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523

“是的,他的铁线拳很厉害,几乎已经融会贯通,双拳的力道很足,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腿法不好。”
李小龙去年来香港邀请人来打这场综合格斗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李铁柱、张青和莫成飞三人的实力,实战能力他们三人都有,但不足的是比赛经验太少,其次就是对外国格斗流派的不熟。
一旦碰上难缠的如日本柔道、巴西柔术这类地面缠斗技的话,哪怕有能力挣脱开来,也会因为未知和不确定性,导致比赛时出现惊慌,最终惜败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所以从去年开始,李小龙就时不时的邮寄一些国外知名格斗流派的书籍给三人看,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面对未知格斗技巧时,能够从容应对,不至于临场乱了阵脚。
至于李铁柱、张青还有莫成飞三人能否有希望夺冠,霍耀文没问,李小龙也没说,因为他俩都很清楚,此次来参加格斗比赛的选手实在是太多了,三百多个人,又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可以说是高手如云,能够打入决赛都算是不错了。
...
第242章
疯狂的时代
这场“综合格斗”大赛,总共会持续半个月的时间,除了美国ABC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英国的BBC电视台,澳大利亚的国家电视台,加拿大的电视台……甚至是香港的丽的电视台和TVB翡翠台也派来记者和摄影团队全程跟播。
这么长的比赛时间,霍耀文自然不可能一直待下去,他计划着看完李铁柱、张青和莫成飞三人的初选比赛之后,便直接回去。香港那边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他处理,没那么多时间看完整场大赛,反正有翡翠台和丽的电视台进行转播,到时候回了香港同样能够看到。
来美国本来只是为了应李小龙的邀约,前来看看“综合格斗”大赛的,可谁知道刚住下的第二天,班坦图书公司的马克就带着艾萨克·阿西莫夫一同找上门来。
...
酒店楼下的餐厅。
“阿西莫夫先生你好!”
霍耀文热情的跟艾萨克·阿西莫夫打招呼。
艾萨克·阿西莫夫伸出手道:“埃文先生你看起来很年轻,比我预料之中还要年轻不少。”
霍耀文笑着说:“阿西莫夫先生你本人也比照片要英俊的多。”
“哈哈。”
艾萨克·阿西莫夫年轻时长的挺帅的,不过现在五十多岁了,再加上作家一贯的邋遢,导致他此时看起来苍老的很。
所以在听到霍耀文的夸赞时,他心里美滋滋的,嘴角一笑,说道:“埃文先生你可比我英俊多了,我听马克说你在香港非常知名,被誉为香港最年轻的科幻大作家,我想这应该是实至名归。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投稿给《惊人故事》被连续九次退稿,差点让我一度放弃了我所热爱的写作事业。”
艾萨克·阿西莫夫作为世界公认的科幻三巨头之一,其本人创作的多篇科幻小说更是已成经典,谁能料到他第一次投稿就被退稿,并且是九次退稿。
霍耀文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情,笑了笑说道:“拒绝一位世界级的科幻大师,我想这家《惊人故事》杂志恐怕会十分的懊悔和自责,同样也会被科幻迷们所鄙视和埋怨,因为他们的无知,差点扼杀了一位科幻小说界的灵魂人物!”
无形的吹捧,令艾萨克·阿西莫夫异常的高兴:“没错!当时我的确差点放弃了我热爱的科幻小说,但或许是上帝不忍心看我如此,最终我还是成功的在另外一家《惊奇故事》杂志中刊登了我人生中第一篇科幻故事。”
看两人越来越投缘,马克在一旁无奈道:“好了二位先生,你们要是继续这样聊下去,不带我参与的话,我想我可以现在就回去。”
“哦~马克你可能不这样。”艾萨克·阿西莫夫笑道。
“好吧,先让我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埃文。”马克耸耸肩,朝着霍耀文高兴的说道:“埃文恭喜你了,《虚拟第二世界》最近在美国刚刚突破了两百五十万册销量,我们经过专业评估,一致认为它的销量不止如此。”
“这么快就卖了两百五十万册了?!”
霍耀文心头一喜,今年利脱回香港的时候,就说了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已经在运作发行自己这本书了,后来过年的时候,马克也发来了电报,说《虚拟第二世界》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大卖了一百万册。
可谁能想到,这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又畅销了一百五十万册,总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五十万册,比之前的《1999》一年卖两百多万册,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恭贺道:“恭喜你埃文,我这次拜托马克来约你,同样是好奇你书中所提到的虚拟世界。你知道吗?最近美国不止是科幻迷爱死你这本书了,连很多不看科幻小说的人,都对你书中提到的虚拟世界感兴趣,这些折服在《虚拟世界》的书迷们,其中之一就包括我!”
艾萨克·阿西莫夫从霍耀文出版的第一本《1999》时,就特别的看好这位新晋的华人科幻作家,当时还在纽约时报上夸赞过对方。今年初《虚拟第二世界》发行以后,他是彻底的被霍耀文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吸引。
这次听霍耀文来了美国,也是第一时间拜托马克领着他来认识认识这位有想法、有创意的科幻作家。
“不止如此!”
马克又道:“埃文你知道吗?就前几天,你还没来美国的时候,王电脑公司,IBM公司、英特尔公司的人都向我们出版公司发来了邀请函,说是要邀请你担任他们公司虚拟现实技术的顾问。”
额???
霍耀文一脸懵逼,先不提担任什么顾问的事情,单论虚拟现实技术,别说现在了,哪怕再给他们五十年的时间,都不可能研发出来。
他可是很清楚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的大方向,除了3D和VR技术有点小成果外,像书中提及到的那种虚拟现实技术,没有个一百年,是断然做不到的。
马克说:“是这样的……”
随着马克的解释,霍耀文瞬间领悟过来,原来这都是这些科技公司为了拉升公司股价而作出的噱头行为,此时《虚拟第二世界》在美国正火,许多报纸都在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这些高科技公司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和拉高股价,也是不惜余力的在这方面下了一番狠功夫,连邀请霍耀文这个没一点技术的人担任顾问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霍耀文耸耸肩:“马克你帮我都推了这些邀请,我不想参与到这些事情当中,我只是个作家,科幻作家,我不懂任何的技术。”
马克点点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等回去后我就推了这些邀请。”
艾萨克·阿西莫夫说:“埃文先生,我特别好奇你所提到的虚拟世界到底是否有可能实现?”
霍耀文摇摇头:“理论上来说,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这需要漫长的研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是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艾萨克·阿西莫夫倒是对美国的科技公司信心十足,他道:“三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我想大部分人连卫星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谁能想到就在去年,美国顺利的发射了阿波罗载人飞船,让我们人类第一次进入外太空,踏入那自古以来人们最爱的月亮呢?”
闻言,霍耀文笑笑不语,去年阿波罗号成功登月,美国人的内心有多自信,他还是能懂的。
虚拟现实技术短期内必然可以实现,这不止是艾萨克·阿西莫夫一人有如此想法,这是此时全美人民发自内心的想法。
20年代到70年代,不光是xx有个大yue进,全世界都有很多类似的疯狂行为。二战前夕,苏联提出在五年发展重工项目,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全国之力发展重工业,他们做到了。
这也导致后来在苏美争霸的冷战时候,苏联提出了更多疯狂和荒唐的计划,比如说在十年内登月,二十年内制造太空武器,三十年内殖民外太空。
可谁能想到二战结束二十年了,登月计划被美国人率先完成,制造太空武器的计划遥遥无期,殖民外太空的想法更是镜中月、水中花。
尽管苏联没有在登月项目上成为第一人,但他们在航空上的成就已经领先世界大多数国家。但苏联不甘于此,于是就想,既然你们美国人能够上天,那我们为何不再继续研究一下地下呢?
于是又有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
从1969年美国顺利阿波罗号登月后,苏联对外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把地球挖穿!
他们认为在地表以下还有另一个世界,这个计划叫做“科拉超深钻孔”,从1970年,也就是今年初,他们开始在科拉半岛临近挪威国界的地区进行钻探。
这个“挖穿地球”计划,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已经因阿波罗号顺利登月,导致美国人自信心爆棚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破口大骂,他们并不认为地下拥有一个世界。
可是在这个较为疯狂的苏美争霸时代,美国人尽管嘴上说不相信不看好,但骨子里还是有点担心的,生怕苏联真的挖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毕竟此时现代科学还没有发展的那么通透,不少人还是比较相信神秘学的。
地下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哪怕是几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不少人都坚信地下拥有一个人类无法想象的世界,所以更别说这个疯狂的时代了。
所以种种原因叠加,这也就导致了霍耀文《虚拟第二世界》一经出版发行,除了科幻迷外,很多很多的美国人民对虚拟世界极为热衷的缘故之一!
美国人心想你们搞个“挖穿地球”寻找地下世界的计划,那我们就搞个“虚拟世界”计划。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科技公司放着好好的电脑技术不去研究,反而来研究霍耀文这本小说中提到的“虚拟世界”了。
没办法,股民喜欢,报纸喜欢,大众同样喜欢!这些喜欢的人,能够无形提升公司的价值,有了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霍耀文才来美国三天时间,不清楚这些不稀奇,而接触最多的李小龙,他本人对科技报道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又忙着“综合格斗”大赛的事情,自然不清楚此时美国对“虚拟世界”有多么多么地期待了。
而正因为在苏美争霸的这个阶段,全美人民才会如此热衷所谓的“虚拟世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也导致这位科幻界三巨头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特意”前来拜访霍耀文,想要听听他这位创作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看法。
...
第243章
赌一把?
面对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询问,尽管霍耀文一再的表示,想要彻底实现小说中“虚拟世界”的这个技术,没有一百年也需要七八十年代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在2000年前完成。
可这位科幻大师似乎对自己国家的科技发展拥有非常高的自信,坚定的认为最晚二十年内,虚拟现实的技术必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霍耀文就算知道未来几十年的记忆,但看艾萨克·阿西莫夫如此的坚决,他也不想跟对方做过多的争辩,毕竟不是上帝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事情,哪怕他跟阿西莫夫在这里争个你死我活,那都只是两人之间的“猜想”罢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突然说道:“既然埃文先生坚持虚拟现实技术二十年内不可能成功,那么要不我们打个赌如何?”
“打赌?”霍耀文一愣。
艾萨克·阿西莫夫点点头:“没错。马克今天也在这里,今年是1970年,我们打赌在1990年左右,只要虚拟现实技术成功了,无论是否是美国研发出来的,都算我赢。如果没有实现,那么就算埃文先生你赢。怎么样?”
马克在一旁,双手摊开,耸了耸肩膀说道:“哦,我的天,我可不想参与到你们的打赌当中,不过我很乐意当个见证者。”
霍耀文望着自信满满的阿西莫夫,思虑了几秒,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笑着问道:“那么阿西莫夫先生,我们的赌注是什么?”
艾萨克·阿西莫夫沉吟道:“赌注就是失败的那一方在报纸上刊登自己输了的新闻。”
“没问题,二十年后的今年,我们看看虚拟现实技术是否实现。”霍耀文笑了笑,一口答应了下来。
打赌这个事情艾萨克·阿西莫夫经常做,他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就跟不少美国或者世界知名的科幻作家,亦或者是一些朋友赌未来的科技会发展到那一步。
其中在科幻界最为知名的一个打赌,那就是1967年,同英国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查理斯·克拉克在世界科幻大会当中,对赌未来几十年内世界将会发明、并普及具有视频和语音功能的个人通讯装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