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30

  “对!我们先立一些大臣们不能反对的法令,然后循序渐进,巩固皇权。”
  “怎么个立法?说说看。”赵玉来了兴致。
  “立法,就要先立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连陛下您也无法推翻的法令,是大宋将来接班人也无法推翻的法令。”
  “说说!”
  欧阳将茶一饮而尽道:“首先一点,规定国家体制。您是皇帝,您立的法令,就是君王立宪制度,因为您将通过法令来管理国家。”
  赵玉点头:“继续。”
  “第二,规定君王为军队的最高指挥。”
  赵玉摇头:“不太明白,这有什么用,我本来就是。”
  “错了陛下。比如军有军法。如果有人下令攻打您怎么办?按照宪法,不管是谁篡令,这道令是无效的。当然,真有人篡位就没有人在乎宪法。但是只要让宪法深入民心,让所有人知道宪法是不可改变的,那要军队篡位的人就要掂量掂量,自己下属军官可是发誓的……就是他们进入军队时候,必须发誓遵守宪法,拥护陛下。”
  “恩,你的意思是,就是把宪法普及。让大家知道大宋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国家。然后全国的法令都不能违背了宪法,是这意思吗?”
  “对,就是这意思。”
  赵玉问:“可是,如何普及,难道要粘贴布告?”
  “这个没问题,微臣准备办一份报纸。”
  “报纸?”
  欧阳点头道:“是啊!记载了您在朝上所说的话,比如您指定的法规,比如您的政治措施,然后排版成册,分发到全国各地。比如您说阳平县减税三成,但是我不减欺瞒着您怎么办?这时候报纸出现了,老百姓一看,皇帝说减税,县衙竟然还照收,然后我就完蛋了。”
  “这个好,这个好。”赵玉喜道:“身居高位,最怕就是令不达位,皇帝说一套,下面人做一套,就这算了,肥了他们,还将所有罪过都扣在皇帝身上。一会你去皇家造作局,先弄个样本出来给朕看看。你继续说宪法。”
  “是!”欧阳道:“规定我国号为宋,规定我国之领土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哈!”赵玉哂然一笑问:“人家打我们难道也受宪法约束?”
  “不是的,宪法制定是为其他法令服务。比如一旦辽国入侵,这就触犯了我们宪法。这时候,您就可以发布三级全国动员令。所有乡兵、厢军、禁军进入备战状态。各地官府谷粮充为军粮,抽丁押运。二级动员令,所有民间铁匠铺停止民用,转而全力生产军事武器,抽丁进运输队。一级动员令,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年满十八青壮男性一律从军,由县或乡为单位,输送作战区域,女性全部后勤补给。全国停止生产,全民皆兵。”
第092章
扯淡
  “这个……老百姓干吗?”能这么问,说明赵玉还不傻。
  “所以要通过报纸,让大家爱宋。保卫国家,保卫人民。还可以通过报纸将敌国妖魔化,比如他们占领就是要屠城霸妻。大宋皇帝赵玉号令全国,为使不亡国灭种,发布三级战争动员令。具体如下:第一什么什么的。还可以宣传,比如有个士兵杀敌受伤,我报纸就将这士兵捧为英雄吹嘘。最主要是口号不能喊保卫皇帝,要喊保卫大宋,保家卫国。”
  赵玉疑惑问:“为什么?大宋不是朕的吗?”
  “当然是您的,但你看宋徽宗,谁去保卫他?我们转移概念,保卫大宋,国家啊!大家自豪啊!保卫皇帝,就一个人,人家不搭理。但是大宋安全,您不还是大宋之皇吗?”
  “哦!明白了。”赵玉道:“这个动员令不错,我大宋五千万人,团结一心,谁敢侵之?最重要是你说的那报纸,很好用。不过……那报纸会不会宣扬一些对朕不利的话语?”
  “陛下,那报纸可是微臣办的。”
  “明白,朕明白。”赵玉道:“这报纸有想法,有意思。”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接下来就是很关键一条宪法: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赵玉摇头:“那不是把我自己也套里面了?万一李汉他们犯事,我怎么保他?”
  “陛下,您是唯一拥有特赦权的人。再说这话是人喊的,您见过被自己抓起来的皇帝吗?但是……”欧阳小声道:“这点就可以抓大臣。您也无奈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想铲除某个大臣,抓个痛脚就可以了。是圆是扁还不是您说的算。”
  “这个,话是这么说,但是执行起来……”
  欧阳道:“可以把大理寺独立出来。要特赦不特赦反正权利在您那。但是大理寺必须按要求办案子。没有人给他们压力,他们就能公正严明。您就交代,官员案件最后调查结果必须您过目,并且批准才能执行。”
  赵玉摇头:“不会有大臣们同意的。”她说的是事实,宋朝官员待遇很好,非不得已,皇帝一般不杀官员。最多也只是流放。神宗后,太后流放改革派到岭南。没想到保守派的人反而不答应了。纷纷上书说,此例一开,恐怕将来我们也会被流放到岭南。这句话就深深刻画出宋朝官场的轮廓。所有官员都希望朝廷对官员越宽容越好,即使是政敌。所以赵玉说的是实话,即使她现在已经是皇帝。在她看来,欧阳的前几条宪法都是维护自己统治的,这点她很满意,大臣们也没理由反对,而且还会赞成。但这条……赵玉摇头:“此条不准。”
  娘的,这条是最重要一条,你竟然不准。欧阳想想后道:“那就下一条,个人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这条是什么意思?”
  “您想想,这个世界谁的私有财产最多?还不是士族、官员和商人们。您这是变相增加他们特权。当然,老百姓也保护,什么破锅破碗的都保护。”
  赵玉问:“这条有什么用?”
  “当然有,第一让大臣们感受宪法的好处。第二,俗话说破家值万贯,老百姓也开心啊!第三……”
  赵玉眼神一冷打断道:“第三,比如花石纲是百姓的私有物件,因为这条规定,所以就不能充公了是吗?”赵玉淡淡道:“官差破坏良田,就触犯私有条例了是吗?这大宋到底是朕说的算,还是老百姓说的算?将来朕是不是去你阳平,连道路都不敢加宽,生怕朕破坏了庄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赏圈地,还要受限制你这条?你居心何在?”
  “陛下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欧阳淡淡回答:“在我阳平地面,官差即使因为缉盗破坏他人财产,都要赔偿。因为我知道,如果不严加管理,恶吏多多。”
  “恩……”虽然欧阳说的有道理,但赵玉还是感觉这条很不妥当,至于哪里不妥当一时间也说不出来。挥手道:“这条再议,下一条。”
  欧阳稳定下心情继续道:“人权平等。”
  “……这又是什么说法?”
  “您没下民间,不知道民间很多垢病。一个父亲,将妻子、子女当成自己财产。平时还好说,但有些乃是赌徒,卖妻卖女,惨绝人寰。此条就是规定,父亲,没有买卖妻子、儿女的权利。”
  “再议,下一条。”不着边啊!赵玉感觉欧阳在扯淡。而欧阳也觉着自己在扯蛋,扯自己的蛋。
  “……微臣没什么好说的了。陛下还是让大理寺按您自己意愿去整理吧!”欧阳话语明显有些不满,不是一代人,实在没想法。
  赵玉看了欧阳一眼,并没有生气。她知道欧阳属于实干人才。别说这是自己的人,即使不是,这才能也得笼络下,语气温柔问道:“朕看你明明看你有备而来,为何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微臣知道陛下必然不答应,何必浪费口舌。”
  “不说你怎么知道?”
  欧阳道:“我看没有那必要了。微臣说的您同意的几点,还请皇帝派专人出台相关法令。微臣最敬佩诸葛孔明,其治蜀以法治国。条条目目上说明,百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臣也只有如此之能。此事还是交给大理寺吧!”
  “这样吧!明天早朝,我特宣你上殿。到时候看看文武百官的意见如何?”欧阳虽然官小,但是却是赵玉手头唯一有资格上台面的人,赵玉态度还是很好的,还是让欧阳看看百官意见,免得对自己有意见。
  “是!”
  “对了,小青现在住在我早先的公主府里,那边房子多,你不妨也住进去。”
  欧阳则回:“回陛下,微臣已经定了客栈。”
  “哦?难道你真不想入朝为官?”
  欧阳答:“回陛下,微臣入朝,谁去办报纸?谁来帮陛下歌颂。”
  “恩!”赵玉点头道:“一会陪朕用膳,顺便说说这一年你都跑哪去了。”她才不相信欧阳省亲受伤了快一年。
第093章
朝议
  “哦?”赵玉大是惊讶:“你竟然在辽国打了根基,还去了金国?”她真没看出来,欧阳这个文弱书生胆识非凡,在敌国开赌场就算了,竟然还在金国绑架人质而回。
  “微臣擅离职守……”
  “你是怕万一朕失败被牵连吧?”赵玉道:“朕也不怪你,难得你有这份魄力……和朕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根据我看,辽国腐败不堪。且军纪涣散,内部权利争斗严重。大小王爷上百人,各自有封地不说,还各有兵马。有句俗话说,最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根据微臣来看,辽国不足为惧。反倒是金国,上下一心,虽然目前兵少粮寡,但是却如同一条恶狼一般。就如同两边打架,甲这边人多,乙那边虽然就一个人,但是他不怕死,他死也要拉甲这边一个垫背的。而甲这边人都惜命,所以谁胜谁败真不知道。”
  “恩……太上皇当权那会,和大臣们计议,要和金联盟一同出兵。这事暂时就搁那了,朕原本过几天就议议,燕云十六州能拿回来那就是千古明君,而且张玄明也劝朕要转移大家注意力。但听你这么一说,似乎我们是在驱虎吞狼。”
  欧阳回道:“陛下圣明。金人和辽人像比,少了信用二字。看我大宋和辽澶渊之盟,虽然边境多有摩擦,但确实未有战事开启。但观金国,从微臣之遭遇就知,利字一途,远胜其之信用。我大宋和金人联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恩……那你说怎么办?”
  “两军对垒,义庄发财。要是金强辽,我们就资辽。如果是辽强金,我们就资金。两边打仗,我们拿好处。比如将铁价格提升10乃至一百倍,两家贩卖,打压战马价格。”
  “状元的身份,商人的头脑。”赵玉笑着点头:“朕看可行。商人逐利,我们亦逐利充实军需。不过只贩卖铁器似乎……”
  “回陛下的话,我有心弄个兵工厂,集合大宋人才研究武器,我们可以把武器买给辽,还可把武器卖给金。”
  赵玉来兴趣问:“什么武器?”
  “目前只是构想从火药入手,至于能折腾出什么新鲜东西出来。就要看匠师们的本事。”欧阳补充道:“再就是想办法怎么个克制骑兵。只不过这私造武器……”
  “朕准了,不过出了就给朕先过目,别到最后金辽都有好武器,我大宋却没有。”赵玉问:“欧阳,你说就算是金灭了辽,能打我们吗?”
  “陛下您这话问的……这么说吧!阿骨打的皇宫就是仿造咱们这皇宫造的。他的会宁府正在设计改造,就是咱这东京的布局。游牧民族哪个不羡慕咱们中原的繁华?”欧阳道:“从秦开始,咱们就没少吃游牧民族的亏,他们都将我们当成可以随便提取的仓库一般。哪年他们年景不好,就派兵南下洗劫补充他们给养。秦、汉下来还有五胡乱华,唐太宗这么有为君主也吃了大亏,我宋自开国以来就更是吃亏连连。”
  赵玉点头:“偏安,历朝历代都是偏安。”
  “恩。陛下您看,您是有为之君,但你能保证您之后不会再出宋徽宗这样的子孙吗?为绝后患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统一,民族大融合,用耕种代替游牧,用汉语消灭他们本身语言,用汉服去掉胡服,用汉俗代替他们习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