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9/2679

  就在她不知如何应答时,沈溪又道:“这一路所涉多为公事,我只能矜矜业业行事,唯恐行差踏错,为朝廷迁责。现在到了临桂,朝廷委派差事大致告一段落,你也不用太辛苦了,这几日你安心在营中,我有什么事,差遣你去做,不用再在外奔波……”
  此时就算沈溪没说什么体贴的话,但在云柳听来,依然无比受用。
  对云柳来说,最在意的不是自己能立多少功劳,到底多少赏赐,最在意的是得到沈溪的认可,多宠爱她一些,能让她可以像一个正常女人,有男人疼惜和爱护,而非浮萍永远没有归宿。
  云柳恭敬行礼:“是,大人!”
  “称呼老爷吧!”
  沈溪道,“公开场合称呼大人,但私下里,还是听你称呼老爷觉得亲热些,你是我身边的人,我从来不会把身边人分门别类,该怎样就怎样!此番征战结束,你便不用再涉及这等军伍之事,安心在内宅当我的女人吧!”
第一五〇一章

  云柳终于如愿以偿,自南征以来第一次在沈溪的寝帐内侍寝。
  有了这一晚,似乎这一路奔波辛劳不算什么了,甚至她内心还带着一点庆幸,感觉自己终于不再孤苦伶仃,有了家庭的温暖,爱人的呵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沈溪都算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云柳不敢想象将来会怎样,她知道很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失去沈溪的宠幸,只能趁着芳华仍在,多吸引沈溪的注意,她最在意是拥有沈溪妾侍的身份,生下儿子可以读书识字,老有所依。
  至于沈溪的爱,那是一种如在云端里的幸福,她不敢奢求太多,况且她本身也是非常容易知足的女人。
  一番激荡,云柳安然入睡,但半夜却因突然而起的梦魇吓得失声惊呼,等她大汗淋漓地坐起来,发现沈溪已不在寝帐中,顿时花容失色,那是对得而复失的恐惧,担心眼前一切都如虚无缥缈的烟云。
  就在云柳不知所措时,寝帐帘子打开,外面走进来一人,因为夜色漆黑,她看不清来人是谁,但声音却无比熟悉:“怎么,做噩梦了?”
  是沈溪。
  听到这声音,云柳心情顿时安定下来,她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在沈溪面前,又是如此一个私下的场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希望得到沈溪的垂怜,以她的身份没资格奢求爱情。
  “嗯!”
  最后,云柳只能微微颔首回了一声。
  沈溪在床榻边坐下,解释道:“半夜起来尿急,出去一下,看你睡得香,就没打搅你……放心,梦跟现实是反的,梦里看到不好的东西,但现实必然很好,所以你不必担惊受怕,好好睡吧!”
  云柳从来没听到沈溪如此随和地跟人说话,她现在感受到的是一种体贴入微的关怀,这样的沈溪,以前只出现在沈家女眷面前,而现在,沈溪终于将她当成枕边人,说话不再像以前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
  云柳道:“我已经……睡得差不多了,可以陪你……嗯?”
  云柳刚说到这儿,突然一股巨大的倦意涌来,不由打起了哈欠,可惜她话已说了半截,再收回去怎么都不合适。
  沈溪体察到她的状态,轻轻抓过她的手,小声道:“困的话,你继续睡,我现在一点儿睡意都没有……或许这些日子总是昼伏夜出的缘故,弄得我有些像夜猫子,夜越深精神越好。你跟我不同,原本就欠睡眠严重,多休息,明天做事更有精神!”
  云柳努力打量沈溪,昏暗光线下,沈溪的面庞显得极为深邃,云柳忍不住心生爱慕,可随后她又觉得这个男人离自己的内心很远。
  她不由想起了熙儿,她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但熙儿仍旧是孤苦之身。她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抢走本该属于姐妹的东西,对不起好友的信任。她一直想为熙儿说话,却怕沈溪怪责,进而对她失去信任和宠爱。
  云柳问道:“大人,这么晚了你还要去批阅公文?”
  沈溪笑了笑,拍拍云柳的手背:“我说过,我是夜猫子,等明天白天再休息。我们大约会在临桂城外驻军一段时间,暂时不用考虑太多事情,对于消灭叛军一事可以缓缓,料想他们不敢来袭营,不若趁机放松身心。”
  “这时候可以放松身心?”
  云柳理解不了沈溪的心态,她跟沈溪处在同一个时代,但思想却迥异,沈溪在意的是心理上的调节,懂得劳逸结合,而云柳则给了她自己太多太大的压力,一切都围着别人转,为自己考虑得却不多。
  沈溪帮云柳盖上被子,站起来:“睡吧,明早记得换上男装。你从我寝帐出来,没人敢说什么。你最近的表现很出色,所有人都认为你是我身边不可或缺之人,自打出征到现在,你立下的功劳最多,只是我无法给你表功罢了!”
  云柳有些羞怯:“大人谬赞了!”
  沈溪板着脸,不满地瞪了一眼,喉咙中发出“嗯?”的声音,云柳这才反应过来,恭敬称呼一声:“老爷!”
  这称呼出口,她已经羞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微微闭上眼,头耷拉着,这种跟沈溪黑夜相处的感觉让她心跳加速,一种难言的快感袭上心头。
  沈溪道:“这才对嘛。我知道你心中在想什么,你是替熙儿感觉到不值,但我想说的是,你跟熙儿很多方面都不同,在你们俩中间我更欣赏你一些,所以我先收了你,至于何时收熙儿,那就看造化了,唉!”
  “我现在暂时没想明白一些事,对于家庭,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不想牵扯更多的人和事,你先把自己照顾好,不必对熙儿抱有负罪感!”
  云柳神色中略带迷茫,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微微点头表示听到沈溪的话了。
  沈溪没有再继续说话,趁着夜色离开寝帐,往中军大帐而去,趁夜处理公文。
  ……
  ……
  沈溪驻兵广西省治所在的临桂城郊,在这里,沈溪暂且不用担心叛军偷袭,又不着急领兵进城,整个人一下子轻松许多。
  对他而言,朝廷派遣的差事基本完成,他不会考虑把所有叛军都彻底消灭这个不实际的问题,给他十年八载,也没法将西南所有少数民族部族解决,那不如从开始就以绥靖为主来处理事务。
  毕竟沈溪生长在闽西,那里的少数民族就不少,百姓为了防备民族纠纷,成就地方上一些独特建筑,诸如土楼和土堡。
  沈溪抵达临桂的第二天,三司衙门仍旧派人出城接洽,这次送来的慰劳军士的物资相对充裕了些,但桂林府原本就处在围城结束后的调整期,物资匮乏,能送来一些已很不容易,不敢奢求太多。
  苏敬杨和王禾前去接收,回来后都跑到沈溪这里叫苦,有个非常棘手的事情,就是军中物资急剧消耗,因江西和湖广到广西的补给线较长,沈溪得不到广西地方支持,要养兵难度不小。
  “……大人,再这么耗下去,怕是军中粮草坚持不到十天,士兵们饿着肚子可没法上战场!早知如此的话,多运一些过来就好了!”苏敬杨出言抱怨,他属于事后诸葛亮,从不考虑实际情况。
  沈溪道:“运?怎么个运法?难道湖广和江西就有粮草物资供应我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筹措资金用于西北修缮破损的长城和城垣,能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跟士兵们知会一声,既然现在不行军,口粮酌情减一些,白天可以组织下河捕鱼上山打猎,以补充消耗。”
  “军中不得有任何浪费现象,若有违背,一律按军法处置!”
第一五〇二章
粮食危机
  缺人的问题好解决,但若缺粮食,要解决就只有明抢了。
  但抢谁的,这是个问题!
  抢地方官府的粮库,显然不行,围城数月说不得府库早就空空如也,沈溪去抢落人口实不说,说不一定还会被诬陷一把,平白背负责任,实在是得不偿失。但若抢老百姓的,造成民怨沸腾,叛军有了响应说不一定会死灰复燃。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抢叛军最合适,但叛军哪里有那么多粮食供他抢?现在叛军逃到何处尚不知晓,就算能攻陷一两个山寨,抢回的粮食也屈指可数,出征一趟耗费却更大,也不实际。
  一连几天,光是为粮草问题,沈溪就开了几次会,他没有说出具体解决的方案,结果一到升帐议事,众将以及张永、刘瑾便开始献策,苏敬杨和王禾等人倒是真正想解决问题,但张永却连讥讽带嘲弄,好像已经算准沈溪又要因粮草不济吃大亏,已做好看笑话的准备。
  “……沈大人,您不是很有本事吗?怎么现在不行了?连军中急需的粮食都弄不到,这样下去将士们吃什么,穿什么?总不能大冬天穿着夏衣饿着肚子上战场吧?沈大人,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如果您消灭叛军未尽全功的话,只怕朝中人对你会很失望!”
  张永别提多得意了,前几天沈溪还让他吃瘪,现在他可以堂而皇之在沈溪面前耀武扬威。
  中军大帐里也就张永得意,因为他已知道叛军确实退却,临桂城周边地区安全得很,这次战事他的小命保住了。
  张永冷嘲热讽,沈溪懒得说话,军队中需要一些异样的声音,在他看来,算是对自己的警醒。
  张永趾高气扬,而旁边的刘瑾则帮忙说和:“张公公别着急,咱这不是为三军将士好吗?实在不行的话,干脆从临桂城里借点儿粮食,大不了从湖广和江西征调一批过来偿还就是!”
  王禾有些不满:“刘公公这话不对,我们出兵帮广西平叛,他们供应粮食责无旁贷,为何要我等归还?”
  沈溪摇摇头:“别想先借再还,从湖广和江西调运粮食,一路翻山越岭,光是路上的损耗就会高达三成,得不偿失。但据我所知……再过些日子,就有一批粮食调运过来……”
  听到有粮食,在场人等都瞪大眼,感情担心了许久,在沈溪这里已解决了。
  他们暗忖:“怪不得沈大人如此镇定,原来早就有所准备……但不知这粮食从何而来?”
  张永有些诧异:“沈大人,你可不能空口白牙说瞎话,既然您说湖广和江西运粮来得不偿失,那你这粮食又是从何而来?难道是大风刮来的?”
  沈溪打量张永,皱眉问道:“张公公的意思,本官信口开河啰?”
  因涉及主帅威信问题,张永就算有再大的疑问,此时也要放下,挑衅沈溪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平时冷嘲热讽几句可以,但若涉及到主帅尊严,那就是跟三军为敌。
  连张永都不说话,在场没人敢再说什么,沈溪道:“用不了多时,粮食便会运过来,你们等着吧……只是这批粮食跟平时所用有些不同!至于如何个不同法,你们不必过问,等粮食到了后,你们自然就知晓了!”
  在场将领和监军太监都不明白沈溪这话是什么意思,粮食不外乎就是大米、面粉、高粱米、黍米等等,怎么会有不同?
  他们不知,沈溪所说的粮食,其实是他在闽粤之地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和番薯,现在已到番薯和玉米收获的季节,大批粮食将从广东和福建通过西江、桂江运过来,只是将士们没吃过这些东西,沈溪需要提前打预防针。
  粮食是有,但跟你们平时吃的不同,但绝对吃不死人,这东西以后会成为你们的主粮。
  想吃好的,也行,那要凭真本事,能吃上白米白面的人,自然不屑于吃粗粮,但你先达到吃上白米和白面的条件才可,具体到军中将士,必然是军功排名前列之人,才能享受到白米白面。
  ……
  ……
  如今宋小城和惠娘都不在东南沿海,但地方上车马帮势力做大,连惠娘一手建立的商贸体系也日趋完善。
  在新作物连续收获五六季后,沈溪为稳定东南沿海新作物价格,让宋小城和惠娘的势力在东南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收购行动。
  沈溪的本意是制定一个“官方指导价”,通过大规模收粮,保证百姓利益。
  百姓一看新粮食能吃饱饭,还能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去换钱,小日子过得更好,自然就会加大种植面积。
  之前在谢迁和刘大夏等人争取下,东南沿海官粮征缴,已经可以用玉米冲抵,可惜不易保存的番薯暂时还不能作为官粮,只能用于百姓温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9/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