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730

  “日本千岁号防护巡洋舰一艘,速度15节。”
  在千岁号防护巡洋舰驶出旅顺港进入射位之后,潜伏在水下的潜艇立即开始忙活了起来,这是警备舰队装备的6艘中型潜艇中的U-3号艇,这六艘潜艇就是俄国在美国定购的六艘H级潜艇中的一艘,警备舰队购得这六艘潜艇并没有费什么功夫,监造军官叶夫根尼遵从了来自伊尔库茨克阿列克谢二世的命令,把潜艇秘密卖给中国人,在船厂得到后续资金后,接近完工的潜艇很快便完工了,至于电船公司根本不在意这些钱叶夫根尼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只想腾出船台,完工的潜艇被吊运上远洋商船,只不过他们并没有被送到俄罗斯而到了葫芦岛,进入了警备舰队的序列。
  “一号鱼雷管准备!”身为艇长的丁力云用潜望镜观察日本人的这艘防护巡洋舰,随即下达了命令,曾经在海龙特攻艇上服役的丁力云,两个月来正在慢慢适应这种“大型”潜艇。
  随着命令的下达,鱼雷舱内的士兵们立即忙活起来。在这艘潜艇上,从艇长到艇员都是新手,鱼雷舱的官兵是从驱逐舰鱼雷兵专过来的,艇长是海龙艇过来的,西北的潜艇部队只不过是初建而已。
  “一号鱼雷发射!”接到命令的鱼雷长立即按下发射按钮,鱼雷并没有发射出去,这只是一次模拟攻击,警备舰队拥有潜艇,至今还是一个机密,就像特攻艇一样是作为警备舰队未来几年的一个杀手锏存在,以求在必要时攻其不备一击而中。
  “下潜至20米!脱离接触,航向0136海区!”完成模拟攻击后丁力云看一下时间,已经潜伏近三个小时,H级潜艇只能在水下呆六个小时或以8.5节的速度潜航四个小时,现在必须要进入安全海区为潜艇充电,然后以水面航行的方式进入黄海海域在那里训练。在渤海二十米深的水下这么一艘排水量只有358吨的中型潜艇静静的航行着,在未来这艘小的有些可怜的潜艇或许会像他的德国同行一样,在海上将一艘又一艘的日本商船或军舰送入冰冷的海底,但是现在,这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95章
机械的力量与航空
  “嗵、嗵、嗵……”此时U-3号潜艇早已上浮至水面,使用柴油机航行,U-3号潜艇内由新伦敦船舶与动力公司生产的柴油机尽管非常可靠,但是噪声和柴油机的恒震却很大,甚至于站在指挥塔上正在搜索海域的水兵们,都可以感觉到柴油机传到艇身上的轻微的震动,美国柴油机的性能并不能和西北相比,如果不是因为更换发动机需要等待半个多月,恐怕警备舰队会把这种柴油机换成西北产的柴油机。
  “去013基地接受补给!”在狭窄的艇内丁力云看着海图,在0136海区有一个警备舰队的避风、补给站,受限于吨位和性能U-3号艇如果要驶向远洋的话,需要到那接受一次补给,然后才能有足够的燃料和物资驶向大海,U-3号艇太小了,只不过是近洋防御形潜艇而已。
  0316海区是警备舰队的一个海域代号,在普通地图上就是海洋岛一带,海洋岛位于黄海深处,东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北与长山列岛毗邻,这里拥有长山列岛最好的港湾和最高的山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全岛面积18.98平方公里,距日本控制的大连港76海里,在警备舰队内,海洋岛有“黄海前哨”之称。
  海洋岛群山环绕,地势险峻,平均海拔250米以上,海拔373米的哭娘顶是长山群岛最高峰,岛上的渔民有“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之说,在山上某一洼处开凿,就会有清泉涌出,水质滑腻甘甜,群山环抱的马蹄形海湾,被渔民们称为太平湾,是国内非常罕见的天然良港。
  而警备舰队013补给基地就建在这座海岛上,数平方公里的太平湾为警备舰队的军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避风港,而250米以上的平均海拔为驻守在这里的警备舰队士兵提供了完美的瞭望台,在数十部高倍望远镜的帮助下,他们可以观察到任何一艘出现在这片洋面上的军舰,而海岛上多座隐蔽炮台内的152舰炮,则可以在23公里内击沉任何一艘入侵的巡洋舰,这里是警备舰队在黄海唯一一座补给基地。
  “不知道老师他们怎么样了!”在哭娘顶瞭望哨上的刘辉迎着刺骨的海风,望着波澜壮阔的海面,在海洋岛岛边是一片白线,那是海洋岛冰冻的海岸线,不过太平湾却是一个不冰港,湾内数厘米厚的薄冰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
  想到自己在水库边和老师告别时的场面,当时老师并不赞同自己参军,在老师看来自己或许更应该建设祖国,而不是拿起武器去保卫祖国,毕竟有更多人可以扛枪打仗,但是中国的水利工程人员实在是太少了。
  “只有修建像官厅水库这样的水利工程才能吸引老师吧!”想起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记者对老师的采访,刘辉不禁为老师和自己的师兄弟们感到高兴,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梦想,就像现在的自己一样。
  位于西北省张家口市和延庆县界内的官厅水库,是西北省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设计坝高45米,把永定河水蓄积在坝以上桑乾河、洋河、妫水冲积的怀来盆地中,面积230平方公里,控制永定河97%的流域面积。官厅水库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库流域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6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11450秒立米,总库容21.9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装机容量4.5万千瓦,可以拦蓄官厅以上百年一遇的洪水,解除京、津地区的洪水威胁,同时为西北省的发展提供工业以及生活用水,而电力则供应工商业高速发展的京津唐一带。
  “如果使用劳工人力开挖构坝土方,完成两百四十五万方的开挖、填筑量,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听着耳边传来轰隆隆的机械鸣响声,看着工地上自卸车辆把大量土方倾倒在大坝上,而压路机、打压机则将土方压实,在山下上百台摇臂和土铲从地下挖掘土壤,眼前这一幕幕机械化施工场面,尽管不像修建友谊水库时初见机械让人震惊,但是看到上千台机械、车辆施工的场面仍然让李仪祉心动不已。
  看着这几近完工的土建基坝,李仪祉仍然感受前所未有的兴奋,要知道修建友谊水库时是大量人力混杂少量机械车辆,而现在修建官厅水库的时候,却是机械完全代替了人力,大量机械车辆的使用加快了施工速度。尤其是液压式曲臂挖掘机,只需要轻轻一铲就可以从废弃的耕地上取走0.3方左右的土方,然后转个半圈就可以把土方装在五轮卡车上,李仪祉在修建友谊水库时曾经进行过计算,按照每个壮劳力每天最多完成四个土方计算,一台挖掘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50个劳力的工作量,而在官厅水库有一百一十多台挖掘机参与水库建设,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近十万名壮劳力的工作量。
  “老师!一年,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或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听到老师的感慨,站在老师身旁的宋希文回答道。宋希文所说不错,在历史上50年代修建官厅水库的时候,数万名民工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工程量接近两百三十万土石方的大坝。
  “使用机器我们只用六个月零十二天。”李仪祉清楚记得官厅水库的动工时间,只用了六个月就完成了两百四十五万土石方的大坝工程量,在世界水库修建史上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造就这一奇迹的就是工程机械。
  李仪祉并不知道被他视为机械奇迹的液压曲臂式挖掘机,在后世仅仅只是用于农村的道路、鱼塘、房屋建筑中的小型挖掘机,后世几万元一台的挖掘机不过仅只是各地中小型机械厂生产的而已。
  利用后世的图纸和零部件生产这种小型挖掘机,是因为整个西北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为了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度,就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为其服务,而液压挖掘机是最重要的一类土石方施工机械。现在西北全省有超过5000台利用图纸自己生产和后世零部件组装的挖掘机,在西北、蒙古各个工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挖掘机和五轮自卸车以及其它机械的结合,效果相当于五百万劳工,这也正是西北的各种工程施工速度得以保障的原因所在。
  “这是咱们中国至今最大的大型水库,仅此一项工程就足以让老师你青史流芳。”宋希文在说话的时候望着位于官厅山峡入口处的水库大坝,坝址前地形开阔,拦河坝是由土石坝构成,坝顶长300米,坝高52米,坝顶高程492米,这是中国最大的大型水库,而这个水库正是老师组织建设的。
  “希文,不要忘记这不是咱们中国人设计的水库,什么时候咱们能设计中国人自己的大型水库。”看着这座自右至左为输水洞、拦河坝、溢洪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发电引水隧洞和水电站厂房,李仪祉说话的时面色有些不太自然。
  这座中国最大水库的图纸是外国人设计的,李仪祉并不知道这座水库的基础图纸实际上是司马从后世得到,然后由移民西北的德裔水利专家进一步完善,毕竟西北没有时间耗在费时较长的水库设计上,所以利用现有图纸往往是加快基础建设的最好选择。
  “老师,一定会的。”宋希文非常肯定地说道,李希文相信这一切只是早晚的事,过去谁能想到中国人能造成世界上最好的机器和最好的飞机。
  “希文知道吗?你们这一代人比我们更幸运,把握好机会吧!希文,也许以后你会设计出咱们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李仪祉在说话的时候看着土坝上忙活着砌石质护坡的劳工,这种工作是机器所不能从事的,仍然还需要依靠人力砌坝,希文这代人能够从工程施工中吸取经验,就注定了他们的成就会超越自己,作为老师李仪祉在羡慕他们机遇的同时,同样期待着他们能够取得远超自己的成就。
  “老师,家乐昨天来信了,信上说设计室已经推荐他到航空学校进修航空设计,只需要在学校里进修半年,他就能升任设计员。”见老师的面色显得有些沉重,宋希文连忙转移了话题。
  家乐曾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在修建友谊水库的时候,离开老师去了飞机制造公司,去实现他的飞天理想,幸好现在老师已经接受了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离开的事实。
  当初自己和四十多名同学随老师来到西北,但是现在仍然留在老师身边从事水利工作的,就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人,学生们的先后离开,最初着实让想献身于水利事业的老师有些失望,不过现在老师也看开了,走了二十多人,现在西北大学反而有六百多人在向老师和安特生还有其它专家学习水利,或许这就是有失就有得吧!
  “呵呵!家乐一直都很聪明,像现在这样边干边学更适合他,当初……家乐找到了一条他想走的路。”想到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尽管现在他已经改行从事飞机设计,但是每想到自己这个学生的时候,想到他的才华并没有因此而埋没,不禁让李仪祉感觉有些骄傲,对作为老师的李仪祉而言,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在他所喜欢的领域中取得成绩更让人高兴的事情。
  作为西北最大的发动机制造企业,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几乎涵盖了西北已知的任何一种动力设备,从最为普通的单缸柴油机再到0A系列卡车、轿车上使用的汽油发动机,再到火车上的蒸气发动机及柴油机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还有发电厂的汽轮发电机及驱逐舰上使用的大功率蒸汽轮机,在这些动力机械之中,技术最领先就是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和研发,一直走在世界最前端。
  通常情况下外界以为西北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先世界超过五年,星型九缸480马力航空发动机的存在,使得西北的航空技术领先世界十年左右,即便是西北已经淘汰的320型发动机都可以作为一种非常先进的发动机出口欧美,由此可见西北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领先水平。
  “……飞机若想飞得更快!变得更强!就需要功率更大、性能更好的发动机。”对于这句话作为发动机设计师的曾贻经非常了解,就像在巴玉藻、王助等人看来,西北的飞机之所以先进,实际上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先进的星型九缸480马力航空发动机成就了FH-1式战斗机和H-1式轰炸机的奇迹,而不是他们冒险而激进的设计。性能先进的发动机可以成就一种设计普通的飞机,对此曾贻经绝对百分之百赞同。
  所以自从来到西北之后,曾贻经就梦想设计一种性能足够和星型九缸480马力航空发动机相媲美的发动机,功率更强、性能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在基本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想要给发动机增大马力,只有几个途径:增大缸径,增加缸数,增大冲程,而这些正是曾贻经所要做的,尽管这几种途径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是非常困难。星形发动机结构紧凑,长度很短,但直径较大,由于整个发动机的正面暴露在迎风气流里,在气缸体上安装大量的散热片,就成为理想的气冷格局,所以星形发动机是气冷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马力,现在的缸数应该已经很大了,而像辐条一样的气缸已经把发动机正面占满了,继续增加缸数变得很困难。
  “嗡……嗡……嗡……喀……”在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的试验车间内,一台固定在试车台上的星型发动机在连续运转了几十个小时之后,原本运行正常的发动机,突然发出剧烈的嗓音,随即发动机在吱啦吱啦的噪声中停车了,价值数千元的发动机随之报废!
  “啪!”看着已经报废的发动机,曾贻经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毁去的第几台试验发动机?是第十六台,看到冒着黑烟已经停转的发动机,曾贻经心里充满了愤怒,这种愤怒是针对自己的,还有一种羞愧感,制造这十六台试验发动机耗费的资金足够生产数架飞机,而得到的结果直到现在都只是一堆废铝、废铁。
  “呵呵!贻经没关系,这台发动机毁了,我们还可以再制造一台,这种十三缸发动机,台车试验的最大马力已经超过640马力,比480型发机动增加了30%还要多,这台毁了,你可以查出来是那里的问题,然后再制一台,你设计的第一台发动机不是只运转了十几个小时吗?”见试验失败之后研究室主任韩勇拍拍有些气恼的曾贻经安慰道。试验失败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西北公司的各个研究所、室和设计组早已经习惯了这些,失败乃成功之母,作研究那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不都是无数次失败总结出来的经验。
  “韩主任,我……真的非常抱歉。”韩主任的安慰使曾贻经反而感觉更加羞愧,有些不知所措地说道。十六台试验发动机的造价超过十万元,而现在全部都毁了,第一次曾贻经对自己的设计产生了怀疑,毕竟不是毁去一两台。
  “贻经,好了,没什么抱歉不抱歉的,试验发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更好的发动机去制造性能更强的飞机,大家都在等待你的结果,振作起来。”韩勇拍拍曾贻经的肩膀宽慰道。
  眼前这个年轻人在动力公司之中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在那里啃480发动机的老底子,尽管现在480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已经增加到了540马力,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星型九缸发动机的发展已经到头了,如果想要制造更好的发动机,只有像曾贻经一样,设计全新的发动机,像他设计的星型13缸发动机,尽管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初始型号功率就远超过星型九缸发动机,所以韩勇属于绝对挺研派,而不是改进派。
  “谢谢你韩主任。”此时曾贻经除了向韩主任道谢之外,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即便是在美国公司之中,恐怕也不会容忍自己失败这么多次,耗费如此多的资金而未取得什么新的成绩。
  “要不然全部推倒重来?”拆解发动机的时候曾贻经看着损毁的曲轴皱着眉头自语着,动力公司那些熟练工人的加工绝对没有任何问题,问题肯定是出在设计上,可倒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看着眼前这台发动机,曾贻经面色越发沉重起来。
  “严设计员那边已经把马力提到了560了!”曾贻经听到一旁几名助理设计员在低声交头接耳,听到这些曾贻经眉头不禁一皱,这倒不是因为妒忌心理,而是纯粹为自己未取得进展感觉有些羞愧。
  “曾!给你,先吃点东西吧!”看到眉头皱成一团的曾贻经,刚从试验室外回来的瓦西里拿出一个汉堡递给曾贻经,至于其它同事瓦西里没有带,他们中很多人不习惯吃美国人的汉堡牛肉饼。
  “曾,有一天这种汉堡牛肉饼一定会风靡全世界,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到时只需要吃一个汉堡就行了,这些美国佬是怎么发明的,无非就是两层圆面包中间夹一层牛肉饼而已,以后等我的太太学会中国话之后,我会让她开一家汉堡店。”瓦西里咬了一口汉堡对身边看着汉堡包发呆的曾贻经说道。尽管是一名俄国人,但是瓦西里却不介意称赞美国式的餐点。
  “两层!”看着手中的汉堡听着瓦西里的话,曾贻经突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一样,或许自己还可以再换一种方式,之前曾贻经为了达到增加功率的目的,是以增加缸数和增大冲程作为增加马力的方法,但增加冲程会迅速增加迎风面积,迎风面积按半径的平方增加,而阻力和迎风面积成正比,而增加缸数却碰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在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现在480发动机为了最大限度增加马力,缸数应该已经很大了,像辐条一样的气缸已经把发动机正面占满了,继续增加缸数会很困难,增加缸径也有相同的问题,但还有一个办法:增加星形的层数,如果单层星形有7个气缸,双层就是14个气缸,如果单层是九个呢?
  “14个气缸!”曾贻经看着眼前这台发动机,自己设计的发动机不过只有十三个气缸而已,如果是十四个气缸的话,他的功率绝对会超过自己的想象,他的马力甚至可能超过一千马力!
  “谢谢你,瓦西里!”发现新希望的曾贻经狠狠的一把抱住瓦西里大声说道,然后立即朝对面的设计室跑去,只留下有些不知所以的瓦西里和那个面上始终都是一团和气的韩勇。
  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间,人们会意外看到新的希望,在曾贻经朝设计室跑去的时候,曾贻经的一名学生还在研究已经报废的发动机,似乎是想找出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
  在西北各个公司或官方研究所之间一直以来都存竞争,是研究室和研究室之间的竞争,如果其中一个研究室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他就可以申请单独建立研究所,甚至于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在西北已经有数十家研究所都成为个人分立研究所,大都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这正是在西北工作的所有设计师的愿望。
  “俯冲轰炸机!上一次FH-1战斗机在色楞格河对俄军运输船队的轰炸证明,就战术轰炸支援而言俯冲轰炸远比水平轰炸更为精确、有效。所以空军需要一种从事俯冲轰炸的专用轰炸机,而俯冲轰炸机是各个设计组唯一的一个空白,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第十六研究室办公室内,巴玉藻对坐在对面的同学王助和王孝丰两人说道。
  来到西北之后,巴玉藻和王助、王孝丰一起在这里学习吸收西北的飞机制造技术,尤其是铝合金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相比于欧美各国用木料、帆布制造飞机,西北的飞机制造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量使用铝合金,而铝合金是一种天然的航空金属,西北铝业每月高达2000吨各种铝合金及型材的产量,使得西北的飞机制造业和设计师们可以非常奢侈的在设计中运用大量铝合金替代木质结构。
  “蕴华,空军不是用FH-1改制了俯冲轰炸机吗?而且在试验中被模拟对空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因此试验也宣布失败了,空军没有要求继续进行研究,我们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这上面,会不会太冒险了,现在海军不是希望得到一种新型鱼雷攻击机吗?我认为应该集中精力,去发展鱼雷攻击机。”
  对于巴玉藻决定全力开发俯冲轰炸机的决定,让王助觉得有些冒险,毕竟俯冲轰炸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技术资料只存在于空军的一些试验数据和色楞格河对俄军一三五步兵团轰炸后飞行员的报告之中。
  “禹朋,空军认为俯冲轰炸机在对空火力下不能幸免,实际上他们忽视了技术条件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飞行科技大幅度改进,俯冲轰炸机绝对能够主宰战场的天空。海军要鱼雷攻击机是为了攻击军舰,而现在已经有多个研究室在研究鱼雷攻击机,我们再作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但是对于水面舰艇这种相对较小、速度较慢的目标来说,俯冲轰炸无疑是最好的攻击方法,而且军舰的水平甲板是防御能力最薄弱的地方。”
  之所以把研制俯冲轰炸机作为十六研究室的攻关项目,巴玉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巴玉藻仔细研究过航空学校图书馆的各种航空技术专利资料,在其中巴玉藻发现了多种“无用”的技术专利,这些在战斗机、轰炸机上或许无用的技术,却可以应用在俯冲轰炸机上,而且可以解决俯冲轰炸机面对的一些技术问题。
  “蕴华,可问题是咱们如果申请研究俯冲轰炸机的话,能不能得到公司的经费,现在各个研究室都在研制新型战斗机、教练机、轰炸机,有六个研究室在为海军搞鱼雷攻击机,公司会不会批准研制俯冲轰炸机这种空军认为没有什么前途的飞机。”一直未说话的王孝丰这时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经费,研制飞机的经费,空军的试验已经证明俯冲轰炸并没有什么前途,公司还有可能会批准研制“没前途”的飞机吗?没有经费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经费不是问题,别忘了炮厂那群和咱们一样的年轻人,就是借着研制多功能加农炮的名义和经费,研制出了大口径高射炮,他们行咱们同样也行,鱼雷攻击机不是主任亲自布置的任务吗?三家飞机公司的下属设计室都在拼命想制造出性能先进的鱼雷攻击机,咱们就申请研制鱼雷攻击机就行。”
  认准了的事情就去做一直是巴玉藻的性格,既然已经认准了俯冲轰炸机这个目标,就要不惜一切去做,就像炮厂那群年轻人一样,他们认准了未来需要大口径高射炮,就借着加农炮的经费和名义去研制高射炮,现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巴玉藻并不知道他所说的那几个年轻人,显然没有巴玉藻口中那般轻松,他们碰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麻烦。
第96章
覆灭
  现在全世界如果有人提到中国,自然很多人会想到西北和那家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托拉斯企业西北公司,甚至于其在规模上不逊于美国的八大财团中的任何一家,而且在很多行业超过美国八大财团,而在美国的八大财团也承认这一点。不过在他们眼中,这家规模庞大托拉斯企业,并不是纯粹的资本企业,西北公司带着非常浓重的官方色彩,尽管这家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属于个人,不过半官方的色彩使得这家公司在运行机制上和其它财团有一定的区别,这恐怕就是中国特点所决定的吧!
  “可以给我根烟吗?”看着眼前的调查员,罗庆春有些紧张地问道,此时罗庆春已经不见了研究成功“万能炮”时的兴奋,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紧张。罗庆春知道现在事情未免有点儿大了,自己不过是把申请用来研制多功能加农炮的十几万元经费用来研制大口径高射炮,这么点事并不需要大动干戈,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高射炮的一部分图纸丢失了,所以调查部才会把调查员派过来。
  “给。”坐在对面的调查员从口袋中拿出一包中华卷烟厂产的红牡丹烟,抖出两根烟后将烟盒递到罗庆春面前,在其从烟盒中抽出一根烟后,然后又帮其把烟点着,对于眼前这个年轻人来调查此案的调查员恐怕只能用同情来形容。高射炮部分图纸丢失对于西北危害自然无需多言,对于严重依赖空中力量的西北,任何一方得到高射炮,都会给西北空军造成难以形容的损失,正因为如此,在一得到报告之后,调查部和军情局以及宪兵队就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自然调查重点,就放在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和他的第七设计室成员之中,毕竟只有他们可以接触到这些图纸,原本应该进行的庆功,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场全面调查。
  “谢谢!咳!咳!”吸了一口烟后罗庆春轻声道谢道,这种烟的烟味很冲,以至于让罗庆春有些不太适应,在道谢后忍不住咳了两声。罗庆春早已习惯吸那种60个铜子一包带有半绉丝纸过滤嘴的中华香烟,而不是这种一吸一口烟丝的中档牡丹烟,炮厂技研室助理工程师的职位,使得罗庆春的收入足以吸得起这种香烟。
  “罗工,今天请您过来,是想向你了解一件事情,除了设计室成员之外,还有其他人知道图纸存放地点吗?”调查员向咳嗽缓过来的罗庆春问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抢在图纸被运出西北之前拦下来,不过首先要确定嫌疑对象。
  “会是他吗?”看着那名穿着文职军装的军官离开家之后,望远镜后的调查员在心中想到。从资料上看这个人很难引起调查部的注意,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偶尔和同事们、朋友们一起喝点闲酒,有时会去参加一些荣军组织举行的聚会。总之没有任何显眼的地方,他的生活方式和其它文职军官并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就这么一个人,现在偏偏嫌疑最大,除了分析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普通的太过于平常,似乎有些过了。
  “你觉得一个月收入超过六十五元,但是却不买自行车、不买轿车,每次上街不是溜书店,就是逛商店,而且每周一定会去固定的一家鞋店转一圈,然后买双布鞋的人有可能正常吗?他穿的鞋可都是军队配发的,我敢保证,那家鞋店一定就是他的联络站。”另一名调查员非常肯定的回答道,物极必反,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太过于正常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其中必定有些反常,眼前这名军官就是如此。这两名负责盯梢的调查员并不知道,此时他们负责盯梢的这个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现在已经到最后收网阶段。
  “看来是时候撤离西北了。”感觉有些不安的李青扬心中对自己说道。作为满铁调查部的高级嘱托和情报课长的李青扬,不,应该叫南田松井才对,一直以来总是可以敏感的感觉到种种危险,或许这是职业的本能,正是这个本能使得南田松井无数次得以保住自己的小命。两天前从保险柜中偷到那部分图纸之后,南田松井就感觉自己可能会因此而暴露,如果不是因为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任务至今还没有完成,恐怕南田松井早早的就已经逃离了西北,这鬼地方南田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呆,这地方太诡秘、太危险,稍有不慎南田都感觉自己可能会把命丢在这里。
  “是时候通知他们行动了。”想到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件任务,南田知道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是时候通知他们一起行动了,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离开这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作为满铁调查部和参谋本部情报科为获取西北航空技术而开始的“翔”行动的行动组长。
  为了确保整个行动组的安全,近半年以来,南田从来没有主动与自己部下联系过,单线间接联系指挥的结果就是在这半年之中,先后有十二名嘱托被西北军宪兵队逮捕,但是整个“翔”行动组的骨干却几乎没有任何损失,为了尽可能确保“翔”行动的安全,即便是得到木由子的通知后,南田仍然将任务压后三个多月,以确保那个人不会是西北调查部或军情局的特工,尽管事实证明南田的小心谨慎是多此一举,但是为了安全南田从不觉得小心有什么错,更何况是在这个组织严密几如军营一般的城市之中,尽量小心总是有道理的。
  “是他?”王千怡从晚报上看到和约定内容相同的寻物启事的时候,一直以来紧绷的心情完全放松了下来,然后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李南新,一切都是结束的时候了。尽管两天前,王千怡已经从他们提供的几张照片之中指认出了他,但是西北调查部却一直在等待他发出行动指令,调查部的目的是要把日本人在这里的情报网连根拔起。
  “南田课长发出行动指令联系我们了,就是这个寻物启事,上面提到的鞋店就是我们集合的地点,南新,恭喜你,这一次你们能把日本情报机关用一年时间安插进西北的所有嘱托来个一网打尽。”看着正在吃晚餐的男人,王千怡语气有点轻松地说道,而此时心情却有些复杂,不是为日本人或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人,而纯粹是为了自己。
  在外人眼中王千怡已经和李南新这个年轻有为的空军飞行员同居,尽管两人还没有结婚但是在外人眼中婉如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未婚同居尽管很超前,但是却在精英阶层非常普遍,革命等于自由恋爱,而自由恋爱的最终结果就是婚前同居,不过王千怡却知道这一切只是伪装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