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30

  “他说那口粮真不是人吃的,狗吃了一次都不吃第二次。”
  欧阳汗道:“我下次让人加点糖。”
  第一批武器到后第三天,刘锜已经出发,其一万两千人全部换为骑兵。在夜幕笼罩下出边关,沿长城朝西行军两天进入吐蕃边境待命。其日常补给由吐蕃潘罗支部落完成。
  欧阳的到达,基本人员已经到齐。于是就开始了第一次战略会议。韩世忠道:“使节在三天前入西夏,估计十几天后能回到大宋。根据本将斥候侦察,在凉州有超过两万的擒生军和地方军队五万人。其主帅是西夏皇族一支李家父子。父李坎,子李欢。这李坎是名老将,政和之战就是其带人击破永兴军左翼,结果让永兴军十万人陷入包围,最后死伤达到四万之多。
  “横山为界,西北部归西夏,南部为宋地属永兴军路延安府绥德军。但永乐、灵州都在其北面位置。要取这两州,必须最少破一县。要威胁西夏,必须破三县。这里也是西夏人防御之重点。三千质子军、五万擒生军、十万地方部队全部集结在这三县。西夏近年灾患不断,国库空虚。所以他们本次就想坚城而守之,而我永兴和河北军路也不会懈怠。本次目标也不是灭亡西夏,而是取地则算胜。”赵玉倒是想如政和那样三路兵马齐发,但是要钱,要准备时间。再说本次战斗的目的是胜利,占个一州半州,或者西夏人低头乞和就够了。
  欧阳摇头:“韩将军情报似乎有点问题。根据我这边的情报说。横山那边还有三万擒生军由嵬名守全老将带领,埋伏在横山和西凉之边。如我军主力取横山,其将突入我后军,直取西宁府,断我军之后方。如我军取凉州,他们将和凉州左右包夹我军主力。”
  韩世忠一楞问:“三万人抽出来,他们不要横山了?”
  “要,一旦我们打横山,黑山威福军司将由河西走廊开进增援横山。我主力在哪个县,他们就开进哪个县。而且辽人不会帮我们了,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司送了辽人五千战马,所以他们就可以抽走部分防辽的军队来对付我们。西夏皇帝李乾顺不是善人,他十六岁就灭母夺权。他母亲梁氏我们都知道,两次对宋战争的发起者。后来政和年被童大人打败,李乾顺就扣了其母和我们说和,把罪过都推到了其母身上。”
  “这个……”韩世忠问:“大人哪来的情报?”
  欧阳笑笑道:“有钱自然有情报。将军知道什么叫质子军吧?其实就是由贵族子弟组成,但实质是当人质的。后来质子军屡立战功,深得元昊信赖,成为一只重要力量。质子军保留了下来,人员还是贵族子弟,名字换成了更好听的‘御围内六班直’。既然是贵族子弟,纨绔子弟总是多的,恰巧有这么一人他的老子是枢密院里不得志的一……不过将军也知道,不得志不代表不接触机密。”欧阳把一份东西递了上去。
  韩世忠看了几眼大惊:“这李乾顺亲自带领三千亲信卫队,两万卫戍部队在凉州城内指挥?这凉州岂不是有将近十万部队?而且还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难道西夏这次不仅不想守,而且还想攻我后方?”这代表着不能将所有部队都投入进攻,而要在西宁安排相当的防守力量。虽然有天险城郭,但也最少要留三万人。这秦凤路被精简之后,只有七万多的禁军,留三万人,不就只有不到四万?五万凭什么去打人家?
  韩世忠看地图沉思许久后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派刘锜本部沿边境奔袭支取瓜州和沙州。敌人如救援,我主力寻隙击之。如敌不救援,由瓜州转道逼近兴庆府,迫使敌主力增援。同时请吐蕃三万人出发,威逼宣化府,让周边地方部队不敢救援。”
  李汉轻拍桌子道:“韩将军,朝廷是让你们取灵州和永乐州,你们这般不是舍弃重点而不顾。这样的布置即使我外行也看出。要拿回其中一州也绝对不可能。”
  韩世忠道:“李大人,目前此两州敌人重兵囤积四方。就靠我这不足十万的人马,要强取这两州绝对不可能。”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他们一瞬间可以集结起几十万的军队,而宋要集结这么多军队还要顾虑到后勤补给,兵员转运、边境安全等等问题。
  “不可,瓜州在西,灵和永乐州在东。”李汉道了:“纯属乱谈。再者,这去瓜州可是路途遥远,刘锜将军第一次正式带兵,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韩将军想过没有?”
  “……”韩世忠看欧阳,最少也得有一个监军支持自己才行。
  欧阳想想道:“韩将军,要是以一个商人来说,瓜州太远确实没什么利益。而凉州、永乐、灵州这三地已经学宋制,人口比较集中,受宋文化影响比较深。”
  “可是这是在打仗。”
  “可是打仗不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服务吗?”欧阳道:“韩将军还有别的看法吗?”
  “……有!”韩世忠叹口气道:“凉州五十里位置有城叫天惶县,此县两面靠山,西夏人疏忽,在此城没有驻兵,此城对西夏人用处不大,但对我军却是个极佳的前哨,一不小心可能突出西凉直取兴宁府,所以一旦被我军占领,敌人必然全力争夺。如刘锜将军拿下此城后,能坚守两月,我主力可趁敌人调动机会拿下横山。但关键是首先刘将军占城之前不能被凉州发现,其次,一旦拿下,这十多倍的敌军围城,怎么守?能不能守住两个月?”
  李汉点头:“拿下横山,就截断灵、永乐两州和西夏的通道,拿此两州如囊中之物。还可威胁兴宁府。此略甚好。”
  韩世忠苦笑:“原本和刘将军也是这么商量,但是认为凉州驻军过多,还有这万多人行军很难不被发现。而今这凉州还有李乾顺坐镇,恐怕即使占了,不出十日,天惶县必然被攻破。”
  欧阳叹口气道:“如果你采购了阳平军厂的地雷,就不会这么说了。阳平地雷,乃是防御战的作弊器,不怕骑兵、不怕步兵,乃是守城保土的利器。现在下定单还来得及,我马上派人截掉运往辽国的最后一批武器,里面几乎全是地雷,两千套鸳鸯连环雷。”
  韩世忠苦笑:“欧大人,这么多地雷也要运得进去。”刘锜本部就带人手两枚的甩手炮,外加两包五十斤的炸药,连大炮都没带一门。
  “要不就耗吧!他们肯定耗不起。”欧阳又开始推销自己的想法:“敌不动我不动,大家干耗。他们是全民皆兵,吃了半年就没吃的了要回去弄粮食。我们不用担心,后方多的是人种粮食。我阳平都是从外地买米吃,本地那米仓都暴满了。可以便宜点卖的你们。”
  “有道理!”韩世忠没理会欧阳卖米想法,反而喜道:“敌人就是耗不起。如果我主力占领天惶县,物资和武器迅速跟随进去。即使被围,他们没有三个月也拿不下来。兵法云:十倍而围之。他们不放五倍人马,一旦懈怠,我就派出精锐突袭而出,绕过凉州城取兴宁府。他们要是把我们围死……如欧大人所说,他们耗不过我们。特别是有了欧大人的那个军粮……我看看,主力展开佯攻西凉,挡住第一波攻击,可以拿到最少三天的时间,这三天足够物资进城和城池修葺。可能还不止三天,他们必然要猜测我们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最少会有五天时间。”
  欧阳汗道:“韩将军,西宁你不要了?”人家不管你直接打西宁不就好了?谁的损失大?
  “两位大人看现在呆的陇县怎么样?”
  欧阳汗道:“很不怎么样,比我阳平好不到哪去。”
  “确实,我来此地本一直要加强军防,但手中无钱,琐事繁多。”韩世忠问:“但此地只有南北两门,又在两山包夹之中,要进西宁,必拿此城。两位大人觉着刘锜能不能守住此城?”
  “……能!”欧阳道。
  “不能!”李汉道鄙视欧阳:“只要四万精锐,三天之内必破城。一旦破城,西可取西宁州,东可取兰州,南可取熙州。这打别人不成,反被人抄了后路,侵到自家中来。即使韩将军拿下灵、永乐州,恐怕也是不赦之罪。”
  欧阳反鄙视:“四万人?等我第二批武器一到,十万未必能拿下。”
  “破铜烂铁,需知人力胜天。依仗欧大人那些小聪明,必败无疑。”
  韩国忠见两监军掐起来忙道:“如果可行,这两城都必然被围。失任何一城则等同兵败。我只担心李乾顺会舍弃兴宁府,甚至是我主力所在的天惶县,全力攻打拢县。要知拢县也是我主力唯一的退路。但是一旦拢县顶住,那我在天惶就大有可为。或凉州、或兴宁、或横山。哪处都可去得。”
  欧阳道:“我同意韩将军的观点。要不拿凉州或者灵永乐,商人来凑什么热闹?李大人怕什么。到时候守不住,我们到时候就说,要回去面圣跑路不就可以了。”
  “……”群将默然。你跑了,罪过是刘锜和韩世忠的,打赢了功劳还有你们一份。这年头还是当监军好。
  李汉怒道:“我没你那般无耻。出东京老朽就发誓,此战如败,李汉绝不苟活。”
  “我不赞同,有道是逃跑是更好的保存力量。勾践也被打败了,人家要是如你这般不苟活,那以后怎么灭吴?有本事你给我找个打败后死了还能回来报仇的人来?”
  “我……”李汉脑袋转了一遍,项羽等等确实没有自杀后再回来了……李汉怒道:“你死了还能回来报仇?”
  欧阳呵呵一笑:“韩将军还是想别的法子吧!我看李大人还是怕死的。”
  “胡说。”李汉更怒:“就这么打,你小子也不许跑,要死也拉上你。”
  韩世忠圆场道:“两位大人,其实守拢县没那么恶劣。刘将军现在还在暗处,西夏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有另外一支奇兵。等他们发现后,要再调人马过来攻打拢县,这一来一回时间可就长了。也许不用那个时候,我主力已经取得胜利。”
第142章
空城战(一)
  欧阳道:“我还是写封信,让他们加班加点开工,多送快送武器过来。对了韩将军,这奖金是有了,你主力那我就不跟随了,你得看好别乱报军功。”不好说,韩世忠就不会拿兔子耳朵凑数,即使他不干,不保证其他人也不干。
  “韩某军纪严明,这点大人请放心。”韩国忠道:“说实话,带兵也有些年头,第一次见到打仗前夕士气高昂之军队。”没有士兵愿意打仗。
  李汉道:“郭子仪散尽家财,部下士兵士气高昂,舍身用命。都是一样的道理。”
  没有任何意外,西夏接到使文后,连商议时间都不花,直接驱逐了使节。而欧阳亲笔书信劫持的运向辽国的子母鸳鸯雷也已经运到位。按照计划四月拢县开始出师。
  这出师也有讲究,要祷告天地上苍,这祷文是由朝里一个大学士谱写,欧阳一边听着也不太明白,大概和祈祷的意思差不多。这宋朝比较文明,看历史上金朝就不一样,出师是拿女人内脏祭天,韩世忠就曾经败在女人内脏之下……
  欧阳不担心韩世忠能不能守住,因为没有守不住的可能。首先韩世忠摆出是和西凉军决战的架势,而后转道突然袭击天惶县,主力再掩护身后物资进城。吃的没问题,喝的也没问题,那一带地下河还是比较多的,打井并不难。而后是被敌人围了,这个欧阳更不担心,有了新式武器还怕被围?前面布一大片地雷就够人家折腾的。韩世忠的守城战必然是无聊又无聊。关键是怎么保证士气。
  欧阳担心的是拢县,这边城墙薄弱,而且海拔低于敌人所来之位置。由于其他路要防备西夏人从他们那入关,兵源是无法大规模补充,了不起只能是厢军上。火器再厉害,人家十个换一个,自己这边就受不了。看来万事还是要以和为贵,特别是自己有一定生命危险的时候。
  按照战略,刘锜带本部佯攻横山牵制敌人注意力,在韩世忠进入天惶城后立刻撤向拢县。其本部乃是清一色的双骑兵,机动灵活,问题不大。所以暂时拢县现在只有两位监军所率领的六百卫队战斗力。当然还有朝南城运送物资的厢军。问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接着刘锜回拢县稍微休整,会带走小部分兵马取瓜州。不占地,破坏后即退入吐蕃边境,目的就是让敌人疲于奔命。按照计划五月刘锜本部回来,三天休整后出发,六月上旬到瓜州,用投毒等办法将瓜州农业尽可能破坏,导致当年敌人颗粒无收。
  这是一改以前夺城占地的战略,而打起来一次经济战,消耗战。如韩世忠上表朝廷所说,这战可以打一年甚至是两年,从根本上瓦解敌人的社会经济。激化敌人内部民族的矛盾。这种战略法就是逼迫敌人进行消耗,乃是针对游牧民族的一大战法。韩世忠还道,游牧民族最看重是如河西走廊这样的养马地,一旦威胁,敌人必然倾巢出动,因为那是敌人民族之根本,而今占据天惶县就是卡在敌人咽喉的鱼刺。
  赵玉对消耗战不太满意,但也知道,要急进并且有战果,最少要动用超过四十万军队,征调的厢军更是超过百万,当日常消耗的物资,她就打不起。而韩世忠这个战略只需要不到十万的人马,守城战日常消耗又少,最重要是这种战略能完全毒害敌人社会体制,让敌人实力大幅度的削弱。说破天,即使是韩世忠全军覆灭,这西夏的经济、战斗力、生产力要倒退很多年。并且国内矛盾加剧还会四分五裂。
  跟随韩世忠主力的有皇家报六名记者,也许一时半会发不回报道,但是总是要有人去的。而坐镇在拢县的则是皇家报的精锐记者团——东京记者团。
  欧阳这边也无聊,左右太平静了。身为一个监军,有权无职,后勤有李纲、日常卫戍有朱达,厢军管理有当地知县。李逸风没空和欧阳扯淡,苏千又到处忙碌。欧阳悲哀发现身为最后一个闲人的李汉也不爱搭理自己,自己这日子过得真是非常非常的无聊。
  熬了一个月后,五月初二,刘锜本部回师,立刻被记者团包夹轰炸。刘锜不敢怠慢,这记者团是皇差,其总老板是监军,只能是有问必答。结果欧阳发现,这不用听刘锜汇报,直接看报纸得了。一切都很顺利,韩世忠的主力部队成功吸引西凉的西夏军,刘锜顺利拖住横山三县驻军。韩世忠足足给后勤进城开出了八天的时间。
  西夏人发现上当后,立刻两路追杀包围刘锜孤军。刘锜逃跑速度不是一般快的,敌人两师会合后发现,刘锜已经在百里之外。好容易抓获一名意外迷路掉队的宋军才知道。刘锜竟然是一人两马的配置,几乎是不停息的朝南逃窜。而西夏军还要面对刘锜的使坏,比如埋几个地雷,水源地投点毒什么的,追别人当然是追不上。只好就地驻扎,等候李乾顺的命令。
  而韩世忠那边要比欧阳想象的要好,西夏人被地雷炸飞几人后,竟然就不再进攻。战争结束后才知道,原来党项人和其他各族对谁去当第一批人肉探雷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欧阳事后泪奔,完全可以卖一批探雷器给西夏的。
  刘锜回来欧阳一样无聊,人家没空,自己很有空。欧阳这才明白一句话,作为一个军人,要耐的住寂寞。每天欧阳就是和几个留守身边的衙役们吹牛喝茶。打发消磨这大好青春。五月初五,刘锜带五千兵马无声息的消失,留下一名得力副将和七千兵马负责拢县的防守。
  副将姓章名栏。乃是欧阳主持武举中的一名进士。刘锜走了才三天,就火急火燎的找上监军府:“报!斥候发现敌两千军队正朝拢县奔袭而来,距离百里。”
  “不会吧?这么块,还大胆子,两千人就敢袭击拢县”欧阳惊讶问。
  李汉怒道:“还不是你那群记者,把刘将军五月初要离开消息散布出去。”
  “我让他们报道是迷惑敌人,报纸上说刘将军带本部人马直取横山。这是在帮刘将军的忙。”欧阳恍然:“这西夏人应该是看了报纸,以为拢县没驻军了吧?唉……相信媒体害死人的。”
  “报!”一名将领进来道:“奔袭拢县乃是西夏精锐质子军。”
  “哇!发财了。”欧阳喜道:“命令,全部生擒。”
  一干人等昏迷,章栏一边道:“大人有所不知,这质子军战斗力非凡,身着冷椴铠甲,个个孔武有力。往年和质子军的较量中,我宋军皆损失严重。”
  “……那就抓一千。”
  李汉怒道:“胡扯,立刻布防,惊退敌军。”
  “你胡扯,老子是监军。”欧阳怒,把人家吓跑了,相当把两千座金山吓跑。
  “妈的,我才是正牌监军。”李汉拿圣旨在桌子上一排。
  欧阳挥手,王五也拿出圣旨一拍。
  “……”章栏一干武将一头冷汗。这刘锜走前交代,拢县没什么事,各司其职就好。按照布置这事是章栏说的算。怎么两个监军先掐起来。
  欧阳脚踩椅子,把帽子朝桌子上一砸喝道:“老子八品。”
  “我……”李汉被呛着,自己貌似是九品,连官帽都没有的。
  朱达心中道:老子六品都不敢出去说,就怕丢人。
  “李四、王五,请李大人里面喝茶。”
  “是!”两衙役拉了李汉朝里间走。朱达和李汉的卫队长官面面相觑,互相点点头,装傻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