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1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8/1643

  ……
  研究人员代表大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参加会议,但会议的内容早在结束的当天便不胫而走。
  除了在会上陆舟对二代可控聚变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行部署之外,最为受到基层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的便是他在会上提出的改革纲领了。
  无论是砍掉一半儿的科研项目,还是改变科研经费的审批流程,陆院士提出的每一项举措,都和东亚电力的那些基层科研工作者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是否在泛亚合作境内,几乎只要是东亚电力旗下的研究单位,都能听到有人讨论关于那场会议的事情。
  “电磁体实验室的刘主任居然被免职了?真的假的?”
  “就是那个《咖啡冲泡的二十七种方法与对午睡质量的影响》的作者?听说经费申请了200万?哈哈,早特么地该把这家伙给撸掉了!留他在那里简直是侮辱我的智商!”
  “嘘,你可别乱说话,人刘主任人家可是宋董事的女婿,陆院士只是在会上警告了一下他。万一人家最后啥事儿没有,你今天说的话又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去,就不怕他穿你小鞋?”
  “卧槽?不是吧,这事儿还能翻篇不成?还有,又,又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说……要穿小鞋也不至于找我吧。”
  听着办公室里同事的议论,唐云舸是真心觉得,这些家伙们真是不怕死,啥都敢乱说。
  不过,要问他自己是怎么想的话,对于陆院士收拾刘主任这件事情,他心中还是相当拍手叫好的。
  原因无他,因为他大概便算是那种真正办事儿的人。
  在这个电磁体研究实验室里,他们这些一线的基层科研工作者干的是最辛苦的活儿,享受的是最苛刻的待遇,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在研究成果上挂上自己的名。
  凡事被那个刘主任还有其他关系户们盯上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一作是不用想的。
  能在自己的论文上挂个名字,那已经可以算是“皇恩浩荡”了。
  至少在电磁体研究实验室这一亩三分地上,那个刘主任就像是土皇帝一样。
  不过,自从陆院士回来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
  当初在VR头盔中看到亚洲之星的凯旋盛典的时候,他的心中便充满了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觉得这位来自一个世纪前的伟人,会给泛亚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一丝不一样的色彩。
  而如今,果真是兑现了。
  看着邮箱中的那封邮件,唐云舸的心中一阵感慨。
  虽然不知道陆院士为啥对自己一个无名小卒产生了兴趣。
  但直觉告诉自己,这应该是件好事儿。
  “舸兄,啥事儿这么高兴?”
  听到旁边传来同事的声音,唐云舸立刻收敛了脸上溢出的傻笑,干咳了声说。
  “高兴?有吗?对了,下午我还有点事情,那个实验就推迟到明天吧,你自己搞我还是不放心。”
  那同事也没多想,笑着答道。
  “那行,就等明天再说吧。”
第1485章
二代可控聚变的关键
  科研经费改革的事情,在东亚电力集团的内部闹得人心惶惶。
  砍掉一半的科研项目,经费的审批严格化……
  虽然这一把把剪刀还没落下,但谁都担心最终它们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不过担心归担心,总的来说,大家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看不到出头之日、勤勤恳恳干活儿的基层科研工作者们而言,陆舟的做法虽然有些强硬,甚至可以说是不近人情,但还是颇得人心的。
  说句心里话,他们早就受够了那些靠着裙带关系上位,屁大点本事都没有,只会靠着手中权力在部门内为所欲为的领导。
  至于那些混日子的人是否满意自己的改革……
  陆舟并不关心,也根本不想理会。
  在他看来,此刻的东亚电力已经是一头病入膏肓的巨人,想要根治它身上的顽疾,就必须得下猛药才行。
  清理蛀虫只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便是将那些混日子的人也给一并扫地出门!
  不是陆舟不近人情,别的岗位上他不介意养几个闲人。但身为一名学者,在科研这一块,他一定是零容忍!
  因为他很清楚那种为科研献出毕生心血、最后却得不到任何重视、反过来还要被侵占学术成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只要他还坐在这个董事长的位置上一天,他就一定不会允许这种不公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底子下!
  况且,本来他也没指望那些蛀虫和混子们,能够帮自己搞定二代可控聚变这样的工程学奇迹。
  不想出力,还是趁早滚回家去比较好。
  ……
  会议结束了之后,将各部门的工作已经安排下去的陆舟,立刻投入到了二代可控聚变技术的研究中。
  虽然这个时代的规则他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搞科研总归就是那么回事儿。
  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通过不断的试错,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而站在一名总设计师的立场上,需要他做的事情便是,规划出整个大型科研工程的框架,选择几条可能性最大的技术路线,然后为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制定战略方向,并尽一切可能减少试错的次数和时间成本。
  目前二代可控聚变技术面临的三个问题,和当年他在一代可控聚变技术上面临的问题基本是一样的。
  区别只是在于,难度的不同而已。
  氘与氦三的散射截面比氘氚要小很多,前者在300keV下的截面只有0.8b,远小于后者,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输入,聚变的条件也就更为苛刻。
  举个直观的例子,同样一个聚变堆,实现DT反应——也就是氘氚反应的温度,只需要一亿度就足够了。
  然而而如果想要使氘与氦三发生聚变反应,并且令反应稳定的维持下去,需要的温度直接是几十亿度起跳。
  温度仅仅这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包括密度、还有约束时间,此三者缺一不可。
  根据陆舟查阅到的文献资料,到目前为止,二代可控聚变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反应温度方面。
  尤其是如何将高温的等离子体约束并压缩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
  实现这一点所需的磁场的强度,将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不过,虽然困难这么多,但陆舟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他在设计一代可控聚变堆芯的时候,也曾经为同样的问题而烦恼过。当时的情况不会比现在更加乐观,包括计算材料学在内,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都只是刚刚冒出了一个模糊的萌芽,甚至还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然而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仍然带着一群优秀的工程师和学者们,完成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
  既然过去能做到的话,他有理由相信,在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的未来,自己一定能够再一次的完成这个奇迹!
  董事长办公室。
  来到集团大厦报到的唐云舸,此刻正表情忐忑地站在办公桌前,心中既不安又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位来自一百年前的伟人。
  大概在上午的时候,他收到了陆院士的邮件。
  在邮件中,陆院士向他提出了邀请,希望他能来一趟集团大厦这边,有关于二代可控核聚变工程方面的问题打算和他商量。
  严格来讲,唐云舸研究的并非是二代可控聚变,他的身份只是电磁体研究实验室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平时的工作便是开会和研究,为东亚电力的反应堆设计磁场容器。
  他实在想不明白,陆院士为何会找到自己这么一位无名小卒。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主动打个招呼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陆舟,言简意赅地主动开口说道。
  “请坐。”
  “谢谢。”
  看着在沙发上坐下的唐云舸,陆舟直入正题的继续说道。
  “你的论文我看过了,在电磁体研究这一块,你提出了不少有意思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其中有不少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
  得到了陆院士的夸奖,唐云舸的心中不禁有些小小的得意,不过还是谦虚的说。
  “您过奖了,那些研究成果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不管是谁的功劳,总不可能是那个刘四海的。”
  看着像老实人一样扔在那里的唐云舸,陆舟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8/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