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730

  在唐努乌梁海师修建的一处土木工事内,一名炮兵引导员操作着炮队镜仔细观察俄军的前沿,在他身边坐着一名士兵,那名士兵面前放着一部电话,如果他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就会通过电话呼叫炮兵进行炮击,几个月以来一直如此,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进步就是呼叫炮火时更加准确。
  而在一处隐蔽良好的狙击阵地内,操着M50反坦克步枪的冷峻仍然和过去一样,用望远镜搜索目标,现在有价值的目标越来越少,几个月的狙击战早已让俄军变得精明起来,他们绝对不会把脑袋露出战壕,让自己变成唐努乌梁海师狙击手枪托上的坚杠。
  “真不知道要和他们耗到什么时候!娘的!”搜索了半天都没有搜索到目标的冷峻嘴上骂了一句,然后放下望远镜,拿起沉重的M50反坦克步枪,透过瞄准镜瞄准俄军战壕,握着武器的时候能让冷峻感觉有些烦躁的心得到安宁。在瞄准镜下可以看到俄军绵延数公里战壕黑碣色的胸墙,M50反坦克步枪可以击穿俄军战壕厚实的胸墙,然后打死胸墙后的俄军士兵,但是前提是如果冷峻有透视眼的话,冷峻就可以这么做。
  “咦!这是……”就在冷峻感觉百般无聊的时候,在瞄准镜中黑碣色的胸墙边突然出现一点异动,尽管那点异动瞬间又消失了,但是仍然没有躲过冷峻的眼睛,于是感觉兴奋异常的冷峻连忙握着步枪借助瞄准镜仔细观察那里,手指同时扣住扳机,而M50步枪的保险片,同样被冷峻用拇指拨下。
  与此同时,一直在工事内搜索目标的引导员,同样从炮队镜内发现俄军战壕边那点异动,同样感觉有些兴奋的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同时拍了一下坐在身边士兵的头顶,示意其做好准备。
  “操!这是!”当冷峻瞄准俄军战壕内冒出的木杆露出一半的时候,冷峻啧了一口吐沫骂了一句,那个木杆下竟然系着一面白旗,举起的白旗这时不断向左右挥舞,以便让战壕对面那些可恶的中国杀手们看到这面旗,白旗就这么挥舞了数分钟,随后俄军战壕胸墙后冒出一个脑袋,然后整个人小心翼翼的从战壕里探出身子,手中仍然高举白旗不断的挥舞,而后又有两个人站了出来。
  “瓦良斯基委员,你的目的达到了!现在我们去吧!”被瓦良斯基推到战壕外的李伟业满面无奈的对站在身后瓦良斯基说。李伟业没想到上午那些工人赤卫队闯进办事处将自己抓走,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当个中间人、翻译。
  “李先生,你就用这种方式回到自己人那边,不应该感觉非常高兴吗?要知道按照法律,像李先生这种间谍,会被吊死在绞架上!尽管你们又是炮击,又是轰炸的,但是在上乌金斯克广场上树立一个绞架,倒不是一件难事。”瓦良斯基跟在李伟业身后回答道。
  如果不是为了和中国人媾和谈判,瓦良斯基倒是非常乐意把走在前面李伟业,这名中国间谍给吊死,可惜现在却不能这么做,瓦良斯基知道为什么彼得留拉得夫一直没动眼前这个在上乌金斯克的情报头子,原因很简单不想把事态恶化,现在刚刚接管整个城市的苏维埃同样需要这个中国人,而且这个时候苏维埃同样需要和中国人展开停战谈判。
  “那是指从事间谍活动的间谍,而我只是一个商人,如果瓦良斯基特派员想绞死李某的话,无非又是一个克穆齐克惨案而已。”对于瓦良斯基话里的意思李伟业当然明白,于是便面带冷笑说道。
  “李先生,瓦里谢夫主席对你说过苏维埃不是中国的敌人,中国的敌人是沙俄旧王朝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是中国人的朋友,战争对于我们两国都不利,而现在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旧政权已经被推翻了,现在我们应该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克穆齐克惨案了,不是吗?”
  尽管心里并不喜欢李伟业这个中国间谍,但是瓦良斯基听到李伟业提到克穆齐克旗惨案后,沉默了数秒钟开口说道,克穆齐克旗惨案是这场战争的最初源头,瓦良斯基明白前面这个中国人为什么提到这些,他同样是在警告自己,就像自己刚才警告他一样。
  “是中国人?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当俄军战壕里冒出三个举着白旗的人后,冷峻和前沿的每一名狙击手或者观察员都显然一愣,猜不透俄国人为什么会举着白旗过来,而且带着一名亚洲人,也许是中国人,如果没错的话,应该翻译。冷峻从瞄准镜里仔细观察走在中间的那名中国人,他在和身后俄国人说话的时候,脸上总带着一些冷笑。
  这三个人缓步朝前沿走来,穿着各不一样,举着白旗的是穿着军装脖系红布条的士兵,显然是所谓的革命士兵,而走在他身边的中国人则是一身西装革履的模样,看这身打扮像是一个商人,而在他身后的俄罗斯人则穿着便服,头戴帽子,领下同样系着红布条,而衣袖上则系着一个红布带,这是标准的苏维埃干部打扮,这么三个人出现在这里,显然是抱着特殊目的而来。
  ……
  “共和四年六月一座工业城市奇迹般的在中国张家口以西约30华里处荒原上被建立了起来,最初奠基时是通用机械公司,其后发展为工业集团,仅仅一年多之后,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奇迹般耸立在荒原上。这座以机械制造、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城市,在面对地方军阀敲诈勒索时的反击,震惊了整个中国,随后一个强劲而年轻的中国地方势力,西北,这个依靠飞速发展的工业实力为基础的年轻城市,自此登上中国混乱的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西北的工业能够奇迹般崛起完全得益于陷入欧战各国在华订单,空前的市场以及高额的利润回报,为西北工业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英法两国从最初的军工原料、轻工产品对西北的依赖,正转变为对西北军火出口的依赖,这种转变始于炮弹生产,现在正在向其它各类军械转变,比如在西北对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性能先进的飞机……”
  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奇迹之城》报道中对于西北这座他们眼中奇迹之城的描述,其中特意提到西北的军械出口,在美国人看来,西北生产机械、化工原料、轻工产品并不让人觉得惊奇,最让人惊奇的还是中国人,这个在两年前军械完全依赖进口的国家,现在竟然向法国这个传统强国出口大量军械,这反而最让人觉得惊奇。
  在美国人看来倍觉新奇的军械出口,在法国、在西北并不让人觉得新奇,毕竟这种军械出口贸易已经长达一年,经历了一个最初的炮弹壳体出口,到现在整装炮弹出口的过程,目前,炮弹是西北出口军火中最为重要的产品,而这些炮弹全部是西北第二机械集团下设的多家炮弹厂生产。
  “目前各国重榴弹壳体采用锻钢压制,壳体制造成本约为弹丸总成本的70%以上,根据工业品研究所试验证明,也可以采用奥氏体回火态延性铸钢制造,由此可使成本下降60%,且弹体破片率有所提高,只不过当改用铸造工艺和铸钢材料后,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像铸件杨氏模量与屈服强度均较低,发射阶段可能会出现弹体变形,而改用西北钢铁联合企业制造的稀土合金钢后,这些问题均得到了解决,现在各个炮弹厂的壳体制造均由锻钢压制改成了铸钢铸造,在成本下降60%的同时,产量较过去提高15倍以上,现在三家榴弹厂的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边防军的需求,同时不会影响到出口任务。”
  在边防公署司马办公室内,史道姆向司马介绍二机集团的炮弹生产情况,炮弹生产中的锻钢压制改成了铸钢铸造,是西北兵工产业最重要的技术成就,当然成为史道姆引以为傲的成绩,作为西北兵工署署长的史道姆,几月以来将全部精力,都用在技术革新以及新厂建造上,根本目的就是增加武器弹药的产量。
  根据全面动员令,西北至少需要组建100个师,在半年内提供100个师的装备,这个在动员初期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兵工署和二机集团、西北民营企业共同努力下,将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武器装备有了,没有充足的弹药就会限制部队的战斗力,而这其中炮弹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西北军强调火力第一,正因为如此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炮弹就成为兵工署的头等大事,而现在随着炮弹铸造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一直困扰史道姆的产量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史道姆,新型铸造榴弹的炸药装填量有没有减少,威力有没有下降!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初制造的第一批野战炮弹就是铸造的,就是因为威力下降才改为锻压壳体,如果威力下降了,反而得不偿失!”
  看着技术资料上的铸造榴弹和锻压榴弹图片,从表面上看司马并没有什么看出什么区别,不过司马还是知道铸造榴弹和锻压榴弹最大的区别就是产量和造价,司马亲自参加了西北第一家炮弹厂的规划建设,对于现在代号为601厂和602厂的炮弹厂初期生产司马当然多少知道一些。
  601厂当时初建时有两个分厂分别生产榴弹、野战炮弹和迫击炮弹,野战炮弹分厂用数十台百吨级水压机和大量附属设备生产75毫米野战炮弹的锻压壳体,每月产量不过只有2万发75毫米炮弹壳体,而迫击炮弹分厂使用铸造设备每个月却可以生产10万发60~120毫米迫击炮弹壳体,两者产量悬殊高达5倍,但是实际投资野战炮弹厂却是迫击炮弹厂的四倍,机械数量的两点五倍,工人数更达到三倍,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差距。
  膛压较低的迫击炮炮弹采用铸造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高膛压的野战炮、榴弹炮炮弹采用铸造为了解决强度问题,都是采用加厚壳体厚度、减少装药量来达到目的,副作用就是炮弹威力严重下降,通常威力会下降30%左右,所以西北的野战炮、榴弹炮炮弹仍然采用成本较高的锻压壳体以保障威力。
  “因为采用新型稀土铸钢,铸件的强度得到了保证,因此炸药装填量并没有下降,而且通过上千次实弹试验证明,因为弹体破片率有所提高,所以杀伤力相对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榴弹成本的下降,整整下降了60%!这应该感谢西北钢铁联合企业的吴经理,如果没有他们发明的稀土合金铸钢,我们不可能将工艺改为铸造,这一次与其说是我们的成功,倒不如说是西北钢铁联合企业的成功!”
  史道姆面带得意之色笑着解释道,同时毫不掩饰的夸赞西北钢铁,正是因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新型稀土合金铸钢,才使得兵工署可以完成目前最为重要的炮弹生产任务,同时降低了成本。
  “史道姆,谢谢你!西北军感谢你们的努力,后方每多提供一发炮弹,前方就会少流一滴血!你们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功臣!”放下手中的资料,司马对史道姆正色说道。对于信奉火力第一的司马而言,司马相信一个真理,战争胜利是由后方军工厂的生产决定,强大的火力是西北军取得胜利的前提之一。
  “叮……”就在司马还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司马桌上连接边防军司令部的红色电话突然响起来,司马立即拿起电话,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后司马面色一紧立即和史道姆说了一声,然后径直离开办公室,朝边防军战时指挥中心赶去。
  “说!怎么回事!”司马火急火燎的赶到边防军战时指挥中心,刚一推开作战室厚实的木门,看到蔡锷、王公亮等十余位边防军高级参谋军官都面色严肃的在那里等着,于是司马便开口问道。
  “主任,根据军事情报局的资料,日本在俄国革命后一直酝酿出兵俄国的计划,已经得到首相寺内正毅等军政界要员的同意,日本随时有可能出兵海参崴!日本陆军第十二师团已经开始集结,而日本舞鹤镇守府海军已经取消了休假,同时日本政府已经下令征用多艘商船,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我们相信日本出兵海参崴已经迫在眉睫,根据参谋部对日军集结速度进行的推算,日军可能在未来两天至三天内出兵海参崴。”参谋长王公亮汇报道。
  “日本人这么快就要对海参崴动手了?”听到王公亮话后司马情不自禁的皱了一下眉头,对于日本这么快就做出出兵的决定,司马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太快了!快得有些完全超出司马的意料。在历史上从俄国爆发革命,日本意图干涉俄国革命以扩大势力范围动议到真正出兵,日本前后用了整整十个月时间,除了美国一直反对的原因之外,日本国内政界、军界对于出兵西伯利亚同样争执不下,再加上美国强烈反对的原因,一直用了近一年才最终出兵,这一次怎么这么快。
  “根据军事情报局以及调查部掌握的情报,日本决定出兵西伯利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半年多以来对俄罗斯提供的四点五亿日元贷款以及六亿日元信用担保,这些贷款和信用担保涉及到日本每一家大型银行、企业,在俄国爆发革命后还款已经变成了不确定因素,而目前已经显现经济危机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承受十亿日元的损失。如果俄罗斯不能归还本金总额为十点五亿日元的借款,日本金融业将会遭受毁灭性打击,进而已经产生结构性衰退的日本经济会进一步遭受重创,而目前在日本国内因为俄国革命,新政权与德国媾和等消息的影响,已经产生了金融恐慌,而日本政府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决定出兵俄国,正是为了得到还款保证,以消除国内目前正愈演愈烈的金融恐慌。”
  这时军事情报局派驻参谋部联络官石义先的汇报,解除了司马的疑惑,不是日本决心下的快,而是日本现在被国内局势逼得只能立即对俄出兵。
  “自找的!”听到石义先的汇报后,司马感觉郁闷不已的同时,在脑中冒出这么一个让自己哭笑不得的词来。一直以来司马都是利用对于历史进程的掌握,尽可能为西北和中国争取利益,以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发展时机不惜一切发展自己。为了发展国家的工业实力,西北在把所有精力都投入重工业的同时,不遗余力的通过担保贷款、机器分期付款、技术援助与转让等一系列方式发展国内各省的轻重工业,最终取得了现在这个大好局面,在经济实业发展速度、规模上已经全面压倒、超过日本。
  自1910年之后,中国抵制洋货运动找到了一个固定的“假想敌”,它就是日本公司和它们的商品,特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势力自顾不暇,在中国市场上形成激烈竞争的国际对手,就只有日本企业,这个和中国企业可谓是恩怨交集的对手。而现在这个看似强大的“假想敌”竟然被超越了,国内实业界迅猛高速发展,增加了国人的自信心,而与此同时,受到打压的日本企业寻找的新市场就是俄罗斯市场,一个人口接近两亿的庞大市场,一个需要向全世界定购各种物资的国家。
  甚至于司马还指示调查部在日本报纸上鼓吹开发俄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鼓吹对俄贷款,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司马知道历史进展,日本借给俄国的钱,最终只有一个结局,革命后就等于打了水漂。现在倒好,司马终于明白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从踏入这个时代起,司马就把日本视为中国第一假想敌,发展国内实业的最初目的就是打压日本经济,而现在司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日本经济是被打压,而日本原本会流入中国的贷款也改变方向去了俄罗斯,可现在日本人为了保证自己不受损失,他们要自己动手去拿还款保证了。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日本人想要的还款保证就是西伯利亚铁路!西伯利亚什么最值钱、最重要,就是这条铁路!日本人是想从咱们这里虎口夺食!”此时脸色显得有些怪异的司马指着地图上西伯利亚铁路说道。日本人和自己想到一起了,这群可恶的小鬼子!
  “是的,主任!日本农商大臣仲小路廉今天上午会晤了各大银行的代表,向他们承诺出兵西伯利亚后,西伯利亚铁路将由各大银行组成公司参照满铁模式进行监管,以作为还款担保和补偿,确保日本各个参与对俄贷款的银行不受损失。”
  石义先的话证实了司马的猜测,得益于技术上的优势,军事情报局和调查部总是可以得到一些最新情报,而石义先提到的这次会晤,实际上是在他们开会的同时进行的。一份详细的会议内容,就已经被调查部特工得到了。
  “债权转股权,这个仲小路廉挺精明的,日本银行界得到了西伯利亚铁路后,目前的金融危机就可以得到化解,他是想在西伯利亚再建立个满铁!让西伯利亚的‘满铁’作为日本在西伯利亚的先头兵!”
  在猜测得到证实之后司马感觉更多的是不舒服,这一次日本人和自己想到一起了,都想要这条铁路,在西伯利亚这条铁路就是生命线,谁控制了铁路,谁就等于拥有了西伯利亚,西北控制西伯利亚的计划也是以控制铁路为基础,失去了对于铁路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西伯利亚。
  “海参崴!中东路!西伯利亚!”看着地图上那条代表西伯利亚铁路的黑线和那片被俄罗斯人称为滨海边疆区的地区,司马皱着眉头轻念这几处地名,目光变得越发凝重。
  海参崴或许只是一个港口和地名,但是对于现在的西北而言却非常重要,中东铁路长春以南的出路被日本人控制,如果日本再控制了海参崴和滨海边疆区的乌苏里铁路,那么西北控制的中东铁路包括未来的西伯利亚铁路,都将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内陆铁路,这是司马绝对不能接受的!
  “司马,你必须要清楚一点,目前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听到司马轻念这几处地名,蔡锷看到司马的表情越来凝重的时候,走到司马身边轻声提醒道。
  “实力!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海参崴!”听到蔡锷提醒之后司马开口说道,目光反而变得坚定起来,古语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是现在对于西北而言是鱼与熊掌都弃不得。
  “主任,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目前根本不能和日本开战!除非决定放弃西伯利亚,为了西伯利亚在海参崴和日本打仗,但是结果最多只能得到一个滨海区,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整个西伯利亚,这场仗就是打胜了,也等于咱们败了。”王公亮这时也开口说道。
  和日本开战的结果并不乐观,当然这不是指在军事上,尽管西北海军几乎为零,但是王公亮相信在陆地上西北军绝对能击败日本人,但是击败了又能如何?该得到的没得到,反而失去了更多东西。
  “为西伯利亚打仗,却失去了西伯利亚。”听到王公亮的警告,司马尽管有些不愿接受,但是心里明白王公亮说得是实话。如果和日本开战西北军必须要把全部力量都转移到东北、山东、滨海边疆区,然后和日本陆军打一场关系到国家国运的战争,而且对于西北而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万劫不复,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顾及西伯利亚,或许正如王公亮所说,为了西伯利亚打仗,结果却失去了西伯利亚。
  但是现在西北却不能失去海参崴,海参崴对西北来说,至少未来5年内的重要性都是其它任何地区无法相比的,想到这司马皱眉看着地图上的海参崴。现在在海参崴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得不偿失,不打等于把自己的大门交到别人手里,而且是一个挖空心思想压制西北发展的对手手里,到时他们只需要重复当初在东北利用铁路挤压美英企业的方式,就能困死西北。
  “主任,或许我们还有其它选择!把池子里的水搅混!可以来个浑水摸鱼,或许那样还有机会,但是前提是必须要阻止日本人独吞海参崴,只有先阻止日本独吞海参崴的企图,我们才有机会从长计议!”一直未说话的蒋作宾这位现在边防军高级参谋官开口说道,既然不能打又不能坐视日本占领海参崴,那么就先阻止日本独吞那里。
  “雨岩,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听到蒋作宾的话后司马开口问道,现在无论什么办法,只要能阻止日本人占领海参崴就行。
第69章
鲸海
  海参崴,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领土,俄罗斯占领后将其改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根据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沿阿穆尔河和滨海边疆区建立一系列港口的旨意,1860年海参崴作为俄罗斯在太平洋的军事堡垒正式建立,1889年海参崴被宣布为军事要塞。
  19世纪90年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使海参崴与俄罗斯中心城市有了可靠的交通牒系,移民人数开始增加,开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的商人和劳动力汇聚而来,使海参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这里从此便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交通中枢,是世界著名的不冻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和通往亚洲太平洋各国海运的起点。
  海参崴是一座山城,坐落于三面环海一面依山的半岛上,市中心位于金角湾的岸边,房屋鳞次栉比,沿海岸线绵延30余公里,东临乌苏里湾,西临阿穆尔湾,城市所属的20余个岛屿分布在彼得大帝海中,如俄罗斯岛、波波夫岛等,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在失去旅顺之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尽管俄罗斯占领这座城市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而且在十多年前还邀请了大批建筑设计师对城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欧式建筑为主的建筑格局逐步形成,但是仍然没能消除这座城市中国的痕迹,或者说根本无法消除中国在这里的痕迹。
  半个世纪以来,海参崴的居住人口仍以中国人为多数,中国人主要是港口工人、铁路工人、商人、小食品店主、赌场主、担水人、演员和农民,城市警察局还设有中国警察分局,负责保护中国商人不受土匪侵犯,禁止买卖和吸食鸦片。当夜幕降临在这座滨海城市的时候,城市并没有因为夜幕的降临而变得冷清,反而城市里商铺的霓虹灯把这座海滨城市装点得更为炫丽。
  “你好!”
  “你好!吃了过吗?”走在繁华街边的奇米扬卡不时摘帽向经过的熟人打着招呼,口中较为熟练的中文甚至于带着一些山东味或东北味,在海参崴的华人以山东人和东北人居多,自然奇米扬卡的中国话里,带一点山东味或东北味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作为前临时政府边疆区专员的奇米扬卡,尽管已经失去了公职,但是得益于两个月来和华区培养的良好关系,尽管苏维埃政权控制了海参崴,革命水兵和工人赤卫队接管了这座城市,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奇米扬卡而言却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因为华人商会和互助会对奇米扬卡的信任,海参崴苏维埃委员会为了和华区交涉,所以还将其任命为华区交涉专员。
  在这个华人人口超过十五万,占到整个城市总人口45%的城市,革命后华商的影响力相比过去反而增大许多,原因很简单,海参崴工人赤卫队之中有六千多名华人队员占到赤卫队总兵力的60%,这些华人队员大都是过去的要塞建筑工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独立于苏维埃政权之外,实力往往是用枪杆子说话的,这个道理亘古不变,自然而然,奇米扬卡这个华区交涉专员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尽管不是苏维埃委员会成员,但是奇米扬卡在苏维埃委员会内仍然有一定影响力,因为他在委员会内传达华区的声音。
  “老奇!吃过没有!先进来喝杯茶!其他人稍后就到!”坐在店内候着的李强看到奇米扬卡走进自家店内的时候,便热情的招呼其进来坐会,作为一个在海参崴经商近四十年的老海参崴人,李强在这座城市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因此在海参崴华人互助会成立后,李强被推选为互助会会长。
  此时李强和平时那副和气生财弥乐佛般总带着笑意的样子不同,面色显得有些严肃,当奇米扬卡从楼梯上了二楼,进入李强办公室之后,便在那里喝着茶一边和自卫队的王芳志等人说笑,等着其他人的到来。
  “老奇。今天来这么早啊!”一进入办公室就看到奇米扬卡在那里端坐着,付征南笑着躬手说道。对于奇米扬卡这个老毛子,付征南一直都很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李会长和自卫队的王队长等人那么相信这个老毛子,不过平日里这个老毛子倒也会办事,事情做得倒也圆滑不得罪人。
  “诸位,一个小时前,我接到一份从西北发来的电报,电报是由司马主任发出的!”在人到齐之后,身为会长的李强面色严肃地说道,同时拿出了一份电报。
  当在坐的互助会十几名委员听到李强提到电报是司马主任亲发得之后,办公室内立即安静下来,付征南等人彼此对视一眼,都明白肯定是要发生大事了,否则主任绝对不会亲自发电报到这里。
  “海参崴同胞鉴:现日人意图染指海参崴,图谋据我故土,望海参崴同胞发扬牺牲之精神,务必确保海参崴之不失!……西北边防公署主任司马电。”
  随着李强把电报内容念出来之后办公室内的气氛骤然一紧,所有人面色都变得沉重起来,此时的办公室内静成一片,所有人都在沉思,主任在电报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把海参崴变成战场,而大家的家当可都在海参崴,一旦打起来……。
  “李会长!现在是我等发扬牺牲之精神的时候,这点破烂家当到时毁了也没什么可惜,但是我想问一下,此事事关重大,为什么要让一个外人在这里!如果走漏风声的话,只怕……”沉思了十数秒钟之后付征南开口问道。
  损失些家当付征南并不担心,付征南现在所担心是会议内容会不会走漏,互助会委员们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有这里唯一的外人——奇米扬卡。
  “就是!咱们是自己人,可是……”付征南的疑问和担心同样是互助会其它大多数委员的疑问和担心,付征南话音一落其他人立即附和着说道。
  “南岭,老奇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他是调查部的人!”见大家都有疑问李强便开口解释道,在互助会中只有少数人知道奇米扬卡的身份,现在是时候公开了,省得大家担心,随着李强话音一落,原本的质疑立即烟消云散,调查部的人必定非常可靠。
  “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务必让米基耶夫斯基等人坚决而果断阻止日本登陆、占领海参崴的企图,如果日本人对海参崴动手的话,我们必须要支持米基耶夫斯基的苏维埃反击日本人,总之绝对不能让日本人占领海参崴!”李强对眼前十几名互助会委员有些歉意得说道,到时战事一起炮火无眼,这些互助会委员大都是海参崴有头有脸的商人,在城里拥有大量的店铺、商号,一打起来遭受严重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到那时挂着赤卫队之名的华人自卫队同样需要上战场协助作战,他们的子侄也大都在自卫队之中。
  “会长,只要主任那边有命令,咱们海参崴二十一万华人就是全搁进去也没问题,可问题是我们怎么让米基耶夫斯基同意抵抗日本人,咱们的人打打枪还可以,可是要操作要塞里的重炮打军舰,还得靠那些老毛子水兵,如果米基耶夫斯基他们不愿意和日本人打仗,单凭咱们可不大顶用,海参崴这些穷党暴动以后,可没有动停在金角湾里的日本人还有美国人的军舰,他们怎么可能抵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