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523

几人一边参观燕园景色,一边谈笑风生。
这时,金凯诚突然不知从那窜了过来,与周校长等人简单的打了个招呼,便很是热情的与霍耀文道:“霍教授,昨天与你聊天甚是欢愉,这不今天一早我就到宿舍楼找你,却是得知你去见周校长了,连忙赶了过来。”
“能和金教授聊天我也很荣幸。”霍耀文愣了愣,随即面露微笑道。他能感受出昨天和今天的金凯诚态度上的变化,也不知道是何故。
金凯诚欲言又止,想了想说道:“霍教授,实不相瞒,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请你给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做一个演讲。”
“做演讲?”霍耀文眉毛一挑,怎么好好的邀请自己去中文系做演讲?
周校长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笑道:“看来还是金教授把握的好啊。”
霍耀文作为香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不管出版的书籍在国内是否被当下文学界认可或者重视,可霍耀文在国外的名气与声望,确实是国内一众文人作家拍马不及的存在。
金凯诚听出校长话里同意的意思,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他刚刚看周校长在旁,其实是不太想直接过来说的,可邀请霍耀文给中文系的学生们做个演讲,又必须得提前跟校长打个招呼通知一下,只能硬着头皮过来了。
现在看来,周校长还是蛮同意自己这个做法的。
“金教授,让我讲讲哲学还行,论文学方面我恐怕就不行了。”霍耀文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精通文学史,没必要上台去装那一下。
要是讲讲哲学,霍耀文最起码教了一两年的哲学课程,又去过好几个国外知名大学做哲学演讲,单讲哲学方面,这点霍耀文还是有信心的。
金凯诚连忙道:“不不,我是想让霍先生自行命题给学生们随便讲一讲,开拓一下学生们的视野,不必局限在传统文学上。”
金凯诚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昨天与霍耀文相遇回去后,找人询问了一下这位从香港来的年轻哲学教授是何人。
从学校方面得知,霍耀文不仅是一名哲学教授,还是一名作家,在科幻小说领域堪称世界大家,出版的书籍全球销量已经快达到7亿册!
7亿册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国内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金凯诚对霍耀文了解的越多,越是觉得这位30来岁的年轻人,实在是了不得,短短十年时间,就创下了很多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这个……”面对金凯诚诚心的邀请,霍耀文犹豫不决,演讲他做过很多次,但在国内第一大学北大演讲,霍耀文还真的从来没想过。
还在霍耀文迟疑的时候,周校长沉吟道:“霍先生,我也很赞同金教授的这个邀请,北大学子一直是苛求好学,霍先生又对国外小说等文学作品了解颇多,不妨与学生们讲一讲。”
“既然金教授和周校长都这么说了,霍某再推辞就显得有些矫情,那我就试试看吧。”
霍耀文听两人如此说,也只好微笑着答应下来,心里却是在盘算该演讲些什么内容为好。
第650章
北大轰动
“霍教授能够答应下来,实在是太好了!”金凯诚见霍耀文答应给北大中文系的学子们做一番演讲,转头立马向周校长申请道:“周校长,我想为这次霍教授的演讲申请一下北大礼堂。”
金凯诚口中的北大礼堂,正是北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施德楼”,这座礼堂是北大古典园林区最宏伟的建筑,始建于1926年,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遗物。
“没问题。”周校长哈哈一笑说:“金教授你放心去弄吧,稍后我会联系礼堂那边的人,专门为霍教授这次的演讲在北大校园内做一做宣传。”
看着金凯诚与周校长谈笑间就把自己演讲的地方给选好了,还在为讲什么而发愁的霍耀文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后世参观北大的时候,就听说过“北大礼堂”这个地方,很清楚能进入里面给学生们做演讲的人,无不是政治、学术、商业上的大人物。可以说能进大礼堂内给学生们做演讲,是被北大校方视为最崇高的礼遇。
汤一杰:“霍先生,北大礼堂一般不会轻易开放的,看得出金教授和周校长都很看好和期待霍先生您这次的演讲内容。”
“那看来我要好好准备准备了。”霍耀文心里不由露出一丝苦笑,本以为只是过来随便参加一些哲学交流会,没想到还被硬顶到去做个演讲。
金凯诚邀请霍耀文给中文系学生们做演讲是临时起意,哪怕有周校长的全力支持,可后续的准备工作还是要两三天时间的。
幸好哲学交流会是定在下个礼拜一,而距离下个礼拜还有三天的时间,足够金凯诚准备好礼堂布置与安排。
至于霍耀文的话,他回到宿舍后,就开始思虑要给中文系的学生们讲哪些内容,首先文学上的演讲,直接给排除掉了,霍耀文不是搞学术的人,讲的再好也比不了那些专业人士。
至于之前周校长说给学生们讲一讲外国文学作品,这个就更不可能了,不提此时还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单凭如今外国文学作品,除了寥寥几部外,很少有流向大众的。
总不能跟北大学子们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吧?
绞尽脑汁一宿的时间,霍耀文愣是没想好讲什么。
……
那头的霍耀文还在为演讲而发愁,而这边的金凯诚已经在中文系教学楼下贴了一张大字报。
大字报一贴,当天下课,学生们从教学楼走出来,一下子就被楼下告示栏上的大字报给吸引了。
刚下课准备去食堂吃饭的张鹏煊,突然见到告示栏边围满了同学,好奇地拉着好友余自、程晓博等人走到告示栏边,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刚一走近,就听有同窗念道:“本周末4月21日,北大校方邀请了霍耀文先生来北大礼堂讲座……”
“霍耀文是谁?”
张鹏煊愣了愣,没想起国内有那个知名学者姓霍的。
“不知道。”
余自摇了摇头,他也不清楚这霍耀文是那位学者。
“重点不是霍耀文是谁,而是这人讲座的地方居然是大礼堂!”
程晓博关注到重点所在。
不仅仨人好奇,周围没能挤进去的学生们,也都纷纷竖起耳朵,想听前面的人继续念下去。
“…霍耀文教授是香港大学知名哲学系教授,曾在1969年维亚纳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上提出“缸中之脑”的哲学理论,引起了当时全世界前来参加哲学大会的哲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更是受大会举办方的邀请,举办了一场哲学座谈会……”
哲学家?
哲学家给我们中文系做什么演讲?
围观的学子们一听霍耀文是香港来的哲学教授,一下子就失了兴趣。
“霍耀文教授除了是一名哲学家,同时还是一名小说家、慈善家、教育家。1968年霍耀文教授受邀前往美国参加一场国际写作交流会,同年在美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作品《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这部科幻作品一经出版,便广受美国科幻爱好者的欢迎,只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卖出了百万册的销量。随后出版的第二、第三部系列作品,更是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第一排的学生一点点的把大字报上的内容给念完,围观的学子们听的是一个个目瞪口呆,要不是他们各个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恐怕此时都会忍不住喊出“卧槽”!
倒不是说对霍耀文作出的一些成就而感到惊讶,重点是在于一个人居然能有那么多的精力,能够从事哲学、慈善、文学创作、乃至于教书育人。
1980年的内地,还处于改革开放的懵懂阶段,大部分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的是想当一名教师,有的是想当一名文学作家,很少会出现像霍耀文这种多面跨界的人。
研究哲学就专门研究哲学,搞文学创作就专门搞文学创作。
所以当金凯诚把搜集来的有关霍耀文的资料,以大字报的形式贴在了中文系告示栏上,本想是给学子们介绍一下这位要演讲教授的身份与拥有的各项成就,算是给后天的礼堂演讲做一做预热工作,避免到时候学生们没听过霍耀文的名字,不准备去参加这次的演讲会。
金凯诚所想要的效果,自然是有的,而且是出奇的好!
不仅在短短半天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中文系的所有学生们,更是被不少其它系的学生们知道。
其中最感兴趣的当属哲学系的学生们,缸中之脑这个理论目前大部分哲学系的学生们并没有接触或者听过,但“世界哲学大会”这个国际哲学界的盛会,几乎是每一名学哲学的人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地!
这就好比“奥运会”或者“世界杯”一样,能有机会参加“世界哲学大会”,与全球最顶尖的哲学家们共同讨论有关哲学研究与新思想的话题,自是每一个哲学人所向往的。
而北大此次邀请做演讲的霍耀文不仅参加了哲学大会,更是在大会上受举办方的邀请,举办了一场私人演讲会,可想而知对于哲学爱好者是有多大的吸引力!
如果说哲学系的学生们是因为霍耀文参加了哲学大会,有想来听演讲的念头的话,那么其它系的学生们,单纯的就是想来凑凑热闹,或者是说想来看看这位能够在大礼堂做演讲的人到底长什么样。
一时间,霍耀文这场演讲还未开始,就已经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同时想要参加演讲会而递交报名的学生们,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第651章
没有标题的演讲稿
周日,上午九点,北大礼堂。
礼堂内外,人潮涌动,本来只能坐下一千人左右的座位,一下子就涌进了一千多人,没能有位子坐的学生们就站在过道两侧,有的干脆直接蹲在地上,愣是把几条一米宽的过道给堵的水泄不通。
学生们进来后,除了有小声的攀谈外,大部分人都在静静地等待演讲的开始。
对于礼堂严重的“超载”行为,负责维持秩序的学生会和老师们,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之前也有过几次这样的“超载”事件发生。只要没有人吵闹,秩序稳定,维持秩序的老师和学生会的学生们,大都不会在这方面来说道。
“呼,今天来的人还真多啊!余自你看到晓博没有?”
张鹏煊长呼了一口气,刚刚进来的时候,他差点没被挤成肉饼,幸好脑瓜子聪明,直接从座位上横插了过来,否则的话,还不一定被挤到哪儿去。
“没,这么多人,我哪知道他被挤到那块去了。”余自摇了摇头,刚刚他也被人群夹在中间,要不是跟着张鹏煊有样学样,可能会跟程晓博一样,消失在这茫茫人海吧。
“今天来的人可真多,我还以为没什么人来听这位香港过来的教授演讲呢!也不知道这位教授讲的是广东话,还是讲的普通话。要是广东话那就糟糕了,可要是普通话,我觉得还不如听听广东话。”
余自一边说话,一边打量了一番礼堂内的环境,扫视了几眼,忽然在前面的座位上看到了一熟人,连忙拍了拍张鹏煊的肩膀道:“鹏煊,你看那边,是不是张燕楠!”
“张燕楠!那岂不是说陆静也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