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730

  这是亚洲制造的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而且同时技术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中国是全世界第四个制造出万吨级水压机的国家,它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它的成功标志中国重型机械制造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可制造大型发电机、大轧钢机、大化工容器、大动力轴及其他工业所需要的锻件设备,可以制造大型轧钢机的轧辊、大功率柴油机的曲轴、大型汽轮发电机的主轴和大型化肥设备上的高压容器等,而更重要的是,有了它就可以生产一流的舰用装甲钢。
  “特钢厂锻制一块装甲钢毛坯只需六个小时,但是对装甲钢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个昼夜的时间,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装甲钢需要一个月,太慢了!舰船部是在浪费时间!”万吨水压机锻制装甲钢板的生产过程,李贺早已非常熟悉,实际上用万吨水压机锻制装甲钢板毛坯的方案正是李贺提出的。
  李贺所在研究组研究的含钒微合金钢基本性能尽管已经接近甚至部分指标超过了舰船处的指标,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性能,李贺在西北重机厂研制成功万吨级水压机后,便提出用万吨水压机锻压加工装甲坯板,多次锻压使钢板内部结晶紧密、均匀,强度自然更高。尽管经过淬火的装甲坯板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舰船部的要求,但是舰船部仍然固执的要求装甲钢板必须进行渗碳处理,尤其是舰船部的俄罗斯以及美国专家们。
  “这就是所谓的主流,新技术不得不向所谓的主流妥协。”想到这李贺轻叹了口气,同时摇了摇头。在这个时代所谓的V0渗碳钢是全世界建造主力舰队装甲的最佳选择,在西北他们同样固执的坚持这一观点,丝毫不顾忌V0钢的生产费工费时,同时增加了装甲钢的成本。
  “老师,他们以后会明白,我们研制出来的锻压含钒微合金装甲钢是在同等指标下,最佳的选择,不论是生产工时还是成本,就像公司生产的铜金钢一样,是生产汽车、火车最好的钢板!”听到老师轻叹声郝文铮随口安慰道,渗碳装甲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表面硬化工艺使钢材失去韧性而变脆,容易被对方穿甲弹击碎,尽管装甲钢表面硬度进一步提高了,但是韧性却降低了,更何况含钒微合金装甲钢的递减渗碳深度只能达到35,和增加成本以及工时并不成正比。
  “或许吧!至少现在西北新造的驱逐舰用的是锻压加工的含钒造船用钢板,新技术在初期总不被人理解,就像含铜钢一样,谁能想到曾经的钢铁瘟疫、祸害,会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新技术最初总是不会被人接受,含铜钢也是如此,但是现在含铜造船钢板却是西北出口量最大的钢材,李贺相信有一天含钒微合金钢也是如此,成为西北冶金的主打钢种。
  “嘟!……”就在这时从轰鸣的锻压加工车间外传来一阵汽笛声,是火车通过专线铁路进入工厂时拉响的汽笛声,每个月都会有一到两列从葫芦岛开来的专列进入特钢加工厂,从这里把加工完成的装甲钢板运到葫芦岛海军造船厂,那里正在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袭击舰、以及大型驱逐舰。
  葫芦岛港海军造船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同样也是设备最为齐备的造船厂,拥有从美国、英国购进的大型龙门吊等诸多被认为只有制造战列舰之类的主力舰才拥有的设备,也正因如此,当海军造船厂的04、05号船坞设备安装完成后,这两个掩蔽式建筑物长达330米,宽约135米,可并列建造两艘大型战列舰的大型封闭式船坞就吸引了外人的注意。
  尤其是两座船坞在投入使用后实行严格管理,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日本情报机关多次企图渗透进海军造船厂这两个戒备森严的船坞,对于近邻海军扩张计划,日本从来都是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得到的情报往往只是猜测而已,作为A类单位的海军造船厂,在西北属于保密级别最高的单位之一。
  “不行,必须要立即返工,重新进行焊接,这是军舰,不是渔船,任何施工错误都可能导致这艘军舰在海战时被敌人轻易击沉,你们今天粗心大意的代价,就是数百名英勇的中国水兵因此而付出生命,是你们屠杀了他们!”
  居恩·格拉斯对眼前中国技术人员愤怒的吼道,作为两艘袭击舰的主设计师,居恩·格拉斯绝对不容许自己设计出的军舰因为施工问题而产生任何瑕疵。在建造八艘“定海级”驱逐舰时,居恩·格拉斯已经见识了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粗心,他们或许非常勤奋,但是有时候却很粗心,就像现在这样。
  “但是……居恩先生,我已经询问过海军代表,这点瑕疵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且绝对不会对军舰的整体质量有任何影响!如果返工的话,工期就会被拖延,现在警备舰队迫切需要军舰,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拖延袭击舰服役的行为。”一名技术人员据理力争道,这点瑕疵绝对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根本不可能影响军舰的整体质量,有时候这个德国人好像太吹毛求疵了,不只是这个德国人,好像德国人都是这样,他们总是太过追求完美,说难听了根本就是吹毛求疵。
  “不,警备舰队需要世界一流的袭击舰,可以和日本主力舰有一搏之力的袭击舰,而不是漂在海上的铁棺材,如果你们今天不返工,长此以往,在你们心中就会心存侥幸心理,最终你们建造的不是军舰而是铁棺材!无论是军舰或是渔船,任何从我们这里制造出的船只,都只能是完美状态,鉴于你无法意识到完美的制造质量对于军舰的重要性,从现在起你需要离开这里!立即!我会另外安排人接替你的岗位,同时我会建议将你调离船厂。”
  眼前中国技术人员的据理力争让居恩·格拉斯根本无法接受,在居恩看来,这个年轻的中国技术人员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犯罪,袭击舰监造组内绝对不能容忍存在他这种自以为是。完美的工艺可以弥补设计上的欠缺,但是有瑕疵的工艺却可以毁灭最优秀的设计,显然这个年轻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如此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呆在海军造船厂,让他监造至关重要的主力战舰,根本就是对海军的犯罪。
  “居恩,你个洋鬼子,海军监造代表都说可以接受,你凭什么说不可以,我要告你,哪怕一直告到舰船处,我也要告下去,你这个洋鬼子是借这个理由拖延军舰的服役时间。”年轻技术员显然被居恩的话语给激怒了,怒目而视大声吼道,以至于引得船坞内工人们都纷纷侧目而视,他们不知所措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道应该按照谁的安排做事。
  “我是总设计师!我有权决定这里的一切!同时作为造船厂首席设计师,我有权要求不称职的技术人员离开这里!我现在要求你立即离开这里!立即!”居恩·格拉斯并没有理会眼前这个愤怒年轻人的怒吼声。
  居恩·格拉斯可以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愤怒,但理解归理解,质量就是质量,绝对容不得一丝的马虎!能够参加两艘袭击舰的建造,是海军造船厂以及舰船处中外技术人员的梦想,毕竟这是中国建造的最大准主力舰,能够参与其中并不仅仅只是见证一级新型战舰的诞生,更是将见证并亲历一个全新的历史!
  在年轻技术员离开灯火通明船坞之后,居恩·格拉斯看到工人们不知所措的站着,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之前两人的争吵已经影响到了他们。
  “现在立即返工,正是你们的粗心造成工期的延误,你们的任何粗心都会在未来断送在这艘战舰上服役水兵的生命,如果那样,你们就是杀死他们的凶手,而且正是由于你们的失误造成了军舰服役期的延误!”扫视了一眼船坞内的工人居恩·格拉斯正色说道,同时给这些工人重重地扣上了一个罪名!
  船坞里的工人们听到眼前这个洋设计师的话,先是愣了愣随后便按照他的要求——返工!自己会成为杀死水兵的凶手!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军工产品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军工产品的质量,绝不仅仅是质量问题那么简单,它是战士们的生命,绝对容不得任何马虎,错误是天才的专利,是庸才的梦魇,是蠢才的坟墓,既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按照居恩·格拉斯设计师的意见办理,把那名技术员调离造船厂,还有海军派去的监造军官也一并调离。”
  看到来自己舰船处的报告,司马面无表情的作出批示,尽管在做出批示的时候,司马并没有说什么,但是看着两份报告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那名技术人员竟然以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名义打报告要求停止居恩·格拉斯的工作,此事看似是建造质量上的争执而导致两人之间的争执,但是实际上却把西北的一个现实问题给表面化了——华洋之争!华洋之争,自从清代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便无可避免的出现在中国,但是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西北表现的那么明显。
  数万名欧美技术人员以及专家直接参与西北的各项工作,从大学教授、研究所专家再到工厂里的技工、市面上的外国厨师,这些人看待问题的理念以及生活上的差异,都和国人有明显的不同。
  华洋差异最终演变成华洋之争,尽管一直以来,司马都试图通过大量宣传、联谊等方式调和这种差异,最终把差异变成西北文化的一部分,毕竟来到西北的外国人和大多数中国人不同,他们大都根据移民协议加入中国国籍,并宣誓向中国效忠,甚至于在边防军之中也同样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也为这个国家做出了牺牲,在忠烈祠内有数十名德裔青年坟墓。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消除长久以来形成的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在发生争执之后,就像这名技术员一味强调因为吹毛求疵而造成工期延误,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倒不断重复一句话——居恩·格拉斯是个外国人,是一个不可相信的洋鬼子!
  “自己到底应该怎么调和现在西北的华洋之争?”想着现在西北时隐时现的华洋之争,司马皱着眉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选择,调和人与人之间矛盾或许很容易,但是调和两个族群之间的矛盾却非常困难,在西北西方人对西北的建设做出了太多的贡献,在西北各行各业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
  “华洋之争!”司马反复在嘴中念叨着这个词,看着那名技术员报告上有些刺目的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司马不禁有些茫然,这种观点或多或少影响大多数国人,即便是司马在对待西北、外蒙、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同样秉持这一观点,甚至还刻意交待部队如果那些人有任何异动就要毫不迟疑的镇压,即便是西北鼓励持枪,却严格禁止各地非汉族持有武器,但是在对待西北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时,司马不禁有些茫然。
第123章
彼间
  作为一个在一片海边荒地上建立起来的葫芦岛市,他的城市规划沿用和西北相同模式,只不过在葫芦岛修建下水道时炸出了大量石块,所以葫芦岛的建筑更多的是以方石为墙基,同样因为在规划这座城市时有大量的欧裔建筑师参与其中,所以新建葫芦岛总会给人一种错合感,中式建筑和欧式建筑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尤其是有大量英式建筑,这是海军军官们的特殊情节。
  葫芦岛既是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海军城,甚至于在国人眼中葫芦岛只是一座海军城,毕竟在葫芦岛随处可见水兵,还有庞大的要塞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这里是属于海军的城市!他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让你联想到海军。葫芦岛水兵街,听街名人们往往会误这条大街是海军警备区的一条街道,而实际上却是葫芦岛一条并不算大,但是却集中了不少酒吧、饭店的商业街。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因为这条大街是由水兵帮助兴建,海军街、水兵街、军舰大道等等在葫芦岛有很多带海军特色的街道,水兵街不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水兵街1036号是一个地下酒吧,酒吧名字叫“水兵之家”,酒吧的装修和店名一样带明显的海军特色,没有人会想到他实际上是一处地下人防工事,葫芦岛和西北一样,大量的人防工事对外开放出租,用于仓储或建酒吧、饭店、旅馆之类,而收取的租金则用于市政建设以及人防工事的维护。
  “死洋鬼子!”在酒吧里喝了几杯烈酒的付连海趁酒劲上头大声叫骂着,他的骂声已经很难再引起周围水兵或是工人的注意,酒吧里的几个人在听到他的叫骂声后,摇摇头然后便接着聊自己的,没有人会在意一个酒鬼的胡言乱语。这几天酒吧常客都知道这个酒鬼这些天成天在酒吧里喝得烂醉如泥,然后大声叫骂船厂的外国专家,显然是受了什么刺激,好像是在什么厂里受到外国专家的排挤,至少酒鬼的嘴里常这么说,真假自然无从可辨。
  “再来一杯!”付连海一口把杯中一两烈酒喝下肚,双目通红的推开杯子大声喊道。
  “先生,您今天已经喝得够多了,不能再喝下去了,要不然您明天再来吧!”杨金耀关切地说道,同时随手把桌上的酒杯收了起来。作为酒吧老板杨金耀必须要为顾客负责,万一他喝出什么事,只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避免任何可能的麻烦是杨金耀的宗旨。
  “你……你……该死的洋鬼子,老子想喝,再给我来一杯,在船厂里是洋鬼子给我气受,你一个破卖酒的倒也事故起来了,把瓶子给爷拿过来。”见店老板收起了自己的酒杯,付连海摇摇晃晃站起来大声骂嚷道,似乎眼前这个酒吧老板就是那个可恶的洋鬼子一般。
  “先生,你喝多了!”醉鬼的话让杨金耀手掌轻颤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低喝道,正准备要把眼前这个醉鬼轰出去的时候,这个醉鬼的后半句话让杨金耀眼中一亮。
  “哎!”杨金耀叹口气,然后重新拿出一个杯子,给这个醉鬼又倒了一杯。酒吧里的人对于酒吧老板的转变并不奇怪,毕竟酒吧就是卖酒的,而不是和客人吵架的,只不过没有人注意到杨金耀盯着那个醉鬼的时候,眼中不时闪过精光。
  位于葫芦市中区康济路163号是一座充满英式维多利亚风格的四层高欧式大楼,这座大楼距海军警备区仅隔几个街区,这个并不起眼的建筑就是海警舰队情报处总部,门外没有执勤的水兵,没有戒备森严的警卫,从外表上看起来这里更像一个规模稍大的公司。
  海警舰队情报处在西北情报系统中是一个独立的情报机构,同样是西北情报系统中规模最小的情报机构,在海警舰队初建时便成立了独立的海军谍报机构,其前身是西北航海署设立的情报科,在海警舰队完成一期初建计划后改为海军情报处。
  海军情报处处长由海警总部作战部部长助理担任,处内设国外情报部、技术情报部、特别行动部等,另外还设有许多独立的分组,其结构组成参照西北调查部以及边防军司令部军事情报局。海军情报处的主要职责是:搜集世界海军、港口设备及外国舰队的情报;综合整理海军情报单位的情报;统筹海军各情报系统的活动;监督海军的保密工作;训练、派遣和领导驻国外的海军情报员,搜集外国海军情报。
  在西北,西北调查部以及军事情报局的光芒掩盖了海军情报处的存在,从来没有人会意识到在西北还有一个海军情报处,而且是一个独立于调查部、军情局的情报机构,甚至于他们从来就不曾意识到这个机构的存在。在葫芦岛大多数人眼中,康济路163号只不过是一家普通的贸易公司,葫芦岛海洋贸易公司,一家从事海洋运输贸易的中等规模公司,甚至于在葫芦岛税务部门都有这家公司的税务记录,没有任何人想到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就是海军情报处总部。
  身着西装的马克·努威尔一跳下电车,就朝街对面这座不起眼的英式建筑急急忙忙地走了过去,就像所有去新公司应聘的职员一样,恨不得一步并成两步,赶紧到达那里。马克·努威尔表面身份是葫芦岛海洋贸易公司商业资讯员,但另一个身份则是海军情报处的三级情报分析员,一个刚刚从训练学校毕业的情报分析员。
  “马克·努威尔,身高一米八五,体重78.5公斤,金发,碣眼,爱尔兰裔,1890年生与丹佛,毕业于圣福斯克高中,共和六年二月随家人移民西北,进入西北外国语学院学习,共和六年五月与张家口医院护士安妮·克劳斯尔结婚,两人系在邮轮上相识,目前安妮·努威尔已经怀孕,预产期就在最近。共和六年响应边防公署征召加入西北边防军,半年前受推荐进入电讯中心学习情报分析。”作为海军情报处特别行动处主管高克栋,根据手中文件一字一句念着马克的个人资料,这些资料大都是由马克本人填写,但在此之前已经经过严格核对。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马克先生!”念完手中资料后,高克栋才抬起头看了一下这个爱尔兰裔情报员,无论对于非华裔情报人员或是华裔情报人员,根据调查部传统都会进行严密审核,尽管使用外裔情报人员在电讯中心或是调查部以及军情局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但是马克·努威尔却是第一批进入海军情报处的外裔情报人员。
  招募西方情报人员源自调查部在俄罗斯的行动,起因系受限于容貌的明显差别,但那时外裔情报人员仍然限制在一线行动人员中,在调查部总部根本见不到任何外国人。但是随着西北电讯中心这一情报破译机构的建立,西方人和国人之间默契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的,适当引入一部分外裔情报人员就被列入调查部以及军情局的议事日程。
  在调查部引入西方人进入情报分析机构之后,国人和外裔之间互相配合,使调查部工作进展远比过去更见成效,随后军情局也引入一批外国情报人员,以方便自己在海外的行动。中国人习惯于在大背景下观察事物,而西方人则更关注眼前,国人在判断时对周围环境依赖性更强,而西方人在判断问题时则更显独立,国人更倾向于整体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善于分析。这些差异在情报收集分析中同样有所体现,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从事情报工作有很好的互补性,这或许是早先人们并没有想到的。
  “长官,我的儿子在两天前就已经出生了,名字叫大卫!”马克·努威尔立即补充道,脸上带着初为人父的笑容。
  “该死的,欢迎你加入海军,马克·努威尔准尉。”没想到自己手中的档案竟然如此滞后,高克栋轻骂了一句,然后带着笑容欢迎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高克栋突然有种感觉,或许这个年轻人会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情报员。
  作为新建城市的葫芦岛和西北市以及西北其它新建工业城市一样,从建成伊始,电灯便取代了这个时代中国普遍存在的煤油灯、油灯。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葫芦岛夜景分外迷人,万家灯火使城市夜空光辉而明亮,霓虹灯映亮了这座城市,使得这座海滨城市充满魅力。
  但是每天当时针指向十二点的时候,整个城市便失去了先前的流光溢彩,甚至于连街道上的路灯都只亮一半,以节约电力,偶尔在一些街道上还可以看到霓虹灯的五色灯光,亮灯的地方不是酒吧就是男人们的销魂窟。此时“水兵之家”已经没有先前的热闹,来酒吧放松喝酒解乏的男人们早在几个小时之前就纷纷离开,毕竟今天不是周末或是休息日,明天还需要工作。但是即便是时间再晚,偶尔总会有一些醉鬼留在这里继续买醉,就像现在一样。
  “付先生,还要再来一杯吗?”擦洗酒杯的杨金耀客气地问道,在其点头后,又为他加上一杯,然后自顾自的擦着酒杯、小菜碟。几天来眼前这个酒鬼已经成为“水兵之家”的熟客,要不然临近打烊,换做其他人恐怕早已被杨金耀客气地请出去了。
  “付先生,你过去在海军造船厂工作?”清洗完酒杯杨金耀随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和眼前已经醉眼蒙眬的付先生聊起来,忙了半天加一晚杨金耀也需要喝两杯解解乏。
  “别……别提了!都是……是过去了!”已有八分醉意的付连海趴在酒桌上回答杨金耀,在付连海心里被从海军造船厂赶出来,根本就是一种耻辱,以至于放弃了船厂推荐自己到上海中华造船厂工作的机会,仍然呆在这里买醉度日,幸好过去在船厂工作时收入颇高,积蓄足够付连海挥霍一阵子。
  “呵呵!不提也罢,跟你打听个事,你们船厂四号船坞整得神神秘秘的,你在船厂干过,有没有什么新闻说来听听,成天听船厂工人说那里好像很诡秘。”陪任连海喝了几杯的杨金耀有意无意的打听到,同时装做喝酒的样子注意观察喝醉的付连海。
  “四……四号船坞……不……不能说,保密,嘿嘿!你……不是个好人。”付连海醉意十足,手指晃晃的指着杨金耀嘿嘿的笑着。
  “付先生……你喝多了!”付连海的话让杨金耀浑身一颤随即说道,同时借着喝酒掩饰心中的惊慌,看着付连海时眼中流露出寒意。
  “呵呵!……反……反正我也不是船厂的人了……告诉你吧!四号坞……你想知道里面造的是什么吗?”话说了一半付连海醉指着桌上已经喝空的酒杯,意思再明显不过。
  “谢……谢谢!”见酒吧老板为自己添满酒,付连海结结巴巴道谢,喝醉的他显然并不知道之前已经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
  “我告诉你……那里头造的是……那个该死的洋鬼子设计的袭击舰。”此时付连海完全忘记了保密守则,也忘记了永不泄密的誓言,对付连海而言过去的一切誓言全部都随着那个洋鬼子把自己踢滚蛋之后,而上级又否决了自己的申诉而消失。
  “袭击舰!”这个答案让杨金耀愣了一下。
  “哦!袭击舰是什么东西?和驱逐舰差不多的军舰?”没等付连海再次要求杨金耀便给他续了杯酒,用略带好奇的口气问道,此时杨金耀心跳禁不住加速,杨金耀知道自己恐怕将会得到一个非常惊人的情报,这或许是自己潜伏葫芦岛之后最大的收获。表面上杨金耀是一个半年前从沈阳来此经商的生意人,在葫芦岛开个规模中等的酒吧,平日里也就关心关心自己的生意,和每一个酒吧老板一样,偶尔会和常来酒吧的熟客一起喝两杯,然后随便聊聊,但是事实上杨金耀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驱逐舰?一艘袭击舰的吨位有……嗯!一万……六千多吨,不是一两千吨的驱逐舰可比的。”虽然喝了不少但付连海仍然清楚的记得两艘袭击舰,并用一种你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眼神看了杨金耀一眼。
  “一万六千吨!袭击舰!主力舰?”咋听到这个消息杨金耀只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中国人竟然可以制造主力舰了!以至于在长达十几秒内杨金耀都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付先生,您……”正想再问些详细资料的杨金耀话还没出口,就听到一阵呼噜声,喝多了的付连海竟然趴在酒桌上睡着了。
  “一定要把你知道的一切都挖出来!”看着趴在桌上睡着的付连海,杨金耀心中自语道,眼中不时闪烁激动的眼神,半年多来潜伏终于取得一定成果。
  在葫芦岛没有人知道杨金耀的真实身份——日本海军情报调查课的高级嘱托,半年前以杨金耀的身份奉命潜伏在葫芦岛,目的是为了收集西北海上警备舰队情报,舰队、造船厂、要塞都是杨金耀关注的重点。但为了隐藏身份,在时机不成熟的时,杨金耀只是从酒吧熟客中的船厂工人、水兵口中,套取一些保密程度并不高的情报,杨金耀相信在葫芦岛这个海军城中一定充满调查部和军情局的暗探,所以尽可能小心谨慎一些。
  “支那西北调查部和军事情报局构成的情报系统,熟练的掌握了这门黑色艺术,在情报和假情报的分析以及运用方面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最为人瞩目是在反间谍方面,满铁调查部以及陆军本部特别科一次次失败就是明证,任何最细微的失误结果都可能是毁灭性的,他们进行反间谍行动时,所用手段极为强硬、有力,为达目的不惜任何手段,甚至于不惜牺牲真实情报,在情报搜集分析以及反间谍方面,支那西北情报机构远远超过我们。”
  在来西北之前课长曾经亲自接见杨金耀,出于对近邻竭力扩充海军的警惕,在满铁调查部遭受重创之后,海军情报科特意向葫芦岛派出情报人员,用于搜集海军情报。但是满铁调查部以及陆军本部特别科在西北遭到多次失败,使实力本就不甚雄厚的海军情报调查科不得不谨慎从事。
  把醉睡在酒吧里的付连海安置在隔间休息之后,杨金耀并没有休息,而是到自己卧室中,思考付连海露出的情报,袭击舰?一万六千吨?自从知道这些之后,这两个词就重重压在杨金耀的心里。
  “袭击舰?破交战?”尽管是一名间谍,但是作为海军军官的杨金耀对于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
  自从欧战爆发以来,被英国优势主力舰队压在本土无力反击的德国海军派出一批水面袭击舰,实行海上破交战,以击沉协约国商船达到打击协约国海运的目的,像用巡洋舰伪装成商船出海打猎是德国海军的拿手好戏,就像去年德国海军著名的“海上幽灵”海鹰号袭击舰。
  “中国人试图向德国人学习,企图利用海上袭击舰破坏帝国的海运。”尽管明白中国人的意图,但是杨金耀更感兴趣的是那艘一万六千吨的袭击舰到底是什么模样?以及真实用途和性能,这种和主力舰吨位近似的军舰引起了杨金耀的兴趣,更何况中国人还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建造的。
  德国海军袭击舰要么是高速轻巡洋舰、要么是伪装成中立国船只的武装商船,从来没有高达一万六千吨的专用袭击舰,即便是在全世界这也是第一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建造专用水面袭击舰。几分钟之后,杨金耀将袭击舰的粗略情报用密码的方式,写在一封普通家信中。受限于技术原因,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情报人员都使用普通邮件传递情报,而不像西北情报人员一样,有小型电台可供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情报传出去。
  西北火车站,这座仍然在紧张施工之中,并已经初现风采的意大利风格建筑,在建成后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此时在西北火车站站台上,王千怡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建筑,还有她背后的那座城市,一时之间王千怡心中可谓五味杂陈,过去种种都显现在王千怡的记忆之中。
  “你我都明白在过去几年之中,你曾经为日本满铁情报机关工作,出卖了大量的国家机密,并涉及在西北从事间谍活动,盗取西北大量国防机密。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以叛国罪处决你,要么监视在这里的敌人,提供给他们我们提供给你的情报,把这个交给你的日本上线,如果我们发现你没这么干的话,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你会以叛国罪立即被处决!”
  穿着一身洋装的王千怡回忆当自己身份泄露后,李南新用淡淡的不容置疑的口气对自己说过的话,为了保命自己选择了和他们合作,结果满铁调查部和特别课以南田松本为首的大批高级嘱托被捕,他们已经在几个月前被秘密处决,包括涉及其中的国人,而自己是少数几个得以身免的间谍。
  “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西北的间谍!”为了活命王千怡选择与西北调查部合作,但是合作却并不限于这一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