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9/2679

  “现在本汗亲自验证给你们看!”巴图蒙克说着,让人把盾牌竖立起来,旁边的人匆忙闪开,盔甲则通过木架挂在厚重的盾牌上方。
  “让开!”
  巴图蒙克下令,似乎怕误伤到周边人。
  巴图蒙克对于明军装备的火铳很有研究,亲自填装弹药,因为不是燧发枪,需要火绳引燃,众人屏气凝神看着前方,巴图蒙克瞄准盾牌上的盔甲,随着“轰”一声振聋发聩的响声,一枪打在盔甲胸口部位。
  不但盔甲安然无恙,就连下方的盾牌也是没有半点损伤,倒是一些弹丸被震开,散落在帐篷地上到处都是,但因为巴图蒙克提前让人躲避开,没人受伤。
  “大汗威武!”又有不少人呐喊起来。
  巴图蒙克对眼前的演示非常满意,他把火铳丢给旁边的大儿子,冷笑道:“明朝的火器是很厉害,但也有短板,那就是射程相对有限,无法穿透这么厚重的铁板,但因盾牌和盔甲实在太过沉重,打造起来费时费力,所以本汗之前一直没拿出来,连你们也没告之。这次带来的盾牌和盔甲数量不多,好铁只能用在刀刃上,这次可以通过它们,一战取得胜利!”
  苏苏哈请命道:“大汗,就请您让我部为先锋……我们族中大力士很多,完全可以拿得起这种盾牌,让他们冲在前面保护后面的勇士!”
  虽然苏苏哈属于请命作战,主动为达延汗分担责任,但苏苏哈的话仍旧引起巴图蒙克的反感,因为苏苏哈在达延部内公然分起了族群,好似在对所有人说,他苏苏哈领导的部族才是达延部中最强的存在。
  巴图蒙克没有理会苏苏哈的请命,看着旁边的大儿子道:“图鲁,本汗希望这次战事,由你来调遣指挥,前线的事情本汗暂时不管了,本汗只想看到最后的胜利!”
  图鲁博罗特似乎早就知道巴图蒙克要安排他担任先锋官,欣然领命:“父汗请放心,孩儿一定会完成您的交托,把明军营地踏平!”
  ……
  ……
  六月二十五,凌晨。
  宣府,张家口堡。
  朱厚照早早便入睡,张苑跟陆完等人来到朱厚照落榻的守备衙门求见,却被小拧子阻挡在外。
  小拧子为难地说道:“张公公,诸位大人,陛下感染风寒,龙体有恙,早早便已歇下,诸位若是没有来自延绥的军情,还是不要进去惊扰圣驾为好!”
  张苑这次没去跟小拧子争论,他看着在场几人,除了许泰、钱宁这样朱厚照身边的宠臣,也有戴义和高凤等随军的司礼监太监,此外就是陆完、王敞、王守仁和胡琏这样的朝中要员,以及谷大用、李兴等监军太监。
  可以说这次也是聚集整个张家口堡的实权人物。
  在朱厚照生病,或者说因受挫而不下达军令时,此时所有军令将由他们来审阅和下达。
  张苑道:“都怪你们,提前不把情报调查清楚,现在好了,陛下被你们给气病了!”
  王敞出面道:“张公公这是迁怒于人吧?我们可没惹陛下生气,之前传达御旨说不许派出斥候调查军情,似乎是出自司礼监手笔……到底是哪位公公假传御旨,看来回头该好好查查了!”
  “你!”
  张苑瞪着王敞,目光中杀意弥漫。
  “不必吵了!”
  陆完出面说话,“陛下现在染病,延绥那边情况不明,我们此刻在这里争吵不休,难道不是让局势更加混沌难明吗?”
  张苑本来心里有气,但此时也不想跟陆完争,他明白在场人中最有能力的就是陆完,而本身陆完便是兵部左侍郎,在尚书沈溪不在的情况下,可以协调全局。
  张苑道:“陆侍郎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陆完直言不讳:“有些话不必避讳,此战到现在,莫说大获全胜,就算全身而退也不那么容易……陛下之前御旨说得很明白,就算舍弃随军出征的一万多人马,也要保证沈尚书可以平安无恙回到延绥。”
  “荒唐!”这次说出这话的不是张苑,而是王敞,“为了保一人而舍弃三军,这怎么可能?”
  张苑冷笑不已:“怎么,你王侍郎想质疑陛下的决定?陛下说要保沈之厚,就是要保,只要有他在,至少以后还有平草原的机会,而且就目前而言,沈之厚制定的计划完全可行,只是……各路人马没有如期抵达,这责任都在你们身上!”
  陆完一抬手:“现在争论责任是谁的,有何意义?咱们要谈的是如何弥补!陛下御旨已下达,不过看来无法及时传达到延绥镇,战事就将发生,以目前的情况看,鞑靼兵马数量最多也就十万,而沈尚书所部则有一万余,若再加上延绥兵马,或可一战!”
  王敞道:“不可,若从榆林卫城调动人马往援,延绥将危在旦夕!”
  陆完面色沉重:“就算延绥不出兵,也要从其他地方调动人马赶往延绥,以沈尚书的能力,拖住鞑靼人几日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或许有机会可保此路人马平安撤回延绥……如此战争也能有个完美的结局!”
第二二〇七章
胜负之机
  朝廷对榆溪河即将爆发的战争,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没有人愿意为失败承担责任,这个时候,真正能做决定的只有正德皇帝自己,但朱厚照在下达“弃三军保一人”的命令后,便以生病为由不再接见朝臣。
  这次倒不是朱厚照装病,而是他真的病倒了,而且病情还挺严重,身体孱弱且茶饭不思,跟之前谢迁的病况基本一样,主要都是因心病而起,同时也伴随有风寒,就算服下汤药也不见好转。
  “陛下。”
  小拧子从外面进来,到了朱厚照卧房内,平时这里只有丽妃可以常留,至于近侍太监则基本只有送膳送药的时候才能进来。
  朱厚照仰躺在软枕上,闭着眼睛,整个人显得很虚弱,听到小拧子的声音后他连眼皮都没动一下,轻声问道:“人都走了么?”
  小拧子回道:“走了。”
  “咳咳。”
  朱厚照咳嗽两声,再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小拧子看了看坐在床边低头不语的丽妃,这才回答:“估摸已快过五更天,天马上就要亮了。”
  朱厚照摇头轻叹:“这么快又要天亮了?还没延绥的消息传回来是吗?唉!这一晚上不得安身,刚刚合眼却又好像有什么俗事缠绕,耿耿于怀,难以成眠。”
  朱厚照并非没休息,而是他根本无法安心睡觉,一来是因为生病,身体难受,更主要还是因为心有挂牵,自责和悔恨的情绪充斥胸臆,怎么都没法入眠。
  同时也跟这些年来朱厚照基本都昼伏夜出有关,突然让他大晚上的睡觉,自然无法安眠。
  小拧子劝说道:“陛下莫要太担心,听几位大人说,延绥暂时没有消息恰恰是好消息……鞑子好像并没有跟我大明开战的勇气,不然的话他们早就调集大军跟沈大人开战了,何至于要等回到延绥,快到我大明地界才动手?”
  朱厚照叹道:“你不懂,鞑靼人并不是铁板一块,之前沈先生能安全在草原上行走,想必是利用了各部族间的矛盾,同时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没把握一口把沈先生所部给吃掉,所以迟迟不动手。”
  “而现在眼看着沈先生就要带兵返回关隘了,事关颜面,就算达延汗再消极避战也要搏一把,以赚取他统治草原的威名。同时这也跟朕把九边兵马抽调到宣府,导致延绥之地兵力空虚有关……地方兵马本来就畏鞑靼人如虎,让他们守城还行,出击的话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肯定会瞻前顾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沈先生所部被困,不敢派出援兵!”
  小拧子听到朱厚照这番话,才知道皇帝已经把延绥那边的形势思虑清楚了。
  丽妃螓首靠近朱厚照,温言细语道:“陛下,战事不是尚未发生么?您莫要太过操心,三边有总制王大人,且首辅谢阁老也在那边治理军饷,他们跟沈大人关系非同一般,怎么可能见死不救?”
  朱厚照微微侧头,斜着望了丽妃一眼,问道:“那爱妃,以你的了解,他们会出兵救援吗?”
  丽妃被问得一愣,随即想到什么,重重点头:“会的,谁都不想我大明损失沈尚书这样的干臣,陛下固然是不情愿,一手栽培了沈尚书的谢阁老,又怎会情愿呢?”
  朱厚照长长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希望如爱妃你所言……朕也只能寄希望如此,大明三千里关塞,又岂有沈先生一人重要?”
  ……
  ……
  朱厚照临近天明时,还是睡过去了。
  丽妃和小拧子被折腾一宿,又累又乏,便出房来准备各自去休息。
  丽妃可以回房多睡一会儿,而小拧子心有牵挂,只能在皇帝卧房门口小寐,就算有太监在旁照应他还是不放心,因为朱厚照随时都可能会睡醒,要是身边没趁手的人便会大发脾气。
  “娘娘,您说这可怎么办才好?”
  出了门口,小拧子着急地凑到丽妃跟前,苦着脸问道。
  丽妃正想着心事,闻言瞟了小拧子一眼,有些不太明白,问道:“拧公公,你这是着急陛下的病情,还是关心沈大人的安危?为何本宫听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小拧子一怔,随即忧心忡忡地道:“奴婢都担心啊……沈大人乃是朝廷股肱,才略过人,也是陛下治国平天下的倚靠,要是他战死疆场,大明将少一根擎天巨柱……陛下的病情也是因为沈大人遇险而起。”
  丽妃摇头道:“这根本是两回事……其实陛下的担心没什么必要,沈大人当前的困局或许是他自个儿精心设计的呢?”
  “丽妃娘娘,您这话……奴婢听得不太明白,沈大人设计的?他……明明是陛下没有按照既定计划出兵,九边各路也都消极应战,最后陛下还把兵马全调到宣府来,这跟沈大人有何关系?”
  小拧子智商明显不够用了,他说出来的话基本都是陈述事实。
  丽妃没好气地道:“言多必失,听拧公公的意思,是要怪罪陛下?”
  “奴婢并无此意。”小拧子突然醒悟过来,赶紧矢口否认。
  丽妃道:“这话本宫听到耳中,不会出去乱说,但若你是在旁人面前如此说,怕是会惹大麻烦。至于沈大人,以他的智计,从开始就定了分路出兵的策略,以其神机妙算,能没想到最坏的结果?或者说,沈大人开始就该想到陛下和各路人马很可能会拒不出兵,这已经不是陛下相信谁的问题,而是陛下身边人,包括张公公和谢阁老等人,根本就没人支持开战,他又跟陛下分开来,其实也就意味着把话语权拱手交给他人。”
  小拧子稍微一琢磨,大概明白了一点儿,点头道:“好像……是这么回事。”
  “根本就是如此。”
  丽妃神色冷峻,昂着头,成竹在胸道,“旁人看不懂沈尚书,但本宫绝对不会错看他,所以你根本不必牵挂,既然沈尚书能创造出如此境况,让所有人为他担心,也能让鞑靼人以为他必死无疑,或许再过两天……捷报就该传来了吧?”
  “捷报?”
  小拧子大为惊愕:“丽妃娘娘,您这个说法,奴婢……听不懂!如今鞑靼人的兵马十倍于沈大人,在这种情况下您还说沈大人会打胜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拧公公,你不需要懂太多,这些话你不必对他人说,现在没人能搞懂沈尚书用意何在,不是吗?”丽妃道。
  小拧子想了下,冲着丽妃点了点头,承认沈溪的确深不可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9/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