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523

莉莉丝注意到安娜用的那个词是他不是她,笑着道:“难道说你喜欢充斥着异国风情的东方男人?浑身透着一丝让人迷醉的宛如丝绸的气息。”
“丝绸的气息?”安娜面露怪异。
“不是吗?你忘记我们在你离开伦敦前,去西敏区爵禄街的华埠买的那条丝绸制作的头巾了?那些图案和花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很漂亮不是吗?这就是神秘感,亦如东方男人一样,神秘而又古老。”
“好吧,随你怎么说。”安娜摇摇头,对好友的话很是无奈,将手中的牛奶放下,开始缓慢的吃起起司三明治来,回了一句:“我跟他只是朋友,不过埃文他倒是很风趣。”
有趣?莉莉丝一副看戏的样子忙不迭的把杯子放下,坐在她的边上,追问道:“叫埃文?名字挺不错的,长的帅吗?”
“还不错。”安娜笑了笑,霍耀文的长相在她看来挺帅的,最起码很符合她的胃口。
“哦哦,看来有戏哦。”
“好了,我说了,只是朋友而已。”安娜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讨论,指着桌上的三明治道:“吃你的三明治吧。”
莉莉丝哼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三明治开吃了,咬了几口,还是耐不住心里的八卦,问道:“嗯哼,这本小说挺不错的,那个叫埃文的男人给你看是想让你知道他的才华吗?”
“不,他拜托我带到英国投稿给培格曼出版公司。”
莉莉丝随口道:“投稿吗?可以交给我们公司试试,这本书挺棒的,我想我们公司应该会考虑的。”
“你们公司?你不是在学校当助教吗?”安娜吃惊道。
“感觉没兴趣就辞职了,我在做了一个月的助教以后,才发现教书对于我来说还是太枯燥了一点,你走了第二个月我就辞职了,到了泰晤士出版公司工作,目前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员,负责给上司整理日程表,或者是倒倒咖啡什么的,虽然没有我发挥的空间,但我想迟早有一点我会证明我的能力!!”
说完,莉莉丝挥了挥拳头,表示自己很厉害。
“挺不错的,你喜欢这个工作就好。”
“那你答应了?我觉得这本小说很棒,虽然我只看了前面几章,但仿佛是亲身看到了未来三十年后的世界,一个很小很小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电话,不仅能够听音乐,看电影,居然还可以看书,借助那个什么网络,居然还可以链接全世界的电话,轻而易举的跟国外的人写信,对方立马就能接收到,这太奇妙了。”
“写的的确很好,我很喜欢后面的内容,特别是那个黑暗森林法则,它实在是……”
“不不不,不要跟我说,我想等我吃完这块三明治以后,我会一个人坐在沙发边,品着下午茶,慢慢的把这本书读完的。”
“好吧,但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的下午茶,只有布鲁克邦德公司的pgtips红茶。”
“这个就可以了,我在家也经常喝这个,对了刚刚我的提议你觉得如何?投稿到我的公司来。”
“这个我需要问一问埃文。”霍耀文之前是拜托安娜投稿给培格曼出版公司,现在好友莉莉丝说希望能够转投给泰晤士出版公司,所以安娜有些犹豫。
“这还要问?培格曼出版公司虽然不错,但我们泰晤士出版公司也不差。”
“我知道,但埃文让我投稿给培格曼,如果要投稿给你们公司的话,这就需要问一下他本人的意思了。”
莉莉丝也没有强求,只是点点头说道:“你可以先投稿给培格曼看看,如果不行的话,就交给我们公司来负责,正好我也缺少一个机会。”
“可以。”安娜点头答应道。
培格曼出版公司如果没有投稿成功的话,转投给莉莉丝所在的泰晤士出版公司似乎也不错,想来埃文应该不会拒绝的,反正都是要英国寻找出版公司,至于往后具体怎么合作,这就不归她来管了。
第99章
亲兄弟明算账
香港岛,薄扶林东。
废弃的制衣工厂内。
工程队的大头成道:“老板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先起一堵墙,隔个印刷间出来是吗?”
霍耀文点点头:“不错,先隔个印刷间出来,按照之前的规划,先把印刷间给弄出来,然后把后面的水槽内的污水处理了,在看看地下水是否还可以继续用。”
“这个没问题,我刚刚看了一下这间工厂,基本上都完整,不需要重新加固,先起一堵墙的话,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解决,然后粉刷一下四周围的墙壁,把地面残缺的地方重新补上水泥,预估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了。不过后面的水槽就比较麻烦了,不仅要把污水给排出来,还要把里面的水泥全部敲了重新铺盖上,这恐怕需要一点时间。”
“一个星期够不够?”
大头成考虑了一下工期,摇摇头道:“有点紧张,最近几天香港天气不是很稳定,可能要下雨,这样一来的话,水槽重新铺水泥就要延迟了。”
“那要多久?”
“大概十天半个月吧,不过还是要看天气,虽然可以搭个棚子,但那样太麻烦了,一旦进水,就全功尽弃。”
“这么久?”霍耀文皱皱眉。
旁边的张志德插话道:“耀文,要不我们这样行不行,我们用砖块在外面先堆一个小池子出来,去买一些大的塑料纸垫在里面,然后放水进去,怕水脏的话,我们可以搭个棚子,然后每天换水就好。我们前期用不了太多的水,想来这样够我们印刷的了。”
霍耀文摸了摸下巴,撇过头看了一眼姑父张志德:“你确定这样就可以了?”
“应该没问题。”
“那就按你的说的去做。”霍耀文转头看向大头成道:“张队长刚刚你也听到了,堆一个小池子应该不是问题吧。”
大头成满口答应:“只要有材料,这些都没问题。”
“那就麻烦你了张队长,我们比较急,所以工程上的事情,希望你们工程队能够尽快完工。”
“最多一个月就能弄完。”
“好。”
跟工程队的大头成聊完以后,霍耀文和张志德找到了在后面看工厂环境的霍成才。
霍成才看这二人过来,朝着面前这块工地比划道:“这地方挺大的,我感觉我们可以在这里再起一栋楼,用做办公用。”
“不行,这里距离市区还是太远了。”霍耀文摇摇头,早先他也有在工厂这里建个楼的想法,但现实往往很残酷,这条路地段偏僻,又没有专门的巴士车经过,来这上班一趟也不知要起多早才能不迟到。而且前两年要不是牛奶公司的周希年为他的牧场出鲜奶考虑,直接自己出一笔钱带头修路,这条道工务司署的人都未必会花钱去修,毕竟全港那么多走人的路都未有修,那有精力修这条无人走的路。
“用红砖和水泥建个放书的仓库倒可以,但弄办公楼太麻烦了,而且成本太高,我们现在没那么多钱。”一提到钱,霍耀文眉头一皱,开口问道:“老豆我们账上还有多少钱?”
“没钱了,除了工程队后续的款项外,只有几百块了。”霍成才一想到上午看记账的本子上,只剩下几百块了,就有些难受。
早先花了差不多小十万买了那几台印刷机,之后又在港岛中环那租了一个不大的办公地,昨天跟工程队的人谈好价格后,支付了一笔前期的费用,后续的款虽然还没给,但这笔钱是动不得的。
才短短几日的时间,不仅花光了那十五万,连带着家里存款和之前儿子存在老婆哪里的钱,二十多万一下花了个精光,也让霍成才再次体验了一把当年作为富家子弟那一掷千金的豪爽,可花光以后才注意到原来钱这么不经花的。
“接下来的印刷纸和油墨也需要不少钱的。”张志德面色凝重,管钱的事情一直都是霍成才负责,他基本上没看过也没管过,听到只剩下几百块后,也是想了想朝着霍成才道:“表哥,我哪里还有点存款,等回去我让春芬拿给你。”
“不用了姑父。我这里还有一万多,晚上回去拿给我老豆,应付这段时间应该是够了,而且我还有一笔稿费没拿,等我下午去收回来,想来最少也有几万块,撑到第一批书印刷出来绰绰有余了。”
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有些父子俩都斤斤计较算的一清二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搞到最后大家都不愉快,所以霍耀文不想在钱这上面跟姑父一家人有过多的牵扯,倒不是说生分,而是本来比较单纯的亲友关系,互相帮衬一下可以,可帮衬的地方成了金钱帮,就很容易让情感发生变质。
大爷爷那边霍耀文也是如此,之前霍宗明从他的押行门路弄到了几台比较新的几乎可以说是死当的印刷机,说是这笔钱不着急着要等手头宽裕了再给也不迟,但霍耀文婉言拒绝只道自己这边资金充足全款支付完全没问题。
张志德点点头没有再多讲,而是把话题聊到了油墨和印刷纸上,:“香港这边我不是很熟,所以之前油墨和印刷纸我没怎么考虑,想着时间还早不着急,但耀文你说要尽快开工,那就要早点备些货,最好按照你之前说的建个仓库放着。”
“建个仓库恐怕也要一两万吧。”刚才霍成才说着要建个楼,那也也只是他过过嘴瘾,或者说看这工厂面积这么大,自家也有差不多一半的股份在里面,心里难免有些得意,早几年苦的住二三十平的公屋,现在能在香港有了属于霍家的地皮,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高兴的事情了。
“既然需要那就建,不过暂时一切从简,全都暂时只用红砖砌起来,里面刮上白漆铺上水泥,外面就不用水泥给盖了,等往后出版社有盈利了再说。至于印刷机油墨和印刷纸,姑父你先做个账,留一部分暂且算在出版社里面,剩下的全都转移到公司的名下,我跟香港大学合作的时候,只说出资十八万块,现在都超了那么多,自是需要等以后出版社盈利收回来的。”
霍耀文又转头把目光对着霍父,暗自合计了一下,也是摸了摸鼻子道:“老豆你把那本账簿给拿出来,留份复件就明天交给招聘来的那个财务,然后等这边全都弄好以后,让财务跟香港大学那边安排的人交接一下。”
“我知道的,每笔支出我都有按双份写的,这点你老豆我还是懂得。”霍成才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虽说读书不努力只读了个中学,但来港时被鬼佬欺骗倒是让他懂了做事要做好里子面子,算账也是一样,备好双份账簿往后出现什么情况也好有个章程拿出来说道说道。
看着老豆一脸得意仿佛是在求人夸的样子,霍耀文也是丝毫不吝啬,竖起个大拇指赞道:“还是老豆你精明,早早就话事了这些。”
第100章
最近想搬新家缺钱
等到下午,霍耀文坐着老豆这辆宾士车到了文学世界报社,可还不等他提出想要拿稿费的时候,就被邓麦基说的话给搞懵了。
“去台湾办签售会?”霍耀文瞥了一眼邓麦基,看他面色真诚不像是在开玩笑,心里虽然疑惑万千,但却面不改色的问道:“怎么好好的想到去台湾办签售会?”
“我也不想的,这都出版一个月多了,要办签售会的话也早就办了,何苦等到今天,是你的书迷给我们寄来了请愿书,希望你能够到台湾的新北市办一场签售会,这是请愿书和请愿人的名单,你自己看看吧。”
接过邓麦基递过来的一本册子和一张信纸,霍耀文阅读的很快,一目十行,很快就把信纸看完,又随手翻开册子看上面的名字和文笔大多是女生,不由笑了笑:“看来我的书在台湾卖的的确很好,都有书迷帮我成立书迷会,统一管理了。”
“是啊,这很难得,台湾也只有琼瑶才有书迷会,霍先生你能有书迷帮你组建书迷会,说明那边喜爱你作品的人有很多志同道合者。而且霍先生我到现在都很难相信你的书能大卖快三十万册了……”
或许是发现自己这句话有点问题,邓麦基连忙改口说道:
“霍先生你别放在心上,我不是说你写的不好,正是因为你写的很好,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卖二十多万本,超过了许多知名作家。可霍先生你毕竟是个新人,虽然有之前《鬼吹灯》的名气在,但跟你这本《甜蜜蜜》的受众读者几乎完全不同。
严格来说霍先生这本《甜蜜蜜》是你的第一本书,而且还是第一本出版的书,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惊讶。哪怕是台湾一直从未露过面的神秘女作家严沁,她第一本书《心墙》也是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卖了二十万册,从而才有了第二本《绿色庄园》一经出版在一月内大卖三十万册的好成绩。霍先生你真的是太厉害了。”
邓麦基对于《甜蜜蜜》的销量也是无话可说了,早先他的确是想过这本书会大卖,但万万没想到卖的这么好,一个月的时间就差不多卖了快三十万册,本想着趁着头一月出版,卖个十几万册,然后慢慢发酵等知道的人多了,必然能卖个二三十万本,却没想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目标。
惊讶归惊讶,邓麦基有时候也会想这本几乎算是新人写的书能够大卖,到底是书好呢,还是书最后一页那张照片起了作用?毕竟看这次寄来的请愿书里签名的可都是女学生,这就说明霍耀文的读者书迷几乎大都是女性,从亦舒能够在序言中提到霍耀文的英俊就能看出,长的英俊的人的确是很容易受到女孩子的欢迎。
被邓麦基如此直白的一番夸赞,虽然这让霍耀文心里很高兴,可总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烫,不失礼貌的笑道:“邓总编言过了,只是运气比较好,再加上又有聂女士、张女士、亦舒女士、还有琼瑶女士等人的序言,以及加上贵社的宣传,才能卖的这么好,否则的话我一介新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霍先生太谦虚了,这或许有序言和宣传的小小的一部分功劳,但我也经常去书店看书,遇到喜欢的才会选择买,所以说书的内容好才是吸引读者购买的关键,否则的话大家都不用精心写书,只需要找金镛或者倪框等人写个序言,再找出版社的人到书店宣传一下,岂不是人人都能大卖几十万本?”
闻言,霍耀文有些古怪的看了一眼邓麦基,他说的这个方法在后世很常见也很管用,很多人看书看电影几乎都是只选择看作者的名气或者推荐的明星艺人,真正的好作品反而是要等时间去发酵才能逐渐的吸引到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