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730

  “元首,鉴于你决定留在柏林,你是否希望我根据1941年6月29日颁布的法令,接管帝国的指挥权?”仔细地把电报重读了一遍后,戈林又拿起笔添了一句,“……拥有处理国内外事务的全权。”之所以添这句话的原因,是只要得到了希特勒的许可,戈林便可以和盟国或中俄举行和谈。
  在内心里,他更倾向于英美盟国,毕竟那些人都是欧洲人,谁知道中俄会不会像绞死朱加什维利一样绞死自己。在修改了这一句后,戈林还有些不放心。
  “假如他不答复我怎么办?我们应该定个时限,我可以得到答复的时限。”
  “我认为应该给元首八小时的时间!”
  点点头戈林算是同意了科勒尔的意见,同时在在电报上写道:“如果到21点,我还没有得到答复,我将由此得出结论,你失去了行动自由。我将认为你的法令规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我将为我国人民和德国的利益采取行动。”
  他收住笔,停顿了一会,又匆忙加了一句。你“应该理解我在这最困难的时刻对你的感情,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它。愿上帝保佑你,尽快的帮助你。你忠实的赫尔曼·戈林。”写完这封电报后,戈林吃力地站起身,冷汗甚至从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
  “太可怕了。”擦了一下额上的汗,戈林让自己放松一些,“今晚八点,如果没有答复,我必须立刻行动,发表告武装部队书,告人民书等一系列文件,希特勒的行动准则日益明确,而我将马上停止战争。”
  上午天色将明,几辆小汽车朝着汉兰克福南南的奥芬巴赫驶去,在市内一座公园旁边的一幢小房前停下。希姆莱和舍伦贝格下车走了进去,身后跟随着几名党卫队军官。这里是瑞典的领事馆,希姆莱一行是来会见贝尔纳多特的。
  贝尔纳多特把他们引进一间点着蜡烛的小房间,谈话刚开始,外面就传来了空袭警报,这是美英轰炸机的轰炸,相比于中国人的有限轰炸,英美轰炸机部队对德国实施的全面的、近乎毁灭性的轰炸。
  “全国领袖先生,请问您是否愿意同其他人一起钻防空洞。”听着窗外传来的防空警报,贝尔纳多特礼貌的询问着眼前的客人。希姆莱依然还是老样子,不能当机立断。
  “只是普通的地窖而已!”看到希姆莱神色中的犹豫不决,贝尔纳多特解释道。
  希姆莱又迟疑了一会,还是走了进去。希姆莱在地窖里不停地向每个人提出问题,好象是在收集每个人的意见。而一旁的贝尔纳多特发现,他的神色疲惫不堪。强打着精神装出一副镇静的样子。十几分钟后,防空警报解除了,他们再次回到小屋里。有人端来了饮料,希姆莱只想喝汽水。
  “我想通了,你以前说得很对。”喝了一口汽水后,希姆莱出乎意料地说道。
  “战争应该结束。”他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我承认德国战败了,元首……也不能再拯救这一切,或许很快,他就会履行他的诺言,我对他发过的誓言再不能约束我了。”
  因为窗帘上挂着厚厚的地毯的原因,屋子里点着蜡烛,在两支摇曳着的烛光映照下,希姆莱的表情越发显得鬼鬼祟祟,犹疑不定。
  “现在战争能不能结束,唯一的问题就是要看盟国怎样对待德国了,如果他们要把德国人民全部消灭的话,希特勒就将成为英雄和烈士。”
  “在目前情况下!”他喝了一小口汽水说,“我完全有权决定,为了使德国的大部分领土免遭中俄两国的侵略,我希望在西线投降……但在东线决不投降。我过去是,将来永远是亚洲入侵者不共戴天的敌人。”有些激动地说完这句话后,希姆莱直视着眼前的贝尔纳多特。
  “不知道伯爵是否愿意把这个建议转告瑞典外交部,让它再转告西方各国。”内心里贝尔纳多特不喜欢这个主意,“全国领袖先生,如果东线不停战,德国不可能同意与盟国单独媾和,而且现在,真正打到德国的是中俄两国,而不是美英两国。”
  “我知道这是极其困难的!”希姆莱点着头,“但另一方面,我想使几百万德国人免遭东方入侵者的奴役。”
  “我个人同意向瑞典政府转达投降的要求!”贝尔纳多特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这个请求,而在另一方面,他知道,只有英美与中俄双方间的矛盾才有可能确保瑞典未来的独立。
  “但是,全国领袖先生,如果你的这个建议遭到了拒绝,您又有何打算。”
  “这样的话,我将担任东线指挥,在东线战死。”这一次希姆莱倒没有任何犹豫不决,语气显得颇为坚定。
  “我希望会见艾森豪威尔,希望立刻投降。”
  说出这句话后,他又突然压低了声音,“作为上流社会的人物,我应该向艾森豪威尔伸出手吗?”临走时,希姆莱回过去头去,看着贝尔纳多特。
  “伯爵先生,这恐怕是我这一生中员痛苦的一天了,今天之后,我将立刻赶往东线。”
  说完这一句话后,未待贝尔纳多特再说些什么,他便快步走上汽车,坐在方向盘前。发动汽车,冲过一道篱笆,一头撞进环绕房屋四周的一道铁丝网。在场的瑞典人和德国人七手八脚的把汽车拖了出来,希姆莱摇摇晃晃走下车,稍做检查后,才坐另一辆车离开了领事馆。
  “先生们,知道吗?”贝尔纳多特转过头对领事馆的几名随员露出了一个笑脸,“这是目前局势的最好的写照。”
  轰……伴着一声闷响,整个地堡瞬间天动地摇似晃荡了一下,听着从走廊里传出的爆炸声,乱成一团的候见室里的冯·黑夫藤死死的咬着嘴唇,此时警报还未响起来,在短暂的惊异中,他转身快步离开了候见室。在他跑到楼梯处时,听到了警报响起的首相府地堡内乱成了一团。
  提着枪的元首警卫队的党卫军提着突击步枪在走道里窜着跑着,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内部警报响起的第一时间,进入自己的岗位或朝着元首所在的位置跑去。在爆炸的同一时间,一直站在对外联络通讯室门外的伊里奇?菲尔格贝尔只觉心头一颤,通讯室内的乱哄哄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惊讶地想朝外走去。
  “回到自己的岗位!”一转身,伊里奇?菲尔格贝尔大喊一声,原本想走出去的女兵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坐到自己的位置前,伊里奇·菲尔格贝尔快速接通话线,拿起了电话,“立即接奥布里奇将军,接奥布里奇将军!”尽管紧张,但他的声音依然显得很是镇定,“说有紧急情况!”
  “铃……”德国后备军司令部司令办公室内,奥布里奇坐在桌前紧张地等待着,而他的副官法尔蒂斯则在他的旁边,他们偶尔的看一下钟表,每一个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里,房间中静的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就在这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里是奥布里奇将军的办公室!”接过电话的法尔蒂斯冷静地说道。
  “是奥布里奇将军吗?”话筒里传来的警报声让他朝着奥布里奇将军点了点头,然后他听到了一句话,一句期待已久的声音,“中断他!中断他!”冲着话筒厉声喝喊着,同时挂上了电话。
  电话里传来的命令,让伊里奇·菲尔格贝尔一愣,在电话挂断时,他愣了不到一秒,看着周围士兵,下达了命令。
  “中断所有通讯!”
  “长官?”交换台前的女兵们一愣,诧异地看着长官,长官为什么要切断所有通讯?
  “照做!”伊里奇·菲尔格贝尔大吼了一声。
  原本质疑命令的女兵纷纷拔断的电话的插头,每一个交换台上都有数十个插头,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女兵们,双手拔断接头的速度很快,只不过数十秒的功夫,总理府地堡的对外通讯便被中断了。
  而与此同时时,会议室厚达近三十厘米的被军官们打开了,硝烟味和浓浓的血腥味涌了出来,冲进会议室的军官和党卫军警卫们,尽管烟雾遮挡了视线,但是军官们嗅着的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还是暗叫不妙。
  尤其是在防爆门被打开后,他们甚至听不到与会者的呻吟声或喘息声,烟尘很快便散去了一些,这时他们终于隐约可以看清了房间里情况,地析上布满了烧焦的文件、木头碎片和血肉碎片,甚至于连墙壁上挂上血肉还有数截肠子,整个的会议室内到处都是血。
  “元首在这里!”突然一个军官大声喊了一句。此时希特勒整个人靠着墙壁,正在那里苟延残喘,他的两条腿被炸飞了,完全躺在一片血泊中,他的肠子都流了出来同,冲进会议室内的医生,跑到他的身边,同样被他的模样吓到了,他偶尔还有些呼吸,但看着他的伤势,医生知道,既便是是坚不可摧的、不朽的元首,也不可能撑过这一关。
  “快!担架!”
  “快把担架抬过来!”
  “他说什么!”坐在椅上的奥布里奇将军微伸脖子,盯着法尔蒂斯紧张地问道。
  “他不确定!”声音显得有些失落,伊里奇·菲尔格贝尔并没有亲眼看到爆炸,只是听到了爆炸声。
  “快!快点打回去啊!他还有可能活着。”低着头的法尔蒂斯说道。
  “将军,现在上校已经引爆了炸药,进行下一步吧!而且现在通讯全部中断了!”拨通电话后,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法尔蒂斯又打了一遍,过了一会,他冲着奥布里奇将军摇摇头。
  “将军,施陶芬贝格上校说的很清楚,他负责引爆炸弹,我们负责夺下柏林!”
  “你知道的,我同样希望他能够成功!”
  “那就告诉他们,希特勒已经死了!”在直视着将军时,他双手扶着办公桌。
  “就现在,长官,你必须要下达命令,发动政变,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我不会这么做,除非贝尔将军确认此事,你现在给他打电话!”
  就在两人争论时,办公室内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看着那部电话,无论是奥布里奇或是法尔蒂斯都是同时一愣。这个时候会是谁打来的电话?难道是,法尔蒂斯连忙冲过去一把抓起电话。
  “这里是奥布里奇将军的办公室!”
第366章
军变与结束
  在长达几分钟的时间内,奥布里奇的办公室内,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法尔蒂斯吸了口烟,然后抬头朝着墙上挂着的希特勒画像看去,画像中希特勒眼神依然显得那么冷酷而犀利。这双眼睛的主人死了!已经得到冯·黑夫藤的确认,炸弹在地堡会议室内爆炸了,会议室的防爆门紧闭着,不可能有人会活下来,包括施陶芬贝格也是如此,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他已经死,毫无疑问!”尽管如此,奥布里奇将军还是没能下定决定,他希望得到贝克和皇室确认之后,再发动军变控制柏林,但是到那时,一切还来得急吗?法尔蒂斯扭头看着一旁的打字机,将手中的烟蒂狠狠地拧灭在烟灰缸里,站起身走到打字前,上纸后,便开始敲击起了下达给国内军的命令。
  电传收发机达挞声在房间中回荡着,身着白色电讯员制服的女兵举起手后,一个军官走到她的身边,看了一下电报,脸上随之一变,这份电报是戈林发出的,电报的内容竟然是要求代替元首履行领导德国的职责,这无疑是政变。
  “长官!”女兵不无惊诧地看着长官。脸色急变的军官点了点头,把电报纸递还给女兵,“发出去吧!我们的职责就是传递!”
  几分钟后,随着一份后备军司令部命令到达,柏林后备军各座军营中,集合警报响起,营房内的士兵匆匆忙忙的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向外冲去。伴着急促的军靴声冲到集合操场的士兵纷纷列队,等待着长官的到来。而军官同样站在那里等待着进一步命令的到达,静静地等待着命令。他接到的命令是集合部队,准备执行“瓦尔基里”计划,“瓦尔基里”的国家紧急动员计划以便在国内发生动乱时发挥作用。
  “瓦尔基里”行动计划,最初制定于1943年,旨在应对国内发生诸如外国劳工叛乱、党卫军反叛及敌方空降兵降落之类的动乱。这一计划须经希特勒同意后下达各军区,就本土军、训练部队、兵营里的军队、后备军等不同的军事力量如何联合组成战斗队,以保卫德国重要据点的安全做出指示。这一计划随时待命如有需要待柏林最高统帅部发出约定信号后,即刻启动。
  尽管随着德国本土遭到中俄联军的进攻,德军战斗序列已经被彻底打乱,但是这个计划仍然执行着,本土军、训练部队、兵营里的军队、后备军等不同的军事力量未在前线的部队,依旧随时准备执行这一命令。只不过除了一个群体外,所有人都不知道“瓦尔基里”计划。
  由施陶芬贝格起草的非官方的瓦尔基里计划却与之截然不同。它以成功暗杀希特勒为导火索,促使对希特勒尽忠职守的德国国防军夺取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统治权,用效忠希特勒的军队控制柏林以及德国每一座大城市,并逮捕所有的纳粹核心成员。
  伴着电传机的响声,一条纸带渐渐的输出了,“我是奥布里奇将军,隶属德国后备军,元首已经死了,一些官员试图发动政变。”女兵的表情急变,她看着电报纸上的内容脸上甚至露出的即将哭泣的表情。她举起手,接着又有人举起了手,过一会,整个电传室内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来,军官看着电报纸,脸上同样是一副惊恐不已的神情。
  这时负责电传室的军官同样发现了外面的异样,他走出自己的办小公室,从一部收发机上撕下电报,待看清电报内容后,脸上同样也是一惊,而电传室内已经响起了一片哭声,女兵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了。
  “传达命令!发出去!”军官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哭泣声中伴着急促的电传收发机的达迭声,电波从这个房间里传遍了德国。
  骑着摩托车的通信兵驶进后备军军营,看到通信兵的到来,等待多时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军官在他刚一下车行礼时,便一把夺过了装着命令的公文袋,撕开公文袋。抖开命令看了下去,脸上的不耐烦消失了,只剩下了惊讶和不可思议。在抬起头,看着列队的士兵时,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心跳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他慢慢地把命令收起。
  “所有人。立正!”
  “咚!”上千人的靴根轻击声,在楼宇间的集结场地上响了起来。
  “元首!”军官的声音虽然响亮,但是却有些轻颤,“我们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说话时,他不时朝左右还视着,同时尽量让自己平静一些,“死了!”
  对于德国军队的来说,百年来,最为人所称道的或许就是他的忠诚,而在这一天,即便是接到的瓦尔基里行动命令的军队,对命令中的要求控制政府机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逮捕纳粹党高官以及其它种种“荒诞”的命令产生了些许疑虑,但仍然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执行瓦尔基里计划。
  在计划刚一展开,党卫军、本土军、训练兵便乘卡车或步行控制政府机构,城市内的街道被放置了铁丝网等障碍物,德国军队的效率在这一时刻充分显现了出来,身着黑衣的纳粹高官在家中或办公室内被逮捕,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着。
  在后备军司令部内,参谋人员不断地在柏林地图和德国地图上标注着各个符号,一座座的城市被接连不断的画上圈,那是服从瓦尔基里命令的城市,在柏林地图上小一个个显要的政府机构被控制。
  贝克、奥里布奇等人不断的通过电话下达了一些行动命令,同时不断打电话连哄带骗的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他们都知道,在控制柏林之前,皇室已经明确表示,绝不会主动站起来响应政变,对于皇室而言,他们希望的是在一切已经定局后,发表声明支持军变,进而实现平稳的政权过渡。
  对于皇室而言,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面对希特勒的暴行,即便是皇室也只能选择沉默,现在,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政变,但是,至少在军变者证明自己已经取得成功之前,他们绝不会给予任何支持。
  与此同时,相隔不远,戈培尔的宣传部正逐渐成为忠于希特勒的要塞。尽管被服从瓦尔基里行动命令的军队包围着,但是宣传部内的武装人员。却关闭了大厦,阻挡了服从瓦尔基里命令的党卫军部队的进入。
  戈培尔还是给所有的人都打电话,试图弄清总理府地堡内希特勒会议室爆炸的真相,了解柏林所发生的一切。他尝试过给地堡打电话,但是那里的联络已经被切断了。他甚至尝试派人前往总理府,但是通往总理府的路上到处都是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