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5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2679

  《明史》中,朱厚照派出平叛的统帅是杨一清和张永,二人回朝后历数刘瑾罪行,让朱厚照下定决心彻查刘瑾,但当时只是想让刘瑾发配南京闲住,等查明刘瑾确有谋反和不轨野心后,这才痛下定决心诛杀刘瑾。
  沈溪心里非常担心:“历史上朱厚照杀刘瑾,是因为斯时刘瑾已把改革推行下去,无论是恢复洪武朝严厉治贪刑法,以经济手段进行处罚,还是派人清理天下田亩,限制勋贵、士绅和军官恣意占田,彻查各地军屯、军库、皇庄、粮仓、漕粮、两淮盐政和国库下拨资金,打击瞒报,千方百计扩大朝廷财政收入渠道,同时增加各地军屯上交税收,使得国库日渐充盈,已基本能满足朱厚照私欲,不再需要刘瑾继续帮他管理财政。”
  “但问题是现在刘瑾的改革许多都是处于摸索状态,没有形成体系,且张苑和小拧子等人根本无法做到完全替代刘瑾,为朱厚照敛财。在这种背景之下,就算能做出刘瑾叛乱的假象,朱厚照真的会痛下杀手吗?”
  历史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让沈溪对眼前的态势极为迷惑。
  因为时间轴发生改变,沈溪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现实,那就是要杀刘瑾,必须让朱厚照“后顾无忧”。
  派出马九后,沈溪立刻写下密信回京,准备从多种渠道凑集资金,保证朱厚照的钱财供应。
  这次沈溪只能求助谢迁。
  在朝中这么多想斗倒刘瑾的人中,谢迁地位最是尊崇。谢迁经历三朝,人脉宽广,身为首辅大臣的威望和手腕,是沈溪羡慕不来的。
  “……谢老儿既然在不通知我的情况下,已跟小拧子等宫中内侍呼应,那现在该是发挥你能力的时候,之前你不是想斗倒刘瑾而不得么?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
  ……
  ……
  安化王谋反的消息,于六月初一传到京师。
  谢迁这边刚得知安化王谋反,另一边他就收到沈溪的来信。
  这次来见谢迁的人,仍旧是身着男装的云柳,谢迁接见云柳的地方还是在他自家书房中。
  谢迁的手颤颤巍巍,拿着书信,对着昏黄的烛光,好一会儿才把信函中的内容看得清楚明白。
  信函不是沈溪亲笔所书,但行文风格却是沈溪无疑。
  “为何不是他亲笔所书?”谢迁抬头望着云柳问道。
  云柳回道:“如今朝中危机四伏,大人怕消息泄露,所以只能以密文传送书信,由卑职对照密码本翻译过来,再才将书信整理后送至阁老处。”
  “呵呵!”
  谢迁笑容中带着些许苦涩,摇头轻叹,“这倒是他一贯的行事手段……要说不是他设计这一切鬼祟手段,老夫都不信。”
  或许是觉得在沈溪手下面前说这话不合适,谢迁又道:“那他除了安排送信之事,还做了什么?”
  云柳道:“大人又以另外密文对卑职做出安排,让谢大人可以调集京内钱粮,为陛下所用。”
  “他倒是准备得挺充分……不过也对,刘瑾之前屡次作奸犯科却始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帮陛下打理钱粮井井有条,若想让刘瑾下台,只有找到替代他之人。”谢迁道,“那他可有说过如何把宁夏镇叛乱细节,呈递陛下所知?”
  云柳摇头:“大人并未提及。”
  谢迁皱眉道:“以刘瑾为人,岂能让陛下知道安化王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只怕刘瑾连叛乱之事,都不会跟陛下呈奏。”
  云柳道:“大人似乎是说,谢大人您有办法让陛下知悉。”
  “这小子……”
  谢迁差点就要破口大骂,但后面的话被他生生咽了下去。
  谢迁心想,老夫跟小拧子有来往之事,属于绝对机密。但这小子就算人不在京城,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他分明是想让老夫通过小拧子把话传到陛下耳中。
  转念又一想,谢迁更加为难。
  若把安化王谋反的细节让小拧子说出来,刘瑾岂能不知?
  云柳见谢迁陷入沉思,不敢打扰,默默地在旁等候。
  许久后,谢迁抬起头来,道:“这样,你先用他提出之法,把钱粮搜集整理好,老夫自有办法送到陛下手中……唉!”
  或许是想到自己堂堂首辅,居然要为皇帝敛财,让谢迁大感荒唐,但为了能顺利清除刘瑾,又不得不按照沈溪所言行事。
  “是,谢大人。”云柳行礼道。
  谢迁点头:“你是他的门人,跟他走南闯北建功立业,若此事成功,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切记保密,若出了任何差池都可能会身首异处!”
  或许是谢迁对云柳有些不太放心,直接出言吓唬。
  云柳对这些事早有经验,拱手道:“谢大人尽管放心,卑职自从跟了沈大人,绝无二心,这件事卑职定能处理好,不负两位大人重托。”
  ……
  ……
  安化王谋反的消息传到京城,刘瑾最初没当回事,甚至暗中窃喜,之前才说地方上有叛乱,宁夏镇那边就这么配合,果然有了叛乱,还是宗室发动,前一次你沈之厚能平安无事,这次就让你彻底玩儿完!
  张文冕尚未回到京城,因而刘瑾只能先找张彩和孙聪等人商议。
  张彩得知这一消息后,吓了一大跳,他很清楚“清君侧”一出意味着什么,无论刘瑾是否真的作奸犯科,但凡被朱厚照知晓,刘瑾都吃不了兜着走。
  皇室宗亲因为你刘瑾发动叛乱,朕的江山都快要不保了,能留你一个阉人来破坏宗室安定团结?
  “……刘公公,此事非同小可,地方之乱若局限于一地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如今贼寇连续诛杀朝廷钦差和地方巡抚、总兵,叛乱愈演愈烈,若任由其发展蔓延,消息传回京师,恐怕对公公您声望不利!”
  张彩说话还算委婉,没有直陈要害。
  刘瑾没好气地道:“这等规模的叛乱,何时才能杀到京师?就算地方军将再无能,不是还有沈之厚在?”
  连刘瑾都要承认沈溪在军队中的威信和能力。
  张彩道:“正是因为沈之厚在宣府,情况才不好办,若陛下知道贼寇是打着诛除公公您的名义谋反,陛下岂能无动于衷?”
  “这……”
  刘瑾脸色一变,陷入沉思。
  他到底是个聪明人,立即领会张彩的意思。
  不过对于自己只手遮天的本事,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他有一种盲目的自负,觉得就算朱厚照知晓也不会对他如何,毕竟安化王是宗师中的旁支,跟朱厚照没什么交集,不会因为一个远亲而针对自己心腹如何。
  当然这只是刘瑾的想法。
  刘瑾看着孙聪道:“克明,咱家想听听你的意见。”
  孙聪却不知该从何说起,道:“此中内幕最好不要泄露出去,若陛下知晓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刘瑾问道:“那你们且说说看,叛乱之事,咱家是否应该跟陛下陈明?”
  孙聪和张彩对视一眼,用目光交换了一下意见,最后张彩道:“叛乱之事最好不要隐瞒,若公公不言而事后被圣上所知,公公恐难自处。”
  “嗯。”
  孙聪也点头,赞同张彩的意见。
  刘瑾显得犹豫不决,道:“咱家本想借题发挥,让姓沈的小子牵涉进叛乱中,或者让陛下派他去平叛,来个两败俱伤……但现在看来,若是由他来出面领兵,咱家可能麻烦更大,倒不如派旁人领兵。”
  张彩道:“沈之厚到底在宣府镇为官,距离宁夏镇山长水远,对于快速消弭平叛大为不便,倒不如以三边总镇出兵……公公当早些面圣,跟陛下陈述利害,相信陛下能做出合适的抉择!”
  刘瑾微微点头:“既然你二人都支持咱家将此事上呈陛下,那咱家之后便去面圣,倒想知道陛下如何对待此事,就怕陛下嚷嚷着要御驾亲征,到时候恐横生波折……”
  张彩和孙聪还在用眼神交流,因二人各有私心,并未向刘瑾完全交底。
  ……
  ……
  刘瑾计划上呈这件事的同时,朱厚照已从小拧子口中得知安化王叛乱之事。
  朱厚照气得火冒三丈,他自打登基为帝,至今为止只是一些地方上“刁民作乱”,就算有些声势,心底也颇不以为然……这些人未必是为推翻大明而起事,最多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但现在安化王谋反可是要直接抢他的皇位。
  主要是按照谢迁吩咐,小拧子并未跟朱厚照提及安化王造反所打旗号。
  不过就算如此,朱厚照也已气得够呛,在豹房后院堂屋来回踱步,手上的一份文稿早就被他揉得不成样子。
  “……气死朕了,枉费朕听从先皇教导,一直善待宗亲,可结果呢?这庶出的宗室居然敢起兵作乱,难道活腻了吗?”朱厚照厉声道。
  小拧子不敢乱插话,只有聆听的份儿。
  朱厚照道:“这件事如此重要,为何不见刘瑾前来奏禀?”
  小拧子道:“奴婢不知。”
  “去传刘瑾那狗奴才来!”
  朱厚照呼喝一声,小拧子正要遵命而为,朱厚照却愣了一下,一摆手,“且慢,朕有些事要琢磨一番,暂且先不去叫人。”
  小拧子只好折返回来,低头站在那儿,等候朱厚照进一步吩咐。
  朱厚照问道:“除了宁夏镇谋反之事,还有旁的消息吗?比如说平乱进行得如何,各地人马如何调配……”
  小拧子显得很为难:“陛下,没有您圣谕,怕是地方上兵马不敢擅自调动吧?到底西北乃御边重地啊。”
  “哦,对对,看朕这脑子,宣大和三边兵马不能随便乱调,需要朕来做出安排……”朱厚照眼睛里多了一丝奇异的光彩,随即转头看向小拧子,问道,“宣府有消息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