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1643

  他甚至是都已经计划好了,如果自己因此而证明黎曼猜想的话,将会有意推迟到1959年再向外界公布他的论文……也就是黎曼猜想被提出一百周年的那天。
  不过,他的这种乐观的态度,到晚年时已经不复存在。
  一直到七十年代,韦伊猜想才被德利涅教授证明,而黎曼猜想的求证依旧遥遥无期。
  法尔廷斯曾清楚的记得,在那个老头一直到去世之前,都在念念不忘地念叨着,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黎曼猜想的解决,虽然这已经不太可能……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这场学术会议也算是落下了帷幕,各国的学者开始陆续踏上了返程的归途。
  在后来的时间里,法尔廷斯教授并没有再麻烦陆舟带他去山顶上转转,这两天来都出没在金陵大学的校园里。
  根据学校论坛里的帖子来看,这位老教授似乎是去了图书馆,去了鼓楼,好像还去新校区那边旁听了一节数学课……虽然他大概听不懂中文,也只能通过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来判断授课者讲了些什么。
  终于到了临走时的那天,陆舟让王鹏弄了一辆大点的车,将法尔廷斯教授还有几位数学界的老朋友送去了机场。
  原本这些人里面应该还有他的导师德利涅的,但遗憾的是德利涅教授在报告会结束之后就已经踏上返程了。当陆舟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都已经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公室备课了……
  带着几个人完成了值机,陆舟也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
  在临登机之前,法尔廷斯将一本手写的笔记交到了他的手上,然后什么也没说,便拎着行李箱走掉了。
  “嘿,让我瞧瞧,上面写着什么?”
  看着法尔廷斯教授远去地背影,陶哲轩教授立刻看向了陆舟,兴奋地伸手想去拿那本笔记。
  陆舟也没拦着他,就这么让他将笔记拿了过去。
  站在旁边的莫丽娜似乎是也想看,但又不想在自己的“竞争对手”面前将自己的动机表现的那么露骨,于是只得摆着一脸想看又不好意思开口的表情,时不时地往陶教授手中的那本笔记偷瞄两眼。
  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陆舟笑了笑说道。
  “没事儿,想看就看吧,反正……也不是什么机密。如果它能够对你的研究产生启发,相信法尔廷斯教授一定会感到高兴。”
  见自己的想法被看穿,莫丽娜脸一红,深呼吸了一口气镇静下来,弯腰鞠躬道谢道。
  “谢谢。”
  说罢,她也跟着凑了过去。
  由于知道自己的阅读速度肯定跟不上陶教授的翻页速度,她很机智地从包里拿出了手机,对着笔记上的内容拍起了照片。
  陆舟也没拦着她,走到旁边的自动贩售机,买了三罐咖啡走了回来,给两人分别发了一罐之后,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安静地等待了起来。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的样子,就在他慢悠悠地将咖啡喝了一半的时候,陶哲轩教授终于啪地一声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一脸兴奋地将它还给了陆舟。
  “上面写着的东西很有意思!其中很多东西大概是法尔廷斯教授本人对黎曼猜想的一些想法,或者说可能的研究思路,其中一部分是经过了验证,至于另一部分大概是没来得及研究。我推荐你认真看一下,他应该能对你的研究产生不小的启发。”
  陆舟点了下头,笑了笑轻声说道。
  “我当然会这么做。”
  “那么,也是时候说再见了,”拉开了行李箱的拉杆,陶教授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接着笑着看向了陆舟,“我的航班马上就要开始安检了,希望明年在圣彼得堡的数学家大会上能够见到你,我很期待你的60分钟报告。”
  陆舟:“如果我能准备好的话。”
  笑着打了个再见的手势,陶哲轩拎着行李箱,转身快步走掉了。
  “哈哈,我相信你肯定可以!”
  声音渐渐远去,最终湮灭在了人来人往的候机室里。
  盯着陆舟看了一会儿,莫丽娜将照好笔记的手机塞回了包里,有点儿紧张地说道。
  “谢谢……虽然你帮了我,但我可不会因此而手下留情。”
  听到这句话,陆舟不由失笑道:“请务必这么做,对我来说谁解开这个问题都是一样的。”
  开玩笑,要是靠着这本笔记就能把黎曼猜想给证出来,那撰写这本笔记的法尔廷斯教授干嘛不自己证去?
  陆舟并不认为靠着这点东西,这位莫丽娜小姐便足以解决掉黎曼猜想。
  石头和石头之间可以擦出思想的火花,但石头和鸡蛋之间擦出的却只可能是蛋花。法尔廷斯教授将这本笔记交给自己,想必是希望自己能够从他研究过、并且最终证明是走不通的那些“死路”上,获得一些启发,哪怕是少走一点弯路,也能大有裨益。
  这些连刊登在期刊上的价值都不具备的东西,也只可能在少数人的手中发挥作用。
  显然,莫丽娜·阿贝尔小姐并不符合“少数人”这一特征。
  虽然她那篇关于临界线定理另一条思路证明的论文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印象,但那点儿成果还远远谈不上突破性的研究。
  否则的话,她也不会选择《数学纪事》投稿,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才是她更好的选择。
  看着莫丽娜脸上写满期待,就好像被她捂在包里的不是手机而是宝藏,恨不得现在就飞回普林斯顿,将那些拍到的照片整理到纸上的样子,陆舟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给你一个建议吧。”
  莫丽娜紧张的看了陆舟一眼。
  “什么建议?”
  看着她紧张的表情,陆舟淡淡笑了笑说:“别对那本笔记上的东西报太大期待,你没看陶教授只是翻了一遍,连笔记都没记一笔就还给了我吗?”
  听到这句话,莫丽娜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这本笔记上的东西,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重要?”
  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想,陆舟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不,法尔廷斯教授的研究成果当然很重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的意思是……这东西只有到了能用得上它的人手中,才能让它发挥作用。”
  莫丽娜:“……”
  法克鱿!
  好气啊,好想打人!
  她发誓,如果不是为了那该死的淑女风度,她一定会给这家伙来一脚!
第868章
量子世界背后的神秘
  随着围绕准黎曼猜想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数学年刊》编辑部在收到了陆舟的关于“超椭圆曲线分析法”论文的投稿之后,在最短时间内向陆舟的邮箱发来了邮件。
  在邮件中,《数学年刊》编辑部首先向他表示了先前他投稿的那篇论文已经成功通过了“同行评审”的环节,与此同时《数学年刊》将在本月结束之前,为“准黎曼猜想”的证明单独刊发一期特刊,用于刊登他那篇长达三十多页纸的论文,以及其中所用到的“超椭圆分析法”这件独特的数学工具。
  一般而言,只有重大的数学命题获得突破性的成果时,才有可能令作为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为其专门出一期特刊来刊登这篇论文。
  而以准黎曼猜想这一命题在解析数论学界的分量,无疑是配的上这份殊荣的。
  并且与此同时,考虑到超椭圆曲线分析法对黎曼猜想的研究可能将起到启发性的作用,以及如果不掌握这门数学工具可能无法理解论文中的部分过程,于是《数学年刊》编辑部便做出了将两篇论文放在同一本特刊里一起放出的决定。
  对于《数学年刊》编辑部的安排,陆舟并不是特别在意,无论他们是打算拆开刊发,还是合并在一起出一期特刊,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也许围绕着准黎曼猜想的话题,可能会一直刷屏到明年年初才会渐渐消停,也许直到明年年底数学界才能慢慢普及他在证明准黎曼猜想时运用的数学思想。
  不过对于陆舟自己来说,这个命题自从被他证明之后,便已经是过去式了。
  更何况,再次之前他已经将预印本挂到了Arxiv上,现在至少半个数学界的学者都已经看过了他挂在Arxiv上的那篇预印本,他所期望的事情已经完成了。
  剩下需要他做的,便是将准黎曼猜想的成果,进一步推广到“真·黎曼猜想”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预印本放出的这三天里,似乎不断地有人在ε的取值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这个数字也从最初的无穷小,变成了有穷的数值。
  根据Arxiv上的数据以及Mathoverflow这种数学界八卦论坛的统计,ε的数值每天、甚至是每小时都在被刷新,向着1/2的方向大步前进。
  而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已经被刷新到了六千万分之一。
  就在几乎半个数学界,都在疯狂地参与到这场寻找更大的ε的“数学竞赛”中的时候,同时也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众所周知,论文是讲究时效性的。
  一个研究成功谁率先完成,那研究成果便归属于谁,然而由于期刊的学术严谨性导致审核周期通常会很长,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挂预印本的方式占坑。
  然而挂预印本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你前脚刚做出来了ε=0.01的研究成功,别人已经做到了ε=0.1,那么在他的研究成果发布之后,你的研究便失去了登刊的价值。
  这对于数学界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一名需要论文去毕业的博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因此,在将研究成果挂在Arxvi上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期望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结果,甚至是不惜选择一些名气没那么大、审稿周期稍短的期刊。
  然而不巧的是,由于这些论文引用了陆舟提出的超椭圆几何分析法中的部分内容,然而陆舟自己的论文却还在审稿阶段,根本没法标注引用。
  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