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10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643

  亦不需要任何人去提醒在座的人保持安静。
  几乎就在他的右手触碰话筒的瞬间,整个会场便霎时间安静了下来,仿佛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够听见一样。
  事实上,一同安静下来的不只是1号会议厅的与会者。
  还包括那些站在会展中心的大堂仰视着大屏幕的人们,甚至是未能赶到这里、只能通过IMCRC官网直播了解现场情况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开口。
  等着他宣布关于物理学即将进入未来时代!
  “欢迎来到华国,欢迎来到沪上,也感谢远道而来的诸位前来这里,参加这场由IMCRC举办的这场盛会。”
  将致谢放在了最前面,环视了一眼气氛热烈的会场,陆舟用了大概两秒钟的时间去组织语言,继续说道。
  “自从进入千禧年之后,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增长,我们理论水平的进步已经远远超越了实验能够检验的范畴。”
  “我个人一直是如此认为的,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实验的理论就像是海市蜃楼,不管伫立在那里的大厦多么漂亮,我们也只能远远的看着。”
  “然而现在,出现了新的转机。”
  “得益于航天技术的进步,我们的航天器已经逐步覆盖了月球的轨道,并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施工设备送到那里。”
  “低重力、相对真空的月球环境,也使得我们能够在上面建设更庞大、更壮观的对撞机设施。”
  “自从该项目立项以来,月面强子对撞机的工期便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我们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够检验我们的标准模型,希望它能够发现新的物理……”
  “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会场内的气氛被推向了高峰,陆舟的声音也渐渐放大,从平静走向了激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代表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以及IMCRC理事会,向世界宣布——”
  “月面强子对撞机——”
  “于今日起——”
  “正式竣工!”
  话音落下的瞬间,掌声如瓢泼而下的暴雨,填满了整个会场。
  那雷动的声音如同巨浪,差点没将整个会展中心的天花板掀翻过去。
  坐在台下,头发花白的卢院士,脸上写满了激动的神色,鼓掌的双手青筋凸起,仿佛用上了全身的力气。
  在他的眼中,他看见的不只是月面对撞机的落成。
  更看到了,华国物理学界已经逐渐站上了世界之巅。
  从今往后,IMCRC的声音将取代CERN,作为新时代物理学的中心,对世界物理学界发号施令,让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为华国的研究服务,而不再是由他们去做些边缘性的工作,为坐落在西方世界的物理学大厦添砖加瓦。
  一座新的大厦正在拔地而起,屹立在东方的一角。
  或许自然学科是无私的,或许全人类都将从这些研究中平等地受益,但身为一名生长在华夏的学者,谁不希望这份荣耀能够由自己人去摘得呢?
  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太久了……
  沐浴着响彻会场的掌声,陆舟嘴角翘起了一丝笑容,抬起双手示意,并安静地等待掌声渐渐平息下去。
  面对着平息下来的会场,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对撞机的第一次试运行,将在5分钟之后开始。”
  “现在,让我们共同见证,这荣耀的时刻吧!”
  大屏幕上,画面一转,跨越了三十六万公里的距离,来到了一片灰蒙蒙的大地上。
  坐落在环形山的一角,一座银白色的建筑屹立在那里,与山体几乎融为一体。
  那里是月面研究基地。
  同时也是,对撞机启动的地方……
第1131章
月球上的堡垒
  严新觉原本以为,在见识过了月宫号之后,已经不会再有什么更值得令他惊讶的东西了,所有值得惊讶的东西都已经在他来的这一路上全看遍了。
  然而当这位名叫马昊的科考站工作人员开着月球车,将他带到了月面科研基地的附近之后,他的眼球却是再次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深深震撼到了。
  广袤的平地上,一座座通体银白的“巨蛋”,镶嵌在坑坑洼洼的月壤表面上,那白色的六网格状外壳上,泛着明晃晃的白光。单座巨蛋的占地面积不小,直径约莫十来米的样子,中心高度大概有两三个人那么高,从外面看着像极了科幻版的蒙古包。
  “……这里就是科考站吗?”
  “这里?”顺着严新觉的视线看了眼,正在开车的马昊哈哈笑道,“这里当然不是,哪有住这种地方的……那是咱们的菜园子。”
  严新觉微微愣了下。
  “菜园子?”
  “学术点的叫法是‘月基无土栽培单元’,外面涂装了特殊石墨烯半导体材料,可以抵御程度较轻的陨石撞击,再透过部分光源的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光能吸收并转化成电能,为栽培单元内的补光灯供能。”
  月球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且昼夜轮替的周期长达27.32天,种植环境非常苛刻。且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此如何将日照期的光能锁住,便成了解决月面种植的难点之一。
  根据生物圈a上的技术,现在金陵高等研究院设计的这款月基无土栽培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产量有限,但比起从地球运输补给而言,成本还是要低上许多。而且技术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月球上的生物学家正在研制一种低重力、高光照环境下能够快速积累淀粉的变种土豆,据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具体的情况他也不是很了解就是了。
  “……现在想实现自给自足还是太困难了点,不过勉强可以算是除了压缩食物和流质食物之外,我们为数不多的新鲜食物源。”
  “除了作为食物之外,这些作物还能够循环利用宇航员的粪便,同时消耗一部分科研基地内的二氧化碳,算是对有机质、空气循环系统的补充。当然了,现在的循环效率还称不上多高,仍然需要从地球那边输送补给和排泄物就是了。”
  严新觉:“水呢?种地需要不少水吧?”
  “月球冰,”马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很幸运,我们在脚底下五米深处发现了比氦三更珍贵的宝物,当时我们还为这事儿专门发了一篇论文,在天文学界和地质学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目前已探明储量在两千万吨左右,省着点用够我们用到下个世纪去了。南极那边还有个更大的矿,据说破亿了……当然,这个你别和别人说,勘探工作才搞到一半,我们也拿不准到底有没有这么多。”
  两千万吨……
  严新觉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话来。
  “难以置信……为什么我从来没在新闻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
  “西方的媒体没兴趣报道,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前,我们也没兴趣大张旗鼓的宣传……”马昊抬了下头,用下巴指了指前方的环形山山体,笑着说道,“看,前面就是我们的基地,已经到地方了。”
  抬头向着车窗外看去,严新觉总算是见到了那座神秘的月面科研基地的庐山真面目。
  那是一座镶嵌在环形山岩体裂缝中的建筑,一座高大而陡直的墙壁垂直落在地上,从门口向外延伸出一道平缓的银白色斜坡。为了尽可能地规避坠落在地表的岩石,建筑的主体部分被尽可能地埋在了山体之中。除了那道墙壁之外,唯一暴露在外的部分,仅有一座向着天空衍生的信号发射塔。
  然而纵使只能看见它的冰山一角,眼前的这一幕也足够惊人了。
  如果说盘旋在高空的月宫号就像是一座银白色的巨龙,那么这枚镶嵌在环形山上的钻石,就如同被巨龙守护着的银色城堡。
  它就像是一座奇观。
  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最高建筑工艺,以及航天技术的结晶!
  月球车缓缓驶上了坡道,穿过了两道气闸,当车库的白炽灯光落在头顶,严新觉才如恍然间被惊醒一样,回过了神来。
  旁边,一位穿着便装、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地勤人员走上前来,用专业地设备清理了车外的月球尘,并帮两人打开了车门。
  解开了头盔的锁扣,呼吸了一口基地内空气的马昊将手搭在了方向盘上,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严新觉笑了笑说道。
  “基地内不需要穿宇航服,随意一点就好。一会儿我还要去接其他人……我的助手会为带你去你的房间。”
  派华国的物理学家先上月球,是华国物理学界这边的意见,虽然因此而增加了几十万元的预算,但还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请愿书上看到了他曾经导师卢院士的名字,陆舟也就随手批准了。
  过一会儿来自其他各国的物理学家会以及高能物理领域方向的工程师,会乘坐着陆舱陆续降落月球表面,身为这座科考站的地勤大队队长,马昊的职责便是将这些来自地球的学者们一批一批地接到这座堡垒中。
  严新觉点了下头,语气真诚地说道。
  “谢谢。”
  “不客气,”马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在地球上咱们是同胞,在这里咱们更是一家人了。”
  刚刚踏上这片远离家园的土地,严新觉还不能读懂这位地勤大队队长这句话中的那一层深意,只当这只是一句拉近距离的安慰罢了。
  回应了这位地勤大队队长一个善意的笑容之后,下了车的严新觉将宇航服留在了一旁的立柜中,跟随那位助手的脚步,朝着基地的内部走去。
  如果说外面的景观已经足够震撼了的话,基地内的一切更是别有一番洞天。
  一共二十一个楼层,包括居住区、工作区、实验室甚至是图书馆和模拟重力环境的健身房,每一层都有它独特的功能,俨然一座集工作与休闲为一体的五星级酒店。
  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就是私人空间稍微小了点。
  这里虽然不是北上广,但每平米的建筑成本据说也已经超越宇宙中心五道口了,“物业费”更是不在一个次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给他们每人确保一个十平米的蜗居,甚至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奢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