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643

  无法重复实验,恰恰正是他的软肋。
  虽然他一直在试图补救,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耐心显然不可能是无限的。尤其是HCS-2材料横空出世,各大新能源企业已经开始按照HCS-2材料的标准,设计锂硫电池产品。
  就算他试图挽救,也根本来不及了……
  然而,斯坦利教授还是不忍心,就这么看着自己这半年来的心血付诸东流。
  终于忍不住,他开口说道。
  “再给我半年的时间!我一定能拿出你满意的方案——”
  “没有任何意义,我亲爱的斯坦利教授,”打断了他的话,伍兹叹了口气,声音有些落寞,“除非你能做得比他更好,否则的话又有什么用呢?更何况……”
  顿了顿,伍兹换上了颇为无奈的语气,继续说道:“更何况,没准等你的研究出了成果,他们的HCS-3甚至是HCS-4都已经研究出来了。”
  斯坦利教授张着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伍兹没再说什么,甚至没有责备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走掉了。
  与斯坦利教授的绝望截然相反的是,HCS-2材料的诞生,在整个新能源行业都掀起了一场地震。
  锂枝晶问题被解决之后,工业界重新拥抱了传统锂电,人们用上了续航能力更强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从那时开始,会有不少人开始憧憬着,下一代黑科技锂硫电池带来的美好未来。
  而现在看来,这场梦似乎还在酝酿之中,就已经变成了现实。
  不少帮3c电子器厂商代工电池生产的工厂,才刚刚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将锂离子电池的产能调整成了锂电池,现在又不得不继续设计新的产能调整方案,开始准备拥抱锂硫电池的新时代……
  ……
  自从论文登刊之后,陆舟最庆幸的一件事情便是,自己成立了星空科技,并且将专利授权、定价等等一系列问题,一股脑的塞给了他的经理和法务部们。
  否则的话,别说是休息的时间了,光是应付各种打听专利授权的电话,便足以将他烦死……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的卡内基湖上,一架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从集训着的皮划艇队头上呼啸而过。
  在皮划艇选手和拉拉队们的一片口哨和惊叫声中,这架挂着摄像头的小家伙绕着卡内基湖盘旋了一圈之后,飞回了卡内基湖旁的公园,缓缓降落在草坪上。
  与此同时,坐在旁边公园长椅上的几个学生,看着电脑屏幕中的照片发出了奇怪的叫声。
  “哦,天啊,看我拍到了什么?”
  “克丽丝竟然没穿BRA!”
  “这可是个大新闻……”
  “嘿,照片给我拷一份。”
  显然,在刚才环绕卡内基湖航拍的时候,这些小伙子们用无人机拍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站在旁边的陆舟轻咳了一声,警告了这群躁动的小伙子们一句。
  “吉米,我答应担任你们的技术顾问,是来帮助你们赢得比赛的,可不是看着你们如何侵犯别人的隐私权。”
  “抱歉,教授,我会删掉照片的。”那个雀斑脸的男生满脸惭愧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将照片当着陆舟的面全部删掉了。
  虽然将这种照片传到社交媒体上炫耀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对于被拍下不雅照的受害者和他们的俱乐部来说,都是一件不怎么友好的事情。
  身为这群技术宅们的头儿,他必须得对自己的朋友们负责。
  确认那个吉米将照片全部删掉之后,陆舟看了眼手上的银表,“飞行时间30分钟,检查下剩余电量吧。”
  将笔记本放到了一边,吉米从长椅上站起身来。
  “好的,教授,我这就去。”
  陆舟非常入戏地纠正道:“叫我教练。”
  “是,教练!”
  吉米立刻挺直了腰板,干劲十足地喊了声,然后在朋友们开朗的哄笑声中,向停在草坪上的无人机小跑了过去。
  现在已经是夏末,即将到来的不只是秋天和常青藤橄榄球联盟赛,还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学科比赛。
  比如无人机设计大赛,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大学工程专业的热门比赛项目,其近几年来的热度丝毫不逊色于机器人竞赛和人工智能。
  工程类专业虽然并非普林斯顿的强项,但这些普林斯顿的学霸们,动手能力依然很强。这架无人机便是他们自己DIY出来的,用到的材料要么是从网上购买,要么是从其它教授的实验室里赊来的。
  身为他们的顾问,陆舟也有参与到这个无人机的制作中。
  至于说道陆舟是如何成为这些学生们的顾问的,其实也挺巧的。
  这些学生们原本是去向奇里克教授咨询如何改进无人机的电池,增加它的续航能力,奇里克教授立刻便把他们推荐到了陆舟这里。
  正好做完实验后还剩下不少来不及处理的样品,陆舟便用弗里克实验室的设备,帮他们更换了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
  虽然这种粗制滥造的DIY产品肯定比不上标准化的工业产品,但对于学生的比赛而言,还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
  直接将原本无人机的续航能力,翻了不止一番。
  这项工作非常有趣,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飞上天时,对陆舟而言就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相比起橄榄球、足球这些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来说,他觉得还是这种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业余爱好更适合自己一些。
  后来,因为在交流技术问题的时候聊的很投缘,陆舟从这些学生们的观点中也获得了不少启发,于是便接受了他们的邀请,担任了他们的俱乐部顾问。
  于是乎,在他众多的头衔后面又多了一条新的头衔——普林斯顿大学无人机俱乐部首席顾问。
  当然,其实说是顾问,需要他做的事情也不多,这些学生们知道他很忙,平时也不会来打搅他。
  顶多只是周末的时候,抽出一个下午或者是几个小时的时间,聚在一起讨论些技术上的问题,或者像现在这样,看着他们试飞无人机。
  就在陆舟看着这群学生们继续放飞无人机的时候,一位穿着职业装,留着金色长发的女士来到了公园中。
  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助手以及一位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这阵容显然不像是学校里的人。
  注意到了这位女士正向自己走来,陆舟从天上收回了视线,看着她问道。
  “你是?”
  那位女士对他微微一笑,递出了手中的名片。
  “您好,陆教授,我是《时代周刊》的记者,请问您现在是否有时间?”
第353章
科学是没有尽头的
  创立于1923年的《时代》,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国际上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正如《时代》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它对各个领域的报道,都不是专门写给该领域的专家看的,而是写个所有希望通过《时代》这扇窗口了解世界的读者。
  从这位女士的手中接过了名片,陆舟翻到了正面。
  在“Time”这个具有标志性的单词下面,印着她的名字——朱莉·德雷克。
  想了想,陆舟说道。
  “如果不用耽误很长时间的话。”
  朱莉抿嘴微笑道:“放心,这不会耽误您很长时间。”
  得到陆舟同意之后,采访很快开始了。
  打开录音笔,朱莉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大多数公众对你的了解大多数源于哥德巴赫猜想与克拉福德奖,认为你是一名数学家,可以问下是什么促使你将目光投向化学的吗?”
  第一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陆舟也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公众喜欢基于自己的常识,给一个陌生人贴上标签,这有助于他们快速的了解。然而事实上,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往往是片面的。越是涉及到前沿领域的研究,便越是难以像初等教育那样将一个问题分门别类。”
  “比如我所从事的关于改性PDMS薄膜的研究,毫无疑问它是材料学问题,同时也是有机化学问题,而涉及到对其理化性质的分析,又是凝聚态物理的问题。而考虑到我本人采用的计算建模方法,它也可以是一个数学上的问题。”
  朱莉问道:“那为什么是电池呢?”
  陆舟笑了笑,用半开玩笑的口吻,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我的手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没电,所以我想让它的待机时间变得更长一点?”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朱莉和助手都忍俊不禁地弯了弯嘴角。
  顿了顿,她继续问道:“真的是这样的理由吗?”
  陆舟:“非要让我去想一个理由的话,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个。然而事实上,包括我在高等研究院的同事,很多人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如果非要说的话,因为这个问题就在那里,而它刚好引起了我的兴趣。”
  朱莉眼睛一亮:“所以,你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