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23

“我也就拍过一次,还是跟我媳妇结婚的时候去拍的。”
大家伙一听都能拍一张,也是乐呵呵的收拾了一下脏乱的衣服,站在那让张朝挨个给他们都拍了一张。
过了十几分钟。
等到三婶和村里的几个妇女扛着一桶米饭、和两桶菜上了山,众人才停止了拍照,跑去吃饭休息休息,准备下午再加把劲把祖坟这块全给修好。
他们这么努力,除了是为了那两块钱的工钱外,更多的是时间上有点来不及了。
霍耀文本来是明天就要走的,只是因为重阳节祭祖的事情,拖到了后天走,今天把祖坟修好,明天再去把祠堂修缮一下,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山上草草的吃完中饭,给大家伙都拍了一张照片后,霍耀文就领着张朝下了山,准备给三爷他们也拍些照片。
……
一到家门口,就见到几个老人还有几个年轻人正坐在客厅内,三爷看到霍耀文回来,连忙介绍道:“耀文你来的正好,这位是你阿嫲本家的哥哥,你该叫大舅公。”
阿嫲本姓张,娘家也是中山县人,家里面有一个本家哥哥,就是面前的这位大舅公,至于张华威则是阿嫲的堂弟。
之前的书信中,就有两封阿嫲、小舅公写给这位大舅公的。
霍耀文看了眼面前的老人,一身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留着长须,整个人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跟舅公倒是有三分相像。
随即,他恭敬的上前喊了句“大舅公”。
大舅公看到霍耀文,情绪有点激动,可能是因为是自家妹妹的孙子吧,起身左顾右看,对霍耀文仪表堂堂的模样很是满意,“好好,君怡的孙子都这么大了。不错不错,跟你爷爷一样仪表堂堂。”
随即大舅公又关心地问道:“你阿嫲在港岛身子还好不?还有你舅公在那边怎么样?”
“都挺好的大舅公。阿嫲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小舅公前些年也从美国回港岛定居了,他还一直常常跟我念叨您呢。”
随后,大舅公又问了一下阿嫲和小舅公等人在香港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很好后,才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大舅公忽然想到身后跟来的儿子孙子,笑着说道:“哦,对了耀文。这位是表叔,这是你大表哥张华,这是你表弟张明。”
霍耀文看了眼,恭敬地喊道:“表叔。”
“好好。”表叔微笑着应了下。
表哥张华已经结婚了,这次来霍家村还把老婆和孩子也给带来了,霍耀文见状也是让霍耀成去他房间拿了一几袋包装好的糖果和饼干,又摸出了几张大团结递给了表嫂。
起初表哥张华还有点不好意思,看了眼大舅公,见他不反对,才笑着收下来了。
至于表弟张明,则是跟霍耀成一般大小,收到一张大团结,整个人都高兴不已,喊霍耀文这个便宜表哥喊的很起劲。
下午,大舅公一行人准备回去的时候,在霍耀文再三的挽留下,决定暂住两晚,等到霍耀文祭祖后再走。
傍晚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饭桌上小表弟张明和霍耀成扒拉了两口饭,就跑去看电视去了,这举动带走了几个小家伙。
一直到晚上,因为客人比较多,房间紧张,三伯和三婶去四伯家里暂时,霍耀成和霍惠英就搬到了五伯家里去住。
夜里面,小表弟张明和霍耀文在房间休息,面对这个同霍耀成一样,喜欢东问西问的小表弟,他虽然很想睡觉,但还是耐着心思给他讲了讲外面的世界,叮嘱他好好学习,以后有机会带他去香港见识见识。
这话一出,让张明激动坏了,再三保证一定好好学习。
见小表弟跟霍耀成一样,一听能去香港见识见识,都恨不得立刻从床上蹦起来,到外面跑个几圈!这种激动与兴奋,霍耀文很能够理解,这就如同当年他羡慕别人有个从台返乡的亲戚一样。
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多,这位小表弟才从激动之中,渐渐的安静下来,没过一会就呼噜声满天响,吵得霍耀文直接从梦中惊醒。
黑漆漆的房间内,霍耀文透着外面一丝月光,瞥了眼身边打呼噜的张明,无奈的摇了摇头,拿起枕头盖住耳朵,朦朦胧胧的睡了过去。
……
翌日一早。
霍耀文草草的吃完早饭,就拿了一点饼干、糖果之类的礼物,骑着自行车让霍耀光带着自己去了一趟母亲的娘家。
昨天大舅公过来,让霍耀文有点措手不及,他其实是想着今天过来看看阿嫲和母亲这边亲戚的,没想到大舅公居然提前自己过来了,他便想着今天去母亲的娘家李家村去看望看望几个舅舅和姨妈。
母亲李艺萍的娘家相距霍家村大约有五十多公里的路程,两人骑着车一直到上午十一点许才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李家村。
面对霍耀文这个大外甥的到来,母亲娘家的亲戚们都很高兴,外公先是问了一下阿嫲和母亲在港岛那边的情况,又问了一下早几年逃到港岛的二表舅和李骏、李来娣这两个表弟表妹。
得知他们一切都好的情况下,也是欣慰不已。
一番热情的中饭招待下,霍耀文拿出了从张朝那借来的相机,给外公、舅舅、姨妈等几个母亲娘家的直系亲属都挨个拍了照片后,他便起身准备告辞回去了。
本来几个舅舅是想留霍耀文暂住一晚上的,但得知他明天祭祖,后天就要回港岛,便也没有再挽留,只是又让一个舅舅带着一个表弟和一个表妹,跟着霍耀文回了霍家村,算是到时候等他要走时,送他离去。
...
第576章
上等日柱好命格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民间传统节日,一般民间在重阳节这天会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当然,这是广义上的重阳节,很多地区的节日名称和习俗也大有不同,像是在广东地区这边叫做“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而在香港,重阳节更是有公众假期可放,市民们大都也会在这一天,带着祭品和香烛上山拜祭先人。往些年,阿嫲也会经常带着一家老小祭拜一下爷爷和霍家祖先。
今年霍耀文受邀北上,阿嫲便想着让他看看能否回老家一趟,但当时只以为会待半个月,十月初就会回来,还不到重阳节,便没有考虑重阳祭祖的事情,谁知道考察一拖再拖,还真的拖到了九九重阳日。
山上。
今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可谓是万里无云万里天。
霍家村一众老小来了七七八八,挨家挨户都或多或少的带了一些香烛、黄表纸、酒、米等祭拜的祭品。
“耀文,给你爷爷上柱香。”三爷一边把酒和米混合在一起,一边将混合物散在了墓碑上,随后拿出一把香递给了霍耀文,让他给霍宗雄上香。
霍耀文接过香,走到墓碑的蜡烛旁,点燃以后,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这才将香插在了石碑前。
三爷又指挥道:“耀成、耀光、耀信,你们三给你二爷磕个头。”
“是。”
三人上前,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
随后又是让霍惠英、霍秀秀、霍淑芬、霍淑仪这几个堂妹们上前磕头烧香。
忙活了一阵,大家伙又去了太爷爷、太奶奶等一众霍家祖先的墓碑前祭拜。
一直到日晒三更,才总算是把霍家直系的几个祖先的坟墓给祭拜了,随即又跟着村里的大部队,一块去了祠堂那边,给列祖列宗上香祭拜。
来祠堂祭祖,那可就热闹多了。
光跟霍耀文一个辈分的年轻人,大约就有四五十个,小一辈的也有六七十人,再加上各家各户的妻儿老小,来祠堂祭祖烧香的人,就超过七八百人,霍姓端的是十里八乡的大家族了。
等霍耀文这边祭拜好以后,三爷单独找上他,把他领到了祠堂后面的一个小房间内,里面端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留着长须的一个老人跟前。
霍耀文再看到这位老人后,立马上前恭恭敬敬地喊了句“太公”
这位太公是村子里最年长的一位,按照辈分和年纪,算是霍宗雄父亲那一代的人了,从清末光绪16年一直活到现在,今年已经八十有七了。
身子骨还算硬朗,以前一直是看着祠堂的,后来动荡那几年,就回了家,前几天霍耀文回来,恰逢祭祖他又到祠堂来忙活了。
“嘿嘿,文仔啊,你崽叫咩?”太公说话有点不利索,含含糊糊的,带着明显老一代中山口音,但霍耀文还是能听懂的。
只是听懂归听懂,可不太明白这位太公问自己儿子的名字干嘛,正疑惑间,只听三爷道:“我带你过来,是想给书华上族谱呢,你这一回港岛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便想着先把书华的名字给上了族谱。”
经过这几天,三爷也是知道了霍耀文在香港早已娶妻生子,一儿一女,倒也是凑成一个好字,所以这两天经常不见人的缘故,就是想帮着给霍书华上族谱。
“多谢三爷爷了。”霍耀文之前还没想到这一茬呢,他是知道明年改革开放,后年保准能带一家老小全回老家看看的,所以此行回来只当是看望一下,谁知道又恰逢九九重阳祭祖这个大事。
“嗯,你说一下书华的出生年月,让太公帮忙记下来。”三爷笑了笑。
“1974年2月27日。”
“74年2月27……”
太公掐着指头算了算道:“甲寅年,属虎,二月丙寅月,27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己亥日……”
霍耀文没听清太公嘴里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但看他跟算命先生一样掐指算算,也是有些好奇,这位太公不会还兼职算命的吧!
“好啊!好日子啊!”
太公猛地瞪大眼睛,这一番激动,倒是吓到了霍耀文。
“怎么了六叔?”
三爷爷一阵激灵,生怕老爷子有个闪失。
“文仔帮我把桌上那本万年历拿来。”太公指着不远处桌上的一本厚厚的万年历。
霍耀文连忙走过去拿来递给了太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