,很多事情都需要重头开始,制作校报的事情只能交给学生会来负责了。”
“嗯,那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最近学校为了哲学系和法学系的事情忙昏了头,这马上就要招生了,宿舍楼到现在都没有商量好在那建,我想可能是要把之前的梅堂和仪礼堂重用了。”黄主任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准备离开。
霍耀文站起身准备相送,听到对方的话,诧异道:“梅堂和仪礼堂不是被暴雨给冲垮了吗?当时我都差点埋在里面。”
1966年的时候,霍耀文刚就读香港大学,当时住的不是大学堂,而是梅堂,这座建有50年历史的宿舍楼,在66年那一场香港突发的大暴雨中给冲垮,连带着旁边的仪礼堂也给冲掉了大半。
黄主任撇撇嘴走出休息间的门口:“是垮了,不过地基还在,推倒重建的话也花不了什么钱,比重新建要划算的多。对了,学校仓库那边我已经打了招呼,你等会就安排人手过去把印刷机给搬过来吧,虽然有些旧了不过我想应该都是好的。”
等把黄主任送到印刷厂的门口,看着他开车离去,霍耀文瞥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下午一点了,距离雷洛的邀请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回身找到在厂里面忙碌着的张志德,让他安排工人们去香港大学的仓库里接收那三台老旧的铅字印刷机,自己则是开着车去了半山区的白加道16号赴约。
下午两点左右。
半山区白加道上,一辆蓝色汽车缓慢的在路上开着,临近16号门牌,霍耀文的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有些紧张,当初在丽池遇上雷洛,他也只是不卑不亢的敬了杯酒,没有紧张也没有胆怯,毕竟两人自那一别后,几乎根本不会再有任何的交际,但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
很快,在看到相距只有几十米路的16号雷府大门时,霍耀文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踩着油门慢慢的驶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