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679

  榆林卫城里的文武官员对于王守仁的情况知之甚少,了解到的消息无非是此人乃前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王华之子,且跟沈溪是同年,之前一直在六部供职,学问不错。
  当然,就算如此,这些文武官员也不认为可以通过贿赂、威胁或者是别的方式将王守仁打发走,于是筹划如何跟沈溪打好关系,因为他们想明白了,此番既然是内阁首辅谢迁主导彻查钱粮亏空,派来的又是沈溪同年,跟着沈溪走必然没错。
  ……
  ……
  年初这两天到总督府送礼的人比比皆是,作为三边最高军政长官,沈溪原本就地位超然,再加上很多人要靠沈溪化解灾难,趁着新春佳节,很多人想通过孝敬来拉关系,大箱小箱的礼物送来,甚至很多不经沈溪同意便已送入库房。
  总督府衙门许多属官都是历经几任总督的旧人,他们觉得当官收受礼物天经地义,礼物送来就该送进库房。
  马九带着担心,把情况告知沈溪。
  “……大人,这几日前来送礼的人实在是多,之前您让人赶走一批,但他们不屈不挠,转而借助您手底下那些个属官之手将礼物送进来,堂而皇之送进库房……”
  马九对于官场陋习了解不多,沈溪一向不贪,他便觉得官员都应该清正廉明。
  沈溪道:“朝廷审查钱粮积欠的钦差即将到来,这样送礼不是明摆着害人吗?连同年前送来的那批礼物,明日一早悉数送还各家,就说他们的心意本官心领了,目前局势危急,他们想通过送礼方式获得我庇护,想法很好,但没用,还是早早争取向我坦白,换取宽赦的机会!”
  马九抱拳:“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安排。”
  待马九离开,沈溪抚着下巴沉思,这时云柳匆忙而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沈溪皱眉:“来得真够快的,果然是个做实事的人才,可惜啊……”
  云柳问道:“大人,该如何接待?”
  沈溪道:“该怎么接待就怎么接待,就算他跟我是同年,也不是说每件事都要由着他来,公事公办,安排他住进驿馆,回头我会亲自前往拜会。”
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杀人
  沈溪不知道自己该以怎样的身份拜会王守仁,见还是要见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若见面后在某些问题上谈不拢,反倒不美。
  王华致仕后,王守仁在朝孤立无援,以其忠直的性格,或许不会做出陷害忠良之事,但王守仁有着文人的偏执,这世上人都见不得别人好,若王守仁对沈溪原本就带有偏见,再有人在一旁挑唆,那最后的结果,便是事与愿违。
  王守仁抵达延绥当日,时值新年休沐期。
  在此之前,鞑靼人在尝试围攻几个城塞无果后,果断地退出长城。根据斥候最新侦查到的情况,原本留在袄儿都司过冬的几个鞑靼部落,已撤到黄河以北。
  沈溪琢磨良久,终于打定主意……既然现在太平无事,不如晾王守仁几天,等到上元节过了再与之相见,让王守仁自己先调查一下,心里大致有个数。
  沈溪是那种想到做到之人,王守仁以朝廷钦差大臣的身份抵达榆林卫,他居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当天下午带着人离城,前往镇羌所视察。
  与此同时,朝中又有人前来西北调查。此人行迹诡秘,本以为能瞒过沈溪的眼睛,却不知他出京后,便被沈溪的人盯上,尤其是在他以商贾身份混进榆林卫城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中。
  此人便是跟沈溪有宿怨,在湖广未能陷害沈溪又让高宁氏逃走,在外面躲了半年最后不得不回京找张延龄复命,后来又准备在沈溪北上途中设局阻杀,却因沈溪走陆路无缘碰面,一直衰运缠身的江栎唯。
  江栎唯会来西北,让沈溪有些意想不到。
  因为沈溪设局让刘瑾相信去年回京路上刺杀他的人是江栎唯,现在刘瑾执掌司礼监,位高权重,以沈溪对其了解,根本不可能轻易放过江栎唯,但现在江栎唯却好端端地活着到了西北,还顶着锦衣卫的名头前来查案。
  东厂和锦衣卫目前在张苑控制下,而张苑有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撑腰,在皇宫中跟刘瑾分庭抗礼。
  看起来江栎唯似乎是被张苑派到西北的,但沈溪却知道绝无可能,张苑跟他的关系非同一般,根本没理由谋害他,因此指使者只能是刘瑾。但刘瑾明知江栎唯要谋害他,还让江栎唯好端端地到西北来?
  ……
  ……
  正月十四,置身镇羌所的沈溪收到刘瑾信函。
  信函中,刘瑾希望沈溪“多多关照”江栎唯,言语间多有挑唆,借刀杀人的意图非常明显。
  “……大人,刘公公之意,似乎想借大人之手,除掉江镇抚。不知大人准备如何处置此人?”
  云柳知道沈溪要以刘瑾之手除掉江栎唯时,没多少惊奇,甚至帮沈溪暗中谋划,现如今刘瑾却把江栎唯送到西北来,还点明让沈溪自己动手,云柳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沈溪皱紧眉头,揣摩刘瑾用意,自言自语道:“刘瑾想借我之手杀掉江栎唯,完全没必要啊,他若对谁恨之入骨,完全不必借助旁人,其中定有蹊跷。”
  云柳蹙眉:“那大人是否会对江镇抚下手?”
  沈溪摇头:“杀掉江栎唯势必引起朝廷非议,不管怎么说江栎唯也是锦衣卫千户,是陛下跟前的人……嗯,刘瑾如此做,应该是想一石数鸟,既让江栎唯前来干扰我做事,让我自曝其短,还能借我之手杀掉江栎唯替他报仇雪恨,甚至以江栎唯之死指责我草菅人命,败坏我的名声……用心何其毒也!”
  云柳带着几分担心,默默地点了点头。
  沈溪道:“这样吧,江栎唯既然暗中调查我的过失,一切由着他,你派人盯着便可,他就算找到什么证据,也要看刘瑾信不信,或者说朝廷信不信。”
  云柳担心地道:“大人,若您放江镇抚回去,怕是他会在朝中不遗余力地攻讦您。”
  “不会。”
  沈溪再次分析起来,“现如今文官集团式微,内官崛起,外戚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张氏兄弟必然利用张苑跟刘瑾斗,而江栎唯因与刘瑾结怨只能站在外戚一边,张氏兄弟知道刘瑾跟我不对付,首先想到的就是拉拢我,如此一来,江栎唯攻讦我意义何在?”
  云柳不言,总觉得沈溪放过江栎唯是在养虎为患,但现在沈溪已经做出决定,她只能接受。
  沈溪冷静地道:“当然,我暂时不跟江栎唯计较,不代表他能平安无事回到京城。刘瑾知道江栎唯平安回去,而且还是自我手底下逃脱,势必猜想我跟外戚一党达成了什么协议,那时刘瑾必然会出手杀江栎唯。”
  云柳道:“大人还想……借刘公公之手除掉江镇抚?”
  沈溪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抹无奈:“不然能如何?江栎唯虽然是个蝇营狗苟的小人,但他始终是锦衣卫千户,我杀掉他,乃是不顾法度,他虽该死,但罪不至死,我不会自己出手,落人口实。”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江栎唯往死路上推,这也是他一直试图对我做的事情。”
  云柳这才释然。
  云柳一直对江栎唯怀有芥蒂,玉娘当初曾打算将她送给江栎唯以此拉拢这个朝廷新贵,但可惜朝中更显眼的新贵却是沈溪,玉娘随即改变主意,将她和熙儿送给沈溪,并且到现在,玉娘已不再干涉她二人,等于说是将姐妹俩彻底托付给了沈溪。
  沈溪走到云柳面前:“记得派人跟踪江栎唯……他所用手段,无非是栽赃陷害那一套,或许会暗中去见王伯安,挑拨离间……”
  “可惜啊可惜,这次清查西北钱粮积欠系由内阁发起,锦衣卫没多大话语权,我又是属于新官上任,责任不大,就算再怎么诬陷也是徒劳。”
  云柳道:“大人,就怕此人无端攻讦,而您不在朝,会让朝臣们对你产生看法。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可不防!”
  沈溪点头:“现如今刘瑾当政,就算不计前嫌将江栎唯收在身边帮忙出谋划策,依然无法伤我毫毛,因为短时间内陛下不会失去对我的信任。在这件事上,刘瑾玩不出什么花样,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江栎唯回京就是他的死期,想攻讦我,也要看看外戚是否同意……”
  云柳显得很好奇:“大人,两位国舅爷和张公公对您有宿怨,您还指望他们?”
  沈溪笑而不语,在一些事情上他没法跟云柳解释清楚,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他跟张苑间的叔侄关系。
  现如今张苑在宫中跟刘瑾相斗,就算张苑再自负,也知道外面有个执掌军队的侄子对他的前途有多大影响,将沈溪拉下马来对他而言半点好处都没有。
  这会儿就算外戚张氏兄弟再怎么仇视沈溪,张苑也会努力说服二人跟沈溪合作。
  在争权夺利的大背景下,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刘瑾知道张苑不那么容易扳倒,要么他选择投靠张氏外戚,要么也会试图拉拢沈溪。刘瑾大权独揽,不想将权力拱手让人,只有将沈溪这样的中立派作为拉拢对象。
  沈溪夹在中间,其实非常安全。
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
  上元节很快到来,沈溪留在镇羌堡过节,王守仁在榆林卫城找不到突破方向,调查陷入僵局。
  “……大人,兵部王大人天天到总督府询问您的去向,您……真的避而不见么?”
  这天下午云柳将江栎唯在榆林卫城一举一动如实奏禀后,顺带说及王守仁之事。
  王守仁到西北来,雷声大雨点小,主要是因为他这个钦差官位不高,资历不足,如今朝中为王守仁撑腰的人已相继倒台,沈溪这个三边总督拒不配合,以至于差事举步维艰。
  沈溪道:“见是要见的,但不是现在……哦对了,他可有投递拜帖见朱晖?”
  云柳想了想,确定地道:“未曾。”
  沈溪点头:“算是个聪明人,三边钱粮出现巨额亏空之根源,在于官员上下勾连,朱晖正是其中罪魁祸首,若他去见朱晖,等于跟豺狼共舞。王守仁明白个中诀窍,想借助我的力量查清账目,顺利完成差事。”
  “但是,我若主动配合,等于落人口实,届时大批文武官员落罪,形成大范围动荡,对我接下来差事不利。”
  沈溪的意思很简单,就算三边之地有很多贪官污吏,但这些人是沈溪维持边境安定的主要力量,若一网打尽,他便成了光杆司令,那时政令不出总督府衙门,因为没人会相信一个连手下都保不住的上司,沈溪在朝中的话语权也会随之降低。
  若碰巧发生战事,沈溪手下缺兵少将,指挥不灵,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仔细斟酌一下个中利害得失,沈溪道:“回头派人将三边历年钱粮账册送给王伯安,就当是我配合他的差事,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若他想查出个子丑寅卯,只能从这些账目上查,若堂堂钦差一个贪官污吏都查不出来,他无法跟朝廷交代不说,也达不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现在只能选择几个罪大恶极且执迷不悟之人杀一儆百,至少在我当政这几年,三边官员必须得收敛一下,把心思放到军政事务上,促进三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同时辅佐我训练出一支精兵来!”
  云柳恭敬行礼:“是,大人。”
  ……
  ……
  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