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730

  在左兵卫的眼中,爱由美的美是高贵的,纯洁的,不是妖冶而淫秽的,望眼前这个让他在梦中思及的女人,他笨拙地靠近她,双手不知放到何处,人也局促不安,活像个乡巴佬。他本来就从农村出来,凭着一股农民的机狡和天生的军人直觉,才在军队中从普通的士兵一步步爬到少佐之位。
  “听我说,请千万别误会我的意思,我很担心你和丽子她们的安全……”
  “不!左兵卫先生,你是知道的,我……我是个……”爱由美有些慌乱地想打断他的话,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对于左兵卫的将来影响有多大,自己不能自私的耽误他的未来,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寡妇。
  “爱由美小姐,请听我说完,我快要去九州,现在上原元帅加入了临时政府,如果中国人打来的话,那里就是前线了。”左兵卫的眼神有些黯淡,上原有泽加入叛乱的日本临时政府,意味着很快中国人就有可能对日本本土发起进攻。
  “我们的形势并不像广播里说的那么多,我恐怕很难再有什么未来了,或许也很难活着回到东京!”
  “不!左兵卫先生,你一定能活着回来,一定是的!”爱由美试图阻止他说出不详的话来。
  “也许吧!”左兵卫平静地说道,然后又望着路灯下的爱由美。
  “你嫁给我,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如果……”爱由美低着头,不敢面前眼前的这个男人。
  “如果我阵亡了,你作为一名人民军军官的妻子,你和你的女儿们就会成为烈属,我是说真正的烈属,你们会得到充足的食物!”
  伴着一旁的喇叭催促声,左兵卫加快了语速,真正的烈属!在上原元帅投降之后,所有的澳洲军烈属都被取消了烈属资格,眼前的爱由美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成为站街女。
  “到那时……到那时,你就再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了,你明白吗?”逼视着眼前的女人,左兵卫轻声低吼着,他爱她,想占有她,但是在她的面,左兵卫不知为何会心生一股自卑感。虽然她的态度非常谦和,但仍然使他感到她有股居高临下的气势,尽管曾经他曾用钱和食物占有过她,但现在他只想拥有这个女人。
  男人的话话让爱由美沉默了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办?
  “我……我有女儿……”
  爱由美的语气让左兵卫听到她心间的松动,他一下紧紧地拥抱住眼前的女人,“我知道,你们一起到九州吧,我会照顾你们的!”女人原本是真的需要一副男人的肩膀,在左兵卫抱住爱由美的瞬间,她忍不住在心中如此想到。
  “你会嫁给我吗?”
  与左兵卫相拥着的爱由美点点头。给注定要死去的人一个安慰吧!一旦中国人打过来,人民军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活着回家!
  ……
  对于囚禁于西北省与陕西省交界的黄土国家公园内内数十个战俘营中的日本战俘而言,活着回家似乎并不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虽然每天每人只有1200克盐土豆泥的食物供应,但对于这些曾忍饥挨饿的英美盟军战斗的日本人而言,战俘营中的食物充足的达到了“奢侈”的地步。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远远望去一队队如蚂蚁般勤奋的日军俘虏正卖力夯实土坝在流水冲击成的黄土丘陵上打出淤积坝,让雨水和泥沙在黄土高坡内汇集,更多的人则将几近垂直的峁修缓,以便来年种草、植树。
  这些日军战俘虽然归国防军宪兵司令部战俘管理处管理,但却由黄河流域委员会使用代管,对于黄河流域委员会而言,流域委员会在利用水力发电的同时,又承担着流域环境治理事物,而对于黄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而言,对黄土高原的治理又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治河先治坡,依照这一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政府在治理黄土高原上投入了巨额资金,超过八百万居民迁移滨海等省,二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被划为国家保护区,而最重要的恰是“变绿黄土高原”,近三十年间,累计数百万工人参与黄土高原的治理。
  数十亿元的投入所取得的回报是丰厚的,从共和七年治坡工程启动到共和三十五年六月,二十八年间,黄河平均含沙量最初的28.95公斤立方米,下降至8.35公斤立方米,曾经几如荒漠的荒凉地带变成一片森林草原。
  不过这种自然回报,显然无法令国会和黄河流域委员会满意,毕竟相比于长江流域委员会共和三十年实现赢利7.95亿华元相比,黄河流域委员会仍保持着负赢利,虽然在二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保护区内的赢利性农场,在一年间就为委员会提供了近10亿元的赢利,但治坡、治黄的巨额投入,仍令委员会不得不依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营。
  “是时候结束黄河委员会零赢利时代了!”几乎是在接到第一批2.5万名英美战俘后的,身为黄河流域委员会主席的就曾信誓旦旦的向外界如此宣布,战俘的到来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的到来,曾经数十万被囚禁于此的日本侨民奠定了黄土高原治理的基地。
  每天两毛五分的工资,一毛钱付给宪兵司令部,其它作为战俘的食物开支,如此廉价的劳动力是黄河流域委员会所需要的,正因如此,黄河流域委员会在五年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最大的战俘管理机构。
  “……被俘的欧洲人,如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在押送的路上装聋卖哑,经常伺机逃跑。小眼睛、黄面孔、身材较小的日本人从来不敢逃跑,他们比较顺从。”望着那些在刺骨寒风中拼命工作的日本人,秋少白忍不住称赞着的这些日本俘虏。
  想到这些日本人的顺从,秋少白忍不住一笑,作为战俘营的看守,在他第一次的接触到这些顺从的日本战俘时,他们的顺从让的他在震惊的同时,忍不住怀疑日本人可能有阴谋,可能企图发动武装起义或做出其什么事情,但从他们进入战俘营后,使终都遵守战俘营制定的各种规定,表现的非常训服,从整体上讲,日本战俘表现得非常好,听话,顺从,态度好,工作比较卖力,甚至还将日本国内的那种社工主义劳动竞赛带入战俘营,主动打扫卫生,不罢工,不酗酒。
  “你没听总理曾说过吗?”作为曾参加过对日战争的严福川来说,二十三年前战争时期的宣传一直影响着他的很多方面,这亦是主动向公司申请负责流域公司战俘管理的原因所在,他觉得自己非常了解这些日本人。
  “日本人的顺从只表现给征服他的强者,对于日本人仁爱之心没有任何意义,对其愈狠其愈顺从、温顺。”
  “是啊,整个民族脾气都有点儿贱!”话间,秋少白朝着身旁的严经理看了眼,和过去一样,在绝大多数场合他总是穿一身野战服,和那本《自由战士》一书中的阎福川相似,但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那本书中围绕着兰芳独立战争,亦是黑骑士公司的成名之战,在那本书中黑骑士被塑造成一群自由战士,兰芳独立的缔造者,而不是战争的掮客,尽管在本质上,任何人都明白,作为中国最大的佣兵公司的黑骑士,根本就是战争掮客。
  和平年代令国内那些退役军人,尤其特种部队出来的军人,他们除了打仗,并无其他的一技之长,他们甚至不能适应平民生活,而黑骑士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高额的福利待遇,使得公司吸引来许多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同样的黑骑士还是国家发动“非界入战争”的执行者。
  只不过现在的黑骑士已经鲜有直接参与战争,不过由于由于其公司高层与国防部的关系渊源,所以才能拿到许多与国防军相关的军事承包项目,像大学预备军官团的训练,现在几乎的全为黑骑士公司所承包,而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更承担着为亚洲独立国家的军队、警察提供训练的承包合同,现在的黑骑士尽管是全中国最大的军事承包商,雇员超过三万人,但“非界入战争”已经离公司越来越远。
  “所以,对他们在狠点,明白吗?”严福川微微一笑。
  “但……国防部希望,你也知道的,很快,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编成日本国民警卫队。如果……”长官的要求让秋少白有些为难,毕竟国防部多次要求善待这些战俘,而且在报纸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上原有泽和原敬二人的照片,上原有泽加入了日本临时政府。
  严福川一语打断了秋少白的话语,“不,他们不明白,日本人不会屈服于弱者,他们只会追随强者,对他们好,他们不会领情,反而要是狠一些,他们反倒会感恩戴德,你明白吗?他们要离开了?把任务量加重15%!”
  这时远处盘旋的夯土公路上,一辆绿色的国防军轿车驶朝着峁上驶来,车扬起阵阵黄尘,通常这里不会出现国防军的车辆。
  “这是……”在严福川和秋少白二人感觉有些诧异的时候,车停在峁下的一个地方,似乎是在问看守道路,几秒后车再次朝着峁上驶来。
  咯噔!在轿车停下之后,两人看清车里的乘客后,心情同时一沉,三个人,一名司机,一名军官、一名军士,居于后坐的两人端坐着,戴着白手套的双手扶于膝盖,对于都曾在军队中服役的两人而言,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车门打开时,严福川感觉自己的双手微微地颤抖着,尽管在《自由战士》一书中的阎福川有着阎罗王的别号,但过去的几年中,他心却一直被远方的儿子牵挂着,“严福川先生!”下车的军官和军士先冲着他行了一个军礼,但严福川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军士左手提着的公文包,那里……那里……
  “我明白了,把信给我吧!”平静的声音中略显得颤抖,以至秋少白很难将接信时双手颤抖的严福川与那个阎罗王联系在一起,但是他却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他正强压着内心的悲痛,他只有那一个儿子,那是一个特殊规模的信封,专门装阵亡将士通知书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信封是每一个亲人在前线的人最不愿接到的。
  哆哆嗦嗦的接过信,严福川没有理会面前的军人和身旁的秋少白,而是转身朝着峁上走去,每一步似乎都在颤抖着,双膝颤抖着,一副站不稳的模样。终于走到峁边时,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坐到了草地上,他握着手中信,望着远方的天空,只言不发,尽管一直以来自语坚强,但此时他却不敢的拆开这封不祥的信件。
第324章
背后
  尊敬的严福川先生:您的儿子严立城上士在我指挥下的第九集团军六十三师一九二团二营三连服役。军号GL5122915476。在德国哈伦前线战斗中,严立城上士英勇作战,不幸于共和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阵亡。为表彰严立城上士的功绩,我已向他颁发一级忠勇勋章,谨在此对严立城上士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请您节哀。您忠实的第九集团军司令中将顾祝同,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德国哈伦前线。
  一封意味着不祥的、格式化的信,在汽车、火车、飞机的肮脏邮袋里走了十天,它的到来使一个父亲的心脏又愉快而轻松地跳动了十天。但是,雷霆终于打击下来,严福川终于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爱子,对于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老人来说,失去了挚爱的独子之后,瞬间他的精神大厦顿告倾覆。坐在峁上的他痉挛着,发出短促凄厉的嚎叫。
  秋少白走到严福川的跟前,用双手把他扶起来。他久久注视着眼前这曾有着阎罗王之称的男人,然后,缓慢而坚决地拥抱了这头悲痛欲绝的独狼。他们都沉默着,没有说话。可是一股热流却通过他的双手传到严福川身上。他尖厉得像狼一样的嚎叫渐渐停止了,胸部剧烈的起伏渐渐平息了。
  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它让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野兽,同样的也让最坚强的人变得脆弱,让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有组织的武装冲突就是人类最顽固的习性。反对暴力的人,无论中西都曾在数千年前起就宣扬过天下一家,铸剑为犁的世界。
  可是战争从来也没有消失过。而中国在几千年来从未自己置身世外,数年的中国史几就是一部战争史,即便是对于共和中华而言,这个已经将国力发展到中国历史最顶点的国家,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战争,直到两次世界大战。
  政治的、阶级的、民族的、宗教的、地理的、经济的、心理的因素在冥冥之中蛊惑人类,点燃人类心灵中阴暗的火种,随着燎原之焰,把许多无辜的人——妇女、儿童、老者和弱者全都焚烧殆尽。一些人可以反对战争、厌恶战争,但在这个总体战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无法置身之外,无论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总会卷入其中。
  当前线的战士用枪托砸开敌人的脑壳,用刺刀挑出敌人的肚肠的时候,国内的女人们势单力孤地桃起生产的担子,用她们的双手支持这场战争。战士们用的炸药、投出的手榴弹、穿的军靴·吃的口粮,甚至是武器装备,很大的一部分是她们干出来的。
  她们拖着孩子,念叨着丈夫,操持着家务,和国内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逃避兵役法的王八蛋周旋,却负起了拯救世界的责任。
  相比于那些的女人们为了生存卷入战争,孙丽娜并不需要像她们那样,在充满机器轰鸣声或刺鼻化学气味的车间里工作,更不需要每天十二个小时趴在缝纫机前或流水线前。生产着前线需要的一切。
  作为国防军情咨部门的文职雇员,她的工作显得很是轻松。对于她而言,每天只需要工作八个小时,而在这八个小时中,她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趴在倾斜45度的台桌前,借助放大镜观看那些航拍照片,辨别照片上的坦克、火炮、飞机以及其它任何一种军事装备。
  但这种看似轻松的工作,实际上其间所承担的责任,却是普通人所难以承受的,辨别人员的疏忽甚至可能导致一场战斗的失败,从而造成千百名军人的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最终公众的责难会集中到国防部以及情咨机构。
  战时的中国,女人们很孤独。除了上班干活,下班照顾孩子,还要承受亲人伤残甚至阵亡的痛苦。对于曾多次获得嘉奖的孙丽娜来说,她一直相信,自己在这里的工作,不仅关系那些素不相识的军人们的性命,同样关系到丈夫的安危,她相信只要自己认真一直,就可以让在前线的丈夫多一份安全保障。
  这些照片是空军侦察兵-3型远程超高空侦察机对德国其及占领区的航拍侦察照片。相比于其它国家,国防军一直注重战场情报信息,实时航拍照片在参谋部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作战,甚至于在前线陆军连排制定作战方案时,同样依靠航拍照片掌握进攻区域咨询,而包括孙丽娜在内数千名国防部航照识别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分析、辨别照片,最终这些情报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汇集至参谋部以及各野战部队,用于战斗方案似定。
  “咦?”突然放大镜下的一排飞机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仔细观察了一下。飞机并没有螺旋桨,似乎是喷气式飞机,对于喷气式飞机她并不陌生,早在空军执行对德国轰炸任务之后,空军便在对德国的轰炸之中就曾遭遇过ME262的拦截,尽管担负护航任务的F-5战斗机拼命拦截,但轰炸机群仍然遭受重创。
  空军遭遇德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拦截的现实,尽管ME262在起飞和着陆时易被击落,但最终迫于其给前线带来的压力,国防军仍将一直用于本土防空任务的F-8式喷气式战斗机,从国内机场调往国外,受限于航程,直到中俄联军解放波兰之后,F-8战斗机方才为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护航,在技术成熟的F-8喷气式战斗机的面前,ME262那架轻盈的燕子,根本就不堪一击。
  “大倾角后掠机翼?”孙丽娜有些吃惊地看着机场跑道边缘的这一排新型喷气机,这些飞机与ME262完全不同,除去大倾角后掠机翼外,其显然是一种单发战斗机。通过对周围建筑和跑道比例进行估算,这是一种轻型战斗机。
  “新型飞机?”翻看着德国军机手册,在喷气机栏中并没有找到关于这种飞机的任何资料,显然这是一种新型战斗机,而且德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至少在此之前,尽管国防空军和俄罗斯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游猎于德国全境,但却根本没有发现这种飞机的踪迹。
  孙丽娜并不是一名军人,她只是因出色的图像辨别天赋成为一名国防部雇员,对于某种新型战斗机投入战场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她并不知道,但是在看到这架飞机的时候,她的眼睛不禁朝着工作台上的一个相框看了过去,照片上是她和一名身着空军军装的男人合影响,照片上的两人笑容灿烂,她的丈夫就是一名飞行员。
  望着照片上远在波兰基地的丈夫,孙丽娜不禁为他担心起来,只是在心中祈求着他不要碰到德国人的新型飞机,虽然她不知道新型飞机有多么可怕,但至少知道一点,新型飞机肯定会对他的安全构成威胁。
  对于孙丽娜而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等战争结束。丈夫回家——当然是复员回家,到那时她就会立即辞职,安安心心的当家庭主妇,专门伺候好丈夫和孩子,就是给再多的钱,她也不愿意在这间充满责任和压力的房间中工作下去。
  在确定这是一名未知的新型战斗机后,孙丽娜伸出手,几秒后,一名军官走了过来,在她的身后弯腰朝着工作台上的照片看去,又过了十几秒的功夫。那名军官在记下这张照片的编号后,便离开了。
  在那名军官离开后,感觉有些疲惫的她,略略闭上眼睛,想想孩子和丈夫,偶尔也想一下市场和采购。她突然产生莫名其妙的害怕,觉得自己像暴风雪中瑟缩的小羊羔,似乎是要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又开始工作了,她再一次俯身于案头,贴着放大镜查辨别着下一张照片的同时,一边将照片上发现的目标数据写入一张表格中,尽管心神不定,但她仍然认真的工作着。
  ……
  德国斯坦丁国防军空军基地,机场混凝土跑道上数喷气除雪车并排工作着,喷气机喷出的上千度的高温将跑道上堆积的雪融化,最终气化,为几十分钟后的起飞做着最后的准备。在跑道尽头一座德式的砖制飞行员宿舍,正像电影中曾反映的那样。这些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坐在暖和的房间里,享用着丰盛的早餐,在他的面前除去丰盛而种类繁多的早餐外,还摆放着葡萄汁、鲜橙汁以及大量的新鲜水果,过一会他就会坐上飞机,用机枪和炸弹收割敌人的生命。
  对于很多德国士兵而言,他们之所在心中恨透中国人,多并不是因为子弹和飞机,而是由于那些丰盛的食物,无论是食物或是香烟又或是其它,他们想要多说有多少,当德国士兵忍饥受饿时,他们却能跷着二郎脚,在那里享受着生活,在享受生活的空隙完成他们的工作——杀死德国人,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痛恨的吗?显然没有。
  来自德国人的憎恨并没未让这些蓝天娇子们感觉有什么不快,或者说心理负担,他们一如过去一样,每到达一座前线机场后。国防承包商业协会在短时间内把德国人遗留的那些破落的空军基地,改造成一做符合国防空军规范的前线机场,在战斗的同时享用着从国内运来的物资,残酷的战争对于这些飞行员而言,显得有些惬意,闲暇时,他们还会勾搭上基地附近的德国女人,以排解战时的寂寞。
  随着铃声的响起,在休息室里等待着出发的飞行员们,立即朝着寒风刺骨的室外冲去,猛听一从温暖的房间内冲出,室外的寒风让他们忍不住打了冷颤,但脚下仍全速朝着各自的飞机冲去。
  “凯旋归来!”地面上的地勤人员在飞行员进舱时,纷纷冲着坐入机舱的飞行员打着招呼,而飞行员们则在座舱里向他们点头致意,同时伸出大拇指,然后才关上座舱盖,WP-4发动机开始吼叫起来,机场上的轰鸣声越来越响,甚至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
  机场上的这几十架飞机与国防空军常见的各种战机有所不同,它没有螺旋桨,机头处张开一个圆洞,在机身后方装的是一台涡喷发动机,发动机的喷口处喷出的火流冲击着地面。这是F-8式喷气式战斗机,在一定程度上他是自由战士的简化型。
  几个月前,空军第十三战斗联队进驻波兰机场,随后F-8战斗机出现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天空上,以扫除的德国空军ME262给空军带来的威胁,刚一出现在欧洲的天空,正如国防空军所期待的一样,方一露面,便将德国空军那些“轻盈的燕子”打成了燃烧的铝片,使得国防空军得以始终掌握着德国本土的制空权。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机场跑道上一架架F-8就像离弦之箭一般飞驰着,最终直冲上天空,继续着今天的战斗巡逻任务,游猎战术是F-8战斗机在德国执行的最主要的任务,争夺空权的有庞大的FF7机群,而性能优异的F-8战斗机通常都是挂上副油箱,在空中巡逻专门攻击那些执行同样任务的德国空军喷气战斗机。
  飞行升空近二十分钟后,便飞入了一万两千米高空,每两架一个编队组成了新一天的游猎。
  “斑鸠16,争取今天回去后,再加几个万字!”耳机中传来于盼的声音,让谢泽平心头一乐,空中游猎看似枯燥乏味,但对于想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人来说,却是再好不的任务,在空中游猎时,总会碰到那些落单的德国飞机,往往只需要一俯冲,就可以轻易取得一个战果。
  “那些破烂飞机,就是打下也没什么成就感,我倒盼着能碰到那些喷气机!”任何一名飞行员飞过F-8之后,都会鄙视那些原始的螺旋桨飞机,即便是那些足以用变态形容的德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也很难提起谢泽平的兴趣,二五联队调往德国不过一个月,相比于之前几个喷气机联队靠着击落ME262,二五联队虽说出现多个一日王牌,但击落的几乎都是那些破烂飞机。对于破烂飞机,谢泽平可没任何兴趣,就在昨天,还放过了几架德国战斗机。
  在谢泽平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于盼聊着时,数百公里外的六千米高空,一架庞大的白色的飞艇,缓缓行驶着,在这一次战争之中,除去中国之外,其它国家早已经淘汰了大型飞艇,尽管大型运输机早已服役,但却其运输能力远无法与飞艇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面对陆军、空军的需要,国内的多家飞艇公司,仍不断的研制着各种型号的新型飞艇。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空中战场的变化,国防空军一直致力于发展新一代的空中战术,其中借助机载雷达实现一机指挥多机作战又是新战术的核心,初时国防空军曾从51区借用自由战士,但却远无法满足空军的需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