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3

把书打开,里面纸张摸起来的质感很棒,采用的是现在香港最好的一款纸,所以相对而言价格就要贵了一点,霍耀文把书反过来,看了一眼后面的定价,“十一块“。
霍耀文皱眉问道:“这个价格会不会太高了一点?”
姚文杰道:“可能在一些人看来这个价格是有些高,但我认为董事长您这本书值这个价,我们采用的都是最好的纸张和油墨,印刷成本也比一般的书要贵了很多,这个定价是我跟营销部的人再三商议的结果。”
听姚文杰这么说,霍耀文点了点头没有言语,既然他都跟营销部的人一起商议过了,定了这个价格,那就说明可以卖出去,也就没必要纠结。
“姚总编既然都跟营销部的人商议过定下了这个价格,那就这个价格吧,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尽快让印刷厂那边生产铺货。至于台湾那边还是交给青木出版社来负责,他们的方总编跟我们一向合作的不错。对了,我们跟青木合作了好几次了,都挺不错的,方总编的款项打来的也很快,如果可行的话,你可以试着让人跟青木的方总编签订一个长期合作的协议。”
“我之前也有考虑跟方总编签署长期合作的协议,既然董事长发话了,那我就尽快安排人到台湾那边去谈。”
“嗯。”
把书扔到桌上,霍耀文想起利脱,问道:“利脱那边还没有来信?”
“前几天倒是有发电报过来,说的是董事长您第二部《1999》跟泰晤士出版公司合作的事情,对方给出的价格比之前涨了百分之二,利脱认为这个价格差不多就签约了。至于第一部在英国销量目前已经突破了四十五万册,剩余的稿费利脱说下个月初就会打到董事长您在渣打银行的账户上。”
“好,我知道了。”
霍耀文点了点头。
从公司出来,霍耀文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又去了一趟出版社那边,这马上香港各个学校要放假了,再等几个月就又要开学,教材书方面的事情,他要跟伍连德继续讨论讨论。
...
与此同时,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
霍耀文撰写的《虚拟-第二世界》,在经过班坦图书出版公司为期半个月的宣传下,终于是在美国二十三个州的书店上市了。
至于为什么叫“虚拟-第二世界”,这是因为虚拟这个词很多人都不是太懂,哪怕是当初利脱把书稿交给马克的时候,对方还询问虚拟是个什么意思。
倒不是说看不懂虚拟这个英文单词,而是不懂什么叫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不同于虚幻世界,虚幻世界是一个以人幻想而构造的世界观,而虚拟世界在霍耀文的书中,是一个以运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人类的意识潜能开发,或形成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联系,人们通过虚拟头盔或某种科技以意识的形式进入类似地球或宇宙的世界。
严格来说,虚拟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通过科学进步而实现的。
至于真正做到这一程度,要多长的时间,这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在马克明白这个虚拟世界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后,也是提出了修改一下书名的想法,只添加两个字“第二”。
人们现实世界被称之为第一世界,而虚拟世界则是人类的第二个世界。
这点,马克特意在成书的时候,以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和霍耀文的名义,特意请来了美国著名的脑神经医学科学家赖恩·克利里、脑神经医学教授威廉姆斯·布朗,和目前被称为美国最有钱的华裔电脑博士王博士,来共同为这本书撰写一段浅显易懂的虚拟世界为何物的文章。
这三个人,说实话不是班坦图书公司想请就能请动的,他们每个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完全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来给霍耀文这本书写一个类似“序言”的文章。
可是当脑神经医学科学家赖恩·克利里,和脑神经医学教授威廉姆斯·布朗,在看完霍耀文写的这本书后,对文中所提出的虚拟世界这个前沿未来科技的概念,十分的感兴趣,特别是书中写道“人类的潜意识和脑神经如果用一种仪器,让它始终是以一种另类的自我认知的、我还是活着的状态,那是否表明人类可以永生!”
永生这个话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的,没有人不想永远不死,没有人不想长生不老。
但现代医学和科学渐渐的发展起来后,人们了解到,想要彻底永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首先就是身体的细胞和器官衰老、衰竭等问题。
人到底怎样才算死亡了呢?
在医学上,心脏停止跳动,或者以脑死亡,为最终宣判结果。
但有了植物人,那么心脏停止跳动这一死亡宣判,就有点不成立了,所以脑死亡是一般医学人员判定人死亡的最终结果。
而霍耀文的这本书中,提到了虚拟世界,一个全新的,还未被世人过多了解的,一个以神经意识为主导的虚拟的、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
虽然早在1932年,就有了虚拟现实的这个概念,比如说:阿道司·赫胥黎推出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首次对虚拟现实设备进行了描绘;或者1935年美国科幻小说家斯坦利·威因鲍姆发表了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精灵族教授神器的眼镜;甚至在1955年一名摄影师海瑞设计出了一种最早的虚拟VR的原型图。
但这些始终是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因为他们提出的虚拟世界概念都是一种特别朦胧的状态。
可霍耀文提出的虚拟世界虽然说也比较虚,只是一种科学假设,但是这种假设是建立在现今科学知识和理论上的一种对未来科技和医学的假设。
以人的神经意识为主导,通过某种高科技计算机来进入虚拟世界这个概念,是吸引赖恩·克利里和威廉姆斯·布朗的最终关键。
他们都是脑神经医学方面的专家,清楚人的神经意识,是可以通过某些技巧和科学的方式进行蒙蔽的。通俗点讲,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所以如果未来真的可以发明出这种虚拟现实的设备,是可以让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永生不死的。
这个论题,让赖恩·克利里和威廉姆斯·布朗很感兴趣,所以在看完了《虚拟-第二世界》这本书后,写了很多有关浅显易懂的神经方面的文章。
至于王电脑公司的董事长王博士愿意帮忙,理由就简单了不少,他的公司目前在美国的市值高达两亿美金,其公司所制造的电晶体桌上电脑,在美国卖的非常好,比IBM等科技公司都要赚钱,可以说是目前美国高科技公司最红的一家公司了。
再加上最近王博士着手研究开发一种半导体的文字处理机(最早的一种电脑带有键盘和显示器),考虑到公司的发展,他在看完霍耀文写的这本科幻小说后,也是笑呵呵的答应下来,同意为霍耀文这本书撰写一篇电脑知识的文章,用科学的方式来充分的验证霍耀文书中所提到的超级计算机的可行性。
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或者说是炒作,炒作王电脑公司未来可能会对虚拟现实这方面下功夫,有可能会制造出如书中所提出来的虚拟世界。
...
美国纽约大道的巴诺书店内。
威尔逊步履匆匆的跑进了书店里,左顾右盼下,终于是在一处看书的休息区看到了莎拉,他满怀激动的跑过去,从背后掏出了一束鲜花递给她:“莎拉,生日快乐。”
莎拉听到动静,刚一抬头,入眼的便是一束艳丽的玫瑰花束,这些花上沾满了露水,看起来很新鲜也很漂亮,特别是那一丝丝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花香,让她的心情莫名的愉悦了很多。
莎拉站起身子,接过对方手里的捧花,甜美的一笑:“谢谢你威尔逊,这束花很漂亮,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威尔逊憨憨的笑了笑,自从上一次送了莎拉那本《1999》后,两人的关系倒是突飞猛进,虽说还未确定关系,但看上去已经不是很遥远了。
“可是…”莎拉迟疑了几秒,说道:“我的生日是下个月。”
“额……”威尔逊愣在了原地。
“不过没关系,我很喜欢这束玫瑰花。”
“你喜欢就好。”威尔逊松了口气,连忙道:“莎拉我知道最近新开了一家餐厅,听别人说那的味道很不错,要不要我们去尝一尝?”
莎拉摇摇头:“不了,我还要把这本书看完。”
威尔逊苦着脸,对莎拉不去餐厅而感到失望,但他还是问道:“什么书?”
“是你上次送我的《1999》作者埃文的新书,《虚拟-第二世界》,写的很棒,我太喜欢里面的故事了,让我一直沉浸在其中。”
“是吗?我也很喜欢埃文的书,听说他是一个中国人。”
莎拉皱着眉头:“你是种族歧视者?”
威尔逊连忙摇头:“不不不,我是说我很喜欢埃文,我有了解过埃文的一些资料,他写的书太棒了,这本书是叫《虚拟-第二世界》是吗?我也去买一本来看看,你等我莎拉。”
几十分钟后。
威尔逊看到激动之处,大呼小叫道:“这书太酷了!这个埃文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虚拟世界的!”
“小点声威尔逊,不要吵到别人看书了。”莎拉闻言,白了他一眼。
可还不等威尔逊闭嘴,对面一桌看书的几人听到他的话,也是连忙喊道:“嗨,伙计,你也在看虚拟世界?”
“是啊,这本书写的太棒了!”
威尔逊拼命点点头,他刚只看了前十几章,里面尼奥已经确定自己在一个虚拟世界当中,认定自己此时是意识形态,所以在意识形态中,尼奥认为自己可以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宛如超人一般。这一幕,看的威尔逊是如痴如醉,仿佛是在看一本另类的都市无敌文。
对面那人同样兴奋道:“伙计你太有眼光了,如果真有这种可以让自己意识进入的超级计算机,我一定要进入,哪怕是舍弃掉自己的身体,我也要在虚拟世界当中无敌,可以当超人,可以在火星上建造房屋,可以畅游无限的宇宙,这简直是太酷了!”
“是的伙计,我也认为这很酷!”威尔逊十分认可的点点头。
倒是一旁的莎拉一把将激动的威尔逊给抓了回来,让他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后,她说道:“我的天,威尔逊你能不能不要只关注这些内容,你要看明白埃文先生在书中所提到的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威尔逊不解。
莎拉白了他一眼,随即缓缓的有条不紊的讲解道:“难道你没看出来埃文先生是在阐述‘我思故我在’的另类解读吗?前不久美国哲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名叫《缸中之脑》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如果我们现实世界的人类,是某个外星人,或者是更高生命层次的存在,所圈养起来的实验体,我们该如何发现“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沉溺在我们所认知的虚拟世界当中……”
威尔逊一阵头大,他可听不懂什么“我思故我在”和“缸中之脑”。
莎拉一个人在那滔滔不绝的时候,旁边的不少人都被她给吸引,纷纷张口询问一些问题,对此莎拉面带微笑的一个个回答。
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到太阳落山后,莎拉才意犹未尽的跟着威尔逊出了书店,两人刚出门,莎拉一拍脑门,惊讶道:“埃文,埃文,他们是同一人!”
“什么同一人?”
“提出缸中之脑的哲学家叫埃文,写虚拟世界的作家叫埃文,他们是同一个人!”
...
《虚拟第二世界》一经在美国各州上市,就迅速的成为了各大书店的畅销图书之一。
美国知名哲学家布朗尼对这本书给出了十分高昂的赞扬:“这是一本集合科学、哲学、幻想、思想、现实的书籍,是当代年轻人所必须要读的一本书,只有读懂了它,那么你就不会迷茫!”
王博士在一次记者采访说,被人问及了这本书,他笑呵呵的说道:“大家都知道我是做电脑的,清楚电脑在未来对人类的巨大作用。而《虚拟第二世界》这本书,或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的现实。
虚拟现实这个技术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在着手安排最专业最精英的人才对其进行开发,或许大家在不久的未来,就能够体会到这本书中,所提出的人类意识进入超级计算机中,随意的畅游虚拟构造的世界。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如几个月前的nasa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那样,成功登陆月球表面,从月球上遥望我们的地球。”
这篇王博士的采访被报纸和电视台报道出去后,迅速的引起了全美的关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着虚拟世界这个话题。
如果说王博士的采访,只是让人们对虚拟世界产生了一丝兴趣,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