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9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2679

  朱厚照又指向城楼右侧方向,那边也有门楼。
  张懋道:“那里是宣武门!”
  “原来那儿就是宣武门,左边就是崇文门了吧?”朱厚照眨着眼睛问道。
  张懋行礼:“正是!”
  朱厚照兴奋不已:“本宫早就听说这些地方,却都无缘亲自看过,现在算是长见识了……对了,我能从城墙上,直接前往宣武门和崇文门吗?”
  张鹤龄跟着爬了一刻钟的楼梯,累得气喘吁吁,此时听到熊孩子还要瞎走,赶紧上前提醒:“太子殿下,您来是为巡视城门,如今看过了,就该摆驾回宫。您是大明储君,当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朱厚照生气地说:“本宫走在大明京师的城墙上,就算鞑子杀来,他们不可能直接攻进来,前方不是还有护城河保护么?来人,本宫这就下楼,接下来巡查崇文门!”
  朱厚照出了紫禁城就好像撒开腿的兔子,想追回极为困难,在场人中,也就张懋和张鹤龄有一定话语权,可他二人都不太想管熊孩子的事情。张懋心道:“如今京师防备之事,皆出内阁,至于太子要如何个巡查法,由着他就是!”
  张懋和张鹤龄正准备继续陪同朱厚照“胡闹”,突然警讯传来:“报……鞑靼兵马距离正阳门已不足八里!”
  声音从城楼下一道道传来,让在场官兵忍不住一个激灵……这消息太过突然,京营兵普遍都没做好打硬仗的准备,鞑靼先锋兵马这就往城下杀来了?
  朱厚照从城门楼上下来,正在喘气,闻言嘀咕道:“怎么这么快?张老公爷,本宫昨日调拨兵马驻守天地坛,即便后来取消这道命令,但正阳门乃京师防守重中之重,目前正阳门有多少兵马?”
  张懋顾左右而言他:“太子,如今北寇兵马不知虚实,是佯攻亦或者虚张声势,无法得到有用的讯息,还是等查明北寇兵马虚实再出兵!”
  朱厚照不满地说:“张老公爷,本宫现在只问你,正阳门目前有多少兵马,能不能跟鞑子一战!”
  听说鞑靼人杀往正阳门,朱厚照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领兵跟鞑靼人一战,在他看来,只要有勇气就一定能取胜,他觉得大明官兵跟他一样有跟鞑靼人血战到底的勇气。
  张懋不想作答,倒是张鹤龄说出真相:“回太子殿下,正阳门驻守兵马,共两个卫,约两千兵马!”
  朱厚照一听,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会这么少?这么点儿人够用吗?”
  张鹤龄不知该如何回答,张懋板起面孔:“回殿下,京城九门防务,均不能懈怠,北寇进犯京师,主攻方向尚未确定,各处城门都得有足够兵马驻防。京师兵力有限,若不能合理分配,必造成某个方向防守空虚,为北寇所趁!”
  朱厚照怒不可遏:“什么被鞑子所趁?正阳门乃是我大明京城门户,其外便是天地坛,鞑子兵马肯定会从正阳门发起进攻,只派驻两千兵马,那鞑子杀来,不什么都完了?不行不行,马上传本宫的命令,立即调拨两万兵马过来!”
  张懋想了想,回道:“太子领兵,所出旨意老臣不敢不从。但问太子殿下,城中各处兵马分配都已完成,不知从何征调兵马过来驻守?”
  一句话,把朱厚照给问懵了。
  朱厚照对于军事的了解,基本属于纸上谈兵,沈溪所出题目,仅仅涉及战略层面,朱厚照从未考虑过兵马从何而来这么现实的问题。
  朱厚照不解地问道:“京师兵马都安排完了?本宫不信,本宫命令必须尽快抽调两万兵马到正阳门来,最好都是骑兵,本宫要亲自领军出城与鞑子一战!”
  如果说之前张懋还想妥协,但他听说朱厚照要亲自领兵出城,立即就打定主意拒不合作。明摆着的事情,他不想眼睁睁看着大明江山葬送在朱厚照手上,以京城的牢固程度,鞑靼人岂是短时间内能够攻取的?但若被朱厚照折腾一番,说不定京城旦夕被破,那时他张懋恐怕会被作为千古笑谈而被后人讽刺。
  张懋板起脸:“太子要调兵,请跟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协调,老臣无调兵权限!”
  朱厚照气愤不已,他打量张懋许久,最后不得不妥协,一甩袖,暗忖:“父皇安排我主持大局,但下面这些老臣都不给我面子。史书说的没错,这些大臣都不可信,如果是太平年景,或者人人都争当谏臣和忠臣,可到战乱时,他们只顾自己安危,甚至在外夷入侵时想着献降投诚,换取功名富贵。还是太监听话老实,就好像张苑、刘瑾这样的,虽然有时候他们确实让人很讨厌,但至少对我忠心耿耿!”
  朱厚照道:“国舅,你们京营也没多余兵马可调度?”
  “呃……”
  张鹤龄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但见张懋盯着自己,那目光有杀人的迹象,张鹤龄知道必须要跟张懋站在同一条阵线,因为自己的小外甥的确属于无理取脑,听从他的安排绝对会出大事。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坚守京城不出对他们来说才是唯一正确的决定,若听从朱厚照的吩咐,出兵跟鞑靼人在旷野上作战,连张鹤龄也觉得有获胜的希望。
  朱厚照见自己舅舅不搭腔,怒从心头起,喝道:“本宫算是看出来了,你们当本宫是小孩子,是吗?那让本宫来正阳门做什么,陪你们表演耍猴戏?”
  在场众人噤若寒蝉,太子发威,虽然不能对张懋和张鹤龄怎么样,但对下面的人,朱厚照可就未必会客气了,谁也不想自己成为杀鸡骇猴的对象。
  “报……”
  斥候告急的声音再度传来,“鞑靼兵马,在正阳门南五里处驻扎,数量不详!”
  朱厚照冷冰冰地说:“听到了吧,鞑子杀到家门口了,在城外五里驻扎,让我看看……应该就在那边,气死本宫了,本宫要见刘少傅,还有马尚书,他们当初是怎么答应本宫的?还有萧公公,让他们一起来见本宫!”
  张懋道:“太子殿下,阁臣和六部部堂不便上正阳门,请太子移驾别处,再行传召!”
  “为什么不行?怕被一锅端,是吗?现在正阳门危在旦夕,有什么好害怕的?本宫……算了,本宫这就回大明门,让他们去那儿见本宫,本宫要好好问问他们,为什么对本宫如此敷衍,说话不算数,让本宫充当他们的傀儡,就跟耍猴似的?”
  说完,朱厚照愤懑不已地下了正阳门城头,乘车驾往大明门而去。
第一二一八章
没有火炮?
  鞑靼先锋兵马,在达延部大将苏苏哈的率领之下,抵达京城城南五里处扎营,京城之战随时都会打响。
  内阁大学士刘健等人,议定《京畿防备辑要》,准备进呈弘治帝朱祐樘,但被萧敬告知,朱祐樘病情严重,不能打理朝政。
  “陛下龙体违和,难道诸位大人想让陛下在病中也不得安宁?”萧敬平日对内阁大学士极为恭敬,但涉及到皇帝的安危,却没能让他妥协……萧敬无儿无女,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对皇帝尽忠上。
  即便刘健身为首辅大学士,对萧敬依然是毕恭毕敬,当即试探问道:“萧公公,这奏折当如何处置?”
  萧敬有些不耐烦:“这么大的事情,杂家可不敢随便做主,几位大人,还是请示太子殿下吧。陛下委命太子监国,可不就是为了应付如今的情况?”
  刘健一听极为尴尬。
  上疏《京畿防备辑要》就是为了压制太子监国对军政的影响,怕熊孩子大权在握惹出事端,现在不但不能将太子权力进行限制,反倒连所有上疏都交给太子审阅后朱批,刘健心头自然大为不悦。
  但刘健没说什么,行礼后带着李东阳和谢迁从乾清宫告退,没走出几步,李东阳低声感慨了一句:“莫非如今是要步靖康之乱的后尘?”
  如此大不敬之言,连刘健和谢迁也忍不住侧头看了李东阳一下,不明白李东阳为何会如此愤慨,但仔细想想,便大致明白过来。
  靖康之乱时,宋徽宗为了避免当亡国皇帝,将皇位传与宋钦宗,结果父子二人双双当了亡国奴。
  现如今,弘治帝将朝中处置军政大事的权限,交给年轻气盛的太子,跟靖康之乱时多少有些相似。
  刘健顿时板起面孔,训斥道:“宾之,请注意说话的场合,此等言语,岂是为人臣子者当言及?”
  三人沿着后左门和中左门,正要往文华殿而去,恰好两名东宫太监急匆匆前来通禀,太子正在文渊阁等候。
  刘健没有把太子等候的事情放在心上,一边走一边说道:“昨日狄夷兵马已抵达京师左近,九门防备皆已齐备,但以安全计,还应当派出一支机动兵力,于九门各处巡防,随时策应各门……”
  谢迁问道:“那城外堡垒呢?”
  刘健摇头:“能弃当弃!”
  谢迁对此虽不满,但却拿不出更好的解决之道。三人很快抵达文渊阁外,正好通政使司左通政张悦带着城外最新消息而来,见到三位阁臣,张悦心急火燎地道:“几位大人,鞑靼兵马开始攻城了!”
  三位阁臣皆都愕然,刘健连忙问道:“这是几时发生的事情?”
  张悦道:“半个时辰前,鞑靼前锋兵马沿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骚扰,我将士皆都驻守城内,未曾出战,有散落在城外的哨探或被杀,或被擒,下官来奏禀之前,鞑靼兵马尚未撤去!”
  谢迁嘀咕道:“乱了乱了,这一战还未完全准备好便开启,我大明军队仓促应战,吉凶难料啊!”
  刘健一抬手:“进内商议!”
  一行进到文渊阁,只见堂上端坐一人,此人原本拿着奏本在看,听到脚步声他放下奏本,站起身打量几人,刘健这才想起之前东宫太监前来通禀太子在文渊阁等候。
  未等刘健等人行礼,在大明门没等到人又追到内阁来的朱厚照大声喝问:“几位先生,鞑子兵马已经杀到京城外,本宫现在要调遣两万骑兵从正阳门出击,你们快给本宫兵符,本宫这就调兵遣将!”
  听到太子要领兵出击,刘健吓了一大跳,赶紧劝谏:“太子稍安勿躁,臣等刚得知消息,狄夷兵马仅绕我京师护城河转圈,并未发起攻城。此时若我军主动出击,或许落入狄夷圈套,不可操之过急!”
  朱厚照这会儿急了,一跺脚:“我不管!现在是我支持军政,还是你们?为什么我说话你们都不听?”
  “你们看,鞑子看到我堂堂大明京师,闭守不出,他们岂非更加嚣张?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威胁,等到他们运来攻城器械,随心所欲发起攻城,或许城破就在眼前,久守必失的道理你们不懂?”
  谢迁赶紧劝慰:“太子殿下,如今这境况,着急也没用,不如静观其变!”
  朱厚照不屑地道:“谢先生,以前本宫觉得你有本事,但现在看来,不过是徒有其名……我看你还不如你孙女婿沈溪呢!”
  “沈卿家敢作敢为,他能预料到鞑子动向,把消息告诉你们,而你们却自以为年老见识高,不采纳沈卿家的忠言,现在沈卿家已被你们的傲慢和无知给害死了,本宫继承他的遗志,领兵与鞑子一战,想扳回一城!”
  “可你们呢,却觉得本宫才疏学浅,把我说的话当放屁。那本宫现在请问一句,你们不是觉得自己有本事吗,谁出来担当大局,保证一定能转危为安?”
  这下内阁三位大学士都不说话了,京师危急,谁敢做出如此承诺?
  朱厚照气势更盛,道:“既然你们都不能担当,那本宫便来担当,给我两万骑兵……不用,给我一万就够了,本宫亲自领兵出城与鞑子血战一番,让他们看看大明儿郎不都是孬种!”
  刘健行礼:“太子万万不可,如今狄夷兵临城下,只有坚守方有一线生机,若出兵,只会自取灭亡!”
  原本朱厚照就一肚子火气,现在他更是怒不可遏,道:“就算灭亡,那也是我朱家的江山,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只管听本宫的,把兵马调拨给本宫,否则……本宫要你们好看!”
  他本想威胁一下眼前三位阁臣,但话说出口,才发现刘健等人,面色如常,显然不把他的恐吓当回事。
  朱厚照气愤不已:“本宫这就上正阳门城头,跟大明将士一同作战,同生共死!你们这些胆小怕事的怯懦之臣,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知道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说完,朱厚照甩袖出了文渊阁,三位阁臣只是冷眼旁观,只有张悦不解地问道:“几位阁老,这……”
  刘健收回目光,道:“不是还有事商议吗?狄夷进兵情况如何,详细道来……”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