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230

  “当然知道。”
  “陛下是否知道汉武帝时期匈奴单于军臣?”
  “你想说什么?”
  欧阳道:“赵武灵王,一世英明,但晚年因为几个儿子争斗王位,所以活活饿死。军臣单于杀父夺位。还有各朝各代,大到君王,小到黎明百姓,儿子争斗一直都没有避免。”
  赵玉疑惑问:“这个和五千女真人有什么关系?”
  “女真共有七十二部,几乎全部臣服完颜部。但这些部族只是形势上的附依,并非代表金国对部族人有直接的控制能力。所以微臣想悬赏七十二部部族酋长全家男性脑袋。活的一万,死的五千。然后再把我们招募的五千人送回女真。即使他们背叛我们,也就多五千的兵力,但是只要有一个得手,那就会造成一个部族很大的混乱。陛下也知道,他们可没有多少人去保护。有的甚至没人保护。如果抓到活的,还可以让他下令自己部族收拢自己部族女真人,不和我们为敌。”
  “好,此策甚好。”赵玉拍掌道:“一边我们在打仗,一边女真内乱不停。完颜吴乞买如果干涉部族内事,必然引发不满。如果不干涉内事,必然更加混乱。女真一块铁板的形势将扭转过来。真没想到,完颜阿骨打算计我大宋不成,还送人给我们反间女真。那上表为什么不说清楚?”
  “陛下,事实是太上皇提醒了微臣。”
  “哼!那老家伙活腻了,敢只带四个人去女真。”赵玉听欧阳说宋徽宗不满道:“他不知道,如果他落到女真人手,朕这边行事就要多顾虑几分。”
  “陛下,毕竟没有出事。”
  “恩!”赵玉点头:“你看这事由谁主理好?”
  “女真人,当然是女真自己人带领。”欧阳道:“陛下还记得微臣上表说明河南事务的金四吧?微臣觉这可以由他带领女真人。此人奸诈卑鄙,为了女人和富贵可以六亲不认。如果陛下能封他个将军,他必然卖命筹划。俗话说……”
  “不可能。”赵玉道:“无故提拔将领,还是女真人,还要把兵权给他。这不可能。”
  “陛下,非常人行非常事。此人现在已入汉籍。在其担任伊川矿负责人以来,伊川矿出产量高出原先的两成。”欧阳耐心道:“如果是宋人带女真人,习性、语言什么都不熟悉,而且女真人根子里还是不服汉人的,所以只能是女真人来率领女真人。”
  “……”赵玉沉思一会后问:“金四由谁调配,总要有个监军。”
  “金四可以由张俊调配。至于监军……陛下,还是那句话,非常事必须非常人。既然是干不光彩的事,就只能让能干不光彩的事人来做。”
  “比如说?”
  “比如说朝廷派出去,成功挑拨乌谷敌烈八部的,又拉拢辽朝大臣的……李邦彦李大人。”
  赵玉笑道:“你欧阳是不是看李邦彦很不顺眼,什么事比较要命就让人家干什么事。”
  “那陛下的意思是?”
  “不可否认,李邦彦确实是个小人。”赵玉道:“好,朕就派兵部去做这事。但是女真军不发放任何火器。如果有需要可以在河北军路中申领。朕就任命金四为正六品的正将。不过……这赏金谁出?”
  欧阳笑下:“微臣出。”
  “有钱。”赵玉想想后道:“朕听说已经有商人有身家万万贯,是真的吗?”
  “陛下,微臣还没上任知县之前,东京多的是百万之人,千万也不在少数。这十年下来,总该越赚越多吧?”
  赵玉问:“可是朕为什么越赚越少?”
  “陛下看禁军,以前穿得不少是草鞋,现在统一布靴,有的还是皮靴。百万人换装武器、衣服等等。都是花钱的。再说,藏富民间也是一件好事。陛下要花钱,不是一样有钱花?”
  赵玉摇头:“朕觉着是户部太无能,还有就是地方官和商贾的关系太好。”
  “恩……”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税收是地方负责办的,而很多地方官都在场子内有股份。欧阳道:“如此这样,只能进行中央集权,中央派遣税吏下去……”欧阳说的是中国借鉴美国的联邦税务和州税务系统。税务的成熟可以规范商业的发展。朝廷重视起这块,就说明商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金四接到圣旨的感觉,如同自己中了六合彩头奖一般的不可思议。昨天自己还是一个替老板打工的人,今天就是比老板还强大的朝廷正式武将。也是女真第一名真正的大宋官员。连同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兵部公文,金四可以自己择选两名副将,通过河南防御使,在河南招募三千到五千人的女真禁军。另外的权限是,金四可以把非汉籍,但要加入禁军的女真人转为汉籍。最后还有皇上赏赐的黄金五十两。
  当然,公文也对其有所限制。比如他自己将带一千人前往海州,通过海州加入河北军路。他点的剩余四千人,也将通过分批方式输送。
  金四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一些突然给自己这些好处的原因。不过这是机会,这是让他当人上人的机会。自从他知道那天在河边和自己说话的是欧阳后,他就知道自己还有机会。他甚至看欧阳的亲笔信,比圣旨还重。
  欧阳信上说了他可能要执行的任务,信中说,即使他不愿意这么干,在加入河北军路的编制后,他仍旧是明正将。但如果把事情做好了,将非常有可能进入大宋朝堂。欧阳还说,他也是希望少死人情况下快速结束战争。欧阳分析了目前的兵力、物资、武器上的对比,告诉金四,女真没有胜利的可能。将来女真人地区的管理还要依靠他来负责。亲笔信最后附带说一句:不要让我失望。同时送上两万贯的银票让他随意使用。
  这封信完全说服了金四放下最后一点心理障碍。欧阳在信中说的都是实话,就因为金四知道欧阳说的都是实话,所以才这么容易接受下来。信中还不讳言说到金四的老婆和孩子是人质,但如果金四战死,欧阳也保证会照顾他们。
  有能力当然有魅力,金四第二天就开始招募亲兵百名,清一色的黑水部成员。而后亲兵持他发出的公文到附近女真聚集区招兵。他们宣传口号是:为自由而战。演说稿是有相当有魅力的,出发点就一个,说金国的女真同胞正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当成可以随意牺牲的炮灰派上战场。而上位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根本不管他们生活怎样。所以必须将女真同胞解救出来。
  有不少女真都支持这样的看法,但同时他们觉着大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先前报名的积极性很一般。但知道欧阳自己出资的巨赏后,大家脑袋就活了。一个人一万贯,十个人打掉一个窝点。抓捕一酋长两儿子,就是三万贯,每人就有三千的红利。三千即使在大宋,也可以比较舒服过上一辈子。这个才是真正刺激他们心房的。并且原先就有不少人和自己的酋长或者是邻近部落酋长有仇怨。在各种原因驱使下,而后招募工作非常顺利。当月,金四就带领一千精兵出发前往海州。
  时间很紧张,八月底就要发动对女真的战争,金四是八月中旬到河北军路报道,监军李邦彦还未到位。张俊因为上面有交代,所以将金四转给薛柄掌管。薛柄和金四一合计,决定不再等其他人。一千人在金四领带领下潜入长白山。
第263章
民族矛盾
  金军制相比宋更加混乱,早期实行的是猛克某安兵制,而后实行勃极烈制度。其军为九曜二十八星宿为名。大官人,就是一军主将也叫谙版勃极烈,下面还是小官人,叫勃极烈。接下来是万户长直到牌子头。纪律倒是非常严格,伍长如果战死,他麾下四人如果没有建树,也要陪死。什长战死,两伍长陪死。他们混乱在于,谙版勃极烈是一个单位,并非一个建制。有三百人一个谙版勃极烈。也是两万人的谙版勃极烈。很多小部落自成一个谙版勃极烈也就是猛克安。也有大家合起来成立的。这样军内很多是以族建制为单位。
  比如金四这样的人到了女真地,如果没有和部族在一起,战时就会被当作签军,被征兵的谙版勃极烈强行征集进入军队。女真的制度是不怀疑女真人的制度,只要你是女真人,就可以也必须入战场。薛柄虽然有才学,但就因为不是女真人,一直很难得到升迁。当然也有契丹人组成的军队,不过军官都是女真人担任,军法比起女真部队只严不松。
  这次行动是有系统的行动,也展现了薛柄比较高的战略指挥水平。金四将带一半人贯穿长白山,而后在接近率宾府的附近海域搭乘接应的战船离开。金四最信任亲信带领另外一半人摸向辽阳府,最后从苏州海上撤离。所得赏金千人同分,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活着回来。张俊看了眼计划就完全同意,张俊看来,这千人进去骚乱后,不管能不能得手,都能造成女真内部的不信任和混乱。
  ……
  酝酿很久的战争终于全面爆发,辽人根本没想到,宋人第一个有威胁的进攻是借助水军直直杀向临潢府。宋江利用了杨么技术制造出大量车船。要知道即使是宋内官军的内陆战船都和杨么的车船不是一个档次。据记载杨么曾用两艘车船冲散百多官船。从这里可以看出车船的威力。宋江完全主导了涤河、潢河、土河、辽河四条河流的战场主动权。这让辽军一日三惊,为避免宋利用水道四面开花,偷袭后路粮草,除了在河中沉船堵塞河道之外,锦州的军队全部撤退。但在撤退到大定府卫戍临潢,还是撤退通州卫戍将来临潢撤退到东京后路,朝廷和军中各有不同看法。
  而在宋军轻松占领锦州的同时,欧平的婚礼也正式举行。婚礼是在欧府举行,欧府以后就是欧平府。欧阳将去白云区靠河边的别墅居住。虽然欧平很坚持,但欧阳很明白什么叫夫妻生活。欧平左右帮自己活了二十多年,也该给他一些自由。按照欧阳所说,欧平还是要负责打理一些人情往来的事。但不再负责管家职位。
  那欧阳那些锁事,比如收信给打赏,比如日常支出,雇佣使女等等谁管呢?欧阳本打算不管,过独居的生活。但后来金娘从金国来到了阳平。欧阳当然不会看她再去青楼谋生,于是就留她在自己的别墅中当了管家。金娘接过价值二十万贯的信物,还有银票几千贯,着实是愣了半响,她是真没想到欧阳这么大方。
  欧阳见那表情解释:“金娘,其实以后家中主要支出都是从你这边拿。你就学欧平,自己的薪水自己拿,需要买什么东西也就买。打赏跑腿的、买上等茶叶接待客人的都要钱。我不在,你安排客人在外住宿等等都需要钱,很重要一点,别太丢面子。”
  金娘想想问:“什么叫别太丢面子……”
  “恩……比如有商业协会人来拜访,我不在。你就帮我陪他们吃饭。吃什么没关系,最重要是贵,一桌不能少了一百贯。”欧阳道:“金娘你很合适的,你见的人各式各样都有,这个管家不仅是管一个家,更多是帮我应酬。你又会骑马,经常还得上京,去寿州,我就担心你受不了。”
  金娘恍然笑笑:“就是苏大掌柜雇的私人助理那个意思?”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欧阳道:“这边有一些关系比较好衙役名单。比如白莲孩子周岁了,你也得帮我送个红包,有空可以代我赴席。还有下个月寿州知州父亲六十大寿,你得帮我包一份不少了千贯的贺礼,有时间可以出席,多认识点人,钱不够就和我说,我不在,你就去找欧平。”
  金娘苦笑:“大人,我是个女子,以前又是那身份……”
  “惠兰以前还不是一样。”欧阳道:“都是无奈,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你是代表我去的,你应酬的人都是会做人的人,没有人敢奚落你。”欧阳也知道开始肯定有点误会和麻烦,但目前真没有比金娘还合适的人。会骑马、识字人是很多。但是能交际应酬的人就少,最重要一点是信得过。欧阳很欣赏金娘,她能拼死维护胡万三,也对金二有情义。而且冒险回女真祭奠父亲,都说明这女子的品德比较高。话说回来,貌似才从古到今,妓女的品德和信誉都比较高。某网站职业诚信投票排名,妓女排前三,公务员排倒数前三。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金娘没地方去,家已破,留在金国是不可能。而来宋国只能再从事妓女行业。难得欧阳热心将她拉入上流社会交际中,她自然不会这么不识好歹。当下点头道:“那我就试试。”
  没过半个月,欧阳发现,早应该让欧平结婚。金娘那细心真不是欧平能比的。欧阳睡得迟,总会有宵夜送来。要出门,鞋子、衣服一整套已经弄清清楚楚。细心、认真……这些只有梁红玉在时候才有的待遇,现在都有了。欧阳对待金娘是很礼貌和客气的,避免有人说三道四。当然,已经有人说三道四,不过欧阳和金娘都是清者自清的人,都不喜和市井之人辩驳。
  一天早上,欧阳吃早餐看报纸,金娘很少和欧阳同桌,她正在门外看几张请柬。欧阳:“金娘,今天一起坐。”
  金娘应了一声,坐在欧阳面前看了一眼欧阳手中报纸问:“大人有事?”
  “我没事,我就奇怪现在街头巷尾,外加茶馆、报纸、酒席谈论的都是对女真,对契丹的战事,你怎么一点都不关心?”
  “这个……”金娘有点支吾。
  欧阳道:“直接说。”
  “恩,其实我是担心我太关心这些事,怕人家会多想。我毕竟是女真人,大人这边出现过女真人刺杀,女真人陷害的事。”金娘道:“也是为了避嫌。”
  “我记得你祖籍是在中原,你父亲还是你爷爷就是中原逃难去的女真有名的医生。”欧阳拿起报纸道:“在宴席、聊天总要说点大事。你可以看看,恩……女真已经乱了。黄龙府宗翰亲自带本部到长白山一带整理弹压,但效果并不好。”
  金娘点头接过报纸,报纸上说,女真最少十二名酋长遭到绑架和暗杀,一些军队甚至被酋长解散。而一些部队因为争斗酋长之位,几个儿子带领自己亲信开始互相残杀。由于女真人都尊崇勇者,所以混乱是少不了的。报纸上还说,由于女真其中一部的投降,河北军路拿下了长白山南部三县,占据了可南可北的战略要地。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金朝朝廷立刻再次启用完颜宗弼为副元帅。
  完颜宗弼虽然才军事才能上和宗翰不相上下,但是在这一带任职很久,对地形、习俗等各种状况都了解。而且他的亲兵都是这边部族人提拔,在其带领下,进行编制队伍,任命酋长等一系列动作,很快将混乱的女真南部稳定下来。并且偷袭击败了宋禁军前锋,扼制了宋军禁军前进的脚步。
  “大人!”李四门外敲了几下,转到屋内来道:“东京来公文,说完颜兰跑了。”
  “这人跑不跑似乎已经没有关系。”欧阳道:“你和衙门说一声,挂画像通缉就可以。”完颜兰对宋来说,已经没有威胁。
  “是,公文提醒大人小心。”李四道:“我已经命人加岗。”
  “没事。她未必原来来找我麻烦。”
  “恩!”李四抱拳离开。
  李四才离开,门外值班衙役来报:“大人,苏掌柜来了。”
  “有请!”欧阳道:“金娘,帮我客厅看茶。”
  “恩!”
  ……
  两边客气看茶后,欧阳问:“苏千,你怎么来了?”苏千现在算是朝廷官吏,没事肯定不会来。
  “找大人商量点事。”苏千来的原因是因为商业协会不少成员联合写信给他,请他解决商人和吐蕃和大理的矛盾。其实这矛盾西夏也有。也就是朝廷为了拉拢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一种比较优惠的政策引发。赵玉之前,朝廷就施行这样的政策,比如高价买马,低价卖粮。非罪大恶极边族,宋内官府一般都轻判。
  这是通病,中原对日本、高丽、交趾等交界国家一向很慷慨,当然古代还好,看现代,虽然宪法说各种权利等等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按照政策来说汉人就是三等民族,存在相当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对居住在自治区的汉人最不公平。
  由于大宋的商业发展,致使和大理吐蕃贸易加深,和原西夏部族也是一样。由于朝廷的硬性政策和考虑不周详和宋国内物价的上涨,导致商人无利出口和进口,造成边境交易处于完全停顿状态。边贸一般是物易物,最多是马换茶叶。而今宋自己有养马地,马匹价格低劣。大家生活水平高,茶叶价格高昂。不可能再用以前同等数量的茶叶去换马。
  当地官府很不满意,要知道,笼络少数民族是隋来的一向方针。于是强令参与边境贸易的商人重开贸易。先前也就忍耐了,但战争开始后,宋国内物价再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商人就不干了,谁也不愿意贴钱。于是在一个商人的挑头下,边境商集体罢市,要求少数民族按照物价买卖,实现买卖公平,从而引发了商潮。最后商人被捕。政府指导价格在宋边是很普遍的事,即使在宋内地,对一些产品也有官制。
  其实少数民族政策好处也有,历史记载,西北地区的吐蕃就是通过茶马交往而愿意接受宋王朝的统治,边疆地区也比较安宁,并共同抵抗西夏的进攻。西夏与宋对峙,茶无来源,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迫使与宋一度议和,购进茶叶。宋政府经常采取抚绥、优惠的经济政策,也是为了保证其边疆地区的稳定,以达到“守内”的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