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523

“好修的话我就不会参与进来了。”胡湘哈哈一笑,他本人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自然清楚像川省这种多山地区修路是有多难。
“不是路好不好修的问题,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霍耀文虽然比胡湘和霍官泰年纪轻,阅历也少,但他很清楚后世祖国的发展,全国通路一直到2000年后都还没有完成。
不是修不了,而是没钱修。
这不同于高速还可以靠着漫长的年月来收费回本,国道一般不跨省的话,是不需要交钱的,所以修路的费用自然是由国家买单。
现在祖国正是百废待兴、缺钱发展的时候,哪里有那么的钱来修路。
事实上,正如霍耀文所说的那样,第二天一行人准备出发前往陕省的时候,梁会长单独找上了胡湘,与他说了一下修路的事情,上面虽然很想但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是无法合作的。
这也让胡湘心里一阵遗憾。
也间接促成了他等到改革开放后,在80年代与内地合作修建了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
……
到达陕省后,代表团一行人如期跟在当地领导的后面,继续参观考察工厂。
而霍耀文则是跟在梁会长的后面,前往了兵马俑的发掘地。
此时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还是蹲在泥坑里面,四周围也布满了大量的考古人员,他们小心翼翼的用各种工具清理着兵马俑身上的泥土。
“怎么样霍生?跟你想象中的相差大不大。”
梁会长笑呵呵地看向霍耀文,他当初为了探寻地下的奥秘,可是追着霍耀文问了好几天的时间。
“嗯,的确跟我想象中的还是有点差别的。”霍耀文当然不会说这些跟自己后世看过的基本上大差不差吧?最多是身上的泥土多了一点,还未完全清理干净。
“其实挺可惜的。”梁会长忽然叹息道:“我最早听考古队的人说,发掘出来的时候,外表颜色很鲜艳,只不过出土以后就自然挥发掉了。”
“是有点可惜。”霍耀文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个事情,但不发掘出来的话也不行,一方面兵马俑本身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其次的话,发掘出来对秦代的历史考古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待看完了兵马俑,霍耀文和梁会长以及几个随行人员,便坐车回了西安城,与代表团的一行人汇合。
这次来西安考察的工厂还是一家纺织厂,西北第一纺织印染厂。
没错,前前后后,全国各地跑了六七个城市,基本上每到一个城市必然要参观考察一下纺织厂。
这倒不是说必须要考察纺织厂,而是因为纺织行业在全国工厂中的占比率是很高的,最早的“一五”计划中,纺织厂是全国的大头行业。
远的就不提了,光霍耀文现在所在的城市西安,“一五”期间,这里先后建设了西北第一印染厂和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投产,发展到如今西安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也是全国的纺织中心之一。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更是被人们称之为“纺织城”,可想而知纺织业此时在西安工厂中的占比率和重要性!
这连续在多个城市都考察了纺织厂,搞的霍耀文都有点想投资投资了,毕竟这个时候国内的纺织业虽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胜在产量大,原材料足,只要找人设计一些符合外国人审美的服装,凭借着内地的劳动力和资源,想不赚钱都难。
“一谋,你快看!”
棉纺六厂的生产车间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突然指着不远处走进来的一行人道:“那群人好像就是厂里面前段时间提到的港岛同胞考察团。”
一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放下手头的活,看了眼那群人,说道:“行了,好好工作吧,别等会儿又被组长骂了。”
“骂就骂了呗,我早就不想干了,我最近在家天天复习功课,就是为了参加一个月后的高考!”
九月中旬,一件大事轰动全国,那就是将在今年十一月恢复高考,无数适龄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无不是翘首以盼十一月的到来。
“高考啊。”一谋眼光如焗,心里也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
第566章
大白兔、万元户
十月底,霍耀文一行人再考察完上海后,又再度回到了最初的起始点,广州。
此次北上考察,港商代表团总共在内地呆了27天的时间,他们从南到北,先后走过广州、京都、成都、西安、上海等等城市。
截止到考察的最后一天,与内地工厂进行合作的港商有六人,除了陈茂祥、李国泰合作了纺织业外,蒋震也选择与内地合作注塑机的生意,希望以此来扩大他们的产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
出川公路无法重修后,胡湘也便没有了其他合作的意向,不过当霍耀文提出想要搞一个服装厂的时候,他与霍官泰都表示愿意参一股进来,就这样“中华服装厂”正式成立。
主要棉布货源从西安这个纺织城进,运到广州来,在广州政府的同意下,把原料交给当地工厂加工成成衣,之后运到香港那边。
所有的费用最初都是由当地工厂买单,之后运到香港再用港币进行交付,这样就能给西安和广州两地都能赚一笔外汇。
在广州暂歇一夜,第二天代表团的人起了个早,准备坐船回港岛。
临别前,霍官泰知道霍耀文要留下来多住几天回老家中山看看后,也是笑着说道:“那耀文你就多住几天,回老家多看看,我们就先回港岛了。”
霍耀文说:“嗯,霍伯伯服装公司的事情就麻烦你了,我已经发电报给了戴维德,他到时候会去您公司找您的。”
新成立的服装公司是由霍耀文、霍官泰、胡湘与西安第一棉纺织厂和广州纺织二厂进行合作,两家纺织厂提供货源,而霍耀文他们则是帮忙销售出去。
“好。”霍官泰笑了笑,随即把手头上的一个小皮包递给了霍耀文。
接过皮包,霍耀文疑惑的看向他,“这是?”
“里面都是一些人民币、外汇卷和布票、粮票什么的。我想着你要回老家看看,怎么得也要带点东西回去,你自己换的话可能比较麻烦,我就找梁会长帮忙弄了一点来。要是不够的话,等会儿我找人再问问看,帮你再弄一点。”
不得不说,霍官泰想的很周到,在知道霍耀文要回老家探亲后,也是第一时间找梁会长弄来了不少这边的货币。
“够了,这么多也未必用得完。”
霍耀文打开皮包,不提厚厚一叠的货币,光那些外汇卷、粮票什么的都是成捆成捆。
这要还是不够,那就太过分了。
“那行,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出去了,你忙完了这边的事情,就尽快回港岛吧。”
“谢谢你了霍伯伯。”
霍耀文起身相送,等看着港商代表团的众人坐车离去,他这才回头找上了白云宾馆的接待负责人,询问他自己回乡的安排。
“霍先生,梁会长之前就有交代,明天上午就会安排车子送你回中山。”
“明天?不能今天下午就走吗?”
那人尴尬道:“这个……梁会长安排的,我也不知道。”
霍耀文皱起眉头,梁会长昨天就因有事先行坐船回了港岛,这会儿恐怕也一时半会联系不上,让自己在宾馆待一天,实在是有些无聊。
不过一想到刚刚霍官泰给自己的皮包,想了想,他道:“那能不能找几个人陪我一块出去买点东西,我明天回乡,所以想带点东西回去。”
“这个没问题。”那人爽快的答应下来,回头就找了几个宾馆的人,陪着霍耀文一道去外面采买。
……
“霍先生,前面就有一家供销社,再往前走就有一家百货大楼,里面有不少外国商品可以购买的。”
李翠花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给霍耀文介绍着附近的商店。
霍耀文点了点头说:“嗯,那就先去百货大楼看看吧。”
“好的。”李翠花点了点头,领着霍耀文朝着不远处的百货大楼走去。
身后的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同志也是紧跟其后。
不多时,一行四人就到了百货大楼。
这栋百货大楼有三层楼高,一楼买卖的是一些大物件,像什么电视机、冰箱、自行车、缝纫机等等。
二楼是卖一些糖果、饼干、汽水之类的食品。
三楼则是一些卖布料、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
刚踏进百货大楼内,里面的人很少,除了站在货柜边的售货员外,也就零散几个人站在卖自行车的柜台边,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考虑着要不要买。
“霍先生,你想要买些什么?”李翠花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显然对百货大楼的布局很了解,一边介绍着一到三楼卖的东西,一边询问霍耀文需要买些什么。
“嗯……”
看着一楼琳琅满目的商品,霍耀文还真有些不知道买什么带回老家好,思虑几秒,决定还是都买一点。
“先买一点食品吧。”
“那在二楼。”
说着李翠花就领着霍耀文往二楼走去。
一路上,霍耀文这副西装革履的打扮,倒是引起了不少售货员和零散顾客们的注意,他们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人是从哪来的。
待来到二楼,霍耀文面对不大的百货大楼,左看右看,先是走到一处卖糖果的柜台,朝着里面的售货员道:“这位女同志,麻烦你帮我装一点这个大白兔奶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