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679

  等胡琏把告示贴出去不久,午时已经过了两刻,沈溪准备停下手头的事情吃午饭,学堂门口值守的士兵进来通禀,说是有客人来访。
  来者是谢铎。
  沈溪回京城后忙着跟刘瑾相斗,没时间拜访现在依然在国子监担任祭酒之职的谢铎,谢铎对此似乎有些不满,以其七十岁高龄,居然主动来见沈溪。
  沈溪对谢铎非常恭敬。
  沈溪认识谢铎时还是稚童,没有功名在身,多亏谢铎向弘治皇帝求到的匾额才让当时安身立命的小药房度过最困难的时光,沈溪并非狼心狗肺之人,一直把谢铎的恩德记在心里,执礼甚恭。
  此番再次见到谢铎,沈溪赶忙赔礼道歉,表明自己是不想跟谢铎招惹麻烦才没有前去拜访。
  谢铎对此非常理解,笑着说道:“之厚,你不必赔礼,你回京执领兵部,才几天时间便做得有声有色,一举将阉党头目赶去宣府,之前我还担心你做不好这差事。”
  沈溪感慨地道:“只是步履维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差错。”
  谢铎似乎对朝中文官集团和阉党的斗争不怎么关心,毕竟他这个国子监祭酒,执掌的是大明最高学府,远离俗务,一心只教圣贤书。
  谢铎道:“听说你在这里开设军事学堂,专门教授学生军事,陛下提出要在两年后,平定鞑靼,有这事吧?”
  沈溪大概猜到,谢铎必然是有事而来,等其把问题抛出后,笑着回道:“谢老的消息真是灵通。”
  谢铎白了沈溪一眼:“现在满朝皆知,若老朽还充耳不闻,那就让同僚笑话了……亏你还在这里恭维,不早些将事情说出,指不定我能帮到你的忙。”
  沈溪坐下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道:“听谢老的意思,是要在国子监帮学生做一下宣传,让在国子监深造的学生转投军事学堂,学习兵法韬略为国效命?”
  谢铎苦笑一下,摇头道:“这事,老朽可做不了主,若是老朽帮了你,怕是朝野上下非议重重……不过,若你有这样的想法,可以跟陛下奏请,若陛下颁发圣旨,要从国子监选人,老朽自然会帮你。”
  从民间选人,显然不如从国子监选人来得方便,沈溪清楚这一点,国子监可说藏龙卧虎。
  沈溪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之前太学苦读的严惟中,现在怎样了,是在继续学习,还是回乡了?”
  谢铎不明白为什么沈溪会提到一个没什么来头的人,仔细回想一番,才道:“头年会试不第后,严嵩便离开太学,毕竟他已在太学读了六年……跟你入太学是同一年吧?不过他到现在还没考取进士,而你已做到兵部尚书,当初他这个神童的名号,可比你响亮多了。”
  沈溪“哦”了一声,心里多少有些感慨。
  “历史上的严嵩,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未曾想因为我的到来,他竟然连进士这道门槛都没迈过去?难道是因为嫉妒我这个与他比肩的神童,如今已经是朝廷二品大员,每遇到考试便心绪不宁所致?”
  沈溪再问:“他如今还在京城吗?”
  谢铎摇头道:“这恐怕要详细打探过才知晓,转眼间老朽回京已有七八年,今年老朽会上疏乞归,年老了总该回乡颐养天年……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有力不从心之感!”
  沈溪笑着劝道:“谢老老当益壮,应对多为朝廷培养栋梁之才,怎能轻言辞官归隐?”
  谢铎没好气看沈溪一眼,道:“别说我了,你现在应开始注意提拔人,如今你已是六部尚书,培养门生故旧无可厚非,如此朝堂上你才有一定话语权,否则的话,光靠你以前那些功绩,没过几年旁人就会说闲话。”
  “唉,留在京城越久,朝中那些恩怨纷争便看得越透彻,以你现如今的年岁留在京城,我看并非什么好事。”
  沈溪微微点头,看似同意谢铎的想法,但其实只是敷衍。
  “谢老提醒的是……您老请过目,这是学生刚写就的告示,准备面向大众招募人才,请您指正!”
  沈溪把之前让胡琏拿去张贴的告示誊本拿过来,让谢铎观览。
  谢铎看过后,眉头皱得紧紧的,连连摇头:“不妥不妥,若不设一道门槛,连市井之人也可来报名,非但选不出人才,反倒有可能让一些宵小之徒混进朝堂。若有狄夷细作参杂其中,这责任你可能担当?”
  沈溪知道老人家确实是在为自己着想,因此没有丝毫不悦,而是耐心解释:“但现在要选拔合适的人才,似乎只有这一条途径可走……毕竟那些功名在身之人,不会选择弃笔从戎之途。”
  “或许真应该听从您老的建议,让陛下准允学堂在国子监选拔人才,但学生还是担心那些自命不凡的监生不屑到军事学堂这种地方,到时候反倒会生出事端。”
  沈溪跟谢铎简单聊过,看看日头已到正午,便邀请老人家到衙门附近的酒肆简单对付一顿。
  吃过午饭返回学堂,谢铎开始过问沈溪家事,把沈溪汀州府老家的情况,还有父母妻儿的近况都详细问过。
  换作别人,不会关心这些。
  沈溪一一作答,除了不能对人言说的事情,对谢铎并无戒心。
  谢铎道:“唉,未曾想这才几年,你家里便生出这么多事来……老夫人过世一事,老朽有所听闻,你在朝为官,应多注意孝道,如此才能维持自己在朝野的清议。”
  沈溪知道谢铎很在意道德礼仪的培养。
  其实对谢铎这样桃李满天下的人来说,见到一个喜欢的后生,不以老气横秋的语气教训,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对于此,沈溪只有老实应承着。
  谢铎毕竟年事已高,谈了半个多时辰便困顿不堪,起身道:“时候不早,叨扰你这么长时间,怕是耽误你不少公事……这样吧,有时间到老朽那里,好茶招待。”
  “好酒呢?”
  沈溪笑着问了一句。
  谢铎本已迈出一步,闻言不由回头打量沈溪一眼,道:“你现在也已为人师表,总还是没个正经,老朽那儿可从未曾备过酒水。”
  出了门口,谢铎又重新回头来提醒一句,“对了,外面总在说弹劾刘瑾的事情,你可莫强出头,涉及朝争还是远离为好。”
  跟别人的态度不同,谢铎给沈溪的建议,不是让他主动站出来拨乱反正,而是远离是非之地。
  沈溪自然能理解,这是谢铎关心自己,如果不是出自好心,怕是谢铎这样严守中庸之道的老臣连提都不会提刘瑾这个名字。
  为人师表,可不会教授学生如何经营朋党和官斗。
  沈溪道:“谢老以为学生坐到这个位置上,有回避的余地吗?”
  谢铎略微沉思,摇头叹息道:“哪朝哪代,都会有奸臣和佞臣,若非如此怎体现忠臣之可贵?”
  “官场中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谈何容易?不过这样也好,你出自翰苑,又是谢尚书亲自提拔,若你这个时候入阁,倒是比你留在兵部前途更加远大……你该跟谢尚书提一句。”
  沈溪微微一笑:“这节骨眼儿上,学生暂且还是留在兵部好,入阁后反倒没有现在这样逍遥自在。”
  “嗯。”
  谢铎一听沈溪委婉拒绝,便没有再纠缠下去。
  沈溪送谢铎到了军事学堂门口,马车已经等候在那儿,沈溪四处看看,问道:“谢老身体不好,为何不乘轿子?”
  谢铎笑道:“有马车代步,已经很不错了。”
  沈溪道:“这如何使得?难得谢老出一趟远门,还是乘轿平稳些,不过我这里也没轿子和轿夫……学生这就派人去请轿子回来,然后亲自送谢老一程。”
第一七九二章
年轻人有魄力
  送走谢铎,沈溪开始考虑是否真的要从国子监选拔人才。
  国子监是大明人才汇聚之地,在这里读书的基本都是各省举荐的秀才和年轻举人,这些人文化素养很高,视野和见识也都不凡,唯一可惜的是自小学的都是程朱理学,尤重八股文,对于兵马韬略则未必精通。
  读书人普遍看不起武人,让其改变成见弃笔从戎,并非易事。
  “沈尚书,您吩咐的事情,下官已办妥。告示发出后,估摸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为京城周边读书人知晓,等他们斟酌酝酿一番,前来学堂报名后,才好组织进行考试。”胡琏办事麻利,执行力很强,迅速填补了王守仁离开后留下的空白,成为沈溪的左右手。
  胡琏在众多兵部官员中算是比较年轻的存在,且无论是学问还是对军事的理解,都有独到之处,沈溪用起来很称心。
  沈溪道:“告示发出就好,下一步,我想从监生中选拔人才,之前谢老祭酒过来稍微提点一下,对我大有启发。”
  胡琏先是一怔,随即问道:“这件事,怕是要请示陛下吧?沈尚书这就要入宫去面圣?”
  正德登基后,大臣们要见一次皇帝的面可不那么容易,虽然刘瑾离京一群人进言要恢复午朝,但奏本无法送到朱厚照手中,更没有人能当面跟朱厚照进言。
  朝中大臣都以为沈溪可以随便面圣,连胡琏也不例外。
  沈溪道:“面圣的事情往后放一放,我还是先去问过谢阁老再说……这两天没见谢阁老过来,不知内阁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因为沈溪所说的事情,已超出胡琏的权限,他可不敢对内阁的事情随便发表议论,于是建议沈溪最好亲自去见谢迁。
  沈溪收拾好心情,继续处置公务,准备下午才去拜访,毕竟这会儿时间还早,他入宫虽然不难,但没有正当的借口也不好擅闯,干脆等散班后再去找谢迁,唯一的区别是在谢迁位于长安街的小院,还是在谢府相见。
  ……
  ……
  谢迁此时也想见一见沈溪。
  近来棘手的事情太多,让他非常头疼。
  “……刘瑾没走前,谁都装哑巴,现在阉党头子刚出京城,一个个就好像看透形势一样,全都前来向我献策……”
  “……你们以为我不知道要一鼓作气?现在都不把刘瑾当回事,却忘了当初是谁对刘瑾百般委蛇,以至任其坐大……”
  文渊阁,谢迁拿着一堆奏本,一张票拟也不想写。
  王鏊见谢迁一脸愁苦状,起身来到首辅大人身边,道:“谢少傅,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诛除阉党之事,正可谓趁他病要他命,你怎能坐视不理?昨日我回府,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翰林院的翰林和国子监的监生也都议论纷纷……”
  谢迁抬头打量王鏊一眼,问道:“守溪,你也觉得现在已是诛除阉党之良机?你将张苑、魏彬等人置于何处?”
  在谢迁看来,阉党不但包括刘瑾,还包括前户部尚书韩文罗列的“八虎”,其中最让谢迁看不过眼的,就是一直陪同朱厚照吃喝玩乐的张苑和李兴,当然还有魏彬等归顺刘瑾的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1/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