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2/2679

  这边徐俌准备上马车,却见徐程匆忙过来:“公爷,城内各处要道都已封锁,保管不会出现刺客。”
  徐俌道:“你拿什么担保?”
  一句话就把徐程给呛住了,徐程正不知该如何应答时,却见沈溪回过头来,客气地道:“徐老,我们一同进城如何?”
  突然传来一句“徐老”,让徐俌听了心里很舒坦,脸上勉强堆起笑容:“之厚你先走,老夫这边还有事需要处理,进城后我等再见。”
  因为沈溪进城要先谈公事,不可能即刻赴宴,所以徐俌不打算跟沈溪同行,送走沈溪后才瞪着徐程说道:“现在马上去调查刺客的行踪,如果找不到,随便抓几个人送到沈之厚跟前,告诉他现在城里不安稳。沈之厚年纪轻轻便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简直反了他了。”
  徐程苦笑道:“公爷,何必如此呢?或许是沈尚书生性豁达,没有想太多,说话冲了点儿……再则,沈尚书选择骑马,也是他对自己的安全有信心,几天前他便派人进城刺探情况,对城里刺客的踪迹,或许知道的比我们都多。”
  “你说什么?”
  徐俌对堂弟的话显得很意外。
  徐程再重复了一遍,道:“沈尚书敢骑马进城,有可能是想要引蛇出洞,公爷其实您根本不必提醒,在这样的聪明人跟前装糊涂,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徐俌这才知道其实是自己杞人忧天,没好气摆摆手:“就算他知道又如何?他自己招惹来的麻烦,莫非还要怪到本公头上不成?你赶紧去调查刺客之事,咱们绝对不能被他挟制……发现刺客踪迹,本公立即派人去抓捕,怎么都不让沈之厚在南京城里出风头,哼哼!”
  ……
  ……
  沈溪进城,哪怕是光天化日之下打马而行,一路也很太平,不多时顺利便抵达南京户部衙门。
  朱棣迁都后,南京城内六部班子很完善,各衙门并非是年久失修的旧衙,反而全都崭新,毕竟江南富庶之地,这边银两调拨比之京城更容易些,中枢要兼顾全局,或许要紧巴巴过日子,但在南京就算朝廷不调拨银两,地方上也能找到款项,随便找一些富户捐赠也足以把衙门修缮一新。
  沈溪到金陵后首先要跟南京兵部接洽,不过因南京兵部尚书出缺,再有左侍郎孙需称病不出,兵部内跟沈溪接洽之人只有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倬。
  至于户部征调钱粮之事,则由南京户部尚书王佐亲自跟沈溪谈。
  本来沈溪领兵,只需要跟这两部接洽便可,但因沈溪还有督造船只之事需要留心,只能临时派人去请南京工部的官员到户部来。
  王佐道:“沈尚书旅途劳顿,很多事其实可以等安顿下来后慢慢谈,今日魏国公于府上设宴款待,不如我等移步到魏国公府再说?”
  说话间,王佐跟王倬都站起来,要请沈溪前往徐俌府上。
  沈溪却微笑着摇头:“在下重任在身,很多事不敢有所懈怠,至于接风宴请之事还是留待将来平定海疆班师回朝时再说吧。”
  沈溪的话明显拒人于千里之外。
  王倬跟王佐都是老滑头,顿时醒悟沈溪不想跟魏国公有太多牵扯,毕竟涉及到南京权力之争,作为过客不好表态。
  这边王佐没有强求,他的年岁在那儿摆着,加上无晋升希望,跟徐俌的私交也不是很深,只是把话传到便可,别的事他并不需要操心,但王倬则显得着紧多了,因为按照之前徐俌跟他商议的结果,他将是南京兵部尚书的有力人选,关系到切身利益。
  王倬道:“沈尚书岂能如此见外?中原平乱已结束,但东南沿海平海疆却非朝夕之功,何况沈尚书进城来,不去魏国公府上拜访到底说不过去……魏国公老早就派人来迎接,只是一晚上的事,耽搁不了多久,明日一早沈尚书便可回营。”
  沈溪望着王倬,眼睛微微眯起,他进城前便知王倬跟徐俌间的协议,毕竟如今对方早以南京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打理兵部事务。
  沈溪笑着说道:“看来王侍郎跟魏国公关系匪浅嘛,不然的话对在下是否赴宴怎会如此执着?”
  现场气氛明显变得尴尬起来,沈溪这话说得太过直接,若不知的还以为沈溪是故意找茬。
  王倬的脸色非常难看,他想晋位南京兵部尚书之事不是什么秘密,毕竟南京六部中,真正有实权的便是户部跟兵部衙门,别的衙门形同摆设。
  王佐笑着打圆场:“同朝为官,我等早就不分彼此,何况南京兵部跟守备勋臣间有来往分属寻常,若是之厚你不想去,没人能勉强不是?但这接风宴,还是要有的,若你不嫌弃的话,就算设在户部衙门后堂也可以。”
  王倬赶紧道:“对对,只要是为沈尚书接风,在何处设宴其实都一样。”
  沈溪淡淡一笑,好像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官场初哥一样,道:“既然魏国公盛情邀请,在下不去,还要改在户部后衙举行接风宴,岂不是不给魏国公面子?在下其实也有事想跟魏国公商谈……但现在,是否先把正事做完再说呢?”
  王佐哈哈笑道:“对,对,正事要紧,赶紧派人去催请工部,沈尚书这边等急了。”
  本来有些尴尬的气氛,在沈溪圆场下重新变得和睦起来,王倬不由暗中抹了把冷汗,以兵部有事为由告辞出了户部衙门。
  ……
  ……
  到了门口,徐程早就在等候。
  虽然这会儿魏国公徐俌已回了家,但还是派人来这里准备迎接事宜,所有的事都由徐程负责。
  “王侍郎,沈尚书那边……”
  徐程见到王倬出来,迫不及待上前问道。
  王倬便将里面发生之事详细跟徐程说了,尤其是沈溪那别有深意的话也和盘托出。
  徐程道:“沈尚书这话是何意?那他到底会不会……往国公府一行?”
  王倬想了想,还是不太肯定,苦笑道:“大概会赴宴吧,他不是说有要紧事跟公爷商谈?不出意外的话,或许会跟公爷谈及南京兵部尚书人选问题。”
  徐程松了口气,点头道:“他肯赴宴就好,我这就派人回去跟公爷说及此事,现在一定不能让沈尚书出事,还要确保他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该准备的都要准备好,该送的礼物也会备齐。王侍郎请放心,公爷之前跟您商议之事,绝不会出偏差。”
第二四七四章
一层层窗户纸
  沈溪中午进的南京城,到正阳门内的公衙区跟南京户部、兵部、工部接洽完工作,太阳仍旧高悬于半空。
  此时沈溪本可直接离开南京城,回营中过夜,但这边早就为他准备好接风洗尘的宴席,作为正主他实在是无从拒绝。
  因为之前跟王倬和王佐的交谈中,沈溪已表明会去魏国公徐俌的中山王府拜访,所以完成公事离开户部衙门时,并没有执意要走,在众多人一番虚以委蛇的恭维下,沈溪终于决定前往赴宴。
  中山王府位于夫子庙附近,距离公衙区只隔了三条街,坐车只需一刻钟。
  当天中山王府非常热闹,徐俌虽在面子上跟沈溪过不去,但为了江南权力归属,只能在一些事上忍气吞声。
  以徐俌的年岁,其实更在意的是沈溪少年得志,为自己身为徐达嫡孙却不得不屈居一介后生之下愤愤不平!
  但实际上,徐俌对朝中位极人臣的沈溪带着莫名的敬畏,他口中说要跟沈溪划清界限,但其实还是老老实实听从徐程的建议,在府上设宴盛情款待。
  沈溪到中山王府门口时,徐俌亲自带人出迎,他身后金陵勋臣和官员代表不下二十位,这还是在南京六部以及应天府和上元、江宁二县大量官员尚在衙门值守的情况下出现的状况,此外还有大量士绅没资格出迎,只能站在院子里边耐心等候。
  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同车的王佐对沈溪道:“南京礼部江尚书刚过世不久,如今朝廷未及定下接替人选,之厚若能跟陛下进言,记得提一下。”
  沈溪到金陵城前,南京六部正好有一名大佬去世,乃是三朝元老、之前贵为南京礼部尚书的江澜,因江澜是在任上去世,本身南京礼部又是个养老的衙门,朝廷对于谁来接替江澜暂时没给出答案……这也跟如今皇帝不问朝事,谢迁跟司礼监掌印张苑互相扯皮、暗中相斗有关。
  沈溪只是微微颔首,没有明确表态。
  中山王府门前,徐俌带人上前来迎接,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
  比之在城外迎接更为隆重的是,出席的人除了官员和士绅代表外,还有大量百姓围观。此时中山王府大门外,鞭炮齐鸣,鼓乐喧天,舞狮、舞龙、走高跷等各种欢迎方式悉数出阵,俨然如同欢庆春节一般。
  城外不能扰民,但在中山王府门前则并无太多避讳,徐程在安排迎接之事上显得很用心,生怕有所怠慢。
  鞭炮声停歇后,徐俌上前笑着说道:“之厚,咱进去说话,江南父老乡亲对您领军前来平叛可谓寄予厚望,许多名人雅士都仰慕你的才华,待会儿介绍给你认识。”说完他抓起沈溪的胳膊,显得极为亲近,带着就往里走。
  沿途不少人对沈溪行礼问候,有称沈尚书的,也有称沈大人或者沈少傅的,不过更多的人称呼沈溪为沈国公,俨然把他当作大明勋贵中流砥柱来看待。
  以前沈溪官职再高,见到那些侯、伯还是要客客气气,毕竟这些人世袭罔替,在朝中属于超品的存在,不过现在他不用在意太多礼数,因为他的地位已远在这些人之上,只有徐俌勉强能跟他平起平坐,这还是建立在只将他当作国公的基础上,但实际上沈溪的爵位更像是空衔,他身兼的吏部尚书跟兵部尚书才是大头。
  到了院子里,视线所及彩旗飞舞,大红灯笼随处可见,一副喜庆的模样。
  宽大的院子里,除了官员跟勋贵外,还有大量士绅代表恭候,见到沈溪,纷纷簇拥过来,热情地自我介绍,也有徐俌代为介绍的,现场一片嘈杂。
  沈溪礼貌地点头算是回应,看起来例行公事,不过这些人的名字他都详细记了下来,甚至还对其中一些人加以观察,发现一些小细节。
  “之厚,酒宴设在正堂,里边请。”
  徐俌拉着沈溪进到中山王府正院正堂,很多没来得及跟沈溪表示亲近的人想进去,却被王倬等人给阻挡在外,这时中山王府的家将和侍卫也出面帮忙维持秩序,略显混乱的场面这才得以控制。
  沈溪跨步进正堂,徐俌侧首略带歉意道:“之厚,南京士绅都久闻你的大名,今日得见太过热情,你可别见怪啊。”
  沈溪笑道:“怎么会呢?在下荣幸之至。”
  “这就好,这就好。”
  徐俌做出请的手势,指着前面一张圆桌道,“咱这就入席,不耽搁太长时间,之后还会有一些助兴节目……晚上别回去了,留在府上过夜,我会给你准备好卧房。”
  沈溪摇头道:“在下习惯住在军中,所以不能在府上叨扰太久,请徐老见谅!”
  旁边王倬笑道:“这怎么可以?既来赴宴,自是不醉不归,今天有好酒好菜享用,平时公爷可是不舍得拿出他珍藏多年的好酒来呢。”
  “呵呵……”
  一群人赔笑,在沈溪看来有些滑稽,当下笑而不语,在徐俌相邀下,坐到了当首的位置上,连徐俌都刻意让开主位,意思是不能跟沈溪平起平坐,如此一来便将沈溪捧到了很高的位子上。
  至于其他人,按照各自身份和地位坐下,主桌还有几处空位,显然是在等散班后前来赴宴的六部重臣。
  徐俌没有给沈溪斟酒,笑盈盈道:“知道之厚你要来,老夫专门准备了好酒,都是几十年陈酿,哦对了,还请了教坊司的人前来助兴,吴侬软语、弹词昆区乃江南胜景,你在北方未必能见到。”
  王倬又在旁陪笑道:“魏国公近来总是在人前提及沈尚书,说跟你相见恨晚,此番会面定要好生款待。”
  沈溪笑了笑,道:“可惜新任南京守备太监张永张公公未到,不然的话……倒是应该请他一起赴宴,免得徐老还要准备两场宴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2/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