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2679

  “怎么都这会儿了?朕不是说过了,今日一清早要出城送沈尚书去宣府吗?”朱厚照醒来后便大发雷霆,对着一众近侍呼喝。
  虽然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花妃,但朱厚照这会儿对花妃处于一种极度留恋的状态,舍不得打骂。
  近侍们根本不敢接茬,甚至不敢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花妃身上,小拧子作为朱厚照身边常侍,也只能乖乖地跪在地上低头认错。
  花妃劝解道:“陛下,如今沈尚书已动身,再后悔也没用了……另外,不是说沈尚书之前已多次去边塞吗?应该没什么好交待的吧?”
  朱厚照将花妃揽入怀中,摇了摇头,叹息道:“爱妃,你不清楚情况,是朕让沈尚书离京去宣府的,在这件事上朕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如果连起码的城外送别都无法做到,也显得朕太没人情味了。”
  花妃抿嘴一笑,道:“陛下乃君王,靠的是威严治理天下,怎么能靠人情味呢?”
  “话是这么说,但作为君王,朕还是要有一种宽容和豁达的姿态,能跟臣子和睦相处。”
  朱厚照面对心爱的女人,开始宣扬他那些自己想来的所谓治国之道,“当初朕发配刘瑾去宣府当监军,曾在沈尚书陪同下亲自出城相送……这事儿就怕比较,你想沈尚书等不到朕去送别,心里该有多失望?如此一来,沈尚书到边关后,能用心为朕做事吗?”
  花妃不再说什么了,再多嘴的话难免有干涉朝政之嫌。
  这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哪些话可以说,那些话不该说。
  朱厚照松开手,从暖榻上下来,对跪在地上的小拧子道:“今日朕没有去送沈尚书,是朕的过错,去跟刘公公说,着人给沈家送去五千两银子,就当是朕对沈尚书的补偿吧。”
  莫说是小拧子,就算花妃听到朱厚照随口许诺的数字,也吓了一大跳。
  随随便便就给五千两,对象是朝廷贬谪在外的兵部尚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陛下!”
  花妃想说什么,但朱厚照已经把手举了起来。
  朱厚照道:“朕知道爱妃想说什么,你觉得朕给的少了,是吗?没办法,朕最近手头紧,只能先给这么多……去把刘瑾叫来,朕有一些事向他交代……”
  小拧子可不敢公然提出质疑,反正又不是他出银子,只管把消息传递出去便是。
  发愁的事情,自然有旁人做。
  小拧子得令退下后,朱厚照回头看着花妃,花妃此时面色尴尬。
  朱厚照不解地问道:“爱妃为何闷闷不乐?”
  花妃此时还有些神思恍惚,闻言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道:“陛下,妾身是在想一些事情……”
  朱厚照凑过去,笑呵呵问道:“你在想什么?跟朕说说可好?”
  花妃面色一红,为难地道:“陛下,妾身只是个妇道人家,所想都是小事,不敢扰陛下圣听。”
  “嗯。”
  朱厚照没有勉强,笑着说道,“你有心事,朕可以理解,朕也会有心事……爱妃,你觉得朕去宣大之地如何?朝廷可以在宣府建一个行在,如此朕可带一些人过去,吃酒享乐,同时兼顾军事,随时都可以领兵出关跟鞑靼人作战!”
  花妃吓了一大跳,连忙劝阻:“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朱厚照不由皱眉。
  花妃苦着脸道:“妾身只是妇道人家,宁愿留在京城内过一些平平淡淡的日子,至于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妾身实在心存畏惧……况且在宣府后,陛下的安危随时都可能会受到威胁。”
  朱厚照哈哈笑道:“怕什么?你莫非还担心鞑靼人杀进张家口不成?现在鞑靼人可被我大明打怕了,沈尚书人在宣府,鞑靼人根本不敢妄动……他在草原上就像鬼神一般的存在,但凡草原上的人说到他的名字,半夜可止小孩子啼哭!”
  提及沈溪,朱厚照眉飞色舞,情绪激动,“若朕真的要去宣府的话,你只管伴驾便可,朕答应,你可一直留在城内,不会出任何危险。爱妃,你先去休息,朕等下要见刘瑾,好好商议一下这件事!”
  ……
  ……
  刘瑾就算想破脑袋也猜不到,沈溪离开京城后朱厚照第一次召见他,就说到要去宣府建行在的问题。
  朱厚照大有把豹房挪到宣府去的意思。
  “……刘公公,这想法朕很早之前就有了,这次沈尚书去宣府便个契机,朕准备在宣府设行在,如此一来朕随时都可以过去看看,顺带建功立业……”
  刘瑾听了朱厚照的话,心里苦笑不已。
  您老人家贵为皇帝,还需要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再建功立业不照样是皇帝?可一旦出了什么差错,皇位不保不说,连小命都要丢掉。
  “陛下,您要三思而后行啊,往宣府实在太过凶险,那里是多事之地,鞑靼人随时都会犯境!”刘瑾苦口婆心劝道。
  对于如今大权独揽的刘瑾来说,原本巴不得朱厚照离开皇宫甚至京城,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由他自己来决定,但若是朱厚照要去宣府的话,又另当别论了,毕竟那里是沈溪去履职的地方。
  好不容易把这对君臣拆开,自己的阴谋得逞,转眼君臣又要和睦相处,那他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费。
  再者,皇帝离京建立行在,可以随时接见大臣,他现在之所以大权独揽借的就是皇帝的势,一旦其他人利用朱厚照的信任来对付他,他所有的权力都会烟消云散。
  如此一来,刘瑾不得不想方设法让朱厚照待在豹房,毕竟皇帝留在京城却不过问朝事,更方便他控制。
  朱厚照道:“朕就这么决定了,你不必多废话,你只管听从朕的号令,赶快去把这件事落实!”
  刘瑾嘴巴张了张,想说什么,但发现在一个倔强的朱厚照面前,说什么都徒劳。
  “陛下,就算您想去宣府,也要先等一段时间才行。”
  刘瑾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用缓兵之计,道,“如今宣府尚不太平,毕竟距离跟鞑靼人一战不到半年,宣府城的城墙都未修缮完毕,人力吃紧,建筑材料也不充足,此时开工修建行在的话……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修建完毕。”
  朱厚照皱眉:“需要这么长时间?那就等朕去了宣府后,再修建也不迟,反正宣府内也不是没有住的地方,朕可不是贪图逸乐的君王,吃得了苦!”
  刘瑾心想,这不都是鬼话么?
  你不贪图逸乐,那历史上就没有贪图逸乐的皇帝了。
  刘瑾道:“陛下,请多给老奴一些时间,现如今沈尚书刚往宣府去,根基不稳,不如等一两个月……这段时间可以让宣府先行准备修建行在事宜,如此陛下再前往,堪堪熬过初春这段苦寒的时间,等塞外草长莺飞,陛下不正好可以弓马骑射?”
  朱厚照原本态度坚决,但在刘瑾的劝说之下,终于有所触动。
  过了好一会儿,朱厚照终于微微点头:“你说得未尝没有道理,沈尚书到底刚去宣府,什么事情都需要筹备!”
  “是,是。”
  刘瑾点头哈腰,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放松了一些,在他看来,只要能把朱厚照拖住,让他沉迷玩乐,久而久之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朱厚照道:“那就先给一个月时间进行准备,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哦对了,朕因为今日没有出城为沈尚书送行,想要赏赐五千两银子给沈家……你准备一下,回头送去沈府,就说是朝廷的恩典!”
第一九〇二章
敛财方法
  刘瑾肺都快气炸了。
  原本以为把沈溪送出京城,就等于少了个心腹大患,以后朱厚照会逐渐把这个人给忘了,就此高枕无忧。
  但在朱厚照提出要在宣府建行在后,刘瑾终于明白,想把沈溪的政治前途彻底扼杀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死亡。
  除此之外,再无良方!
  回去后,刘瑾当着孙聪和张文冕的面大发雷霆。
  “……定要将沈之厚在赴任宣府途中除掉,就算花费再大的代价也要达成……炎光,咱家不是让你去找杀手了么?情况如何了?”
  见刘瑾逼问,张文冕稍作迟疑,这才为难地说:“公公,这仓促间……实在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许多人听到是要去刺杀沈之厚,立即表示不接受这单生意……这些年沈之厚引进和推广番薯、玉米,活人无数,又在鞑靼入侵中建立伟业,保境安民,一般人都视其为再生父母……”
  “够了,咱家不是听你为沈之厚表功来的……民间不好找,就从跟沈之厚有间隙的人中找寻。”
  刘瑾黑着脸道,“这小子,不识好歹,走到哪儿都会得罪人,肯定会有人愿意为咱家效劳……对了,不是有个江顾严么?这次让他好好表现,务必把沈之厚诛除……炎光,你去一趟宣府,若是能把姓沈的小子弄死,回来后咱家让你入朝为官。”
  张文冕虽然有些振奋,前途一下子有了指望,但惶恐的心态终归占据上风。
  之前刘瑾就想行刺杀之举,但沈溪的安保措施做得非常到位,作为具体执行者张文冕非常清楚这一点,沈溪身边亲卫如云,更有王陵之等好手保护,实在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
  以前张文冕觉得要除掉一个人不是难事,下毒、近身刺杀、远程射杀等手段都可实现,但他在沈溪回京路上动手脚时,连续出错,才知沈溪有多难缠。
  刘瑾道:“咱家也没想到,这个沈之厚简直是阴魂不散,即便去了宣府,陛下依然时时将他挂在嘴边,咱家若不除掉他,难免寝食难安。”
  孙聪问道:“那公公是否按照陛下吩咐,要在宣府建设行在?”
  刘瑾瞥了孙聪一眼,道:“若沈之厚死了,在哪里建行在都无所谓,咱家有的是办法阻隔陛下与外臣联络,但若沈之厚在……这行在建来有何意义?难道让陛下去宣府跟沈之厚联络感情?”
  张文冕道:“公公,在下有不同见解。”
  “说!”刘瑾没好气地道。
  张文冕咬了咬牙,“若公公在宣府建行在,无论陛下是否过去,都可以让地方上孝敬银子……”
  刘瑾破口大骂:“狗屁主意,你的意思是咱家缺这点儿银子,是吗?”
  张文冕利欲熏心,知道自己要往宣府,当然要找个敛财的机会,否则自己离开京城,便等于离开权力核心,当初他可是差点儿有去无回,于是道:
  “公公,安抚好陛下才是重点……公公的确不是贪财之人,但现在陛下随时都可能会征调银两,无论什么时候公公手头都要有充足的供给才行……当初陛下可是因为公公能管好内库,才将公公调回京城来。”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