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2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7/2679

  江彬跪下来磕头。
  朱厚照又打量小拧子:“小拧子,你做事真够可以的,怎么会让人知道朕派江侍卫去顺天府接人?”
  小拧子也跪下来磕头:“陛下,乃是张公公去沈大人府上拜访,无意中透露,小人完全不知情。”
  “朕明明让你去,你推说张永做事稳妥,朕才让他试试,结果倒好,出了事你不承认跟自己有关?你这是想推卸责任吗?”朱厚照厉声喝斥。
  小拧子在皇帝身边久了,知道这位爷的脾气,若谁死不认错就等于给自己找麻烦,还不如干脆认罪,当下磕头不迭,不敢再为自己辩解。
  朱厚照气恼地道:“沈尚书真够可以的,直接派人把人劫走,朕的面子一点都不给,今天还特意来声讨,让朕收手……你们说,朕到底做错了什么?”
  听朱厚照拒不认错,江彬心里更加踏实了,江彬这会儿甚至诅咒朱厚照跟沈溪的矛盾更深些才好。
  朱厚照又叹道:“但始终沈尚……先生所说,都是事实,朕从民间搜罗美女到豹房,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若被外人知晓是给朕脸上抹黑。之前出征草原时,朝中已有不少人非议沈先生,认为他陪着朕瞎胡闹,将他当作王振一样的奸邪,横加指责,现在回朝朕又不问朝事,他的日子很不好过!”
  皇帝态度的软化,让在场三人多少有些把握不准,但其中看得最透彻的还要数丽妃。
  朱厚照恼火地道:“就怪你们办事不力,这次的事情让朕不得不妥协,否则沈先生这样的忠臣和贤才离开朝堂,是朕和大明最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皇位安全,朕不能为了几个女人承受这么大的损失。”
  “所以……从现在开始,任何人皆不得从民间搜罗美女进宫,最多只能找宫女,或者是乐籍、教坊司的女人。”
  小拧子和江彬都在琢磨怎么给朱厚照找女人的事情,朱厚照这话一出,等于是有了限制,倒是江彬这边抖机灵:“随便找了女人,就说是贱籍,谁又会知道内情?”
  朱厚照没有理会江彬,继续道:“以后每月举行三次朝会,朕将亲自出席,接见朝中文武大臣,商讨国家大事。这次对鞑靼之战以大明大获全胜而告终,也该跟朝官们说说情况,就定在十日后吧!小拧子,你去安排!朕累了,要先休息,你们都退下。丽妃,你也不必侍寝,回去吧!”
  ……
  ……
  朱厚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朱厚照跟沈溪间产生嫌隙,给沈溪放了一个月的假,等于说沈溪将暂别朝堂。
  这会儿朝中正是风起云涌,各方势力面临重组,沈溪暂别朝堂给本来的风浪又加了一股飓风,足以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而皇帝身边的人也带着各自心思,为自己日后的出路谋划,江彬算是这些人中最不怕事的一个,作为始作俑者,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
  小拧子则很懊恼,突然失去沈溪这个“主心骨”,觉得自己好像迷失方向,最后不得不去求助因利益纷争而疏离的丽妃。
  丽妃正在跟花妃和江彬斗法,此时完全顾不上朝廷纷争,但小拧子主动前来求见,她倒是可以拿出手段来应付,至少她觉得将小拧子哄得团团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沈之厚分明是故意激怒陛下,然后离开朝堂,小拧子你连这点都看不明白?”丽妃语气古怪地说道。
  小拧子望着丽妃,惊讶地问道:“娘娘,您说沈大人这么做有何好处?沈大人回朝本该大有作为才是。”
  丽妃道:“他有作为的地方其实是在战场,朝争可不是他的长处,相较而言,他更喜欢当封疆大吏,如此一来就可以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当土皇帝一样的存在,你以为他真想当这个兵部尚书?哼,在京城,不但有陛下的管束,还有那么多朝臣嫉妒,今天这个言官参劾,明天又有人在陛下跟前说他的坏话,你觉得他能自在?”
  小拧子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半天后才摇头:“沈大人没必要这么做。”
  丽妃发现,小拧子似乎是多了一些思考能力,无法用一些伪逻辑让小拧子信服。
  一旦一个人学会思考和怀疑,便再难收服。
  丽妃暗自恼恨:“沈之厚给这些人下了什么蛊?一个个都开始我行我素,真以为司礼监掌印之位那么容易得到,今后可以在朝呼风唤雨?”
  丽妃道:“他这么做最大的必要,就是避开跟谢于乔的矛盾,他回京城后甚至不主动去见谢于乔,目的是什么你不知?沈之厚现在是想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谢于乔是他最大的敌手,若正面碰撞,沈之厚毫无胜算,但若是动用一些手段的话……谢于乔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小拧子望着丽妃:“娘娘,如此一来,司礼监掌印选拔工作可就乱套了啊?”
  “总归还是由陛下决定,你怕什么?你小拧子到现在还不想当司礼监掌印,那就等于是将最后崛起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有了江彬,你在陛下面前也无法保持以前的圣宠不衰,最多再有一两年,你甚至会被逼离宫门,到时候你怎么讨生活还不一定!”
  丽妃继续发出威胁。
第二三三六章
祸福难料
  沈溪跟朱厚照产生嫌隙,这是小拧子、张永等本来跟沈溪颇有渊源甚至想跟沈溪合作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但对于朝中更多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消息。
  早晨发生的事情,到下午时已传到朝野皆知的地步,因为此时朱厚照身边的确没什么秘密可言。
  谁都以为司礼监掌印要以沈溪的意志来决定,但在发现沈溪暂时退出朝堂后,他们感到沈溪不再是威胁,谢迁反倒成为受益最多之人,这点连谢迁自己都没想到,他本在内阁处理奏疏票拟,从梁储那里得到这个消息。
  “……谢阁老,要不您先回家?听说不少朝官想拜望您,似乎是有要紧朝事要跟您商议。”梁储意识到,这是谢迁重整朝廷秩序的机会,虽然梁储跟沈溪关系较为亲密,但始终梁储也是文官体系核心成员之一,很多时候不得不跟着谢迁的步子走。
  若是谢迁致仕归乡,梁储作为文官中的翘楚,有很大几率要承担起内阁首辅的责任。
  谢迁疑惑地问道:“之前陛下不是要提拔之厚担任吏部尚书么?怎还吵上了?就为昨日顺天府之事?”
  朱厚照派江彬到民间搜罗女子,这消息对于权贵来说见怪不怪,好像朱厚照不做点儿胡作非为的事情都不像是他本人,谢迁甚至都没觉得皇帝这么做有多出格,只要不是在民间明火执仗掳掠即可。
  但现在的问题却是沈溪反应那么大,不但将江彬送给朱厚照的女人劫走,甚至主动找朱厚照劝谏,一切都体现出沈溪似乎是故意激怒皇帝。
  谢迁对沈溪很了解,自然会想,这又是沈溪在暗地里布局。
  梁储无法回答谢迁的问题,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并不想过多评价关于沈溪的事情。
  谢迁只能先放下手头公事,准备回自己的小院接见那些前来拜访之人,但他不忘提醒梁储两句:
  “近来介夫意志消沉,似是因为一些过往旧事而烦忧,你回去时不妨见见他,告知他此事,合适的话明日便到宫里来办差,如今正当用人时。”
  虽然谢迁对杨廷和做的很多事有所不满,但还是觉得损失这么一员大将很可惜,这是个可以支撑大局的能臣。
  杨廷和近来一直请假,不但有病假,还有事假,谢迁意识到杨廷和对朝政有些心灰意冷,一来是因为在处心积虑针对沈溪时遇到挫折,二来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谢迁之前对杨廷和一定程度的排挤。
  梁储行礼:“在下定会去见介夫,跟他详细说明情况。”
  谢迁微微点头,正要走人,突然又像想起什么事情,驻足道:“翰苑中充遂和子充做事勤恳,如今内阁缺人,老夫有推二人入阁之想法。”
  梁储一怔,谢迁此举算是跟他打招呼。
  谢迁所说两位乃是靳贵和费宏,此二人一直在翰林体系为官,如今靳贵刚拔擢为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讲,而费宏则为詹事府少詹事,都算是谢迁通过关系提拔起来的“亲信”。
  但若以二人入阁,却不符合如今论资排辈的提拔规则,因为在费宏和靳贵前,翰林体系内尚有南京吏部尚书刘忠,以及另一位詹事府少詹事却掌府事的蒋冕排在前面,这两位无论从年岁还是声望,都比靳贵和费宏更适合入阁。
  当然这是首辅谢迁的决定,梁储无从拒绝,虽然他在内阁为次辅,但他这个次辅跟谢迁的地位相差太过悬殊。
  问题便在于谢迁是弘治朝阁臣,跟刘健、李东阳等人一辈,又是先皇恩师,弘治朝的一些老人诸如王华、王鏊、焦芳等低谢迁半级的人或许还有资格跟谢迁叫板,梁储在翰林体系中地位足足差了谢迁一辈,话语权方面自然远有不如。
  梁储道:“陛下不问朝事日久,若阁老要推翰林学士入阁,当早日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以圣上身边人传出的消息,经之厚劝谏,陛下答应几日后举行朝议,到那时跟陛下提出来最适合不过。”
  谢迁点了点头:“届时当将司礼监掌印及内阁新晋人选一并定下,翰林院这几年掌诰敕之人轮番更迭,多为内府之人所用,易沦为奸佞之帮凶,此事若在斯时完成,也可少去不少麻烦。”
  虽然谢迁没直接说麻烦是什么,梁储却能理解,应该跟沈溪的干涉有关。
  趁着沈溪跟皇帝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嫌隙,请假回家休养这段时间,谢迁似乎要将朝廷内的大事都定下来,这样即便沈溪回朝也于事无补,到时候沈溪仍旧只是朝中文官的陪衬,不能主导大局。
  ……
  ……
  谢迁匆忙回到自己位于长安街的小院,他那边前来拜见的人已在门前排了十几丈远,谢迁逐一接见,商议之事无非是如何主导接下来内阁、司礼监以及六部衙门等一系列职位更替之事。
  本来谢迁对沈溪的崛起很担心,生怕沈溪会影响司礼监掌印的选拔,对内阁造成极大打击,但随着此事发生,谢迁突然觉得一切又回到自己掌控中。
  梁储则按照谢迁的吩咐,下午离开文渊阁后,先去见了杨廷和,告知此事,让杨廷和来日回内阁帮忙处理事务,同时将谢迁准备提拔靳贵和费宏入阁的情况予以说明。
  杨廷和没有过多评价,毕竟杨廷和也知道自己在内阁中仅位列第三,话语权相当有限。
  梁储从杨廷和府宅出来后,心里觉得有些不安,不由自主让车夫载着他往沈溪府宅而去,准备前去拜会沈溪。
  对于次辅梁储来说,行事没有太多避忌,不跟谢迁一样瞻前顾后甚至连见个人都需要思虑半天得失,梁储觉得事态不寻常,心中便想一探究竟,等到了沈府后才知道沈溪已宣布闭门不见客。
  但梁储没有罢休,让沈家下人进去通禀,最后沈溪亲自出来迎接梁储入内。
  “……本以为之厚你这一病,要卧榻多日。”梁储有意无意说了一句。
  这大概是对沈溪未来一段时间所做事情的一种提醒,既然称病休息,那就要做出点儿样子,不能有客人来你就出门来亮相,好像告诉别人你故意装病,要跟皇帝作对一样。
  沈溪微笑着解释:“在下不过是因为出征日久,身体太过疲惫,方向陛下请了几日病假,用来休息调养,倒也不是病到卧榻不起的地步。”
  梁储点了点头,没将沈溪跟朱厚照产生隔阂的事情说明。
  二人到了沈溪书房,梁储发现原来沈溪正在整理文稿,很多稿件刚写好,墨迹未干,摆在一边晾着。
  沈溪指了指:“这不终于有闲暇,便将一些事情归纳汇总,整理出来,对鞑靼一战起始因由,中间具体细节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书面性报告,回头怕是不少人想知晓。”
  梁储苦笑一下,明白沈溪并不是想出风头,把这些书稿留给史官,而是对朝廷上下有个交待。
  诸如沈溪因何要对鞑靼用兵,带兵进入草原后发生了什么,跟鞑靼人作战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进行的,具体作战情况甚至一些特殊武器装备的使用,都需要详细说明,这也算是对天下人的释疑。
  梁储幽幽叹道:“做官做到你这个份儿上,真是不易。”
  这话倒是梁储的肺腑之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7/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