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5/2679

  朱厚照期望中的各路人马包围南昌府的情况没有出现,江西地界是有不少官军,但许多被宁王腐化拉拢,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宁王所部一路势如破竹,步步往九江府城进逼。
  新城官衙。
  沈溪早早便在他的军事地图上将宁王叛乱的进程推演出来。
  “先攻占九江府全境,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基地,再顺江而下,沿途攻取几个战略要冲,直逼南京,中途可能会跟陛下所部遭遇……这一战甚至可能会决定战事初期优势方归属。”
  沈溪对于宁王叛乱并不看好,主要在他看来,宁王是个有勇无谋之人。
  沈溪很清楚历史上的宁王之乱结果如何,沈溪不觉得宁王会对大明的江山社稷造成多大影响。
  云柳站在旁边,一边观察沈溪的反应,一边看地图,试图理清楚沈溪的思路。
  许久,沈溪抬起头来,闭上眼睛推算宁王的作战计划,甚至思考宁王跟朝廷兵马接战后局势会如何变化。
  最后沈溪摇摇头:“情况不妙。”
  云柳道:“大人是觉得陛下那边会出差错?”
  沈溪点点头道:“陛下太过冒失,倚靠南京兵马平乱并非当前最好选择,正面撞上的话胜负最多就是七三开,很可能会陷入僵局。”
  云柳之前已大概知道沈溪对于此战判断,点头道:“不过陛下已派出陆路兵马,水陆配合西进。”
  “关键是陛下身边兵马不多,一旦落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分兵非良策……”
  沈溪说道,“可惜朝中有作战经验,自身能力也杰出的大臣和将领不在江南,现在领兵的魏国公虽家学渊源,但要跟叛军作战还是有些勉强。”
  云柳低下头,脸上带着少许不解,似是对沈溪如此漠然待之不太明白,但她没有建议沈溪施加援手,她知道沈溪的态度,这次更像是对朱厚照的一次学业考试,想要看看跟随他学习多年的效果到底如何。
  沈溪再道:“宁王所部正在快速赶往九江府,陛下御驾亲征人马应该不会在九江府城德化破城前赶到,如此一来从一开始战局就会陷入被动……很可能陛下听闻前线失利,会临时决定据守安庆府城怀宁,如此官军就被长江分隔成互不统属的两个部分。”
  沈溪指了指地图上几个地理标识,继续道:“要攻进江西,需各方协同,而现在江西地方军队已为宁王瓦解,唯一能倚重的便是赣南人马……”
  云柳道:“大人,不知王大人能否协同出兵?”
  云柳所提之人,正是之前被沈溪提拔,成为江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的王禾。
  沈溪于湖广和江西任督抚时,王禾对沈溪平西南之乱提供不少帮助,这几年逢年过节都会派人到京城给沈溪送礼。
  这次宁王之乱,王禾“首当其冲”,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
  以沈溪估量,要么王禾投奔宁王当了逆臣,要么是被干掉了……最好的结果是在宁王发难时逃出南昌城,如今正在赣南集结兵马,准备反攻南昌。
  沈溪摇头:“暂时指望不上他了,他是否活着都难说,就算活着,也有可能附逆,他一直都在江西做官,不可能发现不了宁王造反的端倪,他本就是江西卫所最高军事指挥官,宁王谋逆,不可能会放过他。”
  云柳想了想,道:“那就只能请苏大人协助。”
  沈溪再摇头道:“有关调兵手令绝对不能出自我手,否则陛下会以为我又在幕后操纵一切,一切要看陛下是否想到这一层……”
  云柳为难地道:“陛下若出意外,大人您处境怕是不妙,天下人多半会归罪大人。”
  “非也,非也。”
  沈溪道,“我看衰这场战事,并不代表我觉得陛下一定会遭遇失败……七成胜算都无法取胜,那就只能说事在人为。陛下就算没有打硬仗的准备,也没有临战随机应变的能力,战事至多不过会陷入僵局罢了。”
  “战事只要拖久,宁王必会因后院失火而失败,因为各路勤王大军必然会纷至沓来。宁王所求是一击必胜,而陛下却没有这种顾虑,持久战对朝廷最有利,但对于宁王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云柳轻轻点头:“宁王造反,只要没威胁大明国祚,就算中间有一定波折,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沈溪脸上露出些微苦涩的笑容:“影响还是有的,经此一战,江西和南直隶部分州府民生都会遭到破坏,若拖个半年,明年春耕和夏收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怕是几年内都缓不过来。”
  “再者,江西是新城物资供应主要省份,造船的木料和急需的煤炭、铜矿都在江西,兵乱一起,物资断绝,对我和对新城都非善事。”
第二五四八章
一无所知
  沈溪没有熬夜。
  有云柳在身边,断不至于孤枕难眠。
  云柳做事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为沈溪的事情东奔西走,立下诸多功劳,但到了闺房里,她就变成弱女子,最后竟然承受不住沈溪的龙精虎猛。
  本来沈溪想早些休息,但一番折腾下来没了倦意。
  沈溪斜靠床头,蹙眉想着心事,云柳依偎在他怀里,痴痴地望着,良久后才幽幽问道:“大人担心宁王造反,会威胁大明江山社稷?”
  沈溪低头看了云柳一眼,将揽着佳人腰肢的手臂紧了紧,摇头道:“这没什么好顾虑的,再怎么样,陛下安全是有保障的,况且前线的事情也跟我没什么关系。”
  云柳笑着问道:“那大人是在想眼前之事?”
  “嗯?”
  沈溪一时间不明白云柳的话是什么意思,简单思索后,不由哑然失笑,知道云柳说的是有关风花雪月的事情。
  云柳道:“大人最近有些寂寥,不过大人府上家眷很快就会到江南……之前熙儿已传来消息,说是一切顺利,沈家人已到扬州,明日应该就可以过长江,再有个三到四天便能安全抵达此处。”
  沈溪笑了笑:“就算沈家一大家子到来,我也不会有太多时间陪伴,安排的寓所也不在这边。”
  新城官衙看起来不小,但因为是办公场所,沈溪不想把家事跟公事牵扯在一起,所以他选择让沈家住到城北的住宅区,位于苏州河上游北岸,避免跟惠娘撞上。
  云柳想了想:“不知奴婢有何能为老爷效力?”
  “不需要。”
  沈溪摇头道,“你跟她们本来就没多少交集,未来会有接触的机会,但不是眼前。这些日子你先将江西的事情放下,不要过多牵涉进去,暂时把注意力放到城里各大工厂企业的事情上,尤其是港口需要你来打理。”
  云柳有些诧异,主动示弱:“可是大人,对于生产安排,尤其涉及造船之事……奴婢一窍不通啊。”
  沈溪笑道:“许多事情不需要你懂,你只负责查看生产流程,看看厂里需要添加什么东西,做的工作更像是监工,按照我的吩咐行事便可。”
  “哦。”
  云柳尽管不明白沈溪的意图,但猜想可能是沈溪有意让她避开江西战事,怕她闲着,所以故意给她找事情做。
  沈溪突然想起什么来,轻松地道:“说起来,我有些日子没见到熙儿了,这次回来就暂时不派她出去执行任务了吧……你们姐妹也该为自己的未来筹谋,再这么下去,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们姐妹俩。”
  云柳赶紧道:“大人言重了。”
  沈溪摇头:“这是我由衷之言。我要做的事,对你们姐妹未来生活改变太大,刚以为拨开云雾见月明,却又要奔波操劳……你们姐妹应该进沈家门,得到沈家所有人承认并善待才是。”
  ……
  ……
  朱厚照下旨说三天内赶到九江府,但这个时候的船只全看天说话,在逆水行舟的情况下,只要风力稍微不足,别说行进了,能保持不后退都非易事。
  如此一来,别说三天了,就是六天、七天都未必能抵达。
  五天后,船队过安庆府城怀宁,突然得到前线战报,九江府城德化为宁王叛军攻占,随即宁王麾下兵马又拿下南湖嘴和湖口,就此扼鄱阳湖通向长江的水道,朝廷人马事实上已失去攻进江西腹地的前进基地。
  得知消息时,船队刚靠岸,朱厚照进皇帐休息,张苑这边心急火燎赶来,却被帐门前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张公公,陛下有吩咐,今日谁都不能进去打扰,请您见谅。”
  阻挡张苑的人是江彬的手下,出了南京城后,江彬基迅速接管了皇帝身边的安保工作,安插亲信,连张苑都难见皇帝一面。
  张苑厉声喝道:“咱家有紧急军情觐见陛下,谁敢阻拦?”
  侍卫为难地道:“张公公您担待一下,说不能进,就不能进。要不……您请示江大人,或者等陛下下旨也可。”
  张苑气急败坏,却无计可施。
  张苑深知南湖嘴和湖口失守对朝廷平叛兵马意味着什么,他不想步之前宣府一战后尘,这次不管收到什么军情他都想第一时间禀明皇帝,如此也好推卸责任。
  可惜的是,现在控制皇帝言路的人不再是他,变成了江彬,偏偏他拿不出对策来。
  觐见皇帝不得,张苑只能先回码头那边,试着找人跟皇帝沟通,却不愿意低头找直接责任人江彬,导致消息迟迟没能送到朱厚照手里。
  ……
  ……
  此时的江彬还不知道九江府那边的最新战报,他正忙着给朱厚照找女人,派出大批手下到沿途州府找寻,发现姿色出众的女人便想方设法弄到手中,然后送到皇帝跟前,以这种方式来固宠。
  等夜色降临,江彬从许泰那里得到消息。
  许泰非常着急,他很清楚九江府城德化和控制鄱阳湖水道的南湖嘴、湖口失守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慎重对待的话,不仅影响战事进展,甚至可能威胁这一整路人马的安全。
  江彬听到这消息并未表现得有多紧张,笑着宽慰:“早就料到要平息宁王叛乱不那么容易,九江府城、南湖嘴和湖口就算被宁王兵马攻取又如何?现在我们已过了安庆,想来再有两三天时间,便能赶到九江府,可随时随地跟逆贼开战。”
  许泰急了:“以目前行船速度,两三天时间内未必能到,而且现在德化城和湖口均告失守,我们过去后屯驻何处?”
  江彬用鄙夷的目光望着许泰:“难道沿江除了德化、湖口就没别的地方可以登陆了?长江江岸漫长,他们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守好,至不济我们可以在彭泽登岸,整顿好兵马后一步步向湖口推进……”
  “其实在我看来,最好的方式还是神兵天降,突然在德化城外的长江江岸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九江府城,然后再光复南湖嘴和湖口,进而向南康府和南昌府推进,一步步挤压叛贼的生存空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5/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