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230

  欧阳道:“我倒是有点想法,派人运出几门燃烧炮,而后对后营来那么几下,而今是七月底,酷热之季。后营着火,必然能烧掉部分器械。那些水可是都有瘟疫的,西夏军敢不敢就近拿水灭火也说不定。”
  “恩,有道理。”刘锜喜道:“这样一来,西夏军必然缴获火炮和未发射的燃烧弹。如果有细作敢点燃安置在火炮内的炸药包,方圆数里之内必然是一片火海。我隐伏一方的少量骑兵可趁乱冲击敌后营,用甩手炮炸毁器械。快速冲穿后营突围。大有可为”刘锜想得比欧阳深。
  “不用细作,我可以试做一个沙漏定时器,不过需要厢军帮忙。”定时器军厂略有研究,但由于点火办法粗陋,无奈最后放弃。而欧阳说的定时器属于山寨简陋版的。抽出沙漏隔离板,沙漏开始漏沙。一旦沙漏重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沙漏翘起。沙漏另一头是火石,开始撞击打火线。这样成功率不高,但是一旦西夏军把宋军丢弃物资弄回去研究,路上颠簸就会导致火石连续撞击打火线。而另外一方面沙子全部漏完,给予杠杆另外一边火硬大的重力,也就是说只要触碰装载定时器一下,就有可能引爆。一旦引爆波及到旁边的燃烧弹和填装火药,将进一步继续爆炸。与其说是定时炸弹,还不如说是触摸炸弹。为避免麻烦,定时器可以和炮弹混在一起。
  “就这么办。”
  “成,我去城外找李大人要人做模子。”
  ……
  欧阳对定时炸弹略有了解,不过宋代的定时炸弹和现代区别几乎是两样东西。不过难度不大。一箱百斤的燃烧弹内放置一个未必会爆未必不会爆的装置还是比较简单。只花费了两个时辰时间就搞定一切。当夜,章栏带了身着西夏人服装百多骑兵携带两辆装载火炮的马车出城,燃烧弹用马驮总数为十箱,总共百发弹药。
  按照计划,有十骑负责发射炮弹,吸引敌军注意,而后逃窜。等定时炸弹爆炸后,渗透潜伏的剩余骑兵将冲击后营,用甩手炮对所有攻城器械进行破坏。这些器械是西夏的所有家当,一旦毁坏六成以上,西夏人只能以人力面对坚城。按照西夏军目前的状况,根本就不可能对拢县造成威胁。所以此战不仅是破坏敌器械,更有可能是拢县的最后一战。
  第二天晚上,按照细作的消息,所有大型攻城设备将组装完毕,第三天早晨会推向前营,而后根据部署分派到各先头攻城部队。
  拢县的斥候尽出,潜到敌后军附近观察。而城内五千精锐骑兵整齐待发,除了几个主副将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发生什么事。这在西夏人中有细作,不能否定人家在拢县就没有细作。此战过后,无论成败,欧阳和李汉都要后撤到距离拢县百里的兰州后方。
  两更刚到,斥候来报:“敌后营有零星炮声!”按照路程计算,估计就是一更天的事。
  近三更斥候来报:“敌中军后军杀声震天,山冈看出,密密麻麻全是火龙。”
  三更末斥候来报:“敌后营数十声爆炸后,一片火海。”
  刘锜下令:“命斥候撤回!”看情况计划已成,章栏一干人的生死他不太关心,他只关心敌会不会报复攻击,如何应对可以发生的攻城战,如何让两位监军撤离拢县。如铁鹞子都是清一色骑兵。而如今西夏大军步马两开,弓手不在少数,来几轮箭雨洗城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天清晨,欧阳等上路,临走欧阳交代:“刘将军,钱需要花就放心花,我这边给你留了每张一千贯的信三十封,还有两小车散碎银子总共四万两白银,你自己看着办。”
  “多谢大人,大人路上小心。可在兰州摆下酒席,等末将和韩将军凯旋而回。”
  “恩走了。”
  李汉再拉了刘锜交代几句:“朝中之事有皇上担着,尔等这边就是要打胜战。”
  刘锜抱拳:“两位大人尽管放心,末将心中有数。”
  ……
  出了拢县,李纲根据刘锜命令开始收拢厢军,挑选有过战斗经验,身强体壮之人参加后备战斗部队。一路走去,有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其实大家都知道,此战未必会打起来,但是西夏人王牌尽丢,难说有没有鱼死网破的念头。
  李汉拉了欧阳乘坐马车,马车内备了酒菜。欧阳看看外面那些衣服满是补丁准备拼命的厢军,再看看自己乘坐舒适的马车,真切地感觉到什么叫等级差距。事实上任何社会人都是不平等的,关键社会是不是有一个比较平等制度。比如科举,可以让一些没机会出头的人出头,但是读书人群受到了限制,如果能普及教育,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有读书的机会,那平等就会多一些。
  李汉问:“想什么呢?”
  “老哥,我想上表朝廷,以县甚至是乡为单位开展义务教育。十五岁之前,除不方便人氏之外,所有人必须取得学堂毕业证书,否则不可婚娶。学期三年。主要是识字、知法、了解社会。你觉着怎么样?”
  李汉没回答,玩着杯子许久后道:“老弟,你知道我为什么帮你掩饰和使一事吗?”
  “不知。”
  “忧天下之忧而忧之人大宋倒也有几个,但有这心思,又有才干办实事的人,老哥我就看见你一个。但老哥看不见你哪象圣人。钱是赚了,但都不花在自己身上。凭你才学要升官,一点也不难。女人更不用说了,看得出你对这方面追求也不高。钱、权、女人你都没兴趣,反而天天惦记着这些不该你操心的事。办军厂、开皇家报、开设阳平商业协会,这边赚着钱,这边又大把大把扔钱。到底是为什么?”
  欧阳笑着反问:“老哥,韩将军我不知道,这刘将军你看在眼里,又要协调后勤,又要侦测敌情,又要调配兵马……几天下来每天睡觉不会超过两个时辰,难道他也只是为了升官吗?”
  “不一样。”李汉摇头道:“刘将军乃是求名不求利之人。但求千古留英名,不求当世贵一生。但看你,却不是一个好名之人。”
  “其实差不多,追求就是社会的认同。老哥,这人幸福有三种。第一是基本需求,比如吃、喝、穿、住等等。第二是性需求。而第三是社会尊重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位。但又不全是,这社会尊重需求还包括成就感。比如有人说北方种不好大米,这时候有个人不信,精心的种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结果产量和南方差不多。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他就感觉有成就。再者看,父母望子成龙,孩子有出息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彩。这些都和钱权女人没有关系。老哥,我们是上档次的人。满足前两样很简单,但要满足第三样却不容易。你看蔡京,他有维护这士子们的心,只要涉及到这方面,他都会据理力争,你看寿宴那摆设,宁可得罪王爷,也要抬高进士们的身份。宗泽,有不对就会说,他的眼里没有沙子,没有忍字,这样人对大家来说叫刺头。但你看看,连太上皇当朝时候都得畏惧他这个七品官几分。要从这边看,老哥别说我多话,这张玄明还真不如他们。”
  “你直说我也不如就算了。”李汉叹口气道:“当说蔡相设莆田木兰坡,得罪诸多人而不顾,确实有大功绩。老弟,你这功绩不如就让了老哥,老哥我也不想参与朝廷党争,请一道旨,耗费余生,让天下人皆有学堂可上。”
  “这个……”
  “其实我早看得明白,我考不得进士。要想在文官中任职,官不过五品。既然这样不如踏实干点实在事。将来临死之前,看看自己的成就,也能含笑九泉之下。”李汉呵呵一笑道:“就这么定了,我们先说说眼前吧!你这战打算打到哪个底线?”
  “底线是兴庆府以南,包括瓜、沙、凉、灵、永乐五州和半个河西走廊。老哥看,一旦打通这条线,就可以恢复对西域的商道,可以重新接受西域的进贡。西汉时期,西汉大将就曾在高昌屯田。回鹘各部一直以中原为宗主国,乃是丝绸之路必经的重点。老哥知道一匹绸缎运过去可以卖多少钱吗?不仅要打通,而且还要修路,修一条万年路,直通黑汗。”
  李汉苦笑:“你野心不是一般的大。这丝绸之路可多是沙漠戈壁,要修一条路出去,别说工程浩大,但黑汗如今愿意不愿意还是个问题。”
  “工程问题不大,高山山川少。至于黑汗不同意……不同意就打嘛”欧阳呵呵一笑道:“用金钱和士兵铺路,把宋制搬到他们国家,同化他们民族。我还想将来把黑汗当成对西方的商业中转站。而后持续西扩。”
  李汉道:“你倒忘了,还有辽金在侧虎视眈眈。”
  “唉……其实皇帝要聪明一些,就要允许我朝他们一起卖废旧武器,让他们互相消耗国力,最后两边都成叫花子,我拉一车武器就可以买他们一座城池。”
  “一个人干不了那么多大事。你志向远大,却不可贪多。不过你也是脚踏实地之人,我说这话倒是多余了。”
第153章
七败
  当天夜里在一家军镇休息,拢县快马来报:“报,西夏人谴使和谈,愿意交还灵、永乐。”
  “哦?”
  信使再道:“刘将军让小的转告大人,那天一把火不仅烧掉大部分攻城器械,而且还烧毁了敌七成粮草。而今西夏大军不足十天粮草。”
  “让你们只打仗不生产。”欧阳阴笑得意一下,终于是要耗光西夏的精气神了。欧阳吩咐:“谈可以谈,让刘将军派人和他慢慢谈。”
  “另外,今天早晨,那个嵬名窝窝又来了,刘大人准备在明天夜里全歼这五千敌军,给西夏军最后一击。”
  李汉一边道:“老弟,你守几个月城不如刘将军一夜死的人多。”
  “这打仗嘛!死人总是不能避免的。”欧阳对信使道:“你和刘将军说,能降就降,少杀人,不用替我省钱。”
  “是卑职告辞。”
  这边拢县的信使才走,又来个报信的,一问原来是河北东路的军使:“报西京道辽军三万骑兵突入西夏,三天内攻克三州,而今占据夏州停兵止步。”
  “把消息发到拢县。”
  “是!”
  欧阳和李汉还没讨论,这边又有信使找来:“报吐蕃阿柴部,从青海出兵,而今攻占了西夏的宣化府。”
  “哇四面包围终于形成!”欧阳大喜,朱达非常上道在桌子上摆上地图。欧阳边看边道:“老哥,北面有天惶县几万人和韩将军本部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南面是我们拢县。西面是吐蕃人截断西去之路,东边是契丹人。这么一来,这西夏十几万大军外加横山一线,全部被包围了起来。西夏缺食少医,我看他们是真心想和谈。”
  朱达道:“而今小半个西夏没了,西夏人实在控制的地方就是兴庆府以北,白马强镇到黑水镇这一带。”
  欧阳道:“我不去兰州了,我得回拢县。这和谈必须要谈。”
  李汉不明白:“你原先不谈,现在为什么要主动谈?”
  “如果不放走这十几万大军,一来有可能和我们鱼死网破。二来没了他们谁去打吐蕃和辽国?老哥看,灵、永乐、横山、西凉、瓜、沙这几州全部在南面,而今已经是是非之地,三国总兵力加一起快超过西夏人。如果他们舍弃这一带,不仅可以让我们三国狗咬狗,还可以抽兵而出,抵御吐蕃和辽人再朝前推进。我们可以用粮食和他们做交换,再拿了肃州。再朝吐蕃买了宣化府。这样以西凉为防御中心,这一片国土就算是稳固下来。”
  李汉道:“可是我们这回头就帮上西夏人,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永远的朋友。老哥你看,这片可是好地方,有种地福地瓜、沙。有养马地凉州。而且还通回鹘,这边商业发展起来,西有回鹘,南有吐蕃,北有西夏,东有辽国。没有比这更好的商业线路了,我得马上走,让刘将军别杀嵬名窝窝,免得节外生枝。”
  “恩!”李汉吩咐:“来人,分两百卫队给欧大人。老弟万事小心。你尽管放手,皇上那边我会上书说明。”
  ……
  于是欧阳又杀了回来,连夜赶路到达拢县,直接到了北面大帐,也不等亲兵通报直接进去,却看见刘锜和嵬名窝窝正在讨论事情。刘锜见了欧阳一惊站了起来,而后又镇静下来道:“大人回来正好,已经商议好,嵬名将军趁傍晚会议动手,事成之后,我军骑兵接到信号,掩护嵬名将军带五千人马进城。”
  欧阳道:“杀他们干什么?西夏人已经败了。嵬名将军把这张地图带个李乾顺,只要同意归还红圈标识的州县,下午我就在小村等你们使节。机会就一次。”
  嵬名窝窝疑惑问:“什么意思?”
  “河北东路已经抽调了三万精骑,河北西路抽调五万精骑,日夜兼程,估计四天左右就会到达拢县。同时后勤厢军编了四万守城部队,你们西夏已经没有后路。十几万大军烟灰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我难以想像这十几万精锐军队消失后,你们无粮无兵无后勤,怎么抵御吐蕃、契丹和我大宋联手?这张地图就是你们唯一机会,收好,别弄丢了。”
  刘锜摊手:“看来戏唱不成了,早上刚接到快报,韩将军已经在七天前拿下兴庆府。而围困天惶县西夏部,由于没有粮食已经开始宰杀战马,士兵十散二三。”
  欧阳道:“只要你们答应条件,我大宋将分四批提供你们两千石粮草,可以解你们当前之危。”
  “原来你们早就知道我是诈降?”嵬名窝窝问。
  “恩,你演技并不好。”欧阳道:“你应该感谢我,否则你五千骑兵必然被刘将军虐杀。”
  “……好”嵬名窝窝沉默一会,拿起地图道:“末将这就去禀告皇上,告辞。”
  嵬名窝窝走后,刘锜担心道:“大人,你要这些地方末将不反对。但是你要拿两千石粮草救济西夏人,恐怕会有大麻烦。”就是刘锜这个武将也知道,欧阳这是剑走偏锋。资敌攻盟,宋朝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宋朝是不会接受的。中原人都好面子,朝廷更好面子。一有利益立刻翻脸,朝廷受不了辽人的指责。西夏人有了这批粮草,并且宋军威胁消失,辽国孤军深入,下场如何,明眼人一望就知。这个黑锅可不小,朝廷不能不有所交代。而身为始作俑者欧阳,必然首当其冲。按刘锜想,可以接收这些地方,而后停战。但是资助敌人反击盟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我哪里不知道。”欧阳苦笑道:“可是如若没有这个条件,西夏人左右都没好处,哪会乖乖地交出这些地方。如果他们把十几万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城去,要啃下来恐怕要耗费很大的功夫。”这些地方可不是没有守军,瓜、沙还好,但是距离拢县太远。灵、永乐有横山天屏,凉州还有五万守军,花几千石粮草换取这些地方,这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而且西夏重兵都在南面,等宋军花了好多力气收拾完时候,辽人已经把该拿地方全拿了。
  刘锜叹口气道:“此战功劳本是大人最大,可惜了啊但末将定然配合大人,有任何需要尽管说。”
  ……
  无名小村!
  本次西夏人和谈拿足了诚意,李乾顺亲自出马,两名文官陪同左右。从这场面看,欧阳知道西夏人急了,目前他们面临亡国的可能。这是西夏出现的重大的战略错误所导致的局面。
  第一早先对付宋军,西夏最多只出一个军司人马大概十万人对付,而真正战斗人员不过数万,但是连续遭遇败仗。贞观五年至六年,宋军多次进攻夏,夏军一再被击败。而后打胜战是四部军司齐齐发兵,分两部,一部追袭,一部反攻城。这样的战法讲究就是快,让宋军头尾不能相顾。但本次,宋军一反常态,以守为攻,用少量人马调动西夏军大量人马。而如此大规模召兵发生在春夏两季,导致种植停止。而宋朝早露风声,西夏人准备战争是在年前,而后四月开打,一直拖到了而今八月。全民皆兵的战争制度,如果不能有效的以战养战,必然是被耗费一空。
  第二,西夏军事机密的泄露。西夏人知道宋朝有意思朝西夏用兵,但是不知道规模,不知道带兵将领,不知道从哪个位置入侵。如果按宋朝公开说的灵永乐,那和秦凤路关系一点都不大。反看宋朝,却是对西夏年节前后布置的兵力了如指掌,而后兵力变化也甚为熟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