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7/2679

  何鉴垂下头,不再说什么。
  随即谢迁看向杨一清,问道:“应宁过来见老夫,有事吗?”
  何鉴年岁大,谢迁总归要礼重些,杨一清相对年轻多了,谢迁将其当作晚辈看待,而且杨一清在斗阉党上也算居功至伟,且他跟沈溪在西北安化王平叛上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谢迁看杨一清也就顺眼多了。
  而且现在谢迁打定主意要尽力拉拢六部除兵部外的其他衙门,以便将沈溪孤立,让沈溪有劲儿也使不上。
  杨一清行礼:“今日陛下派人到户部传旨,说是朝廷要在京畿之地进行工商税试点改革,京师周边商户税赋将会比之从前有所改变,至于具体如何施行尚未告知,故特意来请示谢中堂。”
  谢迁一听便火冒三丈:“定是沈之厚那小子闹出来的,除了他没人会如此做。难怪陛下要突然举行午朝,怕是今日朝议重点商议的便是此事……沈之厚定会列席!”
  何鉴皱眉:“什么工商税,太祖不是定下规矩,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难道陛下要加赋?”
  言语间,何鉴向杨一清求证。
  杨一清则摇头表示自己不知,毕竟他才刚担任户部尚书,户部事务尚未完全接管,现在宫里派人大致传了个旨意说是要将工商税这一块从户部划拨出去,杨一清领旨后一头雾水。
  谢迁冷笑不已:“一个登基两年多的君王,一个爱瞎胡闹的年轻朝臣,也算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刘瑾被诛后,朝廷眼看着又要兴起风浪……老夫这就往兵部衙门,看沈之厚如何跟老夫解释!”
  说完,谢迁气势汹汹往兵部去了。等他到了衙门口,不等门口的知客进去通禀,便径直往里闯。
  兵部这些个知客对当朝首辅自然无比熟悉,又清楚谢迁跟沈溪的关系,谢迁要硬闯他们可不敢阻拦,只能跟在后面苦苦哀求:“阁老,您先留步……要不为您老进去通禀……”
  “老夫来见沈之厚,不需要通禀!”谢迁道。
  兵部知客有些诧异,回道:“沈尚书如今病休于自家府宅,要不谢阁老前去沈府探望?沈尚书真不在衙门里。”
  谢迁笃定沈溪是装病,判断沈溪肯定待在兵部衙门等候上朝,于是不跟那知客废话,径直往里走。
  等来到公事房,才知道沈溪真的不在,两位侍郎王敞和陆完也不见人影,接待他的是刚被任命为宣大总制如今仍旧在兵部值守的王守仁。
  “谢阁老,您……”
  王守仁见到谢迁有些莫名其妙。
  “沈之厚呢?”谢迁怒气冲冲喝问。
  王守仁道:“沈尚书病休,几日未曾到过衙门,谢阁老要找沈尚书当往沈府……”
  沈溪果真不在兵部,而且也没有前来上班的意思。
  兵部准备参加朝会的人是王敞和陆完,军事学堂那边没人够格,谢迁意识到自己的预测可能出现了错误。
  谢迁并未在兵部衙门久留,离开后怒气差不多消了,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有必要去沈府见沈溪。
  “老夫一世英名,之前让刘瑾祸国殃民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坐视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小辈祸乱朝纲?但沈溪小儿现在没做什么出格的事,陛下对他的信任,只因年岁相仿,若如此便要怪罪,是否太过苛刻?”
  谢迁在朝事感觉无能为力,尤其是朱厚照表现出的对沈溪的信任简直无解,隐约觉得沈溪称病不出,是对他的一种妥协。
  “也罢,此番看他是否会进宫参加朝议,若不来,便当他是有心退让,若执迷不悟跟老夫对着干,定让他知道严重后果!”
  谢迁对沈溪保留一丝希望,便没有去沈府,希望沈溪能够“自觉”点儿。
  此时皇宫内,朱厚照刚从豹房回来,捂嘴不断打哈欠,显然他已非常疲倦。
  昨夜又跟太监和宫女玩互掷石头的游戏到半夜,随后看南戏吃五石散,精神差不多已耗尽,此时昏昏欲睡,昨日还想举行朝议把一些事定下来,但此时实在熬不住了。
  “朕准备休息,等午时将朕叫醒,朕会到乾清宫参加朝会。”朱厚照抹着眼睛道。
  小拧子很为难,旁人不知,他很清楚朱厚照的作息习惯,朱厚照睡着了轻易不能叫醒,谁打搅他好梦有很大的可能会被问罪。
  但小拧子看到朱厚照满脸倦容,便知强求无用,距离午时还有两个时辰,让朱厚照等待肯定行不通。
  “陛下先休息,奴婢只能尽力而为。”小拧子战战兢兢地说道。
  朱厚照没好气地喝斥:“朕只是让你叫一下,以免朕睡过了耽误正事,又不是让你做什么上刀山下油锅的事情。不过如果朕实在醒不来,就让大臣在乾清宫候着,朕最多睡半个时辰……嗯,让花妃来侍寝。”
  小拧子提醒道:“陛下您忘了?花妃晚上要伴驾,您让她留在豹房休息……”
  朱厚照一拍脑门:“哎呀,你不说朕真忘了,瞧这记性。最近这些日子朕总是忘事,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回头朕让司马真人再炼制几种提神醒脑的丹药!”
  刘瑾倒台,司马真人毫发无损,这是朱厚照亲自认定的结果,他不觉得司马真人是阉党一员。
  朱厚照对司马真人信任有加,平时司马真人为他准备的“丹药”,被他奉为至宝,尤其是司马真人敬献的那些“强身健体”的丹药,朱厚照能直观地体会到“效果”。
  “是,陛下!”
  小拧子就算是朱厚照跟前的大红人,也不敢出言非议,而且现在小拧子试图拉拢司马真人,以便获得更多权势。
  朱厚照哈欠连连中进了寝宫,小拧子轻声一叹:“那些文武大臣又要在乾清宫等上几个时辰了!”
  ……
  ……
  如同小拧子料想的一样,文武大臣于午时抵达乾清宫后,然后就一直等到日落时分。
  朱厚照承诺说举行午朝,但眼看着午朝都快变成晚朝了,宫内依然没人出来传递消息,朱厚照几时会出现成了谜题,或许下一步就可能会有太监出来传话说朝会取消。
  沈溪没有出席朝会,谢迁成为乾清宫中最受瞩目的人物。
  这次参加午朝的人不多,大概有三十多个,将朝中精英一网打尽,武将以英国公张懋为首,文臣则以谢迁马首是瞻。
  “……于乔,你看之厚是否知道陛下今日不会出现,所以干脆托病在家?”
  何鉴一直跟在谢迁身旁,有事没事就来问上几句。
  朝中人基本都跟何鉴一样,心里没底,很担心自己的官职回头便会被褫夺,非常希望找个能为大家出头的人,没有谁比谢迁更合适。
  谢迁黑着脸,基本上被人问上十句话都难得回一句,心事重重。
  “谁知道呢?”半晌后,谢迁才回了一句。
  何鉴道:“早知如此,于乔你就应该去见见之厚,问问他的意思……有些事需要变通些才行。”
  就在谢迁和何鉴对话时,突然后殿那边出来一名太监,正是小拧子。见小拧子现身,在场大臣终于看到一丝希望。
  无论朱厚照是否临朝问政,总算派了人前来传话,大部分朝臣其实更愿意回去,就算朱厚照参加朝议,很多事也轮不到他们发言,毕竟这个皇帝行事太过武断了。
  “拧公公,陛下这是……”
  谢迁作为文臣之首,主动上前问话。
  小拧子道:“诸位大人,小的怕诸位等久了,先出来知会一声,陛下还在休息,等起来大概要入夜了,各位大人……不妨先回去吧!”
  谢迁皱眉:“朝议尚未进行,陛下也未说不出现,我等就此退缩,成何体统?”
  张懋带着夏儒等人过来,主动劝解:“于乔有话好好说,这不陛下为国辛劳,沉睡不起么?我等只管先回去,等陛下有空闲了,再参与朝议也不迟。”
  谢迁扫了张懋一眼,自打张懋去他小院问过兵部和西北人事安排后,他对张懋就有了意见。
  洪钟也过来劝说:“既然拧公公出来传话了,我等先回去就是……此时暮色已深,朝议何时进行不可?”
  “对,对!”旁人都在附和。
  反正劝在场大臣离开的人是小拧子,就算大家伙儿走了,朱厚照要怪罪,也只能怪罪小拧子,众大臣在乾清宫正殿等候,就好像是没有时间期限的罚站一样,加上人有三急,很多老臣都快撑不住了。
  何鉴劝说:“于乔莫要勉强,不如就此打道回府?”
  谢迁道:“谁愿走便走,老夫要留下来等候,就算是等上一宿,老夫也心甘情愿,谁等不了可以离开!”
  这话说出来,其实等于是把自己摆在现场文臣武将对立面上。
  在场大多数人都想走,但又怕这么离开会被谢迁事后迁怒,一时间场面非常尴尬。
  恰在此时,张懋又站出来说话:“老朽年迈体弱,身子骨无法支撑太久,先告辞了,诸位谁愿留便留吧!”
  张懋这一表态,其他文武大臣马上蠢蠢欲动,反正有带头的就好,张懋声望足够,我们跟着走了,你谢于乔要怪责,就去怪英国公,是他带的头。
  张懋离殿,谢迁没拿正眼去瞧,更没提出挽留。
  夏儒作为五军都督府的人,一直以张懋马首是瞻,张懋走他跟着走,随后一班武将悉数离开。
  在场剩下的人中,王敞和陆完之前被谢迁登入阉党名录,本身对谢迁就有意见,二话不说跟着张懋离开,剩下的人中各寺司衙门的人本来就相对边缘化,行事无所顾忌,也一哄而散……
  不到一刻钟时间,乾清宫内人已走了大半,除了谢迁外,仅剩下杨廷和、何鉴、杨一清和李鐩四人。
  大概意思,是四位尚书愿意跟谢迁共同进退。
  但何鉴依然在旁劝说:“于乔,看来陛下今日不会出来了。”
  谢迁没有回话,继续固执等候。
  ……
  ……
  小拧子出来说完话,便回到乾清宫寝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7/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