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1643

  而在陆舟为自己的学生制定的研究框架中,设g(z)为超越整函数,z0为复平面中的一点,而Φ(g)则是g(z)的正规点的集合。
  如果能够证明函数列{g(z)}∞k=1存在子列在点z0的某邻域中局部一致收敛于∞或某个解析函数,则可以得到z0为g(z)的正规点。
  从理论上来讲,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群构法解决的,难不难不好说,但难度肯定不会比波利尼亚克猜想高很多。
  眉毛微微抬起,陆舟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打字问道。
  【什么思路?】
  【关于……】
  刚刚打出了一行字,薇拉忽然停下了按向屏幕的食指。
  或许是心中的那点小任性在作祟,不知怎么的,一向乖巧的她神使鬼差地删去了这句话,重新编辑了邮件,有些任性地点击了发送。
  【我想等您回来之后,当面告诉您。】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陆舟,看到了这行字后,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这小丫头还学会卖关子了。
  不过,对于不善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她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毕竟开朗的前提是敢于展现自己,无论是学术上的观点还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以前的她,一直在畏惧着这一点。
  以后的话,陆舟会考虑把常青藤俱乐部介绍给她。
  那里的食物堪称美味,不过想要获得入场的资格却没那么容易。除非是学术上颇有名气的学者,否则都必须通过传统而古老的辩论方式,击败自己的对手。
  目前他的三个学生中,只有哈迪顺利拿到了那里的用餐资格,陆舟按照约定从角谷猜想的研究经费里拿出了五千美元,帮他支付了一年的会费。
  至于秦岳,目前还在刻苦锻炼着口语和表达能力,为了“向免费的大餐发起挑战”而做着准备。
  至于薇拉,目前来讲,这个挑战对她来说还是太难了点。
  编辑了一条邮件,陆舟笑着按下了发送键。
  【那就等回来之后再说吧。看来这次回普林斯顿,我可以好好期待下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到了这封邮件,薇拉松了口气之余,对于陆舟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那点小任性,不禁有些微微失落。
  原本发了那封邮件之后,对于陆舟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小任性而生气,她还担心到患得患失。
  不过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自作多情。
  抱着双膝坐在床上,薇拉深呼吸了一口气,将脸埋进了膝盖里。
  过了好久好久,她才缩进了被窝,关上灯睡去。
第310章
跟风
  另一边,就在陆舟躺在酒店里午休的时候,远在折大的实验楼,王海峰正拿着一份文件,仔细的翻阅着。
  自从研讨会结束之后,他便一直在等着研讨会的总结文件下来,现在总算是被他等到了。
  对于那些真正的大牛们来说,可以不在意政策和市场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一心一意做自己的研究,安心做自己。
  然而对于一般牛逼的老板而言,关注政策面的消息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毕竟这可是关系科研经费的大问题。
  在这个“残酷”的业界,没有经费什么也做不了。
  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价格差个零,有的原料比黄金还贵,再加上人员开支、第三方检测费用、甚至是出差开会的开销,这一系列的开支都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在成为大牛的必经之路上,这些困难都是必须去面对的。
  除了已经熬出头的院士、长江学者们不用为经费发愁之外,大多数教授、学者还是得为这些现实的问题多考虑下的。
  将会议总结从头看到了尾,王海峰教授的眼睛渐渐乐得眯成了一道缝。
  让他满意的是,在会议总结文件中,着重提到了碳硫复合材料这一充满潜力的方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又不禁微微皱起。
  这文件中对于在正极硫材料中添加空心碳球的论调,和某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鬼在研讨会上说的话如出一辙。
  很显然,上京下来的工作组,将陆舟的意见全盘接受了。
  而这,也是最让王海峰不爽的地方。
  他的观点一直都很明确,认为从上京下来的吕局长,对那个年轻人的意见有些重视过头了。
  虽说那个陆舟拿过克拉福德奖,确实是个人才,但那也是数学上的事情,和材料学八竿子打不着边。
  即便那篇发在《自然》上的论文确实惊艳了整个业界,但比起实力,王海峰更愿意将其理解成一种运气。
  毕竟科研就像赌博,理论做的再漂亮,数据曲线画的再完美,做不做得出成果还是得看脸。
  不过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无论表面上如何不屑一顾,他还不至于心里也把陆舟说的东西一点不当回事儿。
  毕竟他自己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对这方面也有些研究,搞不好这空心碳球还真是一支潜力股。
  放下了手中的会议总结文件,王海峰看向了坐在隔壁办公桌前的刘宏,开口问道。
  “我让你看的那篇论文你研究过了吗?”
  他说的那篇论文,自然是陆舟在研讨会上写的那些东西。
  虽然陆舟在研讨会上写的那些东西没有正式投稿过,但研讨会的主办方依旧按照学术会议的标准,将他的过程整理了出来。
  当然,这种研讨会不可能像MRS会议那样正式,专门制作一本砖头那么厚的论文集收录所有论文。
  所以,在经过了陆舟的同意之后,这篇论文被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水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
  这本期刊算是水木大学的校刊,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但读者群还是较为广泛的,很多院校的图书馆里都能找到。
  虽然实验室没有订购这种学术性不强的期刊,但自从论文登刊之后,王海峰立刻从网上买了一本回来,将论文扔给了自己带的博士去研究。
  坐在隔壁的办公桌前,刘宏挠了挠头,从抽屉里翻出了那篇论文,说道:“我找数院的教授请教过了,就过程而言这论文没什么毛病……”
  王海峰忍不住骂道:“废话!我当然知道没什么毛病,我是问你看可之后有什么想法?”
  别人是普林斯顿的教授,你随便找个数学系的教授能挑出毛病来那才巧了。
  在那种会议上,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谁会上去胡编乱写?
  被老板训得低下头,刘宏不禁在心中骂了一声MMP。
  我特么就一个读博的,你们两个大佬撕逼,我能有什么感想?
  训了自己的学生两句之后,王海峰感觉自己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看了眼办公室里其他战战兢兢的硕士,他换上了缓和的语气,继续说道。
  “论文好不好,不是你这个层次能评价的。我是让你谈谈你对着空心炭球的看法,你随便说说即可,不用长篇大论。”
  暗自揣摩着老板说这句话的意图,刘宏忽然心中一动,立刻说道。
  “教授,我觉得空心碳球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方向,我们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为什么不考虑下往这个方向发展发展?”
  果然,王教授的脸色不悦,板着脸批评教育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我们搞科研的,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研究,最忌讳的便是哗众取宠,卖弄一些新鲜噱头。空心炭球最近确实很热,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可好,就跟着看好,否则我们还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被老板批评教育了一番,刘宏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松了口气。
  这老头的脾气就这点比较怪,干什么事儿都想着要占理,偏偏有时候做些毫无道理的事情。
  不过,这种老头其实也蛮好哄,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再给他个台阶下来就行了。
  一脸受教的表情,刘宏继续说道。
  “教授,您说的对!我们得有自己的东西,不能被热点左右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顿了顿,他换上了委婉的语气,试探着说道。
  “不过我们本身就是搞碳硫复合材料的,空心碳球本身也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对研究方向进行细微的调整,并不算什么追逐热点,就算要说追逐,那也是别人追逐咱们。”
  听到这里,王海峰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这话他爱听。
  其实,正如刘宏猜的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台阶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