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730

  “再则复兴党在竞选时承诺军队国家化,因此战争也会由西北和俄国之间的战争,转变为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国战。胜了当然一切都好说,但是如果败了呢?而且过去对俄战费均由西北联合议会支付,未来军费由谁来支付?是西北联合议会还是国会?如果是联合议会,军队国家化还有什么意义,西北军只是穿了一层国防军外衣而已。对俄作战表面上是争取国际地位,实际上战争不停,北军精锐永远都不会效忠国会,甚至党争,会演变为袁逆惨祸!”
  许崇智的意见让会议室陷入了静默之中。对于西北和复兴党,革命党内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倚重西北的实力,正是西北的实力保证了宪政得以在中国再次推行,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怀疑司马个人对共和的诚意,毕竟没有任何人了解这个年轻人,对于自幼在欧美各国游学的这个富家子弟对共和对宪政有多少诚意,根本就是一个谜团。
  就像司马本人,大多数政策充满矛盾,他一边高呼中国最大威胁是帝国主义列强,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最亲密的伙伴,今天西北的繁荣一定程度是建立在列强战争订单基础上的。一方面高喊宪政民主自由,另一方面却在西北保持国内罕见的军法治政。
  被国内称为“共和典范”的西北联合议会,与其说是共和典范,倒不如说是复兴党一党独裁的典范。现在的国会面临同样局面,除非四党合作,否则任何一党都不可能对抗复兴党控制国会。
  “实利!司马和复兴党就像商人一样,更看重实利,只有利益才是他们唯一的盟友和施政方针,靠战争和民族主义去争夺荣誉,发展实业与其说是为国,倒不如说是为已。”孙中山想起日本政治评论员对复兴党和司马的一段描述,作为中国人孙中山佩服司马所取得的成绩,无论是在实业或是在军事上取得的荣誉,但在另一方面,孙中山仍然不能将司马和复兴党视为合作伙伴。
  一直以来孙中山对自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非常痴迷,就如对自己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一样,听不进任何异议,对于不赞成五权宪法的人,他一概认为是不能理解其中奥妙。
  孙中山把自己当成正确的化身,“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更加坚信自己才是正确方向的代表。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只能绝对服从党魁的领导,他的理由是:服从我的革命,自然应该服从我,通过建立一个受他绝对控制的党以实现宪政理想,便是一直以来孙中山矢志不渝的事业。
  复兴党的组织模式成为孙中山学习的样本,但是在另一方面,复兴党提出的纲领尽管和三民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孙中山本人却不能接受,复兴党和革命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尽管两者的目标或许是一致的。
  “如果我党冒然在国会中以喀山边防军被围,发起对司马以及复兴党的攻势,稍有不慎,会影响到我们和复兴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我们在国会之中的大计。要知道在国会之中,我们的对手不仅仅只有复兴党,复兴党是国会第一大党,共和党为国会第二大党,进步党居第三,我党与国民党仅居第四和第五,如果我们与复兴党全面决裂,我党将很难在国会取得发言权,我党离不开复兴党的支持。一直以来西北与复兴党最善用舆论,因而我个人以为,应该把此事从国会转向民间,以舆论攻击之。”胡汉民说出自己的看法。
  复兴党是革命党在国会中的第一对手但同样也是合作伙伴,至少暂时革命党还离不开复兴党的支持,此时在参议院副议长一职的竞争上,复兴党的态度至关重要。随着复兴党公开表示退出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的竞争,政党联盟已经不复存在,为了争取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革命、国民、共和、进步四党在国会之中展开前所未见的斗争,复兴党却没有任何表态,复兴党不表态,意味着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不可能在短期内选出,而参众两院正副议长职位的悬而未决,导致国会其他议程甚至总理总统选举都不能如期进行。
  为争取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四党除了在国会之中展开斗争之外,同时还不遗余力的争取到复兴党的支持,甚至于不惜作出种种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明显的挑衅都有可能导致复兴党的敌视,利益就是利益。
  “展堂,此事由你操作,一定要注意保密!”随着孙中山的定调,中华革命党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政党之间利益是永恒的,或许政党之间会存在合作,但是合作同样建立在利益之上。党争是宪政无法免除的副作用,这同样是政党政治的必然,而往往党争的代价就是政党之间为竞争而不惜的一切,甚至为党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这是政党政治的必然产物。
  共和八年1月7日,第一缕阳光刚照进古老的四九城,雾气尚未散去,城市上空的鸽群拖着鸽哨声划破了清晨的死寂。
  “小顺子,报纸100份。”
  “吴里,报纸100份。”在《京城快报》收发间里,戴瓜皮帽的中年人提笔不时的吆喝着,报童随着他的喝声从一旁领取着报纸,报童们注意到今天和往常的不同,《京城快报》至少比往日多印了十倍以上,收发间内摆满成打的报纸,识字的报童看到报纸头版时,脸色一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马……马先生,这……这是真的吗?”一个报童拿着报纸,盯着头版不可思议的询问分发报纸的先生。
  “那还能有假,百分之百真新闻,这回咱们《京城快报》可要在全中国出尽风头了,你们今个至少比往常多挣几毛钱。”头戴瓜皮帽的中年人兴高采烈地说道。《京城快报》是新开张不过三月的新报,今天这个大新闻必定能让《京城快报》一鸣惊人,要知道很多报纸都是靠一条惊天大新闻而名扬于世,进而挤进大报之列的。至于西北军的惨败,呵呵!报纸重要!
  “号外!号外!苏俄百万红匪包围喀山远征军!”
  “号外!号外!远征军遭逢惨败!”……
  随着报童们的呼喊,四九城清晨的死寂瞬间被撕破,甚至于尚在睡梦中的百姓,听到报童的喊声也纷纷裹着棉衣冲出院门,不假思索的花两铜板从报童手中买份报纸,不可思议地看着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边防军惨败,可能吗?”
  “就是,边防军百战百胜,嘛时候败过?”
  “嘿!那屠夫的兵彻底败了,求老祖宗保佑,最好让那个屠夫的兵都他娘的在喀山死绝!”
  “那个……那个,喀山在什么地方?”随着消息的传播,京城舆论哗然,其间有惋惜不信之人,同样也有兴奋喝彩之人,一时之间可谓是众说纷纭,谣言四处漫延。
  “边防军数十万精锐在喀山陷入重围,指日即将被红俄消灭!”随着谣言传播,一些人甚至点燃鞭炮庆祝这场亘古未有之“胜利”,庆祝着那个人的惨败和西北军精锐的覆灭。
  “是什么人在放炮?”听着外面密密麻麻的鞭炮声,段琪瑞看了一眼台历。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多人放鞭炮?
  “总理,应该是……旗人放鞭炮庆祝西北军惨败。”徐树铮不太确定的朝外看了一眼,然后回答。
  尽管对西北并无好感,但是当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徐树铮仍为之一惊,西北军在俄惨败!徐树铮在看到机会的同时,同样看到蕴含的危机……旗人的鞭炮却让徐树铮心中大怒,那群漏刀的杂碎。
  段琪瑞先是一愣,然后狠握了一下拳头,随即又松开,长叹一声:“又铮,立即以国务院名义给司马去电,问问喀山战事进展情况,告诉他如果需要,模范军可再派五个师为后援。”
  “总理!这……”听到段琪瑞的吩咐,徐树铮一愣,模范军一共才五个师,全部派出去,等于消耗掉总理最后一点家底。段琪瑞清晰的吐出四个字:“国事为重!”
  “号外!号外!1月7日喀山前线激变,苏俄红匪军百万大军包围我边防军数万将士。”共和八年1月7日午后,几乎中国每一个大中城市大街小巷都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
  原来两小时前,西北边防军司令部新闻发言人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京城快报》的报道,随后,电报立即从西北飞向全国。
《新共和报》主编李培伦满头大汗匆匆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台阶沿便气喘吁吁的大叫道:“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赶快出号外。”
  李培伦摊开手中西北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的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30分钟,《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的号外就印刷出来,而此时成都街头茶馆酒楼的收音机里已经响起了中国“最知名”的声音,确定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的消息。除了报童的叫卖声甚至连各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数十分钟之后各地号外便撒遍了全国大中城市的街道,只比巴掌大一点的“号外”,及时传播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整个中国都震动了。
  边防军在中国百姓心中是百战百胜的常胜之师,而现在……竟然被包围了。
  望着院内挂雪的梅树,司马放下手中电报。段琪瑞的来电,让司马颇为感动,电报中未提其它,除了询问喀山战局外,还有就是告诉司马如有需要还有五个模范师可以随时投入战场。
  “国事为重!”四字重逾千斤,或许这个时代的军阀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至少了他们还明白国事为重。想到调查部的报告,司马禁不住长叹了一声,相比之下,政客远比所谓军阀更恶毒……司马忍不住摇了摇头,来到这个时代,颠覆了自己对历史的太多认知。
  站在走廊内的陈婉云盯着数米外站在雪中的司马,看着他落寞的背影,陈婉云心中很伤感,喀山数万将士身陷重围,这是他遭受的最大危机。
  “陈小姐!”蔡锷恭敬问候陈小姐。
  “蔡先生,您来了,你看……”陈婉云忧郁地望了一眼司马,担忧之情显露无遗。在西北众多官员中,只有眼前的蔡先生和他算是知已,也只有蔡先生可以开导和劝慰他了。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蔡锷一边走,一自顾自地说。
  西北人大都知道先生喜好梅花,有一些复兴党籍议员投其所好,商讨提议梅花为国花,讨好上者,中国政客轻车熟路尔,西北亦不能免俗。
  听到身后铿锵有力的话语,司马知道蔡锷来了,转身时看到走廊内温婉女孩,司马心中一暖,知道是她担心自己。
  “松坡兄,你来了。”蔡锷的话让司马注意到院内的含苞怒放的梅花树,这几株梅花是司马特意移栽的,一直以来梅花都是司马的最爱,原因非常简单,梅花“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正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风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骨气的花,象征中华民族的风骨。几千年来,它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可惜在后世……司马摇了摇头。
  “松坡兄,我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司马望着梅树沉重地说道。
  蔡锷静静地望着挂雪的梅树,一言不发。
  “我相信,这么做是为了我们的国家,牺牲是必须的。”司马见松坡未回应,继续说道。做人最无奈的是两难选择,司马以理解借助喀山战事,意图攻击自己和复兴党的人和派系,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尽管彼此出发点不同,但利益却使双方殊途同归。
  “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蔡锷坚定地回答,军人意味着牺牲,只要牺牲是值得的。
第221章
苦战
  喀山城内外战线犬齿交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儿,借着炮弹爆炸的火光,阎二柱看到十余条红匪身影朝着自己这边冲过来,他扔掉打空的冲锋枪,右手本能的摸向腰间,腰间空空如也,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将配枪送给了未婚妻。
  身边的一名战友提着冲锋枪据向红匪猛烈扫射,匪军拒墙还击,阎二柱左边猫腰奔跑的战友一头栽倒在血泊中,他的冲锋枪砸在自己的靴子上,阎二柱忙顺手操起冲锋枪。
  “轰”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阎二柱回头一看,一堵破墙已经在爆炸中化为齑粉,身边数名战友倒在血泊中。
  “跑!”躺在血泊中的战士看着不愿撤离的战友,大声怒吼,同时解下弹药携行具,扔给战友,陷入包围之后,弹药已不再充裕。
  “忠烈祠再见!”阎二柱和几名幸存的战友听到身后传来的怒吼,泪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阎二柱麻木的拖着没有完全愈合的伤腿蹒跚向前奔跑。
  “绝不抛弃自己的袍泽兄弟!”是边防军每一名官兵的誓言,但此时阎二柱和身边的战友只能选择抛弃,为了活下去,战斗下去。
  一枚炸弹在阎二柱身边爆炸,巨大的气浪把他掀翻在地,阎二柱眼前一黑昏了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俄国人的大口径要塞炮又把他震醒,阎二柱晃了晃晕乎乎的脑袋,挣扎着从路边的积雪中爬起来,朝周围望去,战友们已经离开,朝脖间摸了一下,两块铭牌只剩下一块,显然战友误认为自己已经死去了。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前指已经多次下令,万不得已可以带回死亡战友的铭牌,而不能像过去一般“绝不抛弃”,此时任何一个有生力量对于前线而言都是异常宝贵的。
  阎二柱一个人提着枪小心的在城市废墟间穿行,突然看见街口有人影晃动,火光中虽然看见他们穿着绿色六式防寒服,但阎二柱还是很快判断出“这些是俄国人”,因为他们采用并不专业的散兵队形交替掩护前进,驻守街道的护国军显然没有识破他们的身份,可能根据衣服,把他们当成中国军队。伏在废墟内的阎二柱果断的开火,并且大声示警“红匪来了!红匪来了!”街口那群“边防军战士”像受惊的野兔般四散躲避,用生硬的俄语叫嚷着,其间还伴随着陌生的语言,慌乱的向四周盲目开火。
  街道两旁工事里的护国军立即向入侵的红匪开火,因为护国军占据有利的形,以极少的代价全歼了乔装的红俄,并抓获几名俘虏。其实街道两侧俄军并不是真正的护国军,其中大多数是喀山附近的农民,他们只是激于义愤和仇恨投入护国军,初次上场的乌合之众首战告捷,全歼了俄军侦察部队。
  阎二柱却有种不祥的预感:红匪侦察部队的出现意味着更残酷的战斗即将发生,而且让阎二柱担心的是红匪侦察部队采用相貌和中国人相似的鞑靼人,其目的再明显不过,意图在边防军和护国军之间制造混乱。
  阎二柱找到防区指挥所,亮出证件表明身份,指挥官卡塔拉姆上尉非常尊敬向这个中国军人行礼,顾不上客套,阎二柱让卡塔拉姆上尉立即将大部队撤出驻守的街区,梅尔卡塔拉姆对这个要求很怀疑。
  一名性急的俄罗斯男人甚至拔出手枪顶在阎二柱腰间,大喊:“中国人都是胆小鬼,我们不怕死!”
  阎二柱给了俄国人两耳光:“白痴,我是远征军上士,我对红匪的战术很了解,下命令吧!卡塔拉姆上尉,为了你部下的生命。”
  卡塔拉姆上尉尽管疑惑,但仍然执行了撤离命令,同时根据阎二柱的要求派出十几名士兵把被俘的鞑靼人送到中国军队的指挥部。
  武装市民刚一撤进地下掩体,暴风骤雨般的炮弹顷刻就覆盖了那片街区,一栋栋楼房残骸在冰雹般的炮火中化成碎片。看到如此场面的卡塔拉姆上尉浑身哆嗦,或出于侥幸逃生的感激或对阎二柱判断的信赖,他请示阎二柱来指挥他们。生死关头,阎二柱毫不客气的接管了指挥权。
  苏俄红军在喀山全线发起总攻。刚出防空洞,一股焦臭味扑鼻而来,外面的世界面目全非,满目一片瓦砾。
  一个手提莫辛步枪的平民,惊慌失措地跑过来报告:“长官……红匪……红匪……冲上来了。”
  猛地听到炮弹破空声,阎二柱连忙扑倒在废墟上,不远处一名未及反应的护国军士兵被弹片削掉半个脑袋。
  阎二柱拍掉身上的尘土对情绪消沉的卡塔拉姆说:“上尉,一起去察看一下,你现在还是守备营营长。”
  预设观察点已经被炮火摧毁,阎二柱和梅尔上尉爬上一橦楼房的废墟,用望远镜观察情况,不远处一大队红俄士兵竟然以密集队形前进,甚至没有采用散兵线。
  阎二柱吸了一口凉气:“简直是疯了!这些俄国人是不是疯了?”竟嚣张到如此地步,阎二柱挥手制止守备营士兵开枪的欲望:“不要开火,等他们再近一些。”
  红匪队伍距守备营不足百米时,阎二柱一声令下,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组成交叉火网兜向敌人,红俄官兵象割倒的麦子一样成片撂倒。红俄进攻部队基本上全军覆没,剩下的幸存者迅速撤离。
  看到红俄官兵消失到街角后,阎二柱判断敌人肯定会再来一次炮火覆盖,结果不出所料,阎二柱和卡塔拉姆等人刚退入防炮洞,猛烈的炮火覆盖了阵地,一个团以上的红俄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发动冲锋。望着蜂拥而来的红匪阎二柱平息了一下有些紧张的情绪,周围的俄国士兵已经到崩溃边缘。
  “卡塔姆上尉,你立即调到西达克夫花园防线布防,防止红俄从背后迂回,尤其注意监视下水道和建筑物(红匪已经学会打洞穿墙的进攻办法)的动静,谨防红匪兵渗透……”阎二柱这个临时指挥官下达的撤离命令让俄国人长出一口气。
  在喀山城东部森林地带相对安全,红军伏尔加河对岸的远程重炮,无法威胁到此,离这里最近的红军部队仍在二十多公里之外,白雪皑皑的森林内各种防御工事连绵起伏,这里是喀山边防军远征军指挥部。位于地下十余米的指挥所内气氛凝重,作战会议开始才几分钟,但马洛雨上校就已经颇不耐烦,马洛雨是位黑头发黑眼睛中等身材的二十九岁青年人,给人印象不像是个军人,反而像一位腼腆的学者,他本来就是参谋出身。
  “……根据情报,苏俄红军再次从莫斯科、彼得格勒搜集了四十个师,50万兵力,昨天夜里第一批部队已经登上了火车,开往喀山……”作战参谋长的马洛雨承受着巨大压力,精神显得有些委顿。稍有不慎喀山远征军很有可能会成为边防军中第一支被成建制消灭的部队,被包围在喀山的不是一个营不是一个团而是整整三个炮兵师和一个步兵旅,再加上其它直属部队总兵力几乎接近六万人。近六万部队被俄军全歼,那么他无疑将会成为民族国家的罪人。
  “……我们已经在超过三十个防区发现由鞑靼人组成的红军渗透部队,他们中的半数已经完成战术目的,占领目标区域。”马洛雨继续汇报。该死的鞑靼人!俄国人根本分不清鞑靼人与中国人的区别,红军鞑靼突击部队利用外貌的掩护,成功的渗透占领了一个又一个近卫军和护国军的防区。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分布上百万鞑靼人,他们大都居住在克里米亚,鞑靼人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突厥及其他种族血统,相貌和中国人近似,如果穿上同样军装很具迷惑性。
  “今天下午三时,卡帕尔达街区,边防军一名中士成功识破红俄渗透部队,并指挥守备营全歼了这支渗透部队,因此我建议立即向各防区派出联络军官,用于识别红军渗透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