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716部分在线阅读
对于美国的经济繁荣,政客们的反应是乐观的,他们甚至相信,随着这种繁荣的继续,很快,美国经济就会超越中国,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子,毕竟两者的差距非常有限,只要繁荣继续,那么一切都是早晚之事。
第381章
添砖加瓦
1947年11月28日,感恩节,巴黎,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军营里,没有一丝的欢庆,到处贴满了标语。
“我们要回家!”对于这些美军士兵而言,他们显然掌握着军官们不曾掌握的通信工具,也是在这一天,美军驻法国的七十五个陆军师,先后在同一天内爆发了“我们要回家”运动。
原本准备和下属们一同庆祝感恩节的军官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这些士兵似乎不太愿意服从命令了,他们拒绝到餐厅吃饭,进行了绝食,同样的,他们也拒绝正常训练,军官们不得不自己在军营门前站岗。一场“我们要回家”的运动,在第二天,便席卷了欧洲大陆上的每一座军营,甚至一直波及到北非,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士兵甚至为了回家,不惜与军官发生冲突。
白宫和五角大楼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他们清楚的明白,那种抽签制的军人返乡,显然不可能让所有的士兵满意,而他们更为恐惧的却是这些绝食的士兵一旦受人鼓动的话,那将是一场谁都不愿意的看到的噩梦。正如中国总理司马华之发出的“接他们回家过年”的“退役动员令”一样,在白宫顾问们的建议下,杜威在“我们要回家”运动的第二天晚上,便喊出了“让士兵回家过圣诞”的口号。
于是乎根据总统的命令,有史以为最大规模的退伍潮开始了。仅仅是1947年12月,陆军一个月复员近100万人,海军又有25万人,复员军人如此之多,恐怕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整个美国无不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百万军人在短短几个月内的复员,并未引起太大的风波,用报纸上的说法是,美国已经将这些军队安置妥当了。但是所谓的安置妥当,怕只是表面上的安置妥当,美国国内或许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但是,却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复员军人如此之多,简直是无法容纳。美国最低限度要有500万户房子,而且要马上解决。
很显然要求建筑业解决是不可能的。战时管制刚取消,劳动力和物资就立即用到工业建设上去了。从战争胜利后到圣诞节这段期间,破土动工的房子只有3.7万幢。托马斯总统要求国会通过法令,规定房屋最高限价和授权他将全国建筑物资的半数用在营建廉价房子上去。
建筑业派出得力的说客到国会游说,使法案无法通过。但参议院同意将7.5万所战时临时建筑物,转给复员军人们使用。政府也将一些集体宿舍改装修建,安置了1.1万户新婚士兵,到了冬风日益凛冽,又有1.4万户挤进了腾出来的陆军营房。但这一切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还有百万多户是和别人挤住在一起。
在寒风刺骨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有一对夫妇带着他们战时出生的婴儿,在汽车里过了七个晚上。亚特兰大市有一个公寓登了个出租广告,要租的竟达2000人。市里的头面人物为此不安,出钱给复员军人买了100部活动住房拖车。不论大小城市,都可以见到这些拖车密集成群,校园里面尤其如此。
密苏里州大学在校园内挨家挨户去进行调查,把一切能腾出来的地方,都留给密苏里的学生住,并去函别州对申请入学的学生说:尽管他们具备入学条件,但没有房子容纳他们。北达科他州的复员军人则把粮仓改为住宅。本尼·古德曼的乐队为克利夫兰市义务演出,请听众们把房间让出来出租。尽管这样,房子还是远远不够。
所有人都在指责房东们冷漠无情,莫尔丁对此更显得异常愤慨,他在一幅漫画中发泄他的感情,画了一对复员军人夫妇带着一个女儿和一个肥胖的气势汹汹的女房东争论。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有房出租,不收孩子和狗。”那个女房东说:“看来你们这些当兵的就是不了解我们的困难。”
到了48年6月,在大规模复员潮进行了第七个月份的时候,随着接近一千万美军官兵的退役,房荒也达到了最顶点,任何一对无家可归的复员军人夫妇都有很多难堪的遭遇。他们的代言人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个牧童歌手出身的参议员格伦·泰勒。他是靠弹得一手好班卓琴,被爱达荷州人民选进参议院的。
他带着他的妻儿和孩子,站在国会山上的石阶前,如泣如诉地唱道:噢,让我有个家靠近国会大厅,让孩子们在院子里可以玩耍!一两个房间、哪怕旧点也罢,唉,我们总找不到地方安家!
面对从1930年经济危机之后的大萧条和二战时期美国的房屋建设几乎停滞,现在的美国迫切需要来个十年规划,每年要建造150万户的居住面积,在此以前看来只好暂时靠帐篷解决了,美国军队有大量的帐篷可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尽管建筑业游说国会的力量强大,可以阻挠政府的庞大计划的通过,但他们用那套一块一块砖的砌法来盖房子,价钱太贵,进度太慢,单靠他们是完成不了的。也同样没有任何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无论退伍军人面临什么样的情况,或者说,他们如何愤怒,现实总归是现实。
6月里的纽约显得有几分燥热,一切和往日并没有什么异样,大街上依然是车流如织,中央公园中,依然扎满了帐篷,都是复员军人的帐篷。在德斯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里,作为公司创始人的瑞安一边重新阅读着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乏味的报道,一边哈欠连天。那篇报道是关于中央公园和各座公园里,退伍军人的帐篷严重影响市容和居民正常生活的报道。
对于纽约市的房荒,瑞安并不觉得的奇怪,仅仅在他的德斯投资公司名下的近百家“幽灵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就已经购买了超过18000处闲置的房屋,就他所知,应该还有一些“合伙人”公司用现金购买了大量的闲置房屋,而那些房屋中,出租的只有不到30%,而价格却增加了一倍,而且现在房租还在缓慢的上涨中。
同时,那些幽灵企业无不纷纷介入房地产市场,以现金抢购原本应被那些复员军人购买的房屋,这种举动更是进一步推高了美国国内的房荒,直接后果就是房价的接连飞涨,仅仅不过是半年,美国的房价便增长了25%,而且看似还没有任何止境,那些幽灵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在房地产市进行投机性的投资而已。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周围的那些交易台半数以上都空着,有的人外出公干,有的人休假去了,电话机和证券票据七零八落地摊散在无人问津的台面上,其他地方也混乱无序,糟糕一团,办公室使人觉得像一个图书馆,而不是交易室。
他抬眼朝窗外望去,华尔街的高楼默默矗立,直指苍穹,下面街道上弥漫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暑气。他端着咖啡走到了窗边,直视着远处的纽约证交所,那里看起来似很平静,很难使人相信那个沉睡的世界里在发生着什么事情。华尔街的繁华与喧嚣已经恢复了,甚至正在朝着20年代末期的空前繁荣努力着。
这时他面前的电话板上,一盏孤灯闪烁起来。瑞安拿起电话听筒,“喂?”
“瑞安吗?我是卡什,我拿到了!”从那浓重的纽约口音里,瑞安听出来是卡什·希里克,他是瑞安的“合伙人”之一,他声音里流露出的急促口气,令瑞安在椅子上有点儿坐不住了。
“什么拿到了?你在做什么?”
“在一个小时前,在我的公司,你想发生了什么吗?”电话另一头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是的,请讲。”
“那好,你仔细听一下!”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了来的声音,让瑞安的心头一紧,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瑞安点点头。
“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成功了!”
“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老地方见!”
直到挂上电话之后,瑞安仍显得颇为激动,尤其是看着窗外的华尔街,脸上亢奋的模样,更是无以言表,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四个月前,卡什的“卡什建筑公司”决定参考中国上海的国民住宅,设计了在工厂预制构件的方法,用以来解决美国的房荒的问题。战时有人创造生产奇迹,而卡什则是在和平时期创造生产奇迹。
三个月前,卡什在长岛的纳索县里买了一块1500英亩马铃薯地,卡什公司盖房子,就像凯泽造船一样,是用生产线的流水作业进行的。第一批一下子就是1.75万家,每家都是同一个式样。一声号令,一辆接一辆的推土机就向前推进,红旗一挥,它们就拐弯。后面接踵而来的就负责铺上混凝土地面,跟着电工就来竖街灯柱,工人就来挂上路牌。接着,就把每个屋子地段划分好。
一队队的汽车就在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路面上滚滚而来。上午8时卸下预制的墙板,9时半卸下抽水马桶,10时卸下水池子和浴盆,10时3刻卸下灰泥板,11时卸下地板,就是这样流水作业。在工地上卡什公司的工人用的都是电动用具,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服从于速度。
瑞安的双脚踩在花园的小径上,发出极轻的声音。他的两眼注视着远方的圆池塘,在池塘边的长椅上已经坐着一个人了,是卡什,他正在看着报纸。瑞安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然后才慢慢地朝卡什走去。
“你好!卡什先生!”正在看着报纸的卡什抬起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脸上露出了笑容来。
“你好,瑞安先生!”
瑞安坐到椅上,卡什从一旁拿出一副国际象棋来。
“我可以肯定,单是我的卡什镇,就可以得到超过2亿的政府以及银行资金!”在下棋时,卡什边下棋边轻声说着,先前他在电话中之所以如此的兴奋,根本原因就是在今天他获得了联邦住房管理局以及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的支持,这意味着他的“卡什镇”可以只需要十美元的房产买卖手续费,那些大都是退伍军人的顾客,就可以不付任何预付定金就能搬进新居。
“不多,也不少!”瑞安的口气显得非常平淡,美国政府和银行向这些退伍军人提供的购房贷款,在进入卡什公司后,会转入一批秘密账户,最终流入美国股市,从而制造出美国股市的“繁荣”,至于卡什需要的资金则全部是由瑞安提供国内运来的现金。
国内运来的数以亿计甚至更多的美元,通过借卡什这样的合伙人以及欧洲的合伙人,已经在美国制造了一场新的经济小繁荣,当然副作用就是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所以,我需要投资开发更多的卡什镇!”卡什看了眼瑞安,见他没有任何反应之后,才继续说了下去。
“下个星期,第一批一千四百套房子就可以投入市场,到八月份之前,第一个卡什镇就会全部投入使用,我计划在宾夕法尼亚购买了更多的土地,建造第二个卡什镇,为费城和美国钢铁公司的钢铁工人提供住房!”
“我会把你需要的资金交给你!”瑞安轻声说了一句,然后走了一步棋。
“你确定可以售出所有的房子吗?报纸上一些人对卡什镇有不少批评意见!”
“瑞安,虽那些人瞧不起这卡什镇,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那些搬进去的人,会对此是如何的感激满意的。要知道,他们现在大都是住在帐篷里,甚至几户人家挤在一处公寓。”卡什非常肯定地说道。
“过去作为开发商,我需要到处去打广告,而现在我根本不用发布广告,也不花钱去搞广告,早在我宣布要在这里盖1.75万家时,整个纽约人们就是奔走相告,就已经够了。你应该知道,四个月前,在我的计划发布之后,我的营业部一开门,就有几百对多对夫妇在那里排队,只是为了看一眼卡什镇的规划模型,现在,在中央公园的那些帐篷里,在纽约的公寓里,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我的卡什镇,谈他什么时候投入使用。”
说到这,卡什的表情突然一变,眉间挤出了些笑容。
“我不会问顾客是谁,只要他愿意买房子,我就会卖给他,反正银行会把钱贷给他不是吗?”面对自信满满的卡什,瑞安一笑,然后冲他挤了下眼。
“我想,你下半年的计划或许有点小了,我认为,也许下半年,你应该可以投资至少两座卡什镇!还有,我输了!”
瑞安的手指扑倒了自己的国王,然后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两美元的钞票递给了卡什。
“和过去一样,卡什先生!”说罢,瑞安便起身离开了长椅。而卡什则看了一眼手中美元的序号,这是一组密码,其中藏着的是那些货物的所在地。
在瑞安离开公园时,一条红色的猎狗朝跑过来,不顾其主人在后面大声喝止。它在瑞安的身旁上蹿下跳跑了几码,然后跑开去,跟在对着树间一只小松鼠狂吠的小猎狗后面。那小松鼠从正在一棵树下拥抱的一对人儿身上跳过去,但人们对这只小松鼠根本不在意,偶尔还会发出些笑声。
“让繁荣继续下去吧!”瑞安在心中轻说着,透过此许树木,他能够隐约的看到公园角落里那密集的拖车,偶尔还有一些军用帐篷,隐约的还可以看到那些在其间嘻笑的女人。
“也许他们正在谈论着卡什镇!”
想到这瑞安心下一笑,卡什只是开了一个头,按照报纸上的说法,已经开始有一些地方效仿卡什的那种流水线式的房屋“生产”,在那些效仿的人中,有多少是合伙人,瑞安并不清楚,他所知道的合伙人,一共只有四个人而已。
但是瑞安却知道,三年后,那些卡什镇和那效仿卡什的模式的一座座“代表着美国前进”方向的住宅社会,会成为拖垮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未来的一年内,会有超过1600万美军退役,随之而来结婚人数激增、再接着“婴儿潮”出现,这一切只会加剧美国的房荒问题,在合伙人的带动下,整个美国的房产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牛市”,在政府的担保下那些银行为获得利润会不记风险的将贷款发放给购房者,反正他们有房子的担保,更何况还有政府的担保。
但是,这一切是建立在一个因素上,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旦,那一天到来的话,面对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新的大萧条,美国政府和银行界会陷入一个困境,超过千亿美元房贷会演变成一个美国根本无法消化的“不良资产”,到那时等待美国的会是什么呢?
想到这,瑞安的脚步加快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还有无数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他还需要不断为美国的经济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382章
危机与维和
对于上海来说,这座城市曾经是“东方的巴黎”,世界三大都市,而现在上海就是上海,巴黎已经没落了,他和纽约一样,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座城市曾因他的十里洋场而闻名于世,但在共和十年后,却又因浦东而闻名于世。
与西北市那些充满浓浓华式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不同,曾经上海在中国意味着“现代”,当现代之名被西北市“抢走”之后,他又在另一个地方找回到了现代,那就是他的建筑。
从共和二十年起,在年轻的建筑师们的努力下,上海,尤其是浦东开始成为一座现代高层建筑展览会,大量的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现代建筑开始取代了浦东曾经的华式建筑。一幢幢透亮的玻璃大楼和那新锐的造型,这意味着现代,至少对于上海人来说,的确如此。
而对于上海而言,真正代表着“现代建筑典范”的,却是共和三十六年3月动工,三十七年7月投入使用,大厦立面全部为大片玻璃维护墙,被上海人称为“玻璃宫”的联合国总部。在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浦东,联合国总部有这一块落脚之地,确实是福分匪浅!
1947年2月,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第一届大会,在中国的要求与美国的放弃下,决定将总部设在上海时,联合国人士就期待着在大陆的另一端找到一个舒适的栖身之地。但是要在上海这块地方插足,谈何容易。初时联合国只好挤身在上海淮海路上前租界工部局大楼中办公,而这里是一处中央资产。
当初身为国务总理的司马准备从中央的上海资产中送一块地给联合国,但未曾想遭到国会的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
“国务院不能慷纳税人之慨!”就在联合国面临无处办公时境地时,身为亿万富翁司马,倒是自己慷慨解囊了。他提出把自己资产中黄浦江边杜行的一片土地捐赠给联合国,作为联合国总部安家立身之地。
尽管司马捐赠的这块土地上只是一片空地,是司马私人购置用于开发国民住宅的用地,因距离市区较远,所以地产价值有限,但司马的慷慨,还是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联合国内部更是感激涕零。但一年后,人们方才明白这位亿万富翁前总理的“慷慨”。
一年后,当联合国总部大厦在这块土地上建起来后,在它周围那一片片同样是属于司马的地皮,都突然成倍成倍地涨价,富丽堂皇的外交公寓,第一流的大旅馆、大饭店、大商场,都围绕着这个世界组织的中心,一个个拔地而起或出现在图纸中。一片眼看着被人遗弃的地段,在一年之内即已经显现出直逼上海最昂贵的街区的价值了。
对于外界而言,这不过是司马华之一生中所有精明投资的一次,但对于联合国来说,他们得到的一片立足之地。但在48年7月1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欢天喜地的搬入这座78层,高度超过300米的大厦时,他们却迎来的联合国成立之后,最大的一个麻烦。
格陵兰问题被丹麦递交到了联合国,“格陵兰危机”成为联合国成立之后,面临着的第一个两个超级大国间的直接利益冲突。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175600平方公里,但大约84%都由冰雪覆盖。格陵兰这个名称的意思为“绿色的土地”,全岛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峡与加拿大与冰岛两国相望。
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丹麦重新获得了格陵兰的主权。在二战期间,格陵兰和丹麦本土的联系,由于德国占领丹麦而被切断。丹麦的沦陷使美国十分紧张,国务院紧急约见丹麦驻美国大使考夫曼,主动要求出售武器给格陵兰地方当局以保护冰晶石矿山,考夫曼十分赞同该提议。
虽然得到了美国提供武器的保证,但格陵兰地方当局仍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英国军队抽不出多余的部队来保卫格陵兰岛,美国军队又碍于中立不好直接出兵。格陵兰岛总督布伦只好宣布丹麦被纳粹占领期间格陵兰独立。
41年4月9日,丹麦大使考夫曼不顾纳粹控制下的丹麦政府的训令,与美国签定《格陵兰防务协定》,允许美国军队登陆格陵兰岛,美国取得在岛上建军事设施的权利。美国设有图勒军事基地、雷达站和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