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0/2679

  魏彬神色为难,随即道,“不过已确定其中一部分确实是乱贼……他们是倭人,特征明显,虽然会说汉话,但发音很古怪……”
  沈溪道:“就算是倭人也不一定都闹事,有可能是殃及池鱼……这件事要彻查,哪怕抓来的都是偷偷摸摸的小贼,也不能让他们背上乱贼的名声,那可是杀头的罪名。”
  魏彬点头:“咱家明白,既不能放过恶人,但也不能冤枉好人。”
  沈溪跟着点头,道:“魏公公忙碌一晚,该回去歇着了。”
  魏彬苦笑道:“哪里睡得着啊?不是说好联名上奏么?等等吧,或许某人过一会儿就来了呢?”
  沈溪跟魏彬对视一眼,随即摇头笑道:“看来魏公公把事情看得很透彻,那这样吧,先让人为魏公公你在客栈里找个房间休息,等人来了,咱再说不迟。”
  ……
  ……
  快到午时,徐俌姗姗来迟。
  跟徐俌一起前来的依然是南京兵部尚书王倬,只是王倬没有强烈要见沈溪的欲望,而徐俌这边一来就要上楼请见,却被要求只能在楼下等候。
  魏彬闻讯从房间出来,与王倬、徐俌照面后,一起来到一楼临窗的桌子前坐下,三人俱不言语,各自都有不同的想法。
  过了大概盏茶工夫,沈溪从楼上下来,随即三人起身相迎。
  “之厚,你可是让我们好等啊。”徐俌见沈溪下来,略带不满,目光直视过来,像是要等沈溪赔罪。
  沈溪却连话都没说,走到三人面前后微微拱手,示意三人坐下,他自己已先一步坐在当首的位置。
  徐俌道:“事情该说清楚了吧?”
  沈溪抬头道:“昨夜有人行刺在下,城里又有人举兵搞事,昨夜一夜不宁,现在徐老居然质问在下是何意?这是从何说起?”
  徐俌脸上带着无奈之色,只能坐下,等他坐定后,魏彬和王倬才落座。
  王倬道:“昨夜经一夜巡查,捉拿到不少乱党,除了倭人外尚有宁王余孽,再加上趁机闹事的乱民,合起来有八百之数。可以先杀一些罪大恶极者,震慑贼寇,如此也能顺利跟朝廷上报。”
  对于王倬这样的顶级文臣来说,真相是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安定局势,把自己的差事完成,免得事后被朝廷追究责任。
  至于徐俌则不言语,这些话也正是他想说的。
  魏彬则看着沈溪,道:“沈大人,您给句准话。”
  沈溪道:“南京城安稳与否,并非在下权责范围,应该由三位来商议决定吧?”
  徐俌苦恼道:“有什么话直说可好?之厚,你来城里几天,可是把我们给折腾坏了,昨日若非你出去半天不见人,那些贼寇以为有机可趁,这才暴起发难……否则何至于此?”
  这话更像是在质疑沈溪。
  王倬赶紧说和:“沈尚书要出客栈公干,我等拦不住不是?贼寇几时出手,跟沈尚书是否出门并无直接关系。”
  魏彬往徐俌身上看了一眼,“徐老公爷昨夜平城内之乱,可说居功至伟,看来在上报朝廷的奏疏中,可以浓墨重彩地提上一笔。”
  就在徐俌准备接茬时,突然门口进来一人,他面色顿时僵住了,话音戛然而止。
  进来的不是旁人,正是之前曾跟徐俌见过面的前锦衣卫指挥使钱宁,钱宁进门后径直来到沈溪身后立定,就像是沈溪的侍卫一样,让徐俌的脸色很不自然。
  王倬对眼前一切视而不见,继续道:“昨夜之事,徐老公爷的确功劳最大,不知沈尚书意下如何?”
  沈溪道:“徐老认为呢?”
  徐俌心想:“这群人可真是奸诈,知道昨夜未提请朝廷便贸然调兵,事后很可能会被问罪,却把事情推到我身上……看起来是为我表功,但其实却是推卸责任。”
  徐俌道:“老夫可不敢居功,昨日之事乃是诸位同心协力的结果,要说平城内之乱,还是之厚居功甚伟。要不是有你在,城内人心也不会如此稳定,事情也不会如此顺利便解决。”
  徐俌似是想为沈溪找到表功的理由,但说出口才发现,沈溪昨夜其实什么事情都没做,只是帮魏彬完成权力交接。
  真正做事的还是他徐俌,王倬和魏彬也更像是打下手的,基本没出多少力气。
  沈溪没去接徐俌的话,反而侧身往后稍微看了一眼,问道:“钱指挥使,你来作何?可是有事?”
  徐俌提醒:“他现在已非锦衣卫指挥使了吧?”
  徐俌言语中表达了对钱宁的不满,便在于他要表现自己跟钱宁势不两立的态度,之前钱宁敲诈不成反而跟朝廷检举他,就算他暂时不追究,也要表现出对沈溪收纳钱宁为手下这件事的强烈不满。
  沈溪道:“昨日刚得到陛下御旨,钱宁重新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事情太过紧急,尚未跟徐老公爷细说。”
  “啊?”
  徐俌非常惊讶,若非这话出自沈溪之口,他根本就不会采信。
  连魏彬也很意外,道:“陛下又委命钱大人为锦衣卫指挥使?真是可喜可贺……”
  从魏彬的言语中,旁人都察觉到他这个“钦差”对此事竟然全不知情,可见在皇帝身边地位确实没有多高。而王倬则显得很平静,毕竟谁是锦衣卫指挥使跟他这个外臣没多大关系。
  钱宁脸上多了几分倨傲之色,昂头道:“陛下下了密旨,除了委任小人重为锦衣卫指挥使外,还特地嘱咐小人供沈大人驱驰,跟在沈大人身边做事……”
  徐俌脸上的肌肉稍微抽搐一下,道:“如此说来,陛下重新下了密旨……之厚你有新的差事?”
  沈溪笑而不语,而钱宁则直接道:“徐老公爷,您都说了陛下下的是密旨,怎能轻易将内容公开呢?”
  徐俌有点哭笑不得,他看了看魏彬和王倬,发现二人反应远不如他强烈,心里越发气恼,却无计可施。
  徐俌心想:“好个沈之厚,之前来的时候说没特别的皇命差事,居然半途整出个密旨来,他在城里我怎不知有人给他传旨?钱宁重为锦衣卫指挥使的事,毫无风声传出,莫不是沈之厚在胡说八道?但这么做对他有何好处?”
  王倬并不想继续讨论这些问题,他更在意自己的差事,问道:“沈尚书,之前你说过要联名上奏,现在可以开始了吧?”
  沈溪从怀里拿出一份早就草拟好的奏疏,放在桌上,道:“这是在下今晨草拟的上奏,几位看看有何可补充的?”
  徐俌和魏彬都没伸手去拿,全在等徐俌伸手,但徐俌面对这样一份上奏,却犹豫起来,神色阴晴不定,也不知在琢磨什么。
  最后还是魏彬把奏疏拿过去,直接在桌上摊开,生怕周围的人不知里面内容,他干脆地把内容读出来,王倬和徐俌都竖着耳朵倾听。
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释兵权
  待魏彬把奏疏读完,徐俌竭力压抑心中的怒火,皱眉道:“之厚,你如此上奏是何意?为何提出改革江南兵权?老夫好像没开罪你吧?”
  上奏中,沈溪直接提出,针对江南存在已久的军队弊端进行改革,以确保江南兵马的战力。
  从沈溪草拟的这份奏章的遣词造句看,不像是因为昨夜城内骚乱有感而发,更像是早有预谋,大概意思是把南京留守朝廷官员尤其是军方高层的权力重新进行分配。
  按照原来的规矩,守备太监、守备勋臣和南京兵部尚书一起管理军队,其中守备太监代表皇帝行使监督权,相当于督军;南京兵部尚书则代表朝廷,属于文官序列,乃是制定策略的枢纽;守备勋臣则是江南军队名义上的统帅,代表了开国元勋的后裔团体,直接管理军队,必要时可以抽调兵马,即便没有朝廷的兵符也可事急从权,比如说昨天夜里徐俌为了平乱,调数千兵马平乱。
  现在的改革是提升将领的地位,各卫指挥使直接对皇帝负责,所辖军队平日服从守备衙门的管理,但具体用兵则需要皇帝准允,同时各卫所将领、守备勋臣和其他世袭勋贵一起组成军事执委会,轮流担任会长职务,以后南京军队高层变成守备太监、兵部尚书和执委会会长共同管事的局面。
  打个比方,守备衙门沦为后世军区一类的角色,主要负责人事、后勤、新兵招募等方面的工作,卫所相当于野战军一类的存在,直接听命于最高层,不受地方挟制。
  为确保军队不至于沦为权贵的附庸,今后钱粮军饷也是直接从户部划拨各卫,不再经过守备衙门。
  如此一来,守备勋臣的权力严重压缩,因为要跟其他人一起竞争执委会会长的职务,变得可有可无,沈溪的上奏,算是直接针了对徐俌。
  沈溪摊摊手:“徐老若认为有哪里不妥,可以直接说出来,在下可酌情修正。”
  徐俌因为智囊徐程不在身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跟沈溪争论,旁边王倬看出一丝苗头,赶忙道:“这种事,应该从长计议,还是先上奏昨夜城内乱事为好……安定人心为先!”
  徐俌一抬手:“之厚,有些事,咱是否可以私下说说?你让本公很难办啊……”
  沈溪笑而不语,旁边钱宁道:“徐老公爷,难道您忘了陛下给沈大人所下密旨?”
  徐俌身体一震,钱宁这话好像是在警告他,这并不是沈溪自己的主意,而是皇帝有意让沈溪来主导和推进这件事,江南军队改革最终将由沈溪操刀完成……看起来台前做事的人是沈溪,但其实主导者是稳坐钓鱼台的皇帝。
  沈溪道:“徐老,有些事由臣子上奏更为妥当……更多的话,在下不想解释,你该理解才是。”
  徐俌突然间成为众矢之的,魏彬和王倬齐刷刷调头看向他,他面色涨红,尴尬至极。
  眼前之事就像是杯酒释兵权,一场乱事兜兜转转到最后,居然引出军队改革这么大的主题,沈溪就差跟他说,你自己跟朝廷提出请辞,甚至主动提出改革方案,退下来后可安享晚年,让皇帝、朝廷和你自己都不为难,我这边也好顺利交差。
  徐俌骑虎难下。
  此时他面对的人是沈溪,换作旁人他早就翻脸,拂袖而去了,接下来就是把事情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更有甚者会以造反相威胁。
  不过此时此刻面对沈溪,他压根儿就没有起任何歹念,沈溪的成就是拿无数对手的头颅堆砌而成,他要反对甚至拉起反旗,首先得考虑自己活不活得过今晚。
  徐俌面色阴沉:“意思是……老夫非联名不可咯?”
  沈溪道:“徐老,没人想与你为难,但若你非要让在下为难的话,这事儿怕没那么顺利解决……在下可能因此在南京逗留很长时间,搞得所有人不得安宁……如此不如速战速决,你好我好大家好。”
  即便此前徐俌已有认怂之意,此时却不想如此轻易便拱手把兵权交出来。
  徐俌道:“之厚,你这么做等于是更改大明上百年来武勋掌军的传统,有悖大明典章制度。”
  徐俌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词严,但魏彬和王倬却不会站在他这边,因为魏彬代表是皇帝的利益,王倬虽然受到徐俌的恩典,但根本上还是文官集团一员,对于限制守备勋臣的权力喜闻乐见。
  而且谁都知道徐俌这些年在南京骄横跋扈,胆大妄为到居然跟倭寇交易,在军饷的下发上也多有贪墨,搞得官兵入不敷出,必须要到勋贵或者士绅家中打工才能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如此一来根本无法保持战斗力。
  王倬甚至在想:“或许正是早前九华山之战败得太惨,让陛下对江南军队的战斗力深感失望,才引发今日之事……魏国公你实在是怨不得旁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0/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