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730

  下午,坐在温泉游泳池边的亨利望着由三个黑人陪同,坐在轮椅上的目标人物,直到此时亨利才真正看清目标人物,一头整齐的褐发,戴副圆眼镜,他的女儿已经跳进温泉游泳池中。
  “爸爸,这里的水很舒服!”在游泳池内游泳的安娜·罗斯福伯蒂格诺笑着招呼父亲,至少这里还有优点。
  “准备好了吗?先生。”
  “你扶好了吗?彼特。”手搭在两个黑人肩膀上的罗斯福反问。
  “局里为什么会对这个残疾人如此感兴趣?”望着被两个黑人扶到游泳池边的目标人物,亨利心中嘀咕。作为学校最出色的学生,亨利想象过刺激的特工生活,而接到的任务竟然是做“潜艇”,而且是在一个废人身边,但任务总归是任务,必须出色完成,不容置疑。
  双腿肌肉萎缩的罗斯福坐在池边,拼尽力气用双臂支撑身体,缓慢而艰难的朝游泳池移动,埃利诺静静地注视着中,亨利同样仔细观察用尽双臂力量移动的目标人物。
  刚一下水,罗斯福就感觉无力的双脚在接触泳池池底时,似乎完全可以支撑起身体,但罗斯福还不敢放开撑扶在池边的双臂。
  乔治走过来,见朋友仍紧抓池边,便蹲下来,“你感觉到了吗?矿物质能使水更有浮力。我在信中提到,在游泳内,即使跛脚男孩,也能在水中行走!”进入充满矿物质的温泉水内,罗斯福就被流经僵麻双腿的温暖感觉吸引,体会双脚触地、双腿能够支撑身体的感觉,罗斯福谨慎小心地慢慢松开紧抓在池边的双臂。
  刚一松开双臂,身体便猛地朝后倒,罗斯福连忙借水力再一次扶到泳池边缘,“但我连站都站不起来。”颇为懊恼的罗斯福猛拍池边瓷砖。
  “只是现在不行而已!”亨利起身朝疗养院走过去,自己已经泡几小时温泉,“但你行的,只要你愿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亨利鼓励罗斯福。
  罗斯福诧异地望着年轻人,在唇边喃喃重复他的话,“乔治,他是?”
  “亨利·卡尔斯,三天前来到这里,你们住的别墅就是他让出来的,现在他住在我为你们准备的房间里。”乔治对朋友介绍道。这个叫亨利的年轻人尽管才来了三天,但却赢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亨利·卡尔斯?”正游泳的安娜·罗斯福望着金发青年的背影念叨了一遍他的名字,这个男人很阳光、很帅气。而且温文尔雅。
  回到房间,亨利从旅行箱夹层中取出看过无数遍的目标分析资料,“出身上层名门望族,父亲为成功商人、堂叔父总统,外祖父鸦片商、中国通。15岁进入格林顿公学、擅长辩论、用讨好人的方法加强自己,18岁进入哈佛大学、热心政治、善于利用老罗斯福的威望、22岁与堂妹结婚,29岁首次竞选议员……”用十多分钟最后一次阅读分析资料后,亨利用火机点燃资料,执行任务期间决不能留下漏洞。
  看着盘中晚餐,罗斯福摇摇头,疗养院的厨师难道是为牲口做饭的吗?尝了一口盘中牛排,埃利诺皱皱眉,“太难吃了!”
  “是不太好,不过很神秘,天知道他们在牛排里放了些什么。”
  “是老鼠吗?”罗斯福拿起叉子,拨弄牛排。
  难以下咽的埃利诺望着罗斯福,“你还想留在这里吗?”
  妻子的问题让罗斯福陷入沉默,脑中浮现亨利先生的话:只要你愿意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是的!”丈夫的话让埃利诺无奈的低下头,过了好一会才望着罗斯福露出笑容,“纽约有全国最好的医生和医院,而这……”
  “我需要新事物。”罗斯福打断妻子的建议。
  “你不是想治好病,是吗?你是不想回家,你不想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不想成为负担!”妻子的话令罗斯福感觉难堪。
  “你不是负担,你是我的丈夫!”
  妻子的话让罗斯福情不自禁的握着她的手,深情地望着妻子,“听着,埃利诺,我的政治事业、责任、荣耀,都已经不存在了,除非我能再站起来。你是个模范妻子,现在我告诉你,你可以自由了。”埃利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难以置信地望着丈夫。
  “我不想要自由,我想和你一起面对一切。”
  “埃利诺,我不能想象你怎么面对一切?”
  “福兰克林,这不是由我来想象,是由你来想象。”埃利诺推开椅子离开餐厅,她无法接受丈夫的话。
  “埃利诺……”罗斯福无奈的呼唤妻子,但埃利诺依然离开餐厅。自己只想一个人呆一段时间而已。
  “爸爸,我去看看妈妈。”见母亲离开,安娜·罗斯福起身对父亲说了一句,连忙追过去。
  “游到池子边来,富兰克林!”站在池边的亨利招呼正在游泳的罗斯福。一周前,在罗斯福的妻子离开后,亨利就慢慢和罗斯福成为朋友。
  “感觉到双脚踩到池底后,试着慢慢松开你的手。”在亨利的劝说下,罗斯福慢慢松开扶着池边的手臂,小心翼翼一寸一寸的移动,终于双手离开池边,罗斯福感觉腿可以支撑起身体。
  “对,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水会支撑你绝大多数体重,伸开双臂,对,慢慢的。”亨利在罗斯福身后尽责的指导他。完全伸开手臂的罗斯福,不敢相信自己真能站起来了。
  “我……我站起来了!”话未说完,罗斯福感觉眼泪流了出来,几年来一直期待再次站起来,现在终于站起来了。
  看到他站起来,亨利笑笑,“是的,福兰克林,你做到了!”
  夕阳下,坐在阳台躺椅上的亨利观察罗斯福调制马丁尼,根据资料记录,罗斯福只为朋友调制“怪味马丁尼”,他把自己当成了朋友。
  “是不是很神秘?”将薄荷油滴入酒杯,罗斯福又笑着将一只虫子丢到酒瓶中摇了一下,“呵呵!就是这个。”罗斯福将酒倒入亨利杯中。
  罗斯福对亨利,这个在疗养院认识的新朋友充满好感,不仅因为他给予自己极大鼓励,更重要的是他在政治上的独到见解,与他谈话会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给,亨利先生,试一下。”
  “咳!”刚喝一口,亨利差点被呛得吐出来,强忍嗓内的刺激感,才咽下去。
  咬着烟嘴的罗斯福笑盈盈盯着这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怎么?太强烈了吗?”
  看着手中杯子,亨利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咽下去的,即便野外生存训练时吃过的东西,都不能与这玩意相比。
  “实际上,这是我喝过最奇怪的马丁尼。”
  “你说话总是这么直接吗?亨利!”放下杯子罗斯福直视这个只有二十四岁的年轻人。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喝过比这更难喝的了,马丁尼或别的什么酒都好。”亨利将杯子放到桌上,未留一丝情面。
  对于亨利的直接罗斯福显然无法接受,“朋友们都喜欢我的马丁尼。”
  “他们只是这么说而已!”话音一落亨利便躺靠在椅背继续享受明媚的阳光。
  亨利的直接恰恰是罗斯福最喜欢的,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但却不会一味奉承他人。
  “你有家庭吗?亨利!”认识亨利一个星期了,罗斯福却从未听他提到家人。很多像他一样的新移民在与朋友聊天时,总会提到家人。
  亨利沉默了,“噢!福兰克林,我曾经有过家人……战争是很残酷的。”
  夕阳下,两人沉默无语,罗斯福才意识到年轻的朋友曾经遭遇过什么。
第27章
最前沿
  “历时七年,夺去千百万人生命的欧战不但没有消除对立激化的因素,反而使敌对国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共和11年3月3日停战协定墨迹未干,美国就开始制定建造十六艘以中国定购的4.5万吨级战列舰为范本的超级战列舰计划。当时尚未遭受战争打击的日本帝国,也同样开始大规模制造超级战列舰计划。在恢复和平几个月后,两大强国便围绕太平洋统治权开始竞争。
  遭受欧战重创,国内经济衰落的英国,无可奈何地卷入竞争。英国在日美竞相造舰的威胁下,不可能坐视舰队大大落后于时代,为了维持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穷困莫名的英国仍然坚持建造了三艘4.5万吨级战列舰。共和十二年前,日本帝国是美国主要目标。一方面,由于美国对日英同盟心怀戒备,英国也被列进华盛顿大海军扩张主义者潜在敌国名单里。尽管中日战争中日本战败,使英日同盟解体,但各国却未停止军备竞赛。
  共和十二年当世界各国处于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造舰竞赛之中时,我国怀着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决定进行有限的海军扩张,构建一支确保本土海洋防御为目标的舰队。然而和平的梦想,却在十三年五月被彻底打破。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到足以威慑一切敌人的舰队。出于保卫国家安全的目的,中国投入激烈的海上军备竞赛。
  英国、美国以及中国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超级战列舰,共达三十六艘以上,总吨数超过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两国战斗舰队总和。美国正在建造十六艘巨型舰。中国正在着手自行建造八艘,另外根据《共和中国海军法》要求,另有八艘将在不久之后获得批准。英国也制定了补充十三艘战列舰的计划,第一步批准四艘。三十六艘战列舰都是巨型舰,战斗力很强,超过欧战时任何一艘,每艘平均造价三千五百万元至的四千万元之间。
  英美国两国政治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威胁中国丝毫未见退缩,接二连三制订计划,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来自列强国家的挑战。国会郑重其事的对全世界宣布:中国宁可当掉最后一条裤子,也要拥有一支足以保障中国利益与安全的大洋舰队。”共和十三年六月一日《中华时报》:中国迎接挑战。
  葫芦岛建设花费七年时间,投资超过12865.3万元。当时西北不仅把葫芦岛作为军事基地修建,而是作为一个窗口,必须通过葫芦岛建设,证明中国人与西方列强同等优秀。全面建设中的葫芦岛成为西北边防公署:样板城市、世界港口。七年后,一座被誉为“远东第一良港”的海滨城市巍然屹立。
  被视为共和海军摇篮的葫芦岛下着霏霏细雨,从渤海湾飘来的团团水雾,掠过葫芦岛海军基地,降落在充满欧式和东方风情的葫芦岛市区内,一片欧洲风格的高楼大厦,浸没在低垂的云帐中。
  尽管已经时至六月,但海风夹杂细雨,仍然让人感觉一丝凉气。街头行人打着各式各样的雨伞,伞下有中国人,同样有金发碧眼的欧裔移民,现在中国很少用“洋鬼子”称呼欧洲人,中国4.6亿人口,但是却有320余万欧裔移民,欧裔移民在中国占到全部人口7%。
  曾几何时,中国是西方冒险家的乐园,而现在中国却像美国,是一个充满吸引力和工作机会的国家,尤其是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人。战后英、法、德经济大萧条,使得中国吸引了大量欧洲移民,移民带来了技术与文化,同样效忠中国,欧裔年轻人同样为中国流血牺牲,中国人已经适应了身边的“金发邻居”。
  跳下电车,撑起雨伞的沃尔森和往常一样,一下班便到社区附近的酒吧,喝两杯解解乏。沃尔森是德裔移民,来到中国已经两年了,对生活环境已经很适应,以前社区中“洋人沃尔森”非常引人注目,但有数万欧洲移民的葫芦岛洋人比比皆是。
  进入酒吧,沃尔森径直坐到吧台旁,和往常一样要了一杯啤酒,自顾自的喝起来。正值中午酒吧里的人并不多,喝酒时沃尔森听到收音机里正在播放德语音乐剧,让沃尔森感觉亲切,即便可以说一口生硬的中文,但沃尔森还是喜欢听德语节目。
  “或许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想到身边不少同事改了中国姓氏,沃尔森思忖。
  为了融入这个东方国家,很多欧洲移民都选择起中国名字作为转变。尤其是移民在归化厅宣誓效忠中国后,拥有中国姓氏被视为心灵上改变,当他拥有中国姓名时,意味着他真正成为中国人。谁也没注意,沃尔森一直放在台下的左手从伞柄内取出一个拇指大的小盒卡在吧台檐下,随后又要了一杯啤酒静静的喝着,只不过偶尔会朝门外看上一眼。
  路边停车位上停着一辆白色大型商务车,车内电影机嗡嗡作响,长焦镜头对准这个不知名的酒吧!车内几名身穿便服的海军情报处特工神情凝重的观察酒吧吧台上的那个中年人。
  “注意,飞蛇出现在D点,即将进入F点!”马克努威尔耳机内传出一个观察点发回的讯号,随后拿起电台旁的话筒,“各小组注意,目标即将到接头地点,行动组准备。”
  现在世界各国正处于大规模造舰竞赛之中,间谍便非常活跃。当中国谍报人员奔走于美国东、西海岸各个造船厂打探消息时,美国间谍同样在中国频繁活动。最近,美国间谍在中国活动日益频繁,他们需要在华盛顿裁军会议开始之前,摸清中国海军军备情报,为本国在谈判桌上赢得先机,现在最迫切需要中国预定建造全部军舰项目的资料。
  葫芦岛成为暗战的最前沿。葫芦岛海军基地内拥有中国设备最为齐全的海军造船厂,同样也是中国唯一拥有建造大型战舰经验的船厂,4.45万吨级“汉武”级超级战列舰二号舰就在葫芦乌海军造船厂3号封闭式船坞建造。国防海军船政处位于六大道八十六号六层高回字形欧式大楼内,中国海军大到4.45万吨级“汉武”级超级战列舰,小到不足一吨的舢板,最终审核、批准都在这座大楼内进行,这里成为间谍最关注的地方。
  葫芦岛谍影重重,海军情报处葫芦岛分处行动主管马克努威尔焦头烂额,必须不惜代价确保海军军舰建造资料不被外泄,对美国驻葫芦岛领事馆的监视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使领馆从来都是间谍活动的大本营。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武官处的任务变得繁重,活动更加频繁,就如同中国驻美使领馆武官处一般,对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在中国舰队根据地,葫芦岛领事馆配置海军军官,重点搜集中国舰队情报。
  一个月前,国家电讯中心破译了美国大使馆通过外交线路发至葫芦岛领事馆的机密电报。电报要求驻葫芦岛美国海军军官,启用茉莉花,调查中国海军船政处,尽一切可能获得在建主要舰船资料。监视葫芦岛海军造船厂,侦察舰船建造、改装及其进展情况。机密电报的破译,令海军情报处空前紧张。
  电报破译当天,情报处分析员就认定,海军船政处内有美国安插的内线。这是共和十年海军泄密事件后,又一次足以让海军发生地震的事件,对于内鬼情报处没有任何线索,如果不是破译电报,那枚定时炸弹或许永远都是一艘潜水艇,不知道什么时候启爆,后果不堪设想。
  从车窗帘缝中盯着吧台前的沃尔森,马克眼中闪出寒光。两周通过秘密排查,马克确定沃尔森就是茉莉花,通过长时间跟踪,马克百分之百确定自己的判断。行动计划得到处里批准后,情报处调动海军特种部队配合,甚至获得中央特勤局的技术支持,获得十六台“袖珍”电台。
  “就是他!”透过单筒望远镜看到吧台檐下的小黑盒,马克激动万分,终于抓到这只鼹鼠了。
  “刘副队长,你负责指挥,我进酒吧负责现场侦察。”
  下达命令时马克脱掉西装,取出装有袖珍电台的宽腰带扣在腰间,送话器卡在衣领内,耳机从耳后绕线塞进耳孔,稍长的金发遮盖了耳机的存在,西装又掩盖了送话器、耳机的黑色电线,两根发送的软天线则从腰部一直延伸至肩膀,搭到腰后。
  “试音!”耳机内传出清楚的声音让马克惊叹国内先进的通信技术。只有字典大小的袖珍电台是中央特勤局特工的特有装备,电台可以别在腰后,通过袖珍耳机与送话器对话。第一次接触“袖珍电台”马克就着迷了,它根本就是为特工量身定做的,但可惜这种先进装备目前只配备中央特勤局。中央特勤局借出十六台之多,还是海军部协调的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