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3

随即,霍耀文便没有在继续看下去,直接将翻到了报纸的副刊,头版上醒目的大标题,赫然写着《鬼吹灯--盗墓笔记》。
...
九龙旺角的某个街区。
“老世(老板)给我来份明报。”
一个戴着眼镜打扮的斯斯文文的中年人,走到一间报亭外,朝着里面打理报纸的老板喊道。
“好,你稍等。”
老板嘴上应了一声,但身子却还是在整理里面的货物。
中年人也没有着急,反而是低下头看着报亭货架上的其它报纸周刊,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读物。
在扫了一圈内,中年人注意到一张名叫《东方日报》的报纸,不由眉头一皱,这个报纸好像没看过,下意识的拿起来翻阅了一下。
头版内容没什么可看的,“芝加哥暴动”早在两天前,明报的报纸就已经报道过了,见此中年人不由摇摇头,像这种拿几天前的内容来刊登的报纸,一看就知道是个三流小报。
刚准备放下去,中年人鬼使神差的翻开了里面的副刊,看着副刊头版醒目的标题《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七个大字以后,心里疑惑的同时,忍不住好奇心继续浏览下去。
“前言: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是一段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野说,这是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外八行职业,这是一篇“三十六行,盗墓为王”的传奇故事。”
刚看完前言内容,报亭老板就拿着一张折叠好的崭新的明报,喊道:“给你。”
中年男子闻言,连忙抬头接过了对方手上的《明报》,顺势挥舞着手上的《东方日报》说道:“哦哦,这份报纸我也要了。”
“两张一共两毛。”
“给你。”
等中年男子付了钱以后,恰好此时等候的巴士车到了,他连忙将两张报纸随手塞到了公文包里,奔着快要到站的巴士车跑去。
好不容易挤上了巴士车,见没有位置可坐,中年男子只好站到车窗边。
在前往公司的路上,中年男子想起公文包里的两份报纸,他没有先拿明报的出来看,而是先把那张“东方日报”给拿了出来。
略过了头版内容,看起了副刊的那篇小说。
“…陈大胆听着这瞎眼算命先生对岭山墓葬分析的是头头是道,忍不住把心中的疑惑询问了出来:【先生您怎么对这墓葬如此熟悉?还有您刚刚说的那看天文地理寻龙脉风水的秘术是否真的存在?
瞎眼的算命先生呵呵笑道:【秘术的确是存在的。
陈大胆眼前一亮,问道:【先生可会?
瞎眼算命先生摇摇头:【不,这是摸金校尉不传之秘术。
陈大胆疑惑道:【摸金校尉是什么?
【摸金校尉啊!
瞎眼算命先生仿佛是回到了曾经的记忆之中,带着心中无限的感概和追忆,缓缓的说道:
【1911年,中原大地正处于动荡的大时代,那时候盗贼横行,马匪肆虐,洋人持强凌弱,霸我大好河山,我们中华儿女正可谓是受到了百般欺凌……
在这样的大时代中,有那么一位强人,立于江湖之中,召集十八省三十六行绿林好汉,响应国父孙先生的号召,汇聚一起纷纷揭竿而起,联合推翻了封建迂腐的大清王朝……
随着瞎眼算命先生的缓缓阐述,孙大胆一想到在那动荡的大时代中,有如此英雄能够召集全国十八省三十六行绿林好汉纷纷揭竿而起,不由心生向往,内心激情澎湃,忍不住再次询问道:【不知这英雄是何许人也!
【自古谋生三十六行,行有行规,行行不同,行行不连。但在这位强人的手段下,不仅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整合了天下三十六行,收拢数十万绿林好汉,更是创立了全国三十六行大行会,统一南北谋生行业,成为了第一任行业龙头。这位威震八方,纵横天下的龙头霸主,就是我刚刚所说的最后一位敕封有令的摸金校尉。
【厉害厉害啊!统一全国三十六行,收拢绿林好汉数十万,成立南北行会,担任第一任行业龙头,正可谓自古英雄,当不过如此尔!!
张大胆听到这段民国秘闻,捏紧拳头,整个人的情绪激动不已,每每想到这位英雄统一南北绿林,成为自古从未有过的史上第一任三十六行绿林龙头霸主,恨不得早生二十年,亲眼目睹这位英雄真面目,亲生经历他的传奇之路。
瞎眼算命先生追忆道:【那时候民国绿林之间有这么一句歇语:三十六行,摸金为王;英雄揭竿,群雄逐鹿;龙头号令,莫敢不从;天下攘攘,唯我盗王!!
张大胆实在忍不住激动之心,一把抓住瞎眼算命的胳膊,苦苦哀求道:【先生莫要如此,莫要如此,快快告诉我,快快告诉我这位英雄到底是何许人也,到底是何许人也啊!!
瞎眼算命先生闻言,放声哈哈大笑,良久,才面露笑容,带着敬佩的神情一字一字的说道:【叱咤民国三十载,统一南北绿林,身兼三十六行行长龙头,受国父孙先生封令“为国为民”四个大字,有着盗墓之王称号的最后一任摸金校尉…龙头霸主盗王霍英雄是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年男子渐渐沉迷在了这篇名为《鬼吹灯--盗墓笔记》的故事当中,看的是如痴如醉。
直到章节末尾,那算命瞎子道出了一段叱咤清末民国绿林三十载,三十六行的外八行龙头,盗墓之王的传奇故事。
中年男子才意犹未尽的叹了口气,忍不住想起刚刚文中的一段歇语,张口念道:“三十六行,摸金为王;英雄揭竿,群雄逐鹿;龙头号令,莫敢不从;天下攘攘,唯我盗王!!这真的是好威啊!!”
此时,男子身后有一人激动的连连赞叹:“厉害厉害啊,没想到民国时期居然有如此了不起的人物!”
那人又道:“先生,您刚刚看的是那份报纸?等会我也去买一份。”
“《东方日报》”中年男子不耐烦的随口说了一句。
此刻中年男子跟文中的张大胆一样,满脑子都在想着文章中那位“三十六行行长龙头,统一南北绿林,最后一位摸金校尉,盗墓之王霍英雄,”到底是何许人也!!
一想到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有这么一位强人,作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心里犹如张大胆一样,恨不得早生个二十年,回到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一下盗王霍英雄的传奇之路。
浑然不觉,这么厉害的一个民国传奇英雄,只是一篇虚构小说中的男主角而已。
第25章
第一节课
【……最后一任摸金校尉,龙头霸主盗王霍英雄是也!!
霍耀文看完报纸上连载的大约四千字左右《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内容,又看了一下副刊内别的文章和小说,初步估算都只有一千字到两千字左右。
霍耀文不由心里舒坦的很,能够在惜字如金的报纸上连载四千字,这就说明自己的书很受《东方报业》的青睐。
毕竟就连金镛先生还有梁羽生先生的作品,刊登到报纸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两千字左右,自己比他们多一半,可想而知霍耀文的心里是有多高兴。
浑然不觉,《东方报业》才刚刚创刊不久,今天也才发行第一张报纸,名声不显,自是没有什么人投稿,哪来的那么多内容刊登到报纸上去。
当然,霍耀文就算是想到了这个事情,也不会放在心上,反正自己的作品刊登到了报纸上,这就足以令他高兴一下。
而且今天的内容是直接把小说前期的铺垫高潮部分给刊登出来,想来这应该是能够吸引到很多很多读者的关注吧。
等看完这份《东方日报》,霍耀文也刚好把咖啡还有三明治吃完,喊来服务生付了账,转身便朝着外面走去。
他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找路上的行人问了一下最近的书舍在那,霍耀文要买几本有关民国的书籍,这之前在学校写稿子的时候,老是去图书馆借阅,麻烦的很,所以现在出来了就顺道买几本记载民国历史的书籍,也免得回学校后,还要往图书馆跑。
等霍耀文回了学校,已经是上午十点了,他先回了一趟自己的宿舍,把东西放好以后,又拎着准备好的文稿,前往单人公寓附近的一栋学校专门提供给已婚教师的宿舍楼。
昨天正式开学前,张承颐就已经带着师母搬回学校住了。
大约十分钟后,
霍耀文敲开了张老师的宿舍门。
屋里面张承颐喊道:“是谁?”
“张老师,是我,耀文。”
...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
霍耀文打着哈欠起床跑到公共卫生间洗漱。
等洗漱完以后,霍耀文端了一盆水回了自己的宿舍,将水盆放到桌上,蹲下来从行李箱内掏出一个小铁盒,将它放在桌面上打开,里面露出了剃头专用的手动推子,一把小巧的理发剪刀,一把木质的梳子,以及一把老式的刮刀。
等工具准备好,霍耀文把桌子上的镜子拿近一点,先是用香皂沾水,然后把面部打湿光滑,然后小心翼翼的用刮刀一点一点的把胡渣给刮干净。
很快,下巴残存的一些胡渣就被刮得一干二净,用毛巾洗了一下脸,又用小剪刀把额头前的一些凌乱的散开的头发给剪掉。
最后,霍耀文掏出一款美国牌的发胶,一点一点的把头型整理好。
用发胶整理发型,倒不是追赶当下的时髦,而是他上辈子就有的老习惯了。
等把仪容整理好,都过去半个小时了。
一个男人整理自己,花了这么久的时间,说明霍耀文心里对自己第一天教第一节哲学课十分重视。
看着镜子中,光滑细腻,没有任何痘痘斑点的英俊脸庞,和那头打理的十分精致的油头,霍耀文心里满意的点点头,对自己今天的外表十分满意。
捣鼓完外表,霍耀文换上了一套之前新买的白色衬衫和西裤,等看完身上衣服没有任何问题后,这才把没有任何度数的金丝边半椭圆形眼镜戴上。
不得不说,霍耀文这么一捯饬,原本就已经很英俊的面容,这下却是再度平添了几分帅气,再加上鼻尖上戴着的没有度数的金丝边镜框,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文质彬彬、仪表非凡、气质出众的读书人。
穿好新衣服,霍耀文略微后退一步,看着小镜子中自己的上半身,英俊、挺拔、有气质、心里一下子就冒出了这么多的词语。
他故意嘴角上扬,勾起一抹迷人的坏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他笑道:“不错不错……”
随即,霍耀文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课本和一些类似口述的稿子,转身朝着文学院的本部大楼走去。
今天上午九点四十,有一堂新生选修课目的公开哲学课,讲师就是霍耀文他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