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523

一看到这里,霍耀文倒是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这些精英人士,那锐利的商业目光和投资的敏锐直觉,香港股市繁荣他是早就知道的,只不过这是得利于重生前的记忆,而柳序彦则是凭借自己对时局的敏锐发掘出来的,这种人才可不多见。
“你认为呢?”霍耀文没看完就问起罗巧珍如何看。
罗巧珍点点头:“我认为柳序彦说的不错,我特意的去远东交易所看了看,哪里现在买卖股票的人有不少,而且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公司上市。”
闻言,霍耀文把文书扔到了桌上,说道:“那就让他去执行。”
“是。”罗巧珍应了一句。
末梢,办公室内一时无话,陡然罗巧珍又面带笑容的说:“对了,忘记恭喜你了会长。”
霍耀文不解:“恭喜我什么?”
罗巧珍笑了笑:“你心里知道的!”
愣了几秒,霍耀文目光微微眯起,看着罗巧珍那浅浅的笑容,不由想到了新年夜晚,霍官泰打来电话的时候,说推荐自己的五人中,有两个人不是他找来的,难道说……
...
几日后。
随着香港慈善教育基金会资助学生学费的新闻在多家报纸报道出去后,又隔了几天,《香港政府宪报》也就是英政府官方报纸上,刊登了今年的太平绅士委任名单,委任由今日起生效。
“依据《太平绅士条例》第316条,下列人士获委任为太平绅士,由1970年2月10日起生效:何世柱、梁黄文璿女士、方润华、孙秉枢博士、霍耀文、穆雅、黄維弼、关高昭华女士。”
第217章
当代青年领袖
太平绅士!
2月10日的香港政府宪报,此次共有八人被总督府委任为太平绅士,而在这八个名字里,霍耀文三个大字就在其中。
不提霍耀文,此次被委任的其余七人,各个都是香港商界或者慈善界的知名人士,其中最厉害名头最响亮的当属何世柱、方润华和孙秉枢。
孙秉枢博士先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商学系,获学士学位,再读于美国圣约翰大学,获商学博士学位。
学成返港后出任新达有限公司主席、新达贸易有限公司主席、锦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新加坡新豪私人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公益金赞助人、香港童军总会副会长,香港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1966年更是任东华三院主席、东华三院历届主席会主席,要知道东华三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最大的慈善机构,能够担任主席一职,就可以看出其有多厉害。
何世柱和方润华二人同样都是在商界、慈善界拥有巨大声望和名誉的人,相比较霍耀文虽说首创了香港第一家慈善教育基金会,可是对比这三人的成就来说,他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不过在香港之外,霍耀文还是有几分名气的,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这两地是最早出版霍耀文科幻书籍,及《缸中之脑》哲学论点的地方,或许向大众提及埃文是谁这个问题,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但在科幻界和哲学界,认识他的人可不在少数。
正是因为有这些名望,再加上又有多位太平绅士联名推荐,总督戴麟趾这才破格委任霍耀文为太平绅士。
要知道,除了霍耀文是20多岁的年轻人外,剩余年龄最小的也都有四十多岁了,香港自开埠以来,委任的太平绅士中无论是华人还是英国人,他的年龄都是最小的一个!
...
这不,当1969年(委任是1970年,但属于1969年)的太平绅士委任名单公布出去以后,香港各界人士就炸开了锅,特别是报界最为震动,从宪报披露出去以后,一连十几日的时间,全都在报道霍耀文获封太平绅士的内容。
多家报纸打出了诸多吸引读者眼球的标题:
《香港最年轻的太平绅士》:
“自香港开埠以来,有一百七十三位华人绅士,有四百六十一位英国绅士,总计六百三十四位太平绅士。在这之前最年轻的太平绅士是1890年的绅士傅林明,当时他年仅35岁,因为大力在中环地区填海,被当时来港访问的英国王子干诺公爵夫妇推荐为太平绅士。
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任何一位被认为的太平绅士年龄低于傅林明的,一直到今年总督委任太平绅士名单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霍耀文……”
《香港新一代的青年领袖,当代青年的目标:霍耀文》:
“新任太平绅士霍耀文先生,出生于1947年,年仅23岁,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哲学课教师。在港大学校教书此期间,霍先生撰写了多部风靡香港乃至台湾澳门的作品,其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打破了香港言情书有史以来的最高销量。
不仅如此,霍先生更是在美国出版了畅销百万册销量的惊人科幻大作《1999》,后在英国发行该书,同样创造了去年英国最畅销科幻小说的奇迹,被世界多位公认的科幻大师赞誉其作品充满了思想和幻想,霍先生也因此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幻作家。其近期创作的《大唐天魔志》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武侠模式,将江湖纷争转移到了皇朝更替上…
霍先生不止是一名教师,一名作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慈善家、教育家。
在1969年维也纳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上,霍耀文先生以一篇《缸中之脑》的哲学论点,与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提出的《电车难题》,成为了那一届哲学大会上最亮的两颗明星。
之后霍耀文先生回港后成立了香港慈善教育基金会,大力发展着香港慈善教育行业,资助大量贫困学子就学,更是提出了以善养善、爱自生爱的慈善信念,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论。
毫不客气的说,在二战后,香港诞生地诸多青年才俊当中,霍耀文先生当为翘楚,其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上,还是在社会公益,亦或者是在世界领域上,都发挥了无与伦比显目成就。正是因为霍耀文获得诺大成就的同时,不忘教师初心,积极发展青少年基础教育,被委任为太平绅士荣誉,自是当之无愧。”
一些小报为了销量,更是金句频频:
“23岁从屋邨出来的穷小子,到底是如何翻身成为香港知名大作家,成立出版公司,又被总督委任为最年轻的太平绅士的?!本报将为你揭秘当下香港最知名的青年人物努力奋斗的经历、及成为成功人士的秘诀!”
本来宪报公布的委任太平绅士名单对于普通的香港市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他们也不在乎谁当上了太平绅士,又有谁获得了怎样的荣誉,可是架不住香港数十家报纸一连串的多日轰炸。
特别是一些小报搜集过往信息,以及他们自行在内容上添油加醋,把霍耀文给渲染成一个励志的屋邨穷小子,其现在的成就全都是靠着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结果。
导致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邻里街坊之间,人们多了一个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那就是有史以来香港最年轻的太平绅士---霍耀文!
...
在香港报纸大肆轰炸传播下,霍耀文接到了很多好友打来的祝贺电话,有明报的金镛和沈宝新,还有亦舒、古龙、卧龙生、陈凡、李道光、李瀚祥等等好友,无一例外地全都打来了祝贺的电话,哪怕是没有霍耀文新家号码的周希年,也是特意准备了一份贺词,派人送到了基金会内。
九龙塘,霍家的别墅内。
“三天后,半岛酒店的宴客厅,到时候恭迎周爵士到来!”
“哈哈,这么大的喜事,霍生邀请,我肯定会到的。”
当霍耀文挂断和周希年的通话后,这面上的喜悦还是难以掩盖。
自从10号宪报公布了霍耀文被委任太平绅士的名单后,霍耀文几乎每天在家里都能接到好多友人打来的祝贺电话,虽说耽误了他不少的写作时间,可他也是不厌其烦的跟每个道贺的人热情聊天,邀请友人们参加几日后自己举办的宴会。
霍婷婷坐在一旁,看着刚挂了电话的霍耀文,问道:“哥,你电话打完了没有?”
“嗯,打完了。”霍耀文笑了笑。
“那起开,我要打个电话。”
霍婷婷蹭的一下就跑到了电话边,可还不等她拿起话筒打电话的时候,就听到铃声再次响起。
霍耀文想都没想就直接接起了电话,“喂,那位?”
“耀文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爽朗笑声。
是霍官泰的笑声!
霍耀文咧嘴一笑:“霍伯伯也是来给我道喜的?”
“哈哈,是的,恭喜你了耀文,获得了太平绅士的衔头…”
“谢谢,要没有霍伯伯,我想我也很难同那些人竞争。”霍耀文倒也没有得了便宜卖乖,而是很直接的点出了自己获得太平绅士,全赖霍官泰的帮助。
电话那头的霍官泰听出了霍耀文话外的意思,欣慰自己没有帮错人的同时,面上高兴的笑道:“还是耀文你自己努力,否则总督那边也不会委任你的。对了,这次我除了打电话给你道喜外,还想约你下午一块去看京剧,今天下午有一场特别精彩的京剧表演,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还是霍伯伯了解我,这段时间在家里待着都快发霉了,早就想出去玩玩了。”
“哈哈,好,那就下午两点,在九龙的春秋剧社碰面。”
...
第218章
春秋剧社
下午两点十分,九龙春秋剧社内,来看京剧的戏迷早就坐满了这里的空位,二楼单独划分出来的雅间里,霍耀文和霍官泰正坐在桌边,一边看着楼下精彩的京剧表演,一边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果仁等物闲聊着。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
下方的舞台上,一名画着浓妆,身着一身华丽戏服的青衣正在那表演京剧中经典的戏曲《贵妃醉酒》,在唱到最后一段高潮时,顿时台下响起了激烈的叫好声!
“好!唱得好!”
“哈哈,不愧是春秋剧社的头牌青衣,唱的就是好啊!”
“过瘾过瘾,再来一段……”
在一阵鼓掌和叫好声中,那名衣着华丽的青衣表演者上前几步,微微鞠躬后,就款款的朝着后台退去。
“好!这段青衣唱腔实在是好!”霍官泰一边拍手,一边连连叫好。
霍官泰是个老戏迷,最爱看的就是京剧和粤剧,其中京剧是看的最多的,不过随着香港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及粤剧争夺戏曲市场,香港京剧表演逐渐衰败,正规一点的大一点的京剧戏院也只有现在这家春秋剧社了。
片刻,霍官泰平复了看到一处好戏的心情后,侧目看向正在饮茶的霍耀文,笑着问道:“耀文啊,有看过京剧?”
“倒是看过一点,不过看的不多。”霍耀文放下茶杯回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