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战将(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1346

看到妻子一脸沉默不说话,李山虎继续问道。
“咱家还有多少粮食?”
这一次妻子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加上八路军分给我们的,老大当兵八路军补偿我们的,还有细粮一百二十斤,都是八路军分的,粗粮八百多斤,总共一千斤。”
说到这里,妻子本来还不怎么好看的脸色,这时候已经露出了笑容。
“本来我们只有不到七百斤粗粮,家里六口人,不管怎么省都不可能撑到秋收!”
“八路军来了,给我们分了粮食。老大去当兵,家里又少了一张口。按照我们现在的吃法,撑到秋收应该没问题。
李山虎肯定道:“绝对没问题~”
“我们五张嘴,就算一天吃六斤粮食,一个月也才一百八十斤,现在到秋收五个月顶天吃九百斤,还能余至少一百斤!”
“等秋收以后,咱家二十三亩地就算一亩地只收一百二十斤粮食,全部加起来也有两千七百多斤。”
“公粮减掉七百斤,老大当兵免税两百斤,最后落到我们自己手里至少两千一百斤粮食,而且还都是细粮!”
“留下一半自己吃,剩下一半换成大洋和粗粮,以后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李山虎的分析让每个家人脸上都充满了憧憬。
似乎已经看到了几个月以后家里顿顿吃白面馒头,喝小米粥的画面。
妻子最先反应过来,盯着李山虎追问道:“当家的,秋收以后,我们真能留下两千多斤粮食,八路军真的只收那么多公粮,不会摊派其他税收!”
李山虎很肯定回答:“两千一百斤是最少的!”
“只要我们好好照顾那二十三亩地,一亩地产量达到一百五十斤都有可能。只要每一亩地的产量在一百二十斤的基础上多十斤粮食,全部加起来就是两百多斤,换成粗粮的话至少五百斤!”
妻子笑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一年两千多斤粮食,甚至三千斤都有可能。”
“就算留两千斤粮食自己吃,我们还能拿一千斤粮食去卖!”
“这些可都是细粮,很值钱,至少能卖十块大洋。只需要两年时间,我们就能攒够钱把房子翻一下,给老二娶个媳妇回来!”
李山虎肯定道:“只要我们好好伺候那二十多亩地,肯定能在两年内让咱家大变样!”
“但有一个前提,第一年的春耕必须要搞好!”
“抗日政府让我们自己沤制的土肥料已经下地了,按照八路军的说法,只要把这些土肥用好了,增产是肯定的,所以我们的春耕必须要搞好,不能出任何意外!”
“老二,明天一大早你扛五十斤粮食去镇上卖了,全部换成猪肉,尽量买肥肉!”
“春耕这几天,咱们必须要吃好,吃饱,肚子里有油水,然后才有力气干活!”
家人脸上当时就变得炙热起来。
猪肉对李家而言,去年过年都没有吃过,更不用说平时了。
妻子却是一脸担忧,犹豫了一下提醒道:“一次拿五十斤粮食去换肉,会不会太多了!”
“我们手里的粮食虽然有多,但如果中间出什么意外,那粮食就不够了!”
李山虎非常肯定回答:“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五十斤粮食的确很多,但春耕更重要。”
“我们要相信八路军,他们肯定能保护好我们。只要接下来的春耕搞好,秋收以后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
红泉村独立营营部,营长李浩,教导员王宏,根据地负责人彭昌,副营长洪林峰,四个人也围在桌子旁边讨论接下来即将展开的春耕。
“营长,教导员,林副营长,经过我们努力,根据地现在已经扩展到五个镇子68个村子,总人口近四万人,几乎占到了灵丘县近八成的人口和村子。”
“同时,我们还组建不脱产游击队近两千人,半脱产的区小队,县大队近五百人,全部主力部队支援的那些老兵和干部带着,只要有时间就进行训练,唯一的问题就是武器弹药少了点,只有不到三成的队员有枪。”
“本来这些村子只有耕地十万亩,经过我们动员,大家又开垦了近三万亩的荒地,总耕地数量达到十三万亩,人均耕地三亩多一点。只要今年保证稳产,秋收的粮食绝对能保证根据地老百姓接下来一年时间不饿肚子!”
“毕竟除了春耕,秋收以后荒下来的土地还能种一些生长周期更短的杂粮!”
“很好!”李浩很满意回答。
“十三万亩土地,除了保证根据地老百姓不饿肚子,还给我们提供了近四百万斤粮食的公粮!”
“除掉新兵免去的几十万斤公粮,游击队和区小队,县大队要用掉的,至少还能剩下三百五十万斤粮!”
第376章
未雨绸缪
教导员王宏已经两眼放光,他被李浩和彭昌两个人说出来的数据给吓到了。
一脸震惊叫道:“营长,咱们真能收这么多公粮!”
“你们让我算一算,咱们独立营加上新兵大约一千五百人,每人每天吃两斤粮食,一天就是三千斤。一年只要一百一十万斤。三百五十万斤公粮不是够我们吃三年时间!”
李浩摇头回答:“教导员,仗可不是你那么算的!”
“部队除了吃粮食,还要吃菜,吃油,吃盐,平时还要穿衣服,用药品,过年过节还要发一些津贴!”
“这些都需要钱,可是,我们除了公粮和战场缴获,没有其他任何收入!”
“战场缴获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长久。所以,我们需要的大量资金只能通过公粮变现来获得!”
“这样算下来,战士们每天要吃的菜,油,盐,衣服,药品,津贴等等全部算进来的话,每人每天四斤粮食都不一定够!”
“另外,我们还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去换武器弹药,给战场牺牲的战士发放抚恤金!”
“三百五十万斤粮食,看起来很多,真正算起来搞不好到时候还不够用!”
王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还真是!”
然后脸色就重新变得凝重起来:“本来还想着秋收以后咱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我这个教导员也会轻松一些。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梦想,根本轻松不起来!”
“就算秋收以后,手里有了粮食,咱们独立营的经费还是要一块大洋扳成两块用,能省就省!”
李浩点头肯定道:“除了省钱,我们还要想办法开源!”
王宏一点就透,马上回答:“营长你是说我们让俘虏在山里面开垦出来的荒地!”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开垦荒地三千四百亩:包括坡地两千八百亩,平地六百亩。如果全部种上粮食,三千多亩地收获三四十万斤粮食还是没问题的,也算是一比不小的收获。”
李浩摇头回答:“产量太低了!”
“那么多坡地,全部重小麦的话,只能靠天吃饭,风险太大!”
“这样,六百亩平地用来种小麦,剩下的坡地全部重红薯。”
“红薯产量高,容易保存,两千多亩地可以轻松收获两百多万斤!”
说完以后,不等王宏开口,李浩就把目光转移到彭昌身上,以命令式的口吻说道:“除了我们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种红薯,根据地范围内的坡地也鼓励大家种产量更好而且更加抗旱的红薯!
彭昌被吓到了,愣了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
“营长,我们虽然没有详细统计过,但你说的这种坡地我估计不会少于一万亩!如果全部种上红薯,至少能手七八百万斤粮食,搞不好一千多万斤都有可能!”
“可是,红薯的产量虽然很高,但不能当饭吃,而且价格也低得可怜,卖不出钱,老百姓都不喜欢种它。强行推广的话我担心会引起老百姓反感!”
“卖不出钱我们八路军出钱收!”李浩很意外做出决定。
然后对彭昌问道:“如果跟平时一样,把那些坡地全部种小麦,产量能有多少?”
彭昌想了一下回答:“坡地贫瘠,没有水源,全部靠天吃饭。年景好的话,可以收百来斤,年景不好的话,颗粒无收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这些坡地按往年一样种小麦,不仅产量低,而且收入不稳定!”
“是的,营长!”彭昌回答。
李浩继续问道:“那如果种红薯呢?”
彭昌这一次没有犹豫太久:“红薯产量高,而且耐旱,年景对它的影响很小。”
“年景好的话,一亩地的收成随随便便都有一千斤,年景不好的话也有七八百斤!”
说到这里,李浩很快做出决定:“那我们就给老百姓按亩产一千斤红薯来计算!”
“彭昌同志你下去多宣传一下,为了鼓励大家坡地种红薯,我们八路军决定秋收以后收红薯!”
“就按照十斤红薯一斤粮食的价格收购,大家可以要大洋,也可以选择要粮食。这样他们一亩坡地收获的红薯保本就能换七八十斤粮食,搞好的话一亩地换一百三四十斤粮食都有可能!”
彭昌眼前一亮回答:“这样的话老百姓肯定会愿意种红薯!”
李浩紧随其后补充道:“还有一条,为了避免老百姓良田也种红薯,我们必须要定一个规矩,只有旱地种出来的红薯我们才收,良田还是要种小麦,毕竟我们的主要口粮还是面粉,而且卖的出价格!”
彭昌马上保证道:“请营长放心,回去以后我就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13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