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523

现在换成了两个与他同辈的年轻人,无论是接下来的谈判,还是日后开发分成的利益,都会轻松不少。
……
第478章
花园小区
这边事了。
一眨眼就到了2月13日。
香港《商报》在这天对外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和记黄埔、立信置业、九龙置业三家共同联合成立了一家香港仔置业有限公司。
“香港和记洋行自霍耀文接手以后,在经过长达半年左右的拆解合并,改名为和记黄埔,还在人们期待霍耀文后续会有何大动作时。
就在前几日,本报收到消息,和记黄埔将和霍官泰集团的立信置业、周希年爵士的九龙置业,三家联合开发之前旱厂船坞拆迁后留下来的那块临海地皮,用来建造城市花园小区,极力打造全香港最奢华最高档的小区!
除此之外,香港仔置业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他们将会把香港仔后的那座小山,开发成全港最大的郊野公园,据悉,这座郊野花园不会成为香港仔小区专属花园,而是当地居民,或是全港市民,只需要购买游玩票,都可以进入参观游玩。”
长江地产公司。
小李看着手中《商报》的新闻,不由下意识地皱起眉头,他去年中旬跟置地地产合作开发了九龙一块官地,想要打造成一个高档小区的,虽然还未建造完工,但已经销售了三分之一,正准备再接再厉的时候,却突然冒出和记黄埔联合立信置业、九龙置业开发香港仔高档小区的事情!
一下子就打乱了小李的布局!
现在香港的楼市虽然有逐渐回暖的趋势,但那也只是中高档楼盘,对应的也是一些精英人士,这类人买一套房就等于少了一个潜在顾客,本来自家小区都还没卖完,又多出了一个香港仔高档小区。
对方更是宣传要打造花园小区,这个优势是长江地产无法给予的,因为小李掌控的官地地皮不大,全都用来建楼了,哪还有地方搞绿化设施?
长江地产总经理看老板脸色不太好,猜到了一点,张口安慰道:“董事长不用太担心,我们的小区马上就要建好了,到时候来购买的顾客肯定会很多,和记黄埔的香港仔小区还没影子呢!现在可不比以前了,没影子的事情,谁也不会先付定金。”
“我没事,我根本不担心这个香港仔小区,等它建好,我的楼早就卖光了。”
对于售楼,小李根本不担心,他搞出的公共面积,可以说是为他和置地地产节约了不知道多少钱,只需要这个小区能够卖出三分之二的房子,他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三分之一卖出去就是纯赚。
只不过……
他看着报纸上写的那句“霍耀文接手和记黄埔大半年”,不由揪了一下心,总觉得自己似乎错失了什么。
好一会儿,小李才轻笑了一声,感叹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于羡慕这个霍耀文了,毕竟对方三十岁都不到,就能拿下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洋行,遥想自己三十岁的时候还在经营一家小小的塑胶花厂。
……
还在小李患得患失的时候,霍耀文此刻正站在香港仔旱厂船坞拆迁后的废弃地皮前,与霍震霆、周启邦二人进行动土开工的剪彩仪式。
“咔嚓咔嚓……”
一连串的闪光灯,照的霍耀文眼睛发疼,心想早知道来这么多记者,就应该戴个墨镜了。
剪彩仪式结束以后,为了扩大宣传,霍耀文三人也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那等待记者的提问。
这时,一名胸口悬挂东方日报的记者,问道:“霍先生,霍先生,请问一下你们这次开发香港仔楼盘准备投入多少资金?”
霍耀文看了那名记者一样,张口说道:“我们香港仔置业有限公司致力打造全港第一的花园小区,所以在小区绿化设施和公共设施上,将会投入不菲的资金,初步投资大约在五亿左右。”
“五亿!”
“我的天,这么多啊!”
“这好像是全港地产项目最大规模的投资了!”
当霍耀文说出五亿投资的那一刻,在场的数十家报纸记者全都开始交头接耳,沸腾起来!
要知道香港目前最大规模投资的高层住宅楼,是四年前在港岛中环由太古洋行斥资2.8亿建起来的富景花园,占地总面积2.8万平方米,32幢住宅大厦,单位总数为6648个。
现如今香港仔小区按照之前批复的规划图来看,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只建设28幢住宅大厦,预估大约5898个单位,无论是从小区的面积还是住宅大厦的数量,都要比富景花园要好的多。
虽说现在物价比几年前要高了不少,可也多不了2.2亿这么多啊!
“霍先生,我是《香港观察报》的记者,刚刚我在外面看到了香港仔小区的规划图,发现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小区楼盘的建设,都要比之前的富景花园更加的宽裕,那为什么还要投资五亿港币?难道就是打造您口中说的花园小区吗?”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当然不是观察报记者自己主动想到的了,自然之前就已经定下来的问题。
“这位记者问的好!”霍耀文笑了笑说道:“我们此次建设小区住宅大厦初步估算是2.5亿左右,剩下的2.5亿将会开发小区周边的绿化设施和公共设施,具体的请霍震霆先生给大家详细的描述。”
他一伸手,把话题交给了霍震霆。
霍震霆见记者们把目光看向自己,也是整了整衣领,咳嗽一声,珍重的说道:“此次我们香港仔置业有限公司不仅要打造成全港第一的花园小区,在绿化设施上做到全港最好外,更会打造相应的周边设施。
比如说建造一个小型的体育活动中心,里面不仅包含健身设备、室内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还有室内游泳池,更会打造百货大楼等满足住户日常需求的公共设施。
除此之外,大家也看到后面那座山了,我们会把这座山连带旁边的两个池塘给打造成郊野公园,供住户和附近居民在节假日时,与家人一同出门郊游玩耍,更会在池塘边开发两栋别具风格的小楼,专门提供给游玩的居民再次休息暂住。
至于前面的港口,我们还会提供出海钓鱼的船舶,我们香港仔置业有限公司,将致力打造香港第一个集娱乐、休闲、安居的最好的花园小区!”
……
“香港第一的花园小区!”
“香港仔置业斥资五亿,扬言打造全港最适合市民居住的绿色花园小区。”
“香港仔花园小区,集娱乐、休闲、安居为一体的高档小区!”
第二天一早,有关香港仔花园小区的新闻,就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发布了出去。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霍耀文花钱买来的广告位,但最重要的几家大报纸,像《东方日报》《香港观察报》和《华字日报》都是霍耀文旗下的,他们自然不惜余力的推广老板的地产。
嘉禾片场。
霍耀文过来探班林正英,想要看看他拍摄的《僵尸道长》如何了。
可是刚一进剧组,他就注意到一个很熟悉的身影,不由惊呼道:“阿华你怎么在这?!”
许鞍华抬头一看,见是霍耀文,立马欣喜的跑过去,说道:“霍老师您怎么来了!”
...
第479章
四大丑妆
许鞍华去年底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学业有成回港后,没有直接去找霍耀文想从他手底下某个差事,而是独自悄摸着面试进了寰宇电影公司。
靠着在电影学院学到的一些知识,得到导演楚原的赏识,干起了场务这个协调导演、演员和龙套之间的费力工作。
在寰宇电影公司干了大半年,许鞍华一直是尽力的学习剧组的拍摄流程,将学习到的电影理论知识运用在了实践之中。
霍耀文听许鞍华说自己来公司干了大半年了,不由皱着眉头说道:“你都回香港大半年了怎么也不通知老师我一声?怎么?怕老师忘记当初答应你的事?”
霍耀文虽然现在还挂着香港大学教师的职位,但他实实在在教课也只有一年,关系不错的学生,除了张莹莹也就许鞍华了。
许鞍华没想到老师居然还记得数年前答应将《甜蜜蜜》交给她拍摄的事情,心里感动温暖的同时,也是咧嘴憨憨笑道:“嘿嘿,我当然知道霍老师你不会忘记了,我这不是想着要提前学习学习一下香港拍电影的流程嘛。”
“阿华,阿华,你死哪儿去了?赶紧通知龙套们过来准备拍戏了!”
此时,一个穿着厚外套的一脸胡渣的中年男子快步跑过来。
胡渣男子先是不爽的瞥了眼一动不动许鞍华,刚准备呵斥几句的时候,注意到她面前站着的男人有些眼熟,仔细一瞧,不正是自家老板嘛!
“总,总经理!”
“嗯。”
霍耀文看了眼胡渣男,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许鞍华道:“你现在是在剧组做什么?”
“场务。”
她老实的回答道:“我之前一直跟在楚导后面做工,后来林导要拍殭尸道长,公司就派我过来了。”
“不觉得屈才?”
霍耀文可是知道许鞍华去英国伦敦电影学院留学了三年,这在现如今的香港电影圈来说,可以说是难得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了,不说一来就当个导演,但靠着文聘最起码也能混个副导演当当。
“没什么屈才不屈才的。”
许鞍华摇摇头:“霍老师,我虽然在电影学院学了几年,也在英国一些电影公司实习过,但我对香港本土电影市场根本不了解。我的一位导师曾跟我说,想要拍好一部电影,必须要确切的了解剧组的一切事务,从摄影、场务、导演、再到最后的剪辑都必须清楚每一个步骤。所以我回港之后,就应聘了寰宇电影公司,想着当个场务多接触接触香港电影市场。”
提及许鞍华,大众对这位香港难得的女导演,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79年拍摄的电影《疯劫》,它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
正因如此,许鞍华也被人们称为新浪潮电影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女导演。
但这位鬼才女导演,并不是从英国留学回来就直接成为新浪潮电影人的,她1975年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进修回港,先后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和香港电台电视部工作,从师胡金铨摄制了电视剧《狮子山下》等电视剧。
1976年,赴东南亚及墨西哥拍摄专题片《奇趣录》,1977年,为香港廉政公署拍摄宣传电影《CID之杀女案》,1978年继续拍摄《狮子山下》等系列连续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