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1643

  所以下一个任务无疑将是报酬丰厚、难度相对轻松的奖励任务。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按照惯例默念了三遍“欧皇附体”,然后伸手选中的任务栏。
  【
  奖励任务开启!(可随时放弃,无需额外消耗积分。)
  说明: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但并非全部。宿主的数学等级已经突破LV5,为何不尝试一下其他领域?
  要求:在期刊或会议上发表任意学科论文,根据内容价值判定奖励经验。(可主动选择完成任务的论文)
  奖励:1~???学科经验(数学学科经验获取效率为0.5,其他学科经验获取效率为1.25)。残骸。
  】
  看到这个任务,陆舟微微愣了下。
  正好刚才他还在思考,是不是该往其他方向发展一下了,然后就接到了这奖励任务。
  或许,这就是天意也说不定?
  ……
  花了三天的时间,陆舟将论文格式重新整理了一下,投稿在了《数学年刊》上。
  当然,不是作为任务投稿。
  根据系统任务的描述,他是可以选择是否作为任务完成的。
  第四日的清晨,陆舟起了个早床。
  当他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出门晨跑的莫丽娜。
  看着从房间里走出来的陆舟,莫丽娜愣了下。
  “你……已经多久没出门了?”
  “一个月……怎么了?”
  上个月出门采购过食物,大概也算是出门吧……陆舟在心中如此想到。
  莫丽娜笑着摇了摇头,找了个话题说道:“你的课题有进展了?”
  陆舟:“已经解开了,刚刚上传到Arxiv上。”
  “哦,已经解……什么?!”莫丽娜先是愣了下,然后便是一脸见了鬼似得看着陆舟,瞪大了碧蓝色的双眼,“你已经解出来了?!等等,现在已经5月份了,你该不会搞错了日历吧……”
  看着那变换着诧异和怀疑以及难以置信的双眼,陆舟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了并不是开玩笑的话,“放心不是愚人节玩笑,我就算搞错了月份,也不可能把几号也给搞错吧。算了,不信的话,你自己上Arxiv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歌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课题,再加上他才把论文挂上去三天,莫丽娜没有注意到也不奇怪,毕竟这玩意儿又不是朋友圈,大家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很正常的。
  盯着陆舟,莫丽娜确信没有从他眼中看出戏谑之类的神色,这才缓缓深呼吸了一口气,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
  哥德巴赫猜想。
  虽然她不是研究这一领域的,但她深知这一猜想在数论界的地位。
  如果这不是一次乌龙,那么毫无疑问,他甚至将因此成为普林斯顿最年轻的教授……
  深呼吸了一口气,她组织语言,说道:“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陆舟看了眼公寓外面,打了个哈欠:“打算?当然是……先去吃个早饭。”
  莫丽娜:“……”
第238章
为你而来
  高等数学研究院,时间是上午十一点半。
  此时此刻,德利涅正在检查自己的邮箱,准备从《数学年刊》和《数学纪事》编辑部寄来的稿件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论文,放在午饭之后的休息时间里评审。
  粗略地扫过一行行标题,然而就在这时,他忽然愣了下。
  《任一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
  眼睛眯起,德利涅点开了邮件,看向了论文的摘要。
  虽然《数学年刊》存在双盲的审稿原则,但事实上对于已经小有名气的学者来说,这条规则并不是很严格的被执行。
  比如有些喜欢在投稿前挂Arxiv的人,关注这一领域的同行都会收到提醒。再比如论文的摘要部分,一些语法和遣词风格上的细节,很容易猜出投稿人的身份。
  毫无疑问,这篇论文正是陆舟写的,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给他审稿了。
  顺着正文部分一行行看了下去,德利涅眉头微微皱了皱眉
  忽然,他抬头看向了坐在不远处的博士生说道,“史密斯,一回儿去餐厅的时候,帮我带一份熏肉三明治回来,还有咖啡。”
  那个叫史密斯的博士生伸了个懒腰,站起来说道:“好的,教授……今天打算在办公室里吃饭?”
  “是的,”德利涅伸手打开了打印机,同时从兜里取出了眼镜戴上,“有篇很有意思的论文在等着我。”
  ……
  足足过去了五天,陆舟也没听到任何风声,就好像他的论文扔进了水里一样。
  直到第六天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
  来电人是邱成桐。
  接通之后,邱老只有一句话。
  “你证出来了?!”
  听到这火急火燎的提问,陆舟先是微微愣了下,随后点头说道。
  “如果您指的是哥德巴赫猜想……我确实是证出来了。”
  听到陆舟的回答之后,电话那头好一会儿没动静。
  因为太过惊讶,邱成桐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啥。
  他见过很多才华横溢的新生代华人数学家,比如加州大学教书的陶哲轩,比如正在耶鲁大学教书的云之玮,比如徐晨阳……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过杰出的研究成果。
  然而陆舟,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同时也是最令他诧异的一个。
  他当时只是建议陆舟朝着哥德巴赫猜想的方向努力一下,根本没指望与他的能力能将其证明。
  毕竟无论是筛法还是圆法,在这一问题上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哪怕他在素数问题的研究上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短时间内解决这个猜想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陆舟的表现,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深呼吸了一口气,邱成桐严肃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陆舟想了想,回答道:“九成以上。”
  其实他想说的是十成,毕竟连系统都认可了他的步骤,不过做人还是稍微低调点比较好,谁知道审稿员会提出怎样刁钻的问题呢?他有十成的把握是对的,但没有十成的把握一定能得到认可。
  听到陆舟的回答,邱老先生点了点头。
  他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偏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甚至对数学物理也有所研究,但唯独不包含解析数论领域,所以无法从学术角度评价陆舟的论文。
  但如果陆舟能用肯定的语气说出有九成把握,想必就算有问题,也不过是修改一下的事情。
  停顿了片刻,邱老先生感慨道:“自从华罗庚老先生去世以后,华罗庚学派便被两座山头打压,连带着整个华国数论界也一蹶不振。说实话,我很惊讶,没想到你能把哥德巴赫猜想给证出来。原本我是琢磨着,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肯定能帮助你加深对素数的理解,即便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中领悟到的东西也能令你日后大有作为……结果现在看来,倒是我小瞧你了。”
  华罗庚学派便是国际著名的“华国解析数论学派”,这个学派同时也被称作水木学派。
  至于邱老先生说的两座大山,虽然没有明确点出是哪两座,但想到邱老先生和燕大的恩怨以及对国内数学界山头的多次指责,陆舟大概也能猜到。
  不过这些东西他并不想参合进去,所以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停顿了片刻,邱老先生笑着问道:“等毕业了,有没有兴趣来水木当教授?”
  陆舟想了想,笑着回答:“我大概会在普林斯顿当两年教授。至于回国以后,我已经答应许院士,回母校教书了。”
  听到陆舟这么说了,邱成桐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点头说道:“那行吧,你在金大也好。做学问最忌讳的便是一家独大,只有集百家之言,让学术遍地开花,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升华。金陵大学是个不错的地方,离学术圈不远不近,你愿意在那里做学问也好。”
  去了水木,就等于站在了燕大学派的对立面,邱老先生似乎也是意识到了这点。
  如果陆舟只是一般出色的学者,他肯定会不啬代价邀请他来水木,重新振兴水木学派,和国内几个山头分庭抗礼。
  但陆舟展现出来的才华,却是已经到了让邱老先生不忍心看着他将其浪费在学术之外的事情上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