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230

  “当年全朝只有我一人全力反对联金对辽,而支持联辽对金。你们都是打过仗的,你们应该知道,女真人要比契丹人难对付的多。事实证明我并没有看错。”欧阳道:“而今我觉着蒙古、西辽将来会对宋朝再构成威胁,为什么就没人相信呢?灭蒙古和西辽,我欧阳有什么好处?”
  三将不再说话,各自低头沉思。欧阳叹了口气道:“算了,当我没说。今天毕竟是个好日子,大家一起举杯。”蒙古任其发展,始终是个祸害,更祸害的恐怕是没有人重视这地区的安全。也许自己只是杞人忧天,因为宋现在的国力根本就不怕了什么游牧民族。但是身为穿越人,欧阳可不会放任有侵略欲望的民族生存。
  刘锜举杯许久没喝,终于道:“我来干吧!”
  “刘将军?”韩世忠大惊。
  刘锜道:“洞庭湖时候,我想丢弃中毒者追击钟相,大人问我,能不能再信他一次。于是我相信了。结果比我想像要好。我和大人合作打仗应该是最多次的,大人不仅从未给自己谋私利,还拿出钱财来贴补战事。大家看,对西夏战,是大人竭力主张促成的,一劳永逸结束了近百年的西夏的扩张。边疆和睦,还开通了丝绸之路。无论什么事,大人都没有拿到实质的好处。也许大家会说商业协会有好处,但大家可知道,商业协会根本就不是大人的。如果没有商业发展,我们能配备火器?河北军路能全部换装在冬季作战?我觉着,没有理由不相信,大人说灭,总有大人的道理。”
  韩世忠摇头:“我不赞成。将使兵,官发兵,这是太祖定下的死规。”
  刘锜道:“辽金战后,宋军多一大将少一大将,已经无关紧要。末将恳请大元帅将说服军机处将永兴军路调到西面。”
  张俊道:“刘将军,那可能会英名尽毁。”
  “大人敢这么提议而不惜身,末将名声不算什么。”刘锜道:“如果扫荡完蒙古和西辽,我大宋版图将大大扩大。攻城拔寨,夺城掠地,扩张边疆一直是我从小弃文习武的主要原因。即使将来判我死罪,但几百年后,大家都会说一声,那地方是当年刘锜打下来的。”
  韩世忠道:“皇上英明,你开疆平地,可能不会找你麻烦。不过大人恐怕就麻烦了。”韩世忠毕竟懂些政治,即使一切顺利,刘锜不会被处罚,但会被弃用。而欧阳无法无天,一心挑动边乱,就要为此事负责。挑动握兵大将擅自出击,寻衅边疆,行同谋逆大罪。性质是很恶劣的。
  欧阳道:“我不在乎。”没电、没啤酒、没辣椒、没汽车、没电话的时代自己也呆腻了。恩……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欧阳知道铁木真那个魔王和他子孙杀了无数人,对中原几乎进行了本质的破坏,让中原停步不前不说,而且统治期间导致经济、文化大面积的倒退,汉人被列三等人。当然,从现代角度看,蒙古也是中国人,但从宋朝角度看,蒙古就是侵略者。当年抗日如果失败,大和民族是不是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五十七个民族呢?我们子孙后代是不是还要和谐团结呢?侵略者就是侵略者,即使历史学家的粉饰。比如欧阳从来就承认是自己挑动大宋向外侵略扩张。
  韩世忠道:“此事不再讨论,我等也不再提起了,大家举杯,今天应该是祝贺张俊张将军顺利拿下黄龙府的时刻。”
  “好!”几人举杯一饮而尽,张俊喝的仍旧是冷开水。
  ……
  拿下黄龙府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宋军强盛到无可比拟。皇家报详细记录了黄龙夫激烈的攻防战的经过,并且采访了重伤的张俊、监军欧阳、代主将吴玠、功臣王彦、后勤官陈规等等。那时候人老实,不会瞎吹,因为是光荣的胜利,欧阳也没打算瞎吹,一篇接近事实的报道浮现水面。
  而后还有精彩评论,特约评论员是前将军种师中,种师中认为能取得如此胜利,不仅因为前方将士的英勇、将领的指挥得当。更因为后勤保障。种师中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冬天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而宋朝完全克服了这点,保暖到牙齿的衣服,还有消耗的巨量的陶瓷水弹都是只有当今生产力可以造出来。重炮等火器的出现,还有陈规的巧运重炮的办法都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
  赵玉也下旨,在东京皇家大学成立杂科研究部,鼓励如同陈规这样的有才能的人进入。钻研学术,教导于民。
  三月,欧阳回到了东京,原本以为可以卸任,但没想到又有事情奔波。赵玉宣欧阳后,见欧阳旅途颇为疲惫,也是有点过意不去。特意让御厨弄了些点心,但欧阳对人妖有天然的抗拒,并没有觉御厨手艺好在哪。
  赵玉道:“天祚帝派人联系了童贯,想投降宋国。”
  “据微臣所知,天祚帝现在就是一个王族,皇位已经是他耶律淳手上。而且兵权在拥护耶律淳的耶律大石之手,他投降似乎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耶律淳也送来臣表,表示愿意臣服宋国。”
  欧阳问:“当藩国?”
  “是这个意思。”赵玉道:“他们每年进贡,以东京为界。”
  “东京被女真人搜刮一次,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当藩国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
  欧阳道:“第一,必须放弃军队,东京内和外必须都是朝廷的军队,辽军全部解甲归田,我们派出农业专家帮助他们落户耕种,但不可以再游牧生活,必要朝廷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补贴。”
  “还有呢?”
  “第二,允许契丹人迁徙汉地,允许汉人迁徙契丹地。东京使用大宋律法,保护商人。”
  “你意思是同化他们?”赵玉道:“慢慢融合?”
  “是啊!其实掌权的知道目前他们的处境,他们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给掌权的一定好处。比如世袭王,享受朝廷每年的贴补,让他们仍旧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
第277章
马不停蹄
  赵玉摇头:“要他们放弃兵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还要混合契丹和汉人,可能更难。”
  “陛下,这样谈判就是边打边谈。用事实告诉他们,如果再不谈,很快就没有谈论的资本。”欧阳道:“再者不能排除他们在使用缓兵之计,所以更要打打谈谈。不过按照我看,他们应该是有诚意的,这么快攻破黄龙府,完全出乎了契丹人的意料之外,几乎等于宋军全部主力都可以随时北上进攻东京。”除去了二线部队,作为正规军三路加一起有六十来万,这是相当恐怖的数字。赵玉上位前,全国禁军的总数不过五十万人,只是辽兵力的三成而已。
  “恩,有道理。”
  欧阳小心问:“陛下不会是想让微臣再跑一次黄龙府吧?”
  赵玉一笑不回答,看来她心情很好:“三天前,你正在路上的时候,张俊送来女真人的降表,他们条件很大方,只要求把完颜吴乞买封为王,而后女真治理女真的办法在黄龙府北面自治管理。表上还说他们可以放弃兵权。”
  “不行!”欧阳道:“必须消灭他们。”
  赵玉一听倒乐了:“一边是契丹人,一边是女真为什么你态度如此大差距?”
  “陛下,契丹人多数和汉人差别并不大,他们虽然也放牧,但已经主要食品是耕田,契丹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巨大,契丹和汉族语言共通,而且他们上位者腐败无能,没有太多野心,百姓们也忘记了游牧。虽然还有一些游牧习惯,但大家都认为游牧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他们更乐意建造房子,置办土地。契丹人服王化,在占领区,契丹人都比较配合和和善,对于他们来说,被宋统治和被辽统治,关系都不大。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宋人能带去富裕,对宋人持欢迎态度。”
  欧阳再道:“但看女真就截然相反。他们是丢失了最重要的黄龙府才上表的。女真语和汉话不通,几千名女真人中会汉语平均才有一个。他们除了游牧根本没有其他生存的办法。我大宋朝廷肯定不能完全养活他们一国。至于放弃军队更是荒唐。他们军是民,民亦是军。游牧所需要的兵器他们都有,只要有人招呼一声,民众立刻会变成士兵。东海一带更加苦寒,女真性情坚忍,不会愿意臣服他族,酋长不愿意放弃权利。汉人在女真地举步维艰,在被占领地,宋商被攻击抢掠不在少数。女真不受儒家学说影响,他们认为用武力夺取的东西就是属于他们的东西。不仅很难同化他们,甚至可以说无法同化他们。这是两族所不同的地方。”
  赵玉点头问:“你意思就是女真那边不用谈?”
  “不用谈,韩将军两路可以慢慢打慢慢谈,可以少死一些人,少破坏一些当地仅存的经济。但是女真那边就养虎为患,多拖一天,敌人就更危险一分。陛下,千万莫小看女真人,他们都能想出出海抢掠的办法,不仅说明他们的礼数很差,最重要是他们有一群出色的管理者。不趁我军深入北方解决他们,时机成熟人家卷土重来,恐怕就更难对付。”
  “恩……朕想你再去趟契丹东京,帮朕把这事谈下来。我大宋禁军始终还没有和契丹正面决战,契丹人手中还有几十万的军队,能少死的话,朕甚至可以答应耶律淳回临璜府,把临璜府给他世代为采食地。”
  欧阳问:“为什么又是微臣?”
  “听说你和耶律淳和耶律大石关系还不错,再者你是大宋最了解契丹人的官员。还有主和的条件都是你自己提出来的,你不去行吗?”
  欧阳苦笑:“陛下有所不知,上次赎太上皇时候,韩将军坑了耶律大石一笔,微臣估摸耶律大石会把这账算在微臣的头上。”
  赵玉问:“他会杀你吗?”
  “那不会,他要是杀了我,等于是逼迫三军全部向辽人进攻。”欧阳回答,别说耶律大石,天祚帝也没有那么白痴。目前的战况杀使节,那是自取灭亡。但反看女真,就很有可能把欧阳留下来,这种风气不一样,思想观和价值观都不一样,很难清楚描述。再说,辽国那没有人对欧阳个人有什么意见。即使有也就可能是耶律大石,不过欧阳还是比较愿意相信耶律大石是恩怨分明的人。
  “所以嘛!这些年下来对西夏,对契丹,对女真,唯独只有契丹你认为可以很好和谈的,不派你去派谁去。”
  “陛下,西夏微臣也愿意和谈的,可是他们不愿意放弃军队。最后他们因为微臣的假圣旨,手中一个筹码都没有。输光了身子,无奈才同意微臣提出的条件。这些都可以谈,象女真,还有蒙古这样,不要谈,浪费时间。”
  赵玉道:“你专心做你的事,别天天惦记蒙古。朕心中有数。”
  “是!”欧阳无奈。
  赵玉问:“你是不是把完颜兰送到沧州大牢去了?”
  “是!”欧阳道:“微臣就想,此事陛下还是不知道为好。就没有上奏。”
  “那你不如杀了她。”
  欧阳道:“此人对微臣有救命之恩,当然,微臣也对她有救命之恩。她可以视救命之恩为粪土,微臣毕竟是读书人,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恩。”赵玉点头问:“朕问你,梦游记怎么不写了?”
  “……”欧阳擦把冷汗,你什么意思吗?
  赵玉道:“让梦生继续写,朕也继续看。朕上次没说书怎么样。而是你隐瞒朕帮助写书的事情让朕很不高兴。你实在是不适合当权臣,连话都听不明白。你可知道,梦游记断了后,很多人都去找杭州印刷厂的麻烦,逼问后面怎么样了。”
  “微臣明白!”
  “欧阳。”赵玉想想问:“朕很想知道你怎么懂那么多。甚至还会妙手回春,精通岐黄之术。”
  “回陛下,民间传说但凡状元都是文曲星下凡。所以微臣经常做梦梦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起床后随笔而写,就成了习惯。再说这外伤之法也不是微臣第一个使用,微臣在外游玩,旅途无聊时候翻看下医书,张将军那伤,说实话也是死马权当活马医,所幸张将军吉人自有天相。”
  “哈哈!不过你做得很好。”赵玉很满意道:“什么叫栋梁,这就是栋梁。”
  “谢陛下夸奖。”
  “不过洞庭湖平乱朕未赏,这次监军有大功朕如果再不赏的话,你就不会安心帮朕办事。”
  欧阳苦笑:“陛下哪里话。”
  “来啊!”赵玉道:“把东西拿上来。”
  “是!”一个内卫很快端了一个大盘子从侧门进来。盘子上垫红布,红布上有东西,东西上用金布覆盖,看上去相当的神秘,也有相当的体积和一定的重量。
  赵玉笑道:“欧阳,让你猜三次,猜中了这东西就归你。猜不中,朕只好收回。”
  “……”欧阳大汗,今天赵玉心情不是一般好。
  赵玉吩咐:“提示一下。”
  “是!”内卫对金布下东西一弹指,一声金属的声音响起。
  是金属,而且是整块的金属。这一来欧阳就纳闷了,皇帝会给什么东西是整块的金属呢?不对,看外形,这金属只有一半,是个长方半圆形,等于一个圆柱体对半切。欧阳看赵玉表情很得意,显然这东西是很可以拿的出手的,自己也会满意的东西。
  黄金?应该不会这么俗,再说赵玉哪好意思在自己面前亮黄金。升官的公文,自己不稀罕不说,而且没必要用这么大东西做公文吧?难道是碑文,也不对,半个圆铁皮。
  “让他摸摸!”赵玉似乎更得意了。
  欧阳手放上去,竟然摸到上面有字,是子孙两个字。内卫轻轻一转,让开了欧阳的手。子孙是什么呢?赐爵位荫及子孙?谁见过这样的赐爵位的?难道这女人帮自己生了个儿子?
  这样就不好玩了,赵玉问:“欧阳,你就想想,朕有什么让你看得上眼,赏赐你肯定会很高兴的东西。这东西上面有字,是用黄金嵌入。此物唐时之赏赐过两个,朕记得其中一个是吴越王钱镠。宋时这是第一个。”
  欧阳苦笑:“微臣真猜不着!”要的东西有,但绝对没有长成这模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