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523

霍耀文思虑了几秒,自己好像不认识什么姓熊的人?陡然想到了一人,顿时恍惚过来,是古龙啊。
按照古龙留下的号码打了过去,在电话局那边转台后,很快电话那头的古龙就接了电话。
古龙爽朗的笑声在电话里响起:“哈哈……霍生我还以为你今天是不会打电话来了!”
霍耀文问道:“不好意思熊先生之前有事出去了一趟,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古龙笑道:“怎么?霍生这么快就忘记了?上次不是约好了我再来香港的时候,一同出去喝酒的吗?”
一听这话,霍耀文哭笑不得,约酒的事情是当时古龙喝的大醉含糊不清所说的话,本以为只是醉话,却没想他还真记得。
“这怎么会忘,熊先生说个地方,我现在就赶过去。”
古龙直接说道:“晚上六点钟,杜老志道的杜老志夜总会,刚好还有我几个约好的朋友,同霍生你介绍介绍。”
对于香港的舞厅、夜总会等风月场所,古龙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他有五成的稿费就用在这种地方,剩下的五成就是日常酒水费。
......
杜老志夜总会原名杜老志舞厅,成立于1948年,当时香港南下了大量的沪商,他们手握重金,在香港这片风云地大肆投资舞厅、地产、工厂、烟馆等,杜老志舞厅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杜老志舞厅因经营不善被原老板卖了,到60年代初期的时候,被新老板重新翻修整顿改为了夜总会。初期的杜老志夜总会因当时没有酒牌,只以茶和瓜子奉客,一些舞女在场内卖香口胶及鱿鱼丝。
时至今日,杜老志夜总会已经成为除了东方舞厅外,最大的一家夜总会,比之北角的丽池舞厅要更加的奢华。
霍耀文开车到了杜老志夜总会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钟多了,他把车交给门口的泊车仔,便朝着夜总会内走去。
作为此时香港最大夜总会之一的杜老志,一到晚上来这里玩的人自然是多的数不胜数,刚进门,霍耀文就发现里面大厅的位子早已经坐满了人。
打量了一番杜老志夜总会内景,发现这里的装修风格还不如后世一家量贩KTV,哪怕是私人的那种小歌房都不如,看上去那一排排沙发椅和桌子以及墙壁上贴的亮片,在灯光的照射下华丽的很,可怎么看都有一种城乡结合部的既视感。
一名服务生上前问道:“先生是找人还是订位子?”
“找人。”
还不等服务生再说什么,古龙这时候跑了过来,一把揽住霍耀文的肩膀道:“哈哈,霍生我就猜到你要来了。”
“你去忙吧,我找到朋友了。”霍耀文朝着服务生说了一句,随即转头笑道:“熊先生什么时候来的香港?”
“昨天就到了,本来昨天就该约你出来喝酒的,但出版社那边还要我过去商谈出书的事情,耽误到了今天。”
古龙皱着眉头,似乎不想多提工作上的事情,连忙搂着霍耀文的肩膀朝着不远处的包厢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今天出来玩就不谈这些公事了。走,我约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就差你了。”
霍耀文问了一嘴:“熊先生约了那些人?”
“等进去你就知道了。”古龙卖了个关子。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包厢。
刚进来,都不等霍耀文看清人,就被一个人抱住,那人哈哈大笑道:“霍生你总算来了!”
他定睛一看,是卧龙生,嘴角一笑说:“牛先生也来香港了。”
卧龙生呵呵道:“哈哈,这不是老熊来香港谈出书的事情,我刚好有事情想要找一下霍生,就跟他一同坐船过来。”
“好了老牛先不说了。”
古龙拉着霍耀文的胳膊,往前走了一步,朝着包厢内的几人介绍道:“这位是霍耀文霍先生,想必我不说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吧?前段时间香港那么多报纸报道的大作家,你们作为香港同行应该很熟才对。”
“那是自然!香港写书的作家,现在有边个不认识霍先生的!大唐天魔志我可是每日拜读啊!”
一位穿着衬衫梳着油头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面带笑容的朝着霍耀文伸出手道:“霍生你好,鄙人余扬新。”
“余先生你好。”霍耀文礼貌握手回笑。
这个时期的作家大部分都是使用笔名写书,所以无论是读者还是同行,很少有能够知道其本人姓名的。
一旁的古龙怕霍耀文不认识,也是为其一一介绍在座的几人:“霍生,这个大鼻子是百剑堂主陈凡,这个赖皮脸的家伙就是跟金镛起名的张梦还,至于这位长了一脸麻子的唐斐吴筠生……”
第183章
半红不紫的武侠作者
古龙的介绍听起来有些不妥,还似乎带有一点嘲讽的味道,可在座的几人都是跟古龙认识很长时间了,自然清楚他的性子,所以大都是笑笑不语,起身跟霍耀文握手相识。
包厢里加霍耀文、古龙、卧龙生在内,总共有八人,无一例外这八人全都是写武侠小说的作家。
古龙说的大鼻子百剑堂主,本名陈凡,字百庸,曾经任职《大公报》分管副刊的副总编辑,在五十年代中期,他也是与梁羽生、金镛并称的三剑客中的其一,三人曾在《大公报》合开专栏,名为《三剑楼随笔》,当时因为这个专栏,一度让三人的名气飙升,碾压同期武侠作家。
只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在《新晚报》连载《风虎云龙传》时,本来报以巨大的期望,可反响平平,于是只写了一部就收山了。
有趣的是在67暴动时,陈凡与金镛彻底决裂,还化名“张恨奴”对《明报》与金镛口诛笔伐,直到晚年才和解。
至于那位与金镛齐名的张梦还,也是个了不起的武侠大家,本名张扩强,黄埔二十二期(1949年)成都分校炮科毕业,因故留港后,张扩强逐渐以写作为生,1957年开始在《武侠小说周报》连载《沉剑飞龙记》,因为其痴迷还珠楼主,所以取名为张梦还。
而与此同时金镛则在《香港商报》连载《射雕英雄传》,两人分属左右阵营,因此掀起了所谓的“龙雕大战”,虽然最后射雕略胜一筹(武侠小说周报猝然停刊对其影响不小),不过张梦还也算打出了名声。
曾经以武侠小说中,争夺武学秘笈而导致各大门派对立的写法,领先潮流,与当时金镛首创“争夺天下第一”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后世各类的武侠小说,以一本武林秘籍掀起江湖血雨腥风的写法,就是张梦还自创的,这也导致后来很多的武侠小说,几乎都是走这个路线,争夺某本绝世秘籍,或者神兵利器。
这就跟莫欺少年穷一个调调,退婚,爷爷……
其后张梦还虽然也有不少佳作问世,例如《青灵八女侠》、《十二女金刚》等,但多少都带有还珠楼主的影子,虽说文笔比之金镛更好,可始终是没有办法自成一家,终是难成大器。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也就渐渐没落下去,时至今日除了少数阅遍武侠小说的那些资深武侠迷外,倒是没多少人记得这位曾经写出《沉剑飞龙记》能跟金镛《射雕英雄传》一拼高下的张梦还。
那位长了一脸麻子笔名唐斐的吴筠生,也是老资格的武侠作家,著有《龙凤剑》、《儿女侠情》、《飞侠火娘子》等小说,其中《龙凤剑》曾被当时武侠电影专业户的峨眉影片公司改编成电影。
另外两位,也都是五十年代香港文坛的武侠作家,一位叫李钦汉笔名杨剑豪,本来是《商报》体育板块的编辑,但机缘巧合下,在自家报纸上写了两部武侠小说,分别是《鸳侠盟》和《赤心红侠传》,但反响平平,因此仅两部作品。
最后一位,起身跟霍耀文打招呼的余扬新,笔名上官牧香,曾经写过几本不畅销的武侠书,不过倒是有一本在五十年代还颇有影响力,书名叫《风尘三侠》,讲述的是隋唐时期的虬髯客张仲坚、药师李靖、红拂女张出尘的故事,多以民间野史为主导。
...
去掉古龙和卧龙生这二人之前认识了外,剩下的五个人,除了张梦还的名字霍耀文有所了解,其余人的名字他连听都没听过。
不过这并不妨碍霍耀文跟他们的交谈。
古龙见霍耀文跟大家都认识了以后,笑呵呵的出了门,朝着站在门外的服务生道:“给我们上一箱香槟,再拿二十瓶XO!顺便把蒂娜和佩玲她们全都叫过来。”
“马上就来先生!”
服务生一听这位顾客要这么多的酒水,还要这么多的陪酒舞女,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去安排了。
等古龙进来后,他看卧龙生和霍耀文坐在一旁聊着什么,也是笑了笑,跑到百剑堂主边上跟几人吹水。
卧龙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霍生我最近想写一本新的武侠书,跟你之前讲的破碎虚空有关,所以我在动笔前就想跑来问问霍生你的意见,毕竟是你提出了破碎虚空这个写法的。”
霍耀文哈哈一笑:“哈哈,我既然说出来了,牛先生你就放心写,每个人对破碎虚空的理解都不同,写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难道说世界上第一个写出武侠小说的人,后面的人难道不给写了吗?”
本来小说套路和创意这个东西,借鉴是难免的事情,再加上他当初既然当众说出了破碎虚空这个概念,自然也就不在乎外人去借用这个创意和套路,反正他脑子里多的是新颖的小说题材,而且卧龙生在开书前又亲自跑到香港来跟他打招呼,霍耀文怎么可能会去拒绝。
哪怕是卧龙生不写,他的《大唐天魔志》在明报已经发表了几万字了,破碎虚空这个概念也早已经写出来,恐怕早就有武侠作家试着在这上面下功夫了。
卧龙生心里一喜,嘴上高兴道:“哈哈,好,霍生果然痛快,等会我一定要好好的敬你几杯!”
这时,包厢的房门被打开。
一瞬间,乌压压的跑进来二十多个打扮颇为清凉画着浓妆的靓女,个个风姿绰约,搔首弄姿的走了进来,一前一后的站成了两排。
古龙起身快步走到众舞女跟前,朝着几人大笑道:“哈哈,今天不要跟我老熊客气,大家随便挑,我买单!”
“那我就不客气了。”
陈凡笑呵呵的走上前拉了两个长相不错的舞女到怀里,坐到了一边,只是片刻的功夫,三人有说有笑的。
很快,每个人都挑了一个到两个舞女。
霍耀文也入乡随俗的选了一个。
古龙看大家都选好了,朝着剩下的靓女道:“好了,没选中的都走都走。”
后面的卧龙生笑道:“你不选两个?”
“对哦。”古龙一拍脑门,连忙跑出门拽了两人进来。
李钦汉笑着问道:“老熊,这靓女都到了,酒怎么还没来?”
还不等古龙说话,包厢的门再次被打开,一个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妈妈桑跑了进来,笑脸迎人道:“诸位老板们,酒来了。”
第184章
东方玄幻世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