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成长巨星(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251


第317章
比赛中的谈判
罗伯特·佩拉,和大多数油腻的企业家不同,这位亿万富翁现如今才35岁。而且就面相来看,比实际年龄更年轻,身材也管理得很好,没有挺起自己的大肚腩。
这主要是得益于佩拉的爱好,篮球。佩拉一个星期要去四五次球场,出生于洛杉矶的他对篮球有着和其他小孩一样的迷恋,除了让他发家致富的电脑和网络外,篮球就是他的最爱。
佩拉2003年进入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成为了一名硬件工程师。但两年的时间他发现这并不是惟一通向成功的道路,于是2005年,佩拉离开苹果,开始寻找与无线网络技术相关的投资机会。当年3月,他拿出当时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及通过信用卡透支的现金,凑足3万美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佩拉当年不惜透支信用卡凑齐3万美金开公司的行为,被看做是孤注一掷的冒险做法。但他对此却颇为得意,迅速发现机会,然后往正确的方向投入清晰而简洁的努力,就是佩拉的人生信条。
因此,当他发现灰熊有可能更进一步后,热爱篮球的他决定出手了。
4月6日,刚刚打完背靠背靠背比赛的灰熊队休息一天之后,回到主场继续他们的常规赛之旅。今天,灰熊队的对手是在季后赛边缘挣扎的卫冕冠军达拉斯小牛。
达拉斯小牛去年的总冠军含金量极高,但他们也很有可能成为NBA历史上最惨的几个卫冕冠军之一。
这场比赛备受瞩目,灰熊球迷们会非常享受球队复仇的过程。但此时,坐在豪华包厢内的灰熊队现任老板迈克尔·海斯利却没有时间顾忌比赛,因为他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
“联邦速递球馆真的很棒,我在外面看到了猫王的画像。人们都说,这是整个联盟最具文艺气息的球馆,果然名不虚传。”海斯利身边,年纪轻轻的罗伯特·佩拉表达了他对联邦速递球馆的热爱。
“的确,这座球馆一直被低估,事实上他的设施是相当豪华的。对了佩拉先生,你应该看过我的报价了吧。”迈克尔·海斯利见比赛正式开始,于是也正式开始了他和佩拉的初步谈判。
“我看过了,你要价3.77亿。说实话,这个价格可吓走了不少买家。”佩拉一边盯着球场,一边和海斯利说话。
去年,美国媒体估算灰熊球队的价值约为2.69亿美元,在NBA联盟中仅高于雄鹿,列第29位,全联盟倒数第二。
然而谁知道,那一年沉寂已久的灰熊竟杀入了西部决赛,今年还一路保持在西部前三的席位。所以,海斯利也顺势提高了卖价。
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花将近4亿美元拿下孟菲斯灰熊,依然是不太划算的。这也是为什么,海斯利兜售球队的计划一直不太顺利的原因。
“那么,这个报价有没有吓走你呢?”海斯利饶有兴趣地询问。
“如果我被吓走了,我现在也不会坐在这儿。”
“哈哈哈,看来你真的很想入驻篮球业,佩拉先生。不过,篮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经营一支球队,可不是凑够10个球员上去打球那么简单。”海斯利虽然很想赶快出手球队,但也不希望自己的球队落到不靠谱的人手里。毕竟,灰熊也是他的心血。
所以,他小心地提醒了佩拉经营球队的不易。
然而,佩拉却坚定地点了点头,“谢谢提醒,海斯利先生。我想,我做好了准备。对了,联盟那边有什么其他要求吗?”
海斯利顿了顿,他没想到佩拉会回答得这么爽快,“呃……联盟那边的要求就是,需要你15年之内不得将灰熊队搬离孟菲斯。你知道,联盟害怕所有球队都聚集到大城市去。”
“是吗?哈哈哈,我就没有要搬走球队的打算。这么看来,我们可以深入的交流下去了。”佩拉答应了所有条件,他就是铁了心要拿下灰熊的。
不过现在,他想先把收购球队的事情放一放。难得来一次联邦速递球馆,不好好看看球队的未来基石打球,那可就太可惜了……
※※※
诺维茨基翻身跳投,去年,在这种情况下,他十有八九能将球打进。但这一次,在兰多夫的干扰中,德克投篮失手!
“诺维茨基没能将球打进,小加索尔拿到了篮板球,灰熊队得到了继续扩大比分的机会!”
康利过了半场后直接突破了“神经病”德隆蒂·韦斯特,基德受伤,小牛不得不用精神状态一直不太正常的韦斯特打首发一号位。然而,这货似乎又在篮球场上走神了。
见此情形,小牛队防守收缩,他们的首发中锋布兰登·海伍德在康利起跳的同时,也跟着跃起。
殊不知,康利并非攻框,只是起跳之后传球。
从侧面突破马里昂切入禁区的林克接球后直接暴扣,轻轻松松,灰熊队进攻得手。
球场边,小牛主帅里克·卡莱尔无奈地摇了摇脑袋。
如果放在去年,诺维茨基刚刚的那一投压根不会失手。
就算失手了,去年的基德也不会让康利这么轻松突破。
就算真被突破了,镇守内线的泰森·钱德勒也不会那么轻易被欺骗,马里昂也不会那么轻易被甩开。
然而仅仅一年后的现在,一切都变了。不在的不在了,下滑的下滑了。灰熊去年被小牛淘汰,今年,却是把小牛压得无法呼吸。
这一球之后,灰熊在最后30秒取得了8分领先优势。虽然理论上来说,小牛还有机会。但就目前就状况来看,小牛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漂亮的胜利,灰熊队在上一场输给雷霆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很快调整了过来。今天,在主场,他们打出了该有的水平。林克24分6个篮板8次助攻,15投9中,命中率60%。上一场比赛林克因为体能原因,效率没有平时那么高。但今天,他无疑已经找回了最佳状态。”
比赛即将结束,按照惯例,胡比·布朗免不了对着林克一顿吹。
自从盖伊受伤后,林克的确每场比赛都以身作则,每场比赛都是球队得分最高的球员。所有的高难度进攻,林克都大包大揽。
在这样的基础上,林克的防守质量、助攻数和篮板数还都没有下降,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
最终,小牛在客场98比104不敌灰熊。至此,灰熊成为了续雷霆、马刺和东部第一公牛后,全联盟第四支在缩水赛季下拿到第40场胜利的球队。
赛后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及“下一场比赛打排名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快船,有没有信心取胜”时,林克的回答也非常像一个领袖。
“我们会竭尽全力,保住西部前三就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我和我的队友们都渴望战斗,我们会拿出最好的状态。”
“签下林克,是你做过最正确的事情,海斯利先生。”看着在场上接受采访的林克,罗伯特·佩拉满意地笑了笑。
他相信,总有一天,哈达威会看到那个家伙的价值所在。
如果不出意外,佩拉认为自己今年夏天就能正式接手灰熊,到时候,也刚好赶上休赛期,可以好好操作一番。
佩拉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开始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第318章
优雅的野兽
林克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个钻石王老五当成了建队基石。本来,灰熊要被卖掉的事情,林克就一直不怎么参与。毕竟,那是老板们的事情,底下打球的球员就算着急,也是干着急。
现在,林克的注意力全部在洛杉矶快船身上。快船作为今年排名西部第五的球队,战绩和第四的湖人相差并不大。因此,快船和湖人,都是有可能触碰到西部第三这个位置的。
换句话说,两队现在是排名上的直接竞争对手。灰熊不想第二轮碰雷霆,湖人和快船不想第一轮就碰到德比。所以,两队对这个第三的位置都虎视眈眈,肯定会争得互不相让。
而且此前,快船和灰熊两次交手,两次都遗憾落败。保罗和格里芬,自然是想抓住这次机会一雪前耻。
两队比赛还没开打,最先站出来搞事情的,却是德安德鲁·乔丹。
“我认为我和布雷克应该能轻松在灰熊内线得分,我们和之前已经不一样了,灰熊队的内线和之前也已经不一样了。现在林克才是灰熊队的核心,而内线,我们必定会争取。”
林克记得上次就是小乔丹出言不逊惨被打脸,得了,这次还是他。
有时候,你真搞不清楚小乔丹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家伙只是在球场上的时候不怎么“智障”,但在篮球场下,小乔丹的“智障”程度其实不亚于考辛斯之流。
当然,小乔丹的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浪。毕竟,小乔丹并非这场比赛的主角。其次,他的影响力也确实不够大。
但他的内线搭档格里芬,在媒体之间的话语权明显就要大得多了。
“我会努力的,自从上一次输给灰熊之后,我就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我渴望和灰熊战斗,渴望证明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战术一步步的来,打出我们的既定配合,想要赢灰熊并不是不可能。我们已经输了两场,不会再有第三次了。”
格里芬面对媒体时的言论,明显就要成熟得多了。毕竟本赛季已经输了灰熊两次,格里芬就是想放狠话也放出不出来啊。
虽然语气和用词都非常平和,但字里行间,依然看得出格里芬的不甘和愤怒。
上赛季,他是NBA的人气怪兽,他打出了史诗级内线才有的新秀赛季20+10的数据,他第一年打NBA就杀入全明星,扣篮大赛上,全世界的篮球迷都为他而癫狂。
然而今年呢?一切急转直下。在全明星赛上首发并大破三分大赛记录的林克抢走了他的风头,本赛季时常拿下三双的林克抢走了他风头,灰熊出色的战绩,也抢走了快船的风头。
仿佛一个夏天之后,格里芬就和林克互换了位置。
对于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人来说,他自然很难容忍被别人取代。
所以今天,格里芬最大的目标就是冷静地帮助球队赢球。顺便,在数据上压过林克!
格里芬希望,自己依然是10届最强的那个球员。大家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又有谁甘愿落后呢?
“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维金斯,那毕竟是后来之人了。
所以,林克并没有因为格里芬接受采访时的平淡语气而放松警惕。之前灰熊的确赢了快船两次,第二次还赢得格外轻松。
但这一回,从保罗、格里芬、小乔丹再到其他人,他们都比以往更渴望胜利,也会比以往打得更加凶悍。
哪怕是面对手下败将,也得兢兢业业才行。
※※※
对阵快船前一天,训练结束之后,林克留下来做完了理疗准备回家。
在更衣室换衣服时,林克看见吉米·巴特勒的更衣柜还开着。
这并不奇怪,巴特勒这小子几乎每天都留下来加练,本赛季他还未被启用,得不到太多的出场时间。
于是林克就告诉他,“如果你想在正式比赛中出汗,就先得在训练馆中出汗。”
自那以后,吉米·巴特勒就变成了每天来得比林克还早,走得比林克还晚的存在。林克由于要打比赛嘛,而且本赛季赛程密集,自然是没法和巴特勒抵着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