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0/2679

  ……
  ……
  沈溪回到京城,一切照旧。
  不过很多事他没办法亲身完成,南下这一趟让他身心俱疲,吏部和兵部的差事他很难兼顾,倒是真想放下一切,安安心心当个身份尊贵却不管正事的勋贵。
  最重要的是生活骤然没了激情。
  回朝后,沈溪马上写了上奏,如之前他在江南的上疏一般,提出卸任兵部尚书之职,由三边总督王琼接任。
  至于吏部尚书的职务,他则必须担当起来,身兼两职时,聪明的做法就是把地位相对低一些的职位让出去,吏部尚书算是内阁外最高级别的文官,做官能做到吏部尚书,其实已算是当到头了。
  因为张苑没回来,再加上内阁首辅刚退,还有杨廷和病休,朝廷混乱无序,票拟和朱批都变得缓慢起来,甚至不如当初朱厚照未回京城时。
  梁储才出任首辅,很多事上显得很为难,有关沈溪请辞兵部尚书的奏本他甚至不敢随便票拟,而杨廷和病休期间请求告老还乡的上奏更是让他难上加难。
  最后两份奏疏通过司礼监首席秉笔张永,呈送朱厚照跟前。
  回到京城后,朱厚照对朝事有了几分关心,至于是因何改变,外人无从知晓。
  不过很多人感到,朱厚照南下一趟,回来后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虽然仍旧没举行朝议,做事也还是刚愎自用。
  “杨大学士要乞老归田?他有谢阁老的年岁大吗?”朱厚照看着杨廷和的奏本,皱眉问道。
  张永提醒:“杨大学士的身体一向不怎么好。”
  朱厚照将奏本合上,随手丢在一边:“什么身体不好,是屈居人下,心里不舒服吧?朕不过是坚持内阁首辅任免的顺位原则,让梁大学士当上首辅,他就这么多毛病……非要让人哄着他不成?”
  张永道:“那陛下,是否同意杨大人的上奏?”
  “这个……”
  朱厚照有些犹豫不决。
  他不喜欢杨廷和,原因有多方面,最让他反感的是杨廷和跟张太后走得太近,朱厚照不喜欢母族和妻族的人插手朝政,当然沈溪属于特例,毕竟沈溪不是靠嫁妹妹才取得今日的成就。
  但这会儿他变得内敛和沉稳很多,思虑事情比之前周详,不管怎么说,杨廷和跟沈溪不对付,站在一个上位者的角度,手下相互对立和钳制,他才能屹立不倒。当然,最关键还是谢迁刚退下去,若是杨廷和再退了,那内阁就要增加人选。
  朱厚照深知内阁大学士在朝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因而他不想让那些不知根知底之人进入内阁,若是找了不合适的,将来会对他形成制约。
  张永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陛下,您是觉得,若杨大学士致仕还乡,内阁便没人了?”
  朱厚照道:“你倒是什么都知道……难道你是朕肚子里的蛔虫?”
  此时的张永比以前更有眼色劲儿,难得在司礼监做大,趁着张苑不在,若不能好好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那以后机会可就渺茫了,毕竟他上面并非只有张苑,还有个小拧子。
  张永连忙道:“老奴是这么想的……既然沈大人觉得身兼两职太过操劳,不如让他兼个相对轻松些的差事。”
  “嗯?”
  朱厚照皱起眉头,小鼻子小眼睛往一块儿凑,问道,“你的意思……杨大学士退下来,也让沈尚书把兵部尚书的位子让出,再让他入阁?”
  张永笑了笑:“老奴只是建议,毕竟要陛下您来决断。”
  朱厚照似被说动,来回踱步半天,点头道:“如此也好,虽然沈尚书入阁后只能以内阁最末位阁臣的身份处理朝事,但朕其实不用他去履职,就好像小拧子不用去司礼监一样,有什么事,直接过问一下就行了。若将来没有合适的首辅人选,沈尚书随时都可以顶上……让他入阁,属于能进能退……哈哈!”
  说到最后,朱厚照简直为这个主意拍案叫绝。
  以朱厚照的想法,现在让沈溪入阁,并不是为了让沈溪当首辅,而是备不时之需。
  只要沈溪入阁一天,他就奠定顺序在梁储、杨廷和和靳贵之后,无论沈溪之后有多少人入阁,那时沈溪是否在内阁,只要朱厚照需要,随时可以请沈溪来当首辅,毕竟沈溪入阁顺序比后边任何人都要早。
  “老奴只是建议……”张永强调。
  朱厚照笑道:“朕知道你只是建议,不过你出的这个主意很好,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方面的天赋!那此事就这么定下来……”
  “马上传旨,杨大学士致仕归田的上奏朕允了,朕同样赐予良田美宅,再赐奴仆数人,一切就按照谢阁老对半规格赏赐。另外再以沈尚书为谨身殿大学士、以吏部尚书衔入阁……”
  “哦对了,沈先生的吏部尚书正职不需让出,兵部尚书则由三边总制王琼接任,之前朕已委命王琼为兵部尚书,只是后来又出尔反尔,这次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
  ……
  一石激起千层浪。
  之前谢迁致仕已在朝中引起很大风波,突然间杨廷和也退了,还是主动请辞,现在又让沈溪卸了兵部尚书职进入内阁,等于说沈溪身兼阁老、尚书、勋贵、外戚四重身份,大明无出其右者。
  消息公布后,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内阁。
  内阁突然要走两人,加进来一个只挂职却并非以实职办差的沈溪,等于说内阁只剩下两个人当差。
  要命的是,这个挂职的人其实在朝中身份无比尊贵,就算梁储是首辅,也意识到以后再有难以决断的大事,必须要跟沈溪商议,那沈溪就以内阁最末位的身份,行首辅之实。
  “叔厚能压得住之厚么?恐怕不行吧!”
  朝中很多人都抱着这种想法。
  梁储毕竟才当首辅没两天,再加上本身能力不及杨廷和,在魄力上也无法跟谢迁、杨廷和相比,所以他的首辅之位本就饱受怀疑。
  至于靳贵,则因为资历浅薄,更不会被人觉得能压沈溪一头。
  这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事情公之于众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可能朱厚照让谢迁致仕,同时摒弃杨廷和,就是为沈溪入阁参议朝事做准备,那之前所有种种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切都是沈之厚在幕后操纵。
  “沈大人,恭喜了。”
  来沈溪府上传旨的张永笑意盈盈,他是特意前来邀功的。
  沈溪请他到书房后,张永直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沈溪说清楚,让沈溪知道此事的始作俑者就是张永本人。
  沈溪显得很谨慎:“在下执领吏部都未必能做好差事,怎能再想入阁之事?不行,在下立即入宫跟陛下说清楚。”
  张永赶紧劝阻:“沈大人不必去了,陛下心意已决,或许说来,其实陛下早就有如此打算,咱家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况且您入阁,并不是要您去拟定票拟,陛下说了,内阁那边的事你只需隔三差五去看看,有什么大事需要商议,比如说票拟实在定不下来,你去发表一下意见,剩下的时间留在吏部做事便可。”
  “如此做不合规矩。”沈溪道。
  张永苦笑道:“这朝堂之事,陛下的决定就是最大的规矩,不然这圣旨拿来作何?陛下对您恩宠才会如此,以后您在内阁,而咱家在司礼监,有事能好好商议,这是大好事啊。”
  好像整件事,张永是最振奋的那个。
  沈溪入阁,就像是为他晋位司礼监掌印太监铺平道路。
  若沈溪一直是六部尚书,哪怕六部尚书都被沈溪一个人给兼了,跟他张永也不能形成对接的关系。
  但若沈溪入阁,情况就不同了,沈溪必然要为以后担任首辅做准备,需要一个在司礼监完全听话且会办事的人相助,张永自认是不二人选。
  张永可不认为沈溪会再去相信那个朝秦暮楚,还不断找麻烦的张苑。
  沈溪道:“谢阁老刚卸任……唉,我该如何去跟他交待?”
  “沈大人并不需要跟任何人交待!谢大人已告老还乡,杨大人也走了,以后不就是沈大人您,还有梁大学士、靳大学士在内阁供职吗?大家都是东宫时的熟人,没那么多讲究,相信沈大人跟那两位阁老都会和谐相处……这也是陛下希望看到的一幕。”
  张永尽量找好话说,目的是让沈溪接受。
  现在已不是朱厚照答不答应的问题,而是需要沈溪首肯,不然的话此事不能彻底定下来。
  沈溪起身:“在下要入宫一趟,张公公在前引路吧。”
  “沈大人,您要入宫……最多只能去领命谢恩,旁的事您可千万不能做……陛下为了此事操了几天心,您为了圣上龙体,也该好好考虑一下吧?沈大人乃是忠君体国的重臣,不能跟陛下唱反调啊。”张永苦口婆心劝道。
  沈溪摇头:“在下如何跟陛下提,张公公到时可旁听。”
  张永道:“要不……沈大人您还是别去了,有什么话,由咱家通传便可?”
  这会儿张永就差挡在沈溪面前,誓死阻拦了。
  沈溪则显得很坚定:“国祚安定,不在于君主是否兼听则明,也不在于臣子是否才华卓著,而在于朝纲稳定……在下的出现已破坏这种稳定,若一再出现这种没有先例的事情,会遭致更多反对声,那时就会将所有罪孽归于我一人之身。”
第二六二四章
太顺了
  沈溪不会随随便便就入阁。
  哪怕入阁会让他权倾朝野,他也不会轻易这么做。
  沈溪跟张永一起入宫,却没第一时间见到朱厚照。
  因为朱厚照早就预料到沈溪肯定不会欣然接受这个任命,如同之前他不接受同为两部尚书一样。
  “沈尚书还是来了,他定不是来谢恩的……以他的性格,定会跟朕说一大通道理,最后想方设法把入阁的差事推掉。”
  朱厚照在乾清宫内走来走去,显得有些着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0/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