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校对)第10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643

  能不能撼动西方世界自启蒙运动开始在学术领域确立的霸权还不好说,但想必对国内学术界的环境,一定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吧……
  ……
  事实上,对于创办期刊这件事情,陆舟早就想这么做了。
  而之所以一直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不想由自己来做这件事情。
  在他的观念中,身为一名学者,安安分分地做学问就足够了,手伸的太长并不好。何况他自己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去操心那些麻烦的事情,最好的情况便是像哔哔充电那样,有人站出来做了他觉得是好的但没精力自己去做的事情,自己在后面顺水推舟地推那么一把。
  这个比喻也许有些不恰当,但就是那么回事儿。
  但IEEE居然把他撤稿了!
  虽然嘴上笑嘻嘻的并不在意,但实际上他的心里还是讲了几句MMP的。
  《未来》编辑部。
  金陵高等研究院的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完,空着的科室和实验楼简直不要太多。陆舟在简单地看了眼研究院的地图之后,便用铅笔在上面随手画了个圈,将一间原本准备用来作为图书咖啡厅的三层高的小楼腾了出来,作为编辑部的办公地。
  事实上,将整个房子都用来给《未来》编辑部的人办公,还是有些太大了点,毕竟这里原本在设计上是可以容纳四百万册图书和报刊的。
  参考其他几位理事会成员的意见,陆舟最终决定将第一层留出一片区域沿用原先图书咖啡厅的功能。
  平时院里的研究员,不忙或者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来这里喝点东西,和不同领域的人聊上两句。
  或者哪怕是感受下学术氛围的熏陶,也是极好的。
  很多伟大的灵感往往都是诞生于不经意之间。
  关于这一点,陆舟自己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了。
  选址搞定了,编辑部的牌子很快挂了上去。
  高高悬挂的“未来”两个大字下面,悬吊着的是它的官方译名“Future”以及造型独特的logo。
  光是看几个大字,看着多少还有些科幻的感觉,但放在金陵高等研究院这种地方,到也显得不那么令人突兀了。
  毕竟从这里走出去的技术,反而更给人科幻的感觉。
  与此同时,霸气的不只是名字,《未来》编辑部的阵容也同样可以说是相当强大了,不管是总编还是普通编辑,无一例外不是业内小有名气的牛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虽然是陈玉珊通过猎头公司从其他期刊那边挖来的,但绝大多数人几乎都不是冲着那份并不算太丰厚的薪水,而是冲着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名气和陆舟本人的名片来的。
  比如,此刻站在陆舟面前的这位主编。
  他的名字叫姚龚,曾经在《自然》旗下子刊担任过主编,千人计划从海外归国之后在北京一家高校任教,可以算是半只脚已经踩回学术界了,但在听说陆教授打算自己创办期刊之后,又辞掉工作投奔了过来。
  “……目前咱们已经注册完成的刊物有一本《未来》主刊,以及包括《未来材料学》、《未来物理学》、《未来数学》、《未来纳米技术学》、《未来信息技术学》在内的共计15个子刊系列,预计两年内我们会逐步将这个数字增加到27,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继续扩编。”
  言简意赅地向陆舟汇报了工作情况,姚龚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关于我们这边目前的工作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关于咱们的这本期刊,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陆教授您能否考虑一下。”
  听到了这句话,陆舟笑了笑说。
  “不用客气,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只管和我说就可以了,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
  “是这样的,由于目前我们的期刊刚刚创刊不久,恐怕很难接到什么高质量的投稿。我的想法是,如果您最近有什么需要发表的文章,不如就投到我们这里。”
  听完了姚总编的请求之后,陆舟琢磨了下,觉得也挺有道理,于是便点了下头说。
  “行,我回头就把论文发你。”
  听到这句话,姚总编顿时愣了一下。
  “已经……写好了?”
  “没有,”陆舟摇了摇头说,“不过也不是什么特别难办的事儿,应该很快就能搞定了。”
  听到这句话,姚总编心中一阵苦笑,轻轻咳嗽了声说。
  “那个……陆院士啊,我的意思不是让您随便写写投稿一篇,尽量还是发现有内容的比较好。何况,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岂不是和科研的初衷本末倒置了?”
  听到姚总编的这声担心,陆舟爽朗地笑了笑,摆了下手说。
  “这个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人,糊弄了事儿是不可能的。”
  听到陆舟这句话,姚总编迟疑了下。虽然他是相信陆舟的,但出于负责的态度,他还是开口问了句。
  “那个……我可以问下,您打算投稿的内容吗?”
  陆舟:“黎曼猜想的证明可以不?”
  姚总编:“……???”
第1053章
史无前例的待遇
  姚总编怎么也没想到,陆舟全会选择把黎曼猜想这么……这么重大的命题,放到一本刚成立的期刊上投稿。
  虽说他可能已经不在意期刊的分区和期刊本身的名气了,但这么随意未免也太……
  “……这个,黎曼猜想这种课题,您还是慎重考虑一下比较好。虽然我是没什么意见,但感觉您投稿在这儿……”
  看着表情略微窘迫的姚总编,陆舟笑了笑说。
  “是不是觉得把黎曼猜想放到咱们的《未来》上有点掉逼格?”
  姚总编没有说话,但表情回答已经很明显了,他的潜意识里确实有这种想法。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霍尔登教授将香槟递到我的手中时曾私下对我耳语道,希望我能够将正式的论文投稿在《数学发明》上。”
  “一个无足轻重的研究成果,并不会因为它登上了《自然》或者《科学》的版面而蓬荜生辉,而一个足够重要的研究成果,即便是扔在了Arxiv这种连影响因子都谈不上的地方,也不会削弱它的光芒。”
  “记住,不管是期刊还是各种各样的奖项,都是因投稿人和获奖者而光荣的,而不是反过来的。”
  “好好加油吧,”拍了下姚总编的肩膀,陆舟笑着说道,“如果你觉得只有《自然》、《科学》这类顶刊才配得上黎曼猜想的研究,那就努力把咱们《未来》的逼格,做到同样的高度去吧!”
  ……
  最近学术界发生了不少大事。
  先是陆院士被IEEE撤稿,再是碳基芯片的真伪和IEEE的公信力双双受到质疑,最后紧接着又是《未来》横空出世,简直让不少热衷于圈内八卦的学者们吃瓜吃到饱。
  而随着月底的到来,在无数人的翘首以盼中,《未来》的第一期刊物,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也几乎是这第一期刊物刚一出来,便让无数人的眼球都惊得呆住了。
  原因无他。
  这本期刊的第一期刊物,居然是一期篇幅长达30页的特刊?!
  而且刊登的,居然还是黎曼猜想这种级别的学术成果。
  放眼整个学术界,就算是受到爱迪生资助的《科学》,也未曾在创刊之初获得过如此殊荣。以世界级的数学难题为起点,就这起步的待遇,已经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了。
  不只是刊登的论文本身。
  包括法尔廷斯在内的六位数学界顶级大牛担任审稿人的特殊待遇,论文作者陆舟本人身上的光环,以及黎曼猜想这枚数学界的皇冠,都可以说是亮瞎了无数人的眼睛。
  虽然有些对不起霍尔登教授,没有在《数学发明》上刊登这个研究成果,不过本来陆舟当时也没有将话说的太死,只是表示会考虑一下,所以也算不上出尔反尔了。
  而与此同时,除了《未来》上刊登的那篇长达三十页的黎曼猜想的证明之外,最具有话题性的无疑是在《未来》子刊上刊登的碳基芯片技术了。
  不少有心人发现,那篇论文正是被IEEE撤稿的那篇。
  别说是一字没改,就是哪怕一个标点都没动过。
  这种行为就差没有将对IEEE的不屑和嘲讽给写在脸上了。
  事情一瞬间变得有趣了起来。
  华国某高校的食堂。
  两科研狗对坐着吃着面,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大呼痛快地谈论着这件事情。
  “哈哈,还是陆教授牛逼啊!我特么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刚的大佬,被撤稿了二话不说自己办个期刊出来投的。”
  “确实够吊,我们导师一直在关注这事儿,都被这操作给惊呆了。”
  “你说会有人去那什么《未来》上投稿吗?”
  “以陆院士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你觉得这是个问题吗?我觉得你与其操心有没有人去投稿,倒不如操心下过不过得了。”
  “这倒也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