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2/2679

  云柳问道:“大人,这便是妥协吗……其实以大人您的能力,在江南栽培全新的势力,并不难。”
  沈溪笑着说道:“你比以前更懂事了。”
  云柳低下头,谨慎地道:“卑职不过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沈溪道:“我之所以不在地方培植势力,便在于人多眼杂,本来我以为要在江南停留个三五年,但现在看来,可能用不了几个月就要回京城,如此在江南大肆扶植党羽,我一旦离开就会有人借机在朝中攻讦我。所以我现在做什么尽可能低调。”
  云柳想了想,点头道:“大人回京城,或许是好事。”
  沈溪道:“所以地方上的事务暂时交给这些地头蛇去做,我不必要把摊子铺得太开,本来建造一座城,在朝中就有很多非议声,现在倭寇都平了,我留在江南其实是名不正言不顺。”
  “先等着吧,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京城内就会有让我回去的声音,那时就是我暂时离开的时候。”
  ……
  ……
  如同沈溪所料,就在他于江南继续过着城主的悠哉日子时,京城内官场也在发生变动。
  一是五军都督府的变动。
  张懋生病在身,感觉自己力不能支,生怕突然一病不起没人继承他的位置,赶紧想办法把孙子张仑从新城召回来。
  二就是谢迁。
  本来谢迁对于沈溪留在江南是持“支持”的态度,毕竟沈溪不回京城,朝中很多事都可以由他决定,他跟沈溪间不会产生矛盾,属于两全其美的好事。
  不想朱厚照对司礼监开刀,将在京城没有过错的高凤给拉下马来,同时增补小拧子为秉笔太监,这事给了谢迁很大的触动。
  谢迁琢磨开了:“司礼监内已进行新老交替,那朝中自然也会进行。陛下早就想培植一批年轻人顶大梁,回京途中已忍不住动司礼监,就怕回到京城后直接拿内阁和六部开刀……沈之厚这小子人留在江南,朝中很多事都处于我协调下,陛下必定心生忌惮,或许下一把火就烧到我身上。”
  谢迁本来并不觉得自己擅权,不过当知道皇帝即将回来,而且有可能拿朝中老臣开刀时,谢迁慌张起来。
  他自然知道自己以前跟朱厚照作对太多,遭致正德皇帝反感,也知道沈溪不在朝中,没人能跟他携手跟皇帝叫板,这让他对沈溪产生一种莫名的依赖感,开始考虑把沈溪这个“政敌”拉回京城。
  正好谢迁去探望张懋病情,两个老家伙坐下来一谈,都提到让沈溪回京城之事。
  张懋病得不轻,躺在榻上有气无力地道:“于乔啊,之厚这孩子年岁虽小,但顾大体,明事理,你看这几年朝廷不仅没出什么乱子,还国库充盈,说明他做的事都利国利民,而今陛下回京路上太过胡闹,若是让之厚一起回来,或许能多加劝谏。”
  谢迁黑着脸:“就怕他在的话,会让陛下变本加厉。”
  张懋苦笑道:“那倒不会,之厚到底是翰苑出身,这几年虽然没进内阁,但都是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做事……你非要挑他的毛病,那自然一挑一大堆,可结果如何?你以前最担心他不能服众,你现在再看看满朝文武,有谁还会对他的本事有质疑的?”
  谢迁想了想,之前虽然在沈溪身兼两部尚书的时候有人闹过事,但之后沈溪病休在家、出征江南的情况下,让兵部和吏部一切都处在和谐有序的状态下,这足以证明沈溪能力不凡。
  张懋道:“老朽这把老骨头在朝中未必能再坚持几年,这朝中上下值得托付之人,除了你谢于乔外,就是沈之厚了。这都多少年下来了,以前对之厚的误解也该消除了……咱这些老家伙也该往前看,于乔你觉得呢?”
  谢迁脸色不太好看,迟疑半晌后才道:“回头再做思量……公爷你多休养,身体要紧,别做他想。朝中事暂时不需多挂怀。”
第二五八三章
为害一方
  谢迁没有直接在张懋面前表态让沈溪回来,不过显然已动了这方面的念头,且已准备付诸实施。
  而此时朱厚照在徐州城丝毫也没有离开的意思,躲在行在三天后便开始外出游玩,只是性子突然变得乖戾起来,跟恶少一般带着大批侍卫招摇过市,甚至带人径直入士绅宅院,虽说没有直接抢女人或者搬东西,但所做作为让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苦不堪言。
  因为皇帝身份没有暴露,很多世家大族奋起反抗,但因家仆数量无法跟朱厚照所带侍卫抗衡,数次冲突中均被朱厚照带人闯入家宅,便到官府告状,可惜官员都知道乃是皇帝所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
  在这件事上,被皇帝抛到一边的唐寅、苏通和郑谦三人毫无办法,他们虽有心劝阻,却不知该从何着手,因为司礼监掌印张苑一直在旁推波助澜。
  张苑知道现在皇帝心情不好,之前地方有关迎驾安排不合朱厚照心意,他便想出个主意,让朱厚照扮演一回“恶少”,过一把为非作歹的瘾,有意为难地方官绅。
  本来早年朱厚照便在京城做过强抢民女之事,虽时过境迁,但再做这种事居然驾轻就熟,丝毫也不觉得有什么过分。
  朱厚照嬉闹两天,没做太出格之事,却让徐州官绅跟防贼一样,只要稍微有点资产的人家便会加强门禁,大白天也房门紧闭,想尽办法加强护院人手,同时派出奴仆到街头打探消息,一旦听说有谁带人招摇过市便早做准备,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和女人藏起来。
  第三天早上,朱厚照出来一趟,便没进到任何一家人房门,有些百无聊赖。
  中午在一处酒肆吃饭,张苑过来跟朱厚照报信,并非朝事,而是告诉朱厚照城里哪些人家戒备不足。
  朱厚照道:“你说这两天经朕这么一闹腾,徐州应该人人自危了吧?”
  张苑被朱厚照说得一怔,他没想到朱厚照居然会有如此“自知之明”,赶紧道:“陛下体察民情,深入百姓家中,与民同乐,他们为何要人人自危?”
  朱厚照眯着眼,面色深沉:“你这不是明知故问?朕那是体察民情吗?拍马屁也不是你这样拍的……朕本来就是想在城里制造点事端,找点乐子罢了……朕实在是闲得无聊……”
  张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跟朱厚照对答,生怕说错话被皇帝怪责。
  原来皇帝知道自己所做并非善事,如此一来想要继续忽悠下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厚照再道:“下午不去那些人家,改去官府逛逛……嗯,就到州府衙门擂鼓鸣冤,说这两天城里有贼人出没。”
  张苑瞪大眼道:“陛下,这算……哪一出啊?”
  朱厚照笑道:“就当是贼喊捉贼吧!朕不算是贼,纯粹是为了好玩……城里这帮官员不是喜欢替朕张罗吗?朕就让他们吃点苦头,看以后朕所到之处,那些地方官谁还敢乱来……他们不让朕过好日子,朕也不会让他们消停。”
  ……
  ……
  朱厚照果然说到做到,吃过午饭就到衙门报案,检举揭发的对象居然是自己,这种事让徐州地方官员闻所未闻。
  徐州知州怕跟朱厚照照面,干脆称病不出,派出同知来接见,表面上还要装作不认识,面对皇帝递出的伸冤的状纸,表现出一副重视的模样,毕竟涉及官员政绩,一点都不敢疏忽大意。
  朱厚照没勉强说一定要见到知州,得意洋洋,先把自己当作苦主,又把自己前两日所为添油加醋抨击一番,这才厉声喝道:“你跟刘知州说,若不早些破案,将嫌犯一网成擒,城里始终不得安生,百姓日子不好过,就算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不作为……看看,这么短时间里,市井便萧索许多,民生不易啊!”
  “是,是!”
  这位徐州同知姓何,乃是弘治六年进士,沈溪要比他晚十二年中进士,但彼此官职天差地别。此时何同知除了在那儿拱手行礼外,基本不敢做别的。
  张苑见对方不回应,便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道:“我家公子的话,你可有听到?为天子牧守一方,需体谅民生不易,记得多派衙差上街巡逻,若遇到闹事的一概抓起来,但别抓错人了……我家公子带人上街可不是惹是生非,而是维护市井秩序。”
  “知道了!知道了!”何同知按部就班回话,头垂得越来越低,眼看额头都快挨着膝盖了,这种状况让朱厚照意兴阑珊,一摆手道:“却不知这徐州地方做事是否妥当,回去看看情况吧……走了!”
  言罢,朱厚照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州衙,把里面上上下下几十号官吏吓得鸡飞狗跳。
  等朱厚照走后,何同知赶紧进去找自家知州,商议对策。
  ……
  ……
  朱厚照瞎折腾,唐寅和苏通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于朱厚照到底要达成什么目的,连一向自诩足智多谋的唐寅都没看懂,无奈之下只能把这边的情况写信告之沈溪。
  原本唐寅想跟沈溪保持距离,但在张永和小拧子相继跟他示好,且表达结盟之意后,唐寅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在于得到君王多少宠幸,而在于自己背后的靠山是沈溪。
  若是皇帝有什么特殊情况自己却不跟沈溪打招呼,等于是自绝门路。
  唐寅这边还在忙着写信,苏通已经派人把信函送往新城。
  不过二人都知道,就算沈溪看到信并及时回复,消息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个五六天,中间发生什么事实在不好说,必须要先做出应对。
  苏通没有主意,只能登门求教唐寅。
  唐寅尽管也没看懂皇帝的用意,但在苏通面前却表现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
  唐寅道:“陛下此举看似胡闹,却也暗藏深意,你还是别多问……陛下若有吩咐照做便可。”
  苏通听得云里雾里,道:“唐先生准备如何应付?陛下可是对你有所交待?”
  唐寅摇头道:“陛下这几日都自行出游,未曾让我等随驾,不过这种状况应该持续不了几日,稍后便会有结果……你早些回去吧。”
  苏通见唐寅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只能匆匆告辞。
  唐寅则满腹疑惑,根本看不懂朱厚照出什么招,而眼下徐州城内的确闹出不少乱子,唐寅作为皇帝跟前的“谋士”,对此无能为力,实在是有些汗颜。
  ……
  ……
  本来唐寅以为消息至少要两三天后才能传到沈溪耳中。
  但其实朱厚照在徐州城内带人闹事的次日沈溪便已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得益于沈溪麾下情报体系的完善,用飞鸽传书的话,一千里的距离,只需两三次信鸽接力便可完成信息传递。
  云柳把这件事告知沈溪时,非常着急,毕竟此前沈溪就表露出对皇帝胡闹的担心,很害怕朱厚照回京途中出什么意外……云柳跟唐寅一样也看不懂皇帝的用意。
  沈溪刚开始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弄明白朱厚照并不是跟历史上那般突然对打渔发生兴趣,独自到大江大河泛舟撒网,便放下担心,无所谓地摆摆手:“陛下这两年多少有些收心养性,虽说他擅闯民宅,却没听说他有掳劫民女、夺人家财之举,说明他行事还是有底线的。”
  云柳急道:“可是大人,陛下一天之内出入好几户人家,听说还打人砸东西,惹得徐州民众敢怒不敢言。”
  沈溪道:“他要强进民户,遇到阻拦自然会起冲突,加上他身边侍卫都是从江湖上招募的武林高手,肯定打得那些护院落花流水……其实他若表露身份,天下间哪里去不得?所到之处肯定是跪倒一片迎接。说到底,陛下不过是把这当做一件好玩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作奸犯科……”
  “那大人,此事当如何处置为妥?”云柳平复心情,好奇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2/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