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730

  顾云泽自酌一杯,原本酒量平平的二人,此时已经喝了半坛绍兴黄,醉意朦胧。
  “总理、总长是当局者迷,为什么非要解决这个难题?”
  “能不解决吗?”顾维钧对顾云泽的建议更加好奇。
  “其实解决也简单,只需要换种方式。中国在太平洋问题上,陷入了误区。老想怎么打美国,而且要打的美国不痛不痒,可能吗?战场上的分寸就是神仙也不见得拿捏到位。空军轰炸纽约,罗斯福疯了一样,把原本调到英国的轰炸机,调到印度,想报复中国。但结果,德国人笑了。中国轰炸纽约直接帮助了德国。分寸掌握,何其难也。”
  接下来几十分钟,顾维钧一直静静倾听顾云泽的看法,但当顾云泽说到一半,顾维钧被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建议太疯狂了,或者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根本就是一个疯子。
  “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与其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倒不如痛下决心,行壮士之举,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顾云泽酒后真言,浑不见顾维钧如坐针毡。
  “少川兄,你知道的,我不知道,但联勤署这几年把多少东西送出去,我心知肚明,多少总能猜出点真相。”顾云泽毫无顾忌的坦言。
  “现在都到这个份上了,再不动那步棋,恐怕……只要棋子上台,剩下的就轻而易举了。”
  “但,即便行壮士之举,又怎能保证他们会按计划行事。”
  顾维钧话未说完,醉醺醺的顾云泽打断顾维钧,“仇恨可以蒙蔽眼睛,当仇恨达到一定地步,一切就顺理成章。”
  “仇恨?”顾维钧诧异重复道,有关系吗?顾云泽扶着桌子站起来,头贴近顾维钧,神秘熙熙的低声耳语。
  “咣啷!”酒杯从顾维钧手中跌落摔得粉碎,外间仆人连忙走进餐厅,顾署长趴在桌上鼾声四起,自家老爷却面色煞白双目呆滞。
  长达半小时顾维钧保持姿势一言未发,回过来神,见顾云泽沉睡正酣,顾维钧突然发现顾云泽绝不像外表温厚纯良,难道日本留学九年,竟对他影响如此深。
  “顾少卿啊!顾少卿!你到底是疯了,还是……”吩咐仆人把顾云泽扶到客房休息。
  坐在书房内,顾维钧眼光时不时瞥向左边抽屉内的木盒及右边客房,顾维钧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如此疯狂的想法,但这个想法不停在顾维钧脑海中徘徊。看着木盒内银白色六式警用手枪,在右手接触到冰凉的枪身时,顾维钧猛地把木盒盒盖压下,用力关上抽屉。
  “他疯了,难道你也跟着疯了吗?”
  尽管嘴里这么说,但是顾维钧心中深信,顾云泽没疯,他的“想法”如果真的施行,确实可以让中国摆脱当前困境,疯的不是顾云泽,疯的是那个想法。整整一夜,顾维钧在良知和国家利益之间摇摆,当人类道德底线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顾维钧陷入迷惘。
  清晨,来到办公室的顾云泽让秘书泡上一杯浓茶,摇摇因为宿醉痛疼欲裂的脑袋。用冷水洗脸后,顾云泽隐约回忆起对顾维钧说过的话,明白了为什么早晨离开时本宗顾维钧脸色如此难看。
  “妇人之仁啊!”顾云泽长叹一声,责怪为什么没控制住,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个想法在心中成形后,顾云泽从未敢与别人分享,因为自己的建议太过骇人听闻。
  不仅是妇人之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谁都无法承受后果。一旦消息外泄,政府声望将有可能跌至最低点,谁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冒险,总理也不见得能下如此狠心。喝完浓茶,顾云泽清醒许多,如过去一样,打开办公桌上厚厚的一叠文件,刚一翻开文件,顾云泽的头又开始痛起来。
  “参谋部真以我是孙悟空,拨一把猴子毛就能变出飞机大炮来。”
  文件内容非常简单,只是罗列了一连串数字,国防军每增加一个师,联勤署就需耍提供一个师装备,小到袜子大到重炮。被服容易解决,国内有大量成衣厂。步机枪也容易解决,宣战后轻武器供应商从25家增加到95家,间接承包商有2000多家。共和29年,全国销售生产1500余万支手枪、步枪、猎枪、气枪,轻武器供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问题在于步兵师需要的不仅是六式半、六式甲,保障陆军战斗力在于火炮、在于坦克。为了向新动员部队提供武器,几个月来,一方面不断扩大供应商,限期提供火炮、坦克等重装备。另一方面联勤署已经将绝大多数封存火炮重新列入现役,甚至利用封存配件组装火炮以应急。
  “步兵营反坦克排3门75毫米24式反坦克炮、团部反坦克连12门24式反坦克炮、团炮兵营一个6门24式105榴炮连,一个6门25式双联高炮连,师属炮兵3个12门105毫米榴炮营,一个12门15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师需要63门24式反坦克炮,54门6式或23式105毫米榴弹炮,12门6式155毫米榴弹炮。”
  扫了眼30型步兵师编制表,又看看总参要求补充45个师装备的命令,虽然生产动员不是自己的事,但提供装备却是自己份内工作。此时顾云泽只剩下了一个感觉,两个字,头痛。顾云泽从抽屉内拿出一份报告,是一家小型武器公司一个月前递交的,联勤署一直未予正式回应。但却下达了60门火炮订单,火炮一直在靶场进行综合试验。
  尽管试验结果喜人,但国防部一直没有批准武器生产定型,其中自己的责任非常大,作为后勤主管,并不愿意增加后勤保障难度,如果国防军装备此类火炮,就等于在后勤保障中,多增加数百种零件及新口径列系列炮弹。十几年来,国防部、联勤署一直致力于后勤保障体系优化,消减武器种类就是工作之一。
  在自由战役和对日战争期间表现出色的240毫米迫击炮,就被列为储备武器,为简化弹药供应,一直被视为步兵进攻中坚的75野炮被撤编,随后被采用相同炮弹的26式反坦克炮取代。只能这么办了,再一次把迫击炮作为团属支援火炮。
  迫击炮曾经是边防军最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60迫连炮、81迫营炮、100迫团炮,尤其6式100毫米迫击炮,长达8年,都是国防军步兵团唯一“重火力”。9公斤重的炮弹、6.8公里射程,81公斤全重,尽管精度有限,但却威力强大和便于携带,一直受到部队欢迎。
  但那是共和十四年前,十四年后,随榴弹机枪的普遍装备,60毫米迫击炮撤编,连属炮改为14式81毫米轻型迫击炮,尽管射程只有1.8公里,与60迫击炮相近,但炮弹威力却提高两倍。6式100毫米迫击炮改为营级装备,每个步兵团增加一个6式105榴弹炮连。
  但现在联勤署工厂,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足够的榴弹炮装备动员部队。几个月前,国防部就有恢复100迫击炮为团级炮的倾向,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相比105榴弹炮,100迫击炮威力和精度都不占优势。为此联勤属也曾下达研制120毫米迫击炮的标书,但数十种参测产品,没有一种能让军队欣然接受。迫击炮是平射火炮,使用总会受到限制。
  但另一方面,迫击炮的优点让人难以弃舍,炮弹为铸铁铸造,因膛压低可以采用薄弹体容纳更多炸药,火炮、炮弹制造工序简单,相比结构复杂的榴弹炮,迫击炮生产更容易。手里拿着3081175号资料,顾云泽犹豫不决,还是把决定权交给国防部吧!要么让新部队等待,要么就改变团炮。
  “喂!把3081175号试验报告取过来。”
第161章
将起
  12月塞北高原早已是白茫茫一片,156师557团在塞北进行山地实战演习,在密集炮火掩护下步兵展开进攻队形向山顶冲锋,两个突击伍交替侧应接敌,官兵配合还算默契,但并不熟练。刚刚从俄罗斯回国的557团新任团长和几名军官进入演习场地,蹲在火力点后观察。
  眼看步兵已接近对面高地,机枪手用两用机枪疯狂扫射,子弹掠过冲锋步兵头顶,在目标上激起阵阵灰尘。拖着红、绿黄的子弹不断从步兵头顶飞过,机枪手依然紧扣扳机不放,直到进攻步兵掷出手榴弹在目标上爆炸,机枪才戛然而止。团长眉头轻皱,机枪火力与步兵冲锋衔接不起来,炮兵与步兵协同也有问题。新编部队就是新编部队,是群少年兵。
  “练到这个程度,你们用了多少天?”赵权回头询问三个营长,语气中带着浓浓不满。
  “报告长官,557团系42天前组建,全团官兵各营连军官均系预官团抽调,团士官团队来自后备军,士兵是三个月前根据二期动员令志愿参军的新兵组成。”团参谋梁晓培连忙解释。
  听说团长来自国防军常备军,所有人都知道557团惨了,训练一个半月的成果会被他批的一文不值,从国防军57个常备师调派的军官,动员部队从来不入他们的法眼,他们总是习惯用旧部队眼光去打量新部队。一营长连忙加上一句,“长官,557团是新动员部队,大多数军官没有带部队的经验,正好需要您这样的强将加以磨练。”
  显然一营长的马屁,并没有让新来的团长大人露出笑容。勉强接受士兵基本素质差的现实,但目睹士兵的武器后,眉头再次皱紧。动员部队就是动员部队,机枪手仍然使用6式两用机枪,26式机枪数量极少。赵权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武器装备落后的现状。短短几个月内动员数百万军队,提供武器异常困难。
  自己在俄罗斯时,刚调到俄罗斯的新组建部队,甚至需要集团军司令部从仓库中划拨储备重武器,才能达到满装,像156师这种至少还需一个月,才能上战场的新部队,武器自然不可能优先保障。当赵权为接收一支童子军而感到不满时,在156师炮兵营培训教室内,几十名从炮连调来炮长们,围着一门火炮,倾听教官讲解。
  “这是31式125毫米线膛迫击炮,从型号上大家可以看出,这是今年刚刚定型的新型装备。156师是得到这种新型武器的第一批部队之一。战斗全重仅8.24公斤,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轻,而且具有鲜明特色。线膛迫击炮,身管外部还有螺旋纹,不仅可以用来精确调整火炮射角,同时还能增加身管散热面积。”佩带上士衔的教官讲到这里时,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说,迫击炮精度有限,6式100毫米迫精度为距离公算偏差1/100,方向公算偏差1/220,精度是制约迫击炮的关键因素。60迫被43毫米榴弹枪及榴弹机枪取代,有限精度占了很大因素。而31式迫击炮采用线膛,距离公算偏差1/520,方向公算偏差1/850,精度不逊于6式105榴,而且射程比105榴更远。它采用40条等深膛线,与弹体预刻膛线相配合,使其拥有不逊于105毫米榴弹炮的精度。在炮口等深膛线顶端,采用三角形引导斜面,装弹时无需对准膛线,在重力帮助下,弹体预刻膛线可通过引导斜面自动对准,落入底膛击发。”训练士官用熟练地介绍着这种新型武器。
  “31式团属迫击炮使用31式榴弹,重24.8公斤,装药量5.45公斤,而152毫米榴弹装药量才5.8公斤,是105毫米榴弹2.5倍。注意,31式系列炮弹弹丸与药杆分离设计,安装时,药杆顶端入弹底凹槽2厘米,药杆顶有4片弹簧钢卡扣死弹尾,安装时就像这样。”训练士兵把药杆塞入弹尾,便劲一拍,伴随一声脆响,30厘米发射药杆被卡死在弹底连成一个整体。
  “发射药包采用圈形发射药包,可直接卡在药管,简化了安装发射药的步骤,每片药包内含100克发射药,可根据射程调整发射药包数量,31式杀伤榴弹威力惊人,以每分钟最大20发射速,团属6门31迫击炮齐射压制效果惊人。当然,发射后不要忘记回收发射药杆,击发后,药杆会在炮口与弹丸脱离,从而进一步避免过长的药杆影响弹丸精度。药杆会落在距离炮口100米位置,可重复使用,当然这是在战后打扫战场时。后勤部门会对你的做法非常高兴。指不定会多发给你几枚炮弹。”教官的话让训练室内众人哈哈大笑。
  国内物质力量雄厚,但总是表现的小家子气,甚至斤斤计较。刚一宣战,铜壳弹立即改成钢壳弹,手枪亦是如此,国内铜资源不足尚可理解,但发射药杆还需要重复使用,未免小题大做。不理解归不理解,但如条件许可,炮兵仍会把药杆回收,就像回收炮弹壳。合理范围内降低武器使用成本一直是国防军的原则,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浪费资源?你这么以为?”石子毅诧异地看着赵启。
  “射程24.5公里,比7式加农炮远6.8公里,石大设计师,你的榴弹炮到底是取代6式或21式榴弹炮,还是取代7式野战加农炮?刚服役的28式152毫米加农炮射程也不过23.8公里。”对于被冠以榴弹炮之名,却行加农炮之实的LX-152榴弹炮,赵启觉得是严重浪费。
  “40倍身管,药室容积18.854升,20倍口径膛线缠度,828米/秒最大初速,一系列指数都是加农炮规范,21式榴弹炮只是采用23.5倍身管,药室容积不过13.1升,射程14.7公里,初速565米/秒。”赵启话未说完就被石子毅打断。
  “毅仁,你知道,加农炮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榴弹炮则是发射仰角大,弹道较高而弯曲,不能直瞄射击而炮弹能飞越障碍物攻击目标,一般射程较加农炮远,常用于第二线阵地,对最前线火力支援和对敌阵火力压制。国防军152.4口径火炮,有两种,一是榴弹炮、一是加农炮,但两者都采用同一种弹丸,同一种发射药包,底火。两者差别就是性能上的差别,现在我们研制的这门火炮,是把加农炮和榴弹炮功能合二为一,这也是军事发展必经之路。”石子毅看着远处已经开始装填的LX-152榴弹炮争辩道。
  “启功,你也知道,这门炮和21式榴弹炮及28式加农炮最大不同就是身管,重新设计优化了内弹道性能,在21式榴弹炮基础上换装了40倍身管,加强仰俯传动机构制成。炮架、液压式驻退机、补偿器和液压气动式复进机,都和21式榴弹炮通用,采用新型多室炮口制退器,炮口制退器效率较高,约为50%。即使高射界射击,后坐长度也比较短。因此,可以在不增加射击座盘前提下,将射角从63度增加到70度,最大射程提高到24.8公里,不仅优于21式榴弹炮,同样优于28式加农炮,而且达到这一性能,代价却非常小。21式榴弹炮炮重5.8吨,28式加农炮炮重11.85吨,而它却只有7.05吨。造价比28式加农炮低25%,比21式榴弹炮低18.5%。各方面,它都有替代这两种火炮的潜力,成为国防军主力压制火炮。”
  “但别忘记,国防军向公司下的三笔订单中21式榴弹炮5800门,28式加农炮1200门。公司现在竭尽全力满足国防军订单,新炮需要重新调整生产线。国防军现在宁可要旧炮,也不愿意因为调整生产线,导致火炮产量下滑。为了应急他们甚至启用上海一家小厂生产的线膛迫击炮,作为团属炮,现在第一是产量、第二还是产量。”赵启提醒朋友。
  两人一起上大学,一个进修冶金专业,一个进修火炮专业,后来又一同进入西北防务集团,也就是过去的西北公司第二机械公司,中国最大的武器公司。只不过石子毅,毕业后进入集团下属地面防务公司八年,毫无成果,一直埋头从事大学时的研究,从内弹道到弹形系数。LX-152,是他八年苦心研究的结果,炮管采用自己提供的新型耐压炮钢。
  “我知道,现在公司在辽宁省本溪投资的新厂不是刚开始动工吗?在施工阶段调整新厂生产线是可以接受的,不是吗?而且你知道LX-152技术成熟,唯一需要验证的就是就是我设计的炮管。”石子毅笑容满面,对于自己设计的火炮石子毅非常自信,自信源于它的性能。
  早在半年前,当设计还停留在图纸上时,国防军炮兵总监视察公司时,石子毅就向他介绍了LX-152,国防军炮兵总监视非常看好,得益于他的帮助,项目最终展开。现在唯一影响就是战争,战争爆发导致国防军对待武器装备的态度发生变化,优先考虑产量,而不是性能。当然装备旧炮的部队,只留守本土训练,等新装备到达,才会开赴前线。
  “石头,可以给先生写信,请求先生来靶场观摩射击。”赵启给朋友提了个建议。多年前,在湖边巧遇先生,多年来,每到春节,先生总会给大家寄贺卡,先生从未忘记这群年轻人。西北防务公司15%股份属于政府,25%是市场散股,15%属于大亨,45%股份由先生名下西北公司持有,作为最大股东和国务总理,对公司、对国防军,先生都有决定权。
  “功遂,为一门炮?打扰先生,值得吗?先生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时司马魂牵梦萦的是太平洋海战。一周前得到纪尧姆递回的情报,司马每天都给海军部打电话,卧室、餐厅都特意安装海军部专线电话,防止错漏消息。一小时前,司马刚回家,坐在餐桌上才喝一口汤,海蓝色电话铃声大作,接过电话,司马就火急火燎离开餐桌,直奔海军部作战室。
  共和31年1月6日晚8时,西北市75大街海魂广场。几名清洗工正在清洗广场中央的军舰雕塑,在广场后方充满英伦风格的海军部大楼前,数名白盔宪兵和陆战队官兵一动不动。大楼前方栅栏内,荷枪实弹陆战队官兵在巡逻,栅栏后的草坪上耸立着数门90毫米高射炮,只不过高炮被帆布蒙盖。
  海军部地下43米负九层,灯火通明的走廊内,武装宪兵面无表情的警戒,走廊内不断有领配竹节衔的参谋军官来回走动。防爆门后作战室,是海军部最大的一间作战室,面积2800平方米,自宣战后,海军的每一道命令都是由此处发出,这里是共和海军的心脏。
  作战室内领衔肩衔为“交错竹节”象征“运筹帷幄”的参谋和海军部将军,出人意料地扔掉制式黑皮鞋,换上软胶底皮鞋,作战室内鸦雀无声,紧张忙碌。作战室四周台阶上,一部部电台不断接收从太平洋发回的电报,穿海军制服的女兵穿梭其间为军官送去咖啡、浓茶。平常,作战室内严禁吸烟,但今天军官们香烟一根接一根,一个个眉头紧锁。
  作战室内紧张的气氛影响到作战室上方休息室内的人,透过防弹玻璃看到神情凝重的海军军官,原本就紧张不已的司马心中七上八下,甚至为香烟点火时,打了几次火机都未打着。
  “怎么样?有把握吗?”司马紧张地问沈鸿烈,什么是关系国运,这一仗就是了。沈鸿烈见总理竟如此惶恐不安。
  怎么回答总理呢?沈鸿烈犹豫不决,当战事真的即将展开之时,信心反而不像之前充足,这支只有23年历史的新海军,即将迎击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美国海军。海战不比其它,时刻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逆转。
  沈鸿烈的犹豫让司马暗叫不妙,“成章,有没有把握?”司马再次重复先前的问题,同时心里犹豫是不是应该现在给石磊打电话,让他通知另一个人立即做好准备。不,不是做准备,而是立即动手,只有让日本立即动手,才能增加中国的胜算,这场战争中国输不起。就在沈鸿烈准备回答的时候,司马突然挥挥手,有气无力的坐在沙发上,“成章,我知道,总之,转告海军将士,国家需要他们恪尽职守。”
  一周前接到纪尧姆的情报,命令向南方沿海省份增加兵力的同时,一支特殊航空部队已南调至海南。自己已经作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做了最坏的打算。无论海军胜负如何,中国已无退路,即便打出个空前强大的德国,中国也只能接受。中国的战略都必须服从一个原则,国家存亡。到那时,中国只能祭出杀手锏,结束战争,哪怕只是暂时结束。
  “总理,舰队出港后便一直期待同美国海军决战。总之,虽无全胜之信心,但有必胜之信念。”沈鸿烈的回复模棱两可。全胜和必胜,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截然不同,全胜意味海军彻底赢得战争胜利,而必胜就两可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总之,不败就好!”
第162章
出发
  “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大西洋时代奠定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耗尽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注定会成为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3年。
  太平洋上海风凛冽,海浪一波又一波冲击着瓦胡岛的珊瑚礁石,激起雪白的浪花。几月前,中美宣战,太平洋,地球上最大的蓝色赌桌上,便不断上演着惊心动魄的豪赌。1942年1月5日,豪赌拉开序幕。
  海风中,两名身穿海军制服的将军穿过高耸如林、带甜丝丝气味的绿色甘蔗林,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在鸟儿悠闲的歌声中艰难爬上山坡。
  “我们根本赢不了,金梅尔。”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沃尔特·肖特中将对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赫斯本德·金梅尔直言不讳地说。
  舰队即将出发,肖特一直感觉忐忑不安。尽管自己是陆军将领,但太平洋舰队战败,失去太平洋制海权,即便夏威夷有21万美军,1800余架飞机,仍会坐困愁城,夏威夷会向中国人敞开怀抱。站在山坡上看着珍珠港内在夕阳余晖下,被染成金黄色的战舰,聚集大西洋舰队半数主力的太平洋舰队,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支舰队。
  12月20日纽约遭受中国轰炸机轰炸,这一天被美国人视为“12.20国耻日”,在美国掀起复仇浪潮。无数家工厂日以继夜为“雪12.20国耻”生产武器,百万计年轻人挤破征兵局大门,只为一个目标:击败中国、雪洗国耻。
  美国在震惊愤怒之余,都在问“海军在那里?”从8月20日中国宣战,到中国空军轰炸纽约四个月来,中国潜艇一次又一次击沉美国军舰、商船,占领整个东南亚,陆军在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浴血奋战。但海军呢?海军在什么地方?面对国内指责,太平洋舰队被推上风头浪尖。
  为了平息愤怒,总统不顾海军部反对,要求海军立即发起反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