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23

张志德还想多说些什么,但看林亮和同事走进来后,也是连忙说道:“不说了,黑色西服的那位是永新玩具厂的营销部经理方中旭。”
林亮和方中旭上了茶室二楼,扫了一眼后,在看到张志德和一个年轻男人坐在窗户边,也是笑着走过去说道:“张先生!”
“林经理,方经理。”
张志德站起身和二人握手道:“这位是我们耀文图书出版公司的总经理,以及香港大学出版社的社长,同时也是《鬼吹灯》的作者霍耀文。”
听着张志德话,又看了一眼年轻的霍耀文,林亮和方中旭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惊讶之色。
不过转瞬即逝,方中旭率先伸出手道:“霍先生你好,鄙人永新玩具厂营销部经理方中旭。”
“方经理你好。”霍耀文礼貌的回了一句。
轮到林亮,他却是笑着说:“没想到霍先生这么年轻啊,我可是一直有追读你的《鬼吹灯》,一直很喜欢你的书,等会霍先生可一定要给我签个名,回去以后也让我的几个老伙计眼馋眼馋。”
伸手不打笑脸人,听林亮说喜欢自己的书,霍耀文也是满脸笑容道:“要说签名,林先生你才一定要给我签个名,我从小就一直玩林先生发明的小黄鸭,也不怕林先生取笑,年幼时洗澡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带着小黄鸭在水盆里玩耍。”
小黄鸭是林亮在1948年发明的,霍耀文是1947年出生,算起来他小时候的确是有玩过小黄鸭,而且几乎大部分香港5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有玩过。
对比美国的迪斯尼米奇老鼠,小黄鸭跟它差不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香港还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一个黄色身体红色嘴巴的塑料小鸭子,憨厚可爱的模样,一直是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虽说看起来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但在香港畅销二十年,又远销海外,自是有它独到之处。
亦如迪斯尼发家的那两只老鼠,只不过永新玩具厂没有迪斯尼那种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不懂得取利益最大化,只知道闷头做玩具,完全没有想过玩具同样可以漫画化、动漫化。
闻言,林亮哈哈一笑:“霍先生喜欢小黄鸭是我们永新玩具厂的荣幸,这么年来我们也一直致力打造无害玩具,给全港小朋友一个欢乐的童年。”
“我想林先生和你们玩具厂已经做到了。”霍耀文咧嘴笑笑。
林亮意气风发道:“还不够好,我们永新玩具厂致立成为东方的迪斯尼、孩之宝!”
今年可以说是永新玩具厂战果最辉煌的一年,不仅把小黄鸭推广到了英国,更是与东南亚几家玩具厂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把LT
Duck小黄鸭这个品牌推广到东南亚各个国家之中。
“那预祝贵玩具厂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早日成为东方的迪斯尼!”
“多谢。”林亮笑道。
等二人互相吹捧了几句,众人这才齐齐的坐了下来。
霍耀文给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水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林先生,方经理。之前张主编跟你们谈的生意,有什么需要我补充的地方吗?”
林亮摇摇头:“张主编说的很详细,我也从头到尾的看过霍先生写的《鬼吹灯》,对书中所写的一些特殊的道具也有了解,所以在制造方面难度不是很大,我们永新可以制作。
不过按照张主编所说,这不是给小孩子玩的玩具,而是给成年人制作的,所以在工序上面肯定要尽可能的贴近霍先生你书中所描写,这样一来就需要打造全新的模具。
霍先生你应该清楚你写的那些特殊道具有多么大复杂,就拿“八卦五行罗盘”来说,除了外观跟传统的罗盘差不多外,还必须要可以拆开来,露出里面的空间,这样一来在制作成本上会比较高,之前张主编出的价格太低了。”
霍耀文皱皱眉:“我不需要制作太多的玩具,而且可以适当的稍微简化一下。”
林亮一脸没办法的样子:“简化不简化其实也没多大的关系,反正模具我们需要新造,专门打造一套模具,制造完你的订单以后,就会弃之不用,这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
“那你们的意思是?”
不等林亮张口,一旁的方中旭插话道:“霍先生可以买下模具,这样一来的话,往后霍先生往后想要继续制作更多玩具的话,也可以再次交给我们来负责制作。”
霍耀文想了想,这也未尝不是个办法:“一个模具多少钱?”
“我们计算了一下,制作金刚伞的模具要两万,罗盘的需要两万五,罗盘的制作工艺比较精准,所以模具制作成本会比较高…”
说完模具价格,方中旭再道:“同时一把可拆卸的金刚伞制作是十八港币,罗盘需要十一港币。”
“这么贵?”霍耀文眉头一皱,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高了,如果当作附赠品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
林亮也说道:“这是最低的价格了,全部采用铜铁来打造,我们玩具厂也还是第一次。”
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霍耀文的心里价位,摇摇头道:“既然如此,那还是采用塑料制作吧。”
一听用塑料做,林亮直接道:“塑料制造那就便宜的多了……”
第92章
轰动全港的大新闻
一眨眼,数天过去,12月29日,距离元旦一号也只有两天的时间了。
赶在元旦之前,霍耀文总算是把出版社基本上的事务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让工程队和永新玩具厂的人慢慢完工了。
同时霍耀文也跟黄主任联系了一下,托他跟学校的一些教授教师谈论一下合作课外辅导书编制的事情,除了几个比较有名望的教授可以拿到图书销售的分成以外,大部分普通的教师都只能拿到一笔稿费。
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这倒是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关注,不过目前霍耀文想要编制的课外辅导书以数学、中文、英文三样为主,其它的科目并不是很重要,所以暂时并未有找人编制。
这日一早,霍耀文匆匆的奔往九龙的贵州街,等到了《东方日报》内,李道光也早已等候多时。
听到敲门声,李道光喊了一句“进来”,顺势抬眼看去,见一名文员带着霍耀文走了进来,霎时目光灼灼,绕开办公桌,热情的走上前:“霍生许久不见啊。”
算算的确是有差不多一个多月没见面了,霍耀文笑着与李道光握手道:“李主编别来无恙。”
“霍生,我可是千等万等总算是等到你了!!”
李道光唏嘘了一句,自从12月初《鬼吹灯》第一部在报纸上正式完结以后,东方日报的日销一日不如一日,这差不多一个月来,几乎跌到了八千多份,还能有这么多的日销,全都得利于社长那边赛马和赛狗的贴士(小道消息),否则的话,恐怕连五千份都不到。
“要不要说的这么夸张。”霍耀文看李道光还长叹短嘘,不由开玩笑的说道:“难道现在报社的销量很低?”
李道光“摇摇头”道:“那倒没有,只是每天都有读者写信过来,让我们尽快的刊登霍生您的《鬼吹灯》,你是不知道,这些书迷可是疯狂的很,报社里这一个月存了差不多有几百封信,霍生你走前,记得把它们带走。”
“这么多?”霍耀文眉毛一挑,也没太在意,便说道:“行,我走前全部带走。”
“今天霍生带来了多少稿子?”李道光热情的问道。
“八万多字吧。”
霍耀文打开随身的公文包,将里面的稿子取了出来,递给对方道。
李道光吃惊道:“八万字?一个月就写了八万字?”
之前霍耀文可是十天就写了二十万字的猛人,几乎可以比拟倪框了,怎么这一个月就写了八万字?
霍耀文面不改色道:“李主编,最近学校的工作很忙,我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写作上。”
“还是工作要紧。”
听是工作上的事情,李道光倒也没在抱怨什么,毕竟霍耀文是香港大学的教师,肯定是要以教学为主。
等李道光拿着稿子坐下来看的时候,只听霍耀文的问道:“对了李主编,我之前给的稿子呢?”
“都在呢,怎么你要要回去?”李道光随口道。
“嗯,留个纪念。”
“那好,等会我让人给你送过来。”
“嗯。”
李道光看稿子很快,一下子就扫过了前面几万字的内容,等看到水准亦如上一部,不由高兴的笑道:“不错不错,霍生的文笔是越写越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恐怖的气氛。”
“李主编满意就好。”
霍耀文笑笑。
“满意是满意,不过就字数还是少了点。”
“李主编你可以每日在报纸只连载两千字。”
“也只能这么做了。”
李道光叹息了一声,随即说道:“我这就安排人过来给霍生结算稿费。”
霍耀文笑笑:“好。”
......
来贵州街一趟,这过两天又是元旦,霍耀文自是要去拜访一下张老师。
出了东方报社的大门,霍耀文径直朝着张老师家的住宅楼走去,一路上也在找着一些能够买礼品的店铺。
左顾右盼下,霍耀文的目光便被身旁一家电器行所吸引,驻足看去,只见放在玻璃窗内的黑白电视机里,翡翠台正在播放时况新闻。
“观众朋友们,刚刚我们接到临时新闻,黄大仙区临近太子道东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在上午十一点十三分左右,太子道东街宏盛金店内,有十三名大约在十五到十八岁左右的青年,手持长三十厘米左右的西瓜刀冲进了金店里,劫持了金店里的三名售货员和一名保安。
在劫匪抢掠金店金银首饰准备离去的时候,被附近正在巡逻的两名便衣警员发现,双方在路口发生了争斗,后太子道警署派出大量警员支援。因为劫匪劫持人质又龟缩在金店内,警方不敢冒然的冲进去,避免人质的伤亡,双方一度僵持在金店内外。截止到目前为止,警方和劫匪依旧是在僵持之中,本台将持续追踪这起持刀劫金案,稍后我们将会插播现场画面。”
电视机的声音很大,附近一些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停留,看着电视机里的主持人播报着这起抢劫金店案。
这时,旁边一个看新闻的老头叹了口气:“现在的后生仔,真是胆大包天哦!”
“谁说不是呢!”又有一个中年男子抱怨道:“现在的飞仔各个都是狠的不行,一言不合就拦路抢劫,前两天夜里回家,被几个扑街拦住,要不是我机灵把身上的钱全给了,恐怕就被无缘无故的打一顿了。”
“那些差佬各个不做事,只知道捞钱,我看迟早有完蛋的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