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230

  “张三,李四。”欧阳打个哈欠道:“你们一个刻一个盖,我去睡一会。”
  “大人放心。”没接过圣旨不代表不会写圣旨。看了一天,哪还有看不会的。
  “对了,那个写西夏人投降假消息的记者,罚他两个月薪水,并且在正规皇家报澄清道歉。同时让阳平总社出版时候,教导大宋百姓怎么识别真假皇家报。”
  “是!”
  宋军非常嚣张的大面积假传圣旨,一是欧阳认定没有比马快的通讯手段,二是抓住了西夏军队的心理,大打心理战。并且也无视赵玉规定的谈判期限,以钦差名义命令各部开始进攻。边打边谈。
  兴庆府内是一片恐慌。欧阳和韩世忠根本也不封锁消息,大张旗鼓的大派圣旨,这么明目张胆的无耻反倒让西夏人没有在第一时间派人澄清圣旨。又过了三天,各路消息汇总来报,所有驻守在外的西夏军队,几乎被假圣旨全面打击。刘锜兵锋直逼黑水河,按照消息说,刘锜本部是赢的丢盔弃甲。重炮粮草什么都不要了,每个士兵就七天军粮,一杆武器外加甩手炮两枚。当然还有一堆的圣旨。
  永兴军路虽然没有刘锜那般锐意进取,但是行动速度也非常快,几天时间已经拿下大半个夏州所辖。所到之处,无人反抗。以至到了最后圣旨不够用,当头将领直接拿纸充当,连印都没盖。就是这样的圣旨,也是所向披靡。
  西夏人知道,呵斥欧阳的不对行为是不行的。现在最好办法就是在筹码没输光之前,加紧时间和谈。一旦西夏就剩余一个兴庆府,你倒是想谈,但人家肯定不干。西夏最大的错误就是和谈太高调,搞的全国皆知,结果被欧阳所利用,再利用人性的弱点,将西夏技术性击倒。
  于是又一轮和谈开始了。本次是司家牵头,由李乾顺的伯父出马,但欧阳这边却以伪造圣旨,精力消耗过大为由,派了张三去和谈。身为一个衙役,当然有自己的定位。再说即使张三签字也不会得到认证,所以仍旧是空谈。
  第二天,李乾顺派出储君,欧阳派出李四。
  终于再过了几天后,李乾顺非常无奈的亲笔欧阳,表示将亲自会谈。欧阳亲笔回书,身体已经恢复,也可以亲自会谈。
第207章
和谈陷阱
  第二天的天气很糟糕,是个雷暴雨天。但这样也没有影响双方的见面。欧阳比李乾顺甚至还早到了小半个时辰。李乾顺到后心中略有安慰,但很快就被欧阳的话激怒。
  欧阳的话是:“拓拔氏全族迁徙宋内。可以选择硫求、淡马锡。也可以选择琼州。拓拔氏贵族可以选择入朝为官,或者是在大宋任意地方赐与封地。至于其他族酋长什么的隔离安排,党项各族居民分流各地。取消部族姓氏,由皇上赐姓。”
  这是什么?这是赶尽杀绝。不仅要全取西夏,而且还要党项人灭族亡种。李乾顺一听就跳了起来,指了欧阳鼻子大怒:“你欺人太甚。”
  欧阳不理会道:“至于陛下的待遇要好些,千亩良田,封世袭国公,采食宋内一州。也就是陛下要换个富庶地方当王。陛下的妃子、孩子全部可以跟随,并且还可以挑选五百侍卫。如果换了半个月前,我当然不敢这么说。但陛下应该知道西夏目前已经名存实亡。韩将军大军不攻打兴庆府唯一的原因就是不想生灵涂炭。”
  李乾顺怒道:“朕不会受人要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欧阳笑道:“陛下还有多少的玉可以碎?据我所知,除去逃兵,兴庆城内兵不足八万,马不足万匹。还有,因为嵬名守全和李欢将军的下狱,质子军和铁鹞子军心不稳。这两只本是陛下亲信军队,而今陛下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当然陛下还有一些筹码,比如城内兵士,还有大宋也要靠陛下来安抚四方。”
  李乾顺身边一人冷道:“据我所知,宋皇帝是派欧大人来谈论西夏兵权的。并没有授权欧大人赶尽杀绝。”
  “不好意思,本官现在是钦差,有便宜行事之权。否则还要本官来干什么?直接送张和约让陛下签了就好。”欧阳道:“陛下也知道,目前西夏军根本攻不出来。时间每拖一天,西夏就更弱一分。如果再有一两个月,兴庆府饿死无数人,瘟疫横行,全城将变成死城。陛下,大势已去。”
  李乾顺面色黯然刚要说话,一名陪同白发苍苍老迈文臣道:“慢,如果大宋能答应我西夏一个条件,本官定然促成此事。”
  一名官员在欧阳耳边道:“此人叫吴为,本是神宗皇帝治下一县的知县。后来丢了官职,不足二十就和张万一起来到了西夏。吴为提出要建立千秋万代且威名远扬的西夏国必须入主中原,要占汉人土地,用汉人之才的政策,从而引起了西夏和宋国在边境上经常发生战争。以后每代西夏皇帝都接纳其对中原的侵略思想,蚕噬宋土。”
  欧阳掐指一算,啊这老汉奸竟然活了七十多岁。欧阳看过一部连续剧,说是抗日时期一个日本人为了帮助中共,在日军中当间谍的故事,其不惜弄死自己几十年的老朋友,也不惜把大批日本人送进地狱。欧阳不喜欢日本人,但更不喜欢这种人。甚至觉着这种为了所谓理想而灭绝本性的人,根本就不能称为人,比起那些贪生怕死当奸的更让人憎恨。看那人就如此,更何况是看这个吴为。欧阳越看越不爽。
  不过,目前还在谈判,欧阳点头道:“请说。”这是三朝臣子,威望必然是足够的。
  “欧大人虽然是钦差,但这一卸任就难说了。再说大人即使不卸任,恐怕也不会没有后招。为保我主安全,如果大宋愿意将太上皇爱女赵瑚儿嫁给我主,此事自然好说。”
  欧阳眼皮跳了一下。王八蛋,竟然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怀里有一封信,是给张玄明的,让他带领东京禁军截杀李乾顺。但是如果这个赵瑚儿嫁给李乾顺,那一切就麻烦了。张玄明此事必然不敢私自动手,否则他肯定要背黑锅顶死。虽然太上皇无权,但身份尊贵。赵玉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动手。毕竟一来有明面上的和约,二来用太上皇的爱女做牺牲,赵玉就成了一个无信无德之君王。
  如果自己答应下来,而后再把这对政治夫妻给砍了,事后自己必然被抓去顶锅。欧阳这会看吴为就更不爽了。李乾顺心中捏了一把冷汗,他不蠢,看欧阳这表情他明白,欧阳早计划卸磨杀驴。自己一投降,生命就开始倒计时。幸亏吴为够了解汉人。
  一个很不显贵的前朝公主,反而成了一面免死金牌,政治这东西真是耐人寻味。欧阳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无意识不停的敲打桌面,四面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欧阳的回答。
  吴为逼一步道:“大人说过,自己乃是钦差。什么是钦差,就是皇帝的化身,又有便宜行事之权,杀个一品二品的官员也可以先斩后奏。如果大人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宋谈和约居心叵测,我大夏宁死不降。”
  “……”欧阳还是没说话,他在思考种种可能。如果真答应,没有人敢秘密对李乾顺动手,否则就成替死鬼。公开动手更不成。要是连张玄明这个刽子手都不敢动手的话……难道就让他继续活下去?难道真把一州给其当王?难道真让他有时间培养势力?
  无论怎么说,欧阳也不希望李氏贵族有人活下去。只有上位者下台,才能避免因为他们的私利发生动乱。当然对老百姓来说西夏统治者倒闭,换个宋的主子,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好,我答应。”欧阳冷笑:“只不过是要赵瑚儿当免死金牌而已,身为皇上的钦差,这事我准了。”
  吴为点头道:“只要陛下和赵瑚儿完婚,我大夏立刻放弃兵权……”
  “得寸进尺,你下一句话肯定回说在赵瑚儿没来这几个月,大宋要对西夏管吃管住是吗?我可以马上派人,即使是掳掠也把赵瑚儿弄来。但是你们必须马上解除兵权,至于陛下和身边人的一干供给,一点不短。”
  “……”吴为考虑一会后问:“万一你食言而肥……”
  “拜托,老子是钦差。所谓钦差,所到之处如君亲临。这样吧!我写道钦差手令,让人快马拿人过来。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人要搞七搞八的话,也别怪我不客气。这边的将士们都愁着没有立功的机会。”
  吴为点头:“好,如今两国高官云集在此,听闻大人如此说话,大人又说是代君发言,欧大人,如果你没办到,那就是陷君于不义。用欧大人的前程和富贵做抵押,我自然相信。再说这边这么多大人看着听着,即使大人要后悔,恐怕也由不得大人你吧?”
  “既然这样,我们能不能谈谈细节?”
  吴为提醒道:“陛下只有完婚后才会离开兴庆府。”
  “好!”
  ……
  其实也没有什么细节,基本先前该说都说完了。李乾顺对吴为擅自做主非常不满。吴为明白将李乾顺拉到一边说话:“陛下,可知西夏最大仇人是谁?”
  “难道不是赵玉吗?”
  “错了大人。即使不是赵玉当政,他们的太上皇也不是没有对西夏动武。而西夏兵败如山倒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欧阳。火药是其一手发明的,韩世忠、刘锜是他亲自选拔的。煽动对西夏的仇恨是其主办的皇家报干的,诸如此事还有等等。”吴为又问:“陛下可知大宋死了哪个人,可让大宋动荡不安吗?”
  “?”李乾顺本要又说赵玉,但看吴为那贱兮兮的样子问:“难道又是这个欧阳?”
  “陛下英明。陛下也知道宋打我西夏,征黑汗,出兵玉州,而今还想吞辽灭金,为什么?为什么着个赵玉有如此魄力?答案很简单,就是宋富裕了,有钱有粮有人。而今宋朝廷上分了两派,一边是新进官员支持的重商轻税强民富国派,一边是老成的儒家忠君派。这是赵玉在朝廷中玩权衡帝王之术。而今新派官员势力薄弱,但是却能在朝堂上大胆发言,除了有金钱做后盾之外,欧阳身为他们的幕后支持者也有一大关键。如果欧阳一死或者落难,朝廷、民间各利益派别必然开始从暗到明的争夺,最后新派不能抵挡旧派的实力,大宋政治内乱,削弱民生,攻辽不成反败,我主并非没有东山再起之时。”
  李乾顺惊问:“欧阳会死?”
  吴为冷笑:“自然,只要一签和约,欧阳必死。”
  李乾顺问:“为何如此说?”
  吴为道:“陛下看,如果欧阳交人和陛下成亲,太上皇是不会放过他的,只要太上皇告祖哭诉,用全体皇族威望,即使赵玉想保也不敢保,否则赵玉就要想怎么和皇族解释:为什么一个士族在没有通过皇帝的情况下可以决定一个公主命运?其置太上皇为何地?”
  “如果他先告知赵玉征求同意呢?”
  “没用的,赵玉得位本不正,又是自以为功比汉武,仁比唐宗之人,对太上皇哪敢赶尽杀绝。她绝对不会答应,但和约已签,这失名的黑锅谁去扛?是欧阳还是赵玉?”
第208章
平略
  李乾顺问:“那如果欧阳一不做二不休,做个无耻之人,也不去请赵瑚儿,直接把没了兵权的朕给杀了呢?”
  “哈哈!陛下多滤。欧阳虽然是钦差,但是本次宋跟随那么多官员也不是吃素的,怎么会任凭欧阳坏了皇上的名声。说难听点,欧阳一意孤行杀了我们的话,我们最少也拉了欧阳来陪葬。”
  “高!”李乾顺喜道:“只要和约一签,无论欧阳失信与否,必然是个死局。欧阳一死,大宋必然有所内耗,到时候赵玉如果还要惦记征辽伐金的话,就是我党项人卷土重来之时。”
  “是的,陛下,传闻那宋江万余人马,横行宋一年之久,所到之处,皆望风披靡。陛下如果在宋内开花,再联合辽或金,不仅可能东山再起,还可能为中原之主。”
  “好好,哼要死也要拉上这个姓欧的。”
  在各国当权人眼中,只有辽上位者看欧阳备爽。为什么呢?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李乾顺、完颜阿骨打都是有为之主,而天祚帝和宋徽宗则都是属于亡国之君。下场都一样悲哀,坏人看坏人,贼眉对上鼠眼,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中国从不缺少吴为这样阴险的政治家,吴为看得清楚,宋这边也有人看得清楚。这些老派玩政治的人虽然也搞不懂欧阳心理在想什么,但看欧阳签定和约签字时候,只有一个文官忍不住稍微提醒一句:“欧大人您在代表陛下,如此国家大事,最好能先考虑几日再做决定。”
  欧阳边签字边道:“和约一签,可以少死非常多人,我欧阳算什么东西。再说,晚一日签定和约,就多一日耗费兵帛。我可不想当这个罪人。”
  有心提醒的大臣们见欧阳如此说,也不再坚持什么。于是和约就这么签订下来。
  回到中军账,韩世仲按照和约,将派出士兵几天后接管兴庆府。不过这些都是吩咐下面人做好计划的,韩世仲则是很紧张了拉了欧阳密谈。韩世仲指了和约上和亲那条说:“欧大人,我知道前些年闹得很凶的和辽和亲之事。据我所知太上皇已经准备将赵瑚儿许配给他最得意的学生。您这和约一签,必然会惹下大祸。”
  欧阳笑问:“韩将军从假传圣旨中看出我有什么高贵品质了吗?”
  “这个……”韩世忠欲言又止。
  “如果韩将军认为没有什么品质,也可以直说嘛!”
  “老实说,我感觉大人挺不要脸的。刘将军书信给我也说,如果打仗不要脸能赢的话,他也可以不要脸。”韩世忠看看欧阳表情补充:“但是大人这次是不要命。”
  “哈哈!”欧阳笑这站起来拍拍韩世忠肩膀:“一个连脸都不要的人,怎么可能会没命呢?韩将军还是尽快安排接管兴庆府事宜。对了,如果有些人这两天要聚敛金钱,为将来当安乐公准备,都由他们去。但是吴为那边给我盯死了,时机成熟我也不另行通知,翰将军应该知道怎么做。”
  “当然!”韩世忠站起来抱拳道:“韩某早想手刃此匹夫。宋和西夏近百年战火可以说都是此人挑起。生为汉人,却为汉奸。虽然其丢官才导致对朝廷不满,但试问这天下谁有全满之事。如果一不如意就怨天尤人,那事何以堪?再者吴为担任知县期间,官声并不好。其丢官是因为对其钟爱的上司下狱不满,对新上司又口出狂言,表对旧主的忠心。”
  “恩。”欧阳点头:“此人投靠西夏,挑起战火,深得西夏历代君主器重。其子孙由于其反叛行为荣华富贵,该还的终究要还。”身为一个现代司法人员,欧阳其实对某些法律还是很不理解。比如说贪污,某官员贪污二十年后被抓,但是却只追究此官员的罪行,却忽视了二十年来享受贪污带来好处的妻子和子女。按照欧阳的逻辑,享受犯罪成果判处从犯并不为过。毕竟也是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需要,而导致罪犯贪污。
  韩世忠明白欧阳的意思,点下头道:“明白!”
  韩世忠离开,欧阳拿出写给张玄明的书信,将一张写满字的纸放在信中,而后道:“张三,调两百钦差卫队火速前往东京,亲手将这书信交给张玄明张大人。他会安排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如果他不安排你做事,而是看完信就打发你回来,或者是让你原地等消息,立刻前往皇家报,把第二封信交给李逸风。”
  “是!”张三一口答应。
  欧阳点头道:“张三,此事事关我身家性命,千万小心。”
  “大人放心,张三即使是死,也把这事办周全了。”
  “恩,如果张大人要强留你,你就开第三封信,用我钦差名义斩了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